郑文煊等人回京那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郑老太太虽然万般不情愿,但还是被人扶着上了马车。
车帘落下的一瞬间,郑老太太看向了叶绯霜,她的目光阴毒而狠厉,像吐着信子的毒蛇。
叶绯霜坦然回视着她,无怯无惧。
郑文朗上马后,嬉皮笑脸地问叶绯霜:“五妹妹真不跟我们一块儿去京城玩玩?二妹妹很是想你。”
“我也很想二姐姐,所以给二姐姐写了信,托大哥转交。”叶绯霜后退一步,“三哥一路平安,珍重。”
郑文朗也不强求,朗笑道:“得了,走!”
车马粼粼声逐渐远去,卫队的身影消失在了长街尽头。
叶绯霜没有回府,去了味馨坊。
铜宝禀报说:“杜大人早上便出城了。”
叶绯霜不急,等到天色稍晚了,才换了衣服,戴上面巾,牵出她的枣红马爱美,带着李珍李珠出城。
城外三十里处,遇见了早就等在那里的一行人,李珍说:“这一队是王妃的私兵,平时鲜少出手。姑娘放心,绝对不会让人看出和璐王府有关。”
初夏天气多变,上午还日光朗朗,下午就阴天了,傍晚还飘起了小雨。
郑府车队行出约百里,在邸店歇脚过夜。
郑老太太和傅湘语在丫鬟婆子们的簇拥下上了楼,郑文煊郑文朗等人在一楼堂中喝茶,听来往客商闲话。
天越来越黑,如酥小雨也变成了瓢泼大雨。
清冷的夜风吹开了门扉,一行穿蓑衣戴斗笠的人走了进来。
郑文煊看见来人愣了一下:“杜大人?”
杜知府随和地跟二人打招呼打招呼:“二位郎君。”
郑文朗问:“杜大人怎么在这里?”
“府县正在案比,本官下乡核查。”
案比全称案户比民,是大昭的户籍核查登记制度,作为赋役征发的依据,每年都要执行。
“杜大人事必躬亲,实在辛苦。”郑文煊叹道。
杜知府脱下蓑衣,里边的浅灰色衣袍已经湿成了深灰色。
他的随官订好了客房,杜知府和郑文煊郑文朗寒暄了几句,就上楼了。
郑文朗看着杜知府的背影,忽然笑了一声。
郑文煊问:“笑什么?”
郑文朗道:“我前些年去京兆府,认识了杜家一位郎君,正是杜大人幼弟。那位郎君醉心书画,不欲出仕,究其原因,他说官场如百鬼夜行,会将人变得面目全非,他害怕。”
饮了口茶,郑文朗继续道:“杜郎君说,他二哥,也就是杜大人,幼时是位温柔爱笑的小郎君,很疼下边几个弟弟。可是当了几年官回去后,变得严肃冷漠,和他们也不亲了,唉。”
郑文煊倒不觉得稀奇:“人总是会变的,幼童和成人怎能一样?况且杜大人来荥阳前,在偏远的嶂州为官,那等穷山恶水之地,若不心硬如铁,如何驭下治民?”
郑文朗耸耸肩,不置可否。
杜知府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然后去了郑老太太房间外边。
他问门口的侍女:“老太太可歇下了?”
“尚未,杜大人有何事?”
“衙门正在案比,傅郎君乃是举人,针对他的身死,本官尚有些细节需请问老太太。”
侍女进去通报后,很快打开房门:“杜大人请。”
邸店房间虽不够华丽,但好在足够干净整洁。
郑老太太坐在软榻上,精神不是很好的样子,宁神静气的安息香也无法排解她胸中的苦闷。
侍女们斟了茶就出去了,房间内只剩下了杜知府和郑老太太。
“杜大人想问什么?”郑老太太问。
没有听到回答,郑老太太转脸,见杜知府正盯着她看。
他的目光虽不冒犯,但也绝对称不上友好。
“本官没什么好问的。”杜知府说,“本官带了一个人来见老太太。”
郑老太太蹙起眉头,不太理解他的意思。
杜知府从怀中取出一个扁盒,递过去。
郑老太太一打开,见盒子里边装了个拨浪鼓。
她更加不解了:“这是什么?”
“您不认识吗?是您把她变成这个样子的。”杜知府惯来严肃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挤出眼尾深深浅浅的纹路,“这是我娘啊。”
在郑老太太陡然变得震惊的目光中,杜知府继续说:“或许你们更习惯叫她杨姨娘。”
“暌违三十四年,特来向母亲问安。”杜知府缓缓道,“母亲可还认得我?我是郑清。”
郑老太太张口欲叫,但被杜知府捂住了嘴。
“怕了?你也有怕的时候?”杜知府居高临下地睨着老太太,声音森寒,“当初虐杀我娘亲时,你可想到会有今日?我想到了,我一直都盼着这一天,盼了许久许久。”
“你说我该把你做成什么呢?把你的头骨做成酒瓶送给你大儿子,皮做成皮影送给你三儿子,骨头磨成骨剑送给你小儿子,怎么样?”
守在门口的侍女忽然听到房间内传来一叠声的呼唤:“老太太,您怎么了?”
她急忙推门进去,见老太太软在榻上,身体抽搐,双目发直,青紫色的嘴唇不断翕动,却发不出任何音节,只有喉咙里溢出意味不明的哼叫声。
而杜知府肃立一边,眉头紧蹙,显然也被郑老太太的突发情况给惊到了。
郑文煊和郑文朗很快就被叫了过来。
兄弟二人一看郑老太太这个样子,就暗道不好。
“针对傅举人的死,我正在问老太太一些细节,老太太哭着哭着,忽然就这样了。”杜知府懊悔道,“我本来想着案比之后,把傅举人的事迹上报礼部,为傅举人博一个孝名,好全了他的孝心,不曾想老太太……”
郑文煊说:“祖母悲伤过度了,杜大人无需自责。”
他请杜知府回去歇息,然后走到榻边,低声叫郑老太太:“祖母,杜大人已经走了,您别怕。”
郑文煊以为郑老太太又在装。
毕竟傅闻达不是真的为了救外祖母而死的,他是行了巫蛊被族人烧死了。要是被杜知府知道实情,别说孝名了,傅闻达怕是要臭名昭着。
杜知府可能盘问得很细致,祖母无法招架了,索性又以一招装病来逃避。
可是无论郑文煊怎么喊,郑老太太一丝清醒的迹象都没有,反而愈发严重了,口角滴落的涎水几乎要淌成河。
郑文朗立刻道:“大哥,祖母这次怕是真中风了。这里大夫和药材都不够,咱们得回去。”
没有任何人怀疑杜知府,毕竟他清名在外,且和郑老太太无仇无怨。细说起来,他还是郑老太太的前侄女婿呢。
只能是郑老太太年纪大了,受不了外孙离世的打击,这才垮了。
于是一行人立刻收拾,抬着郑老太太,又冒着雨兵荒马乱地回荥阳城去。
杜知府站在邸店门口,送一行人离开。
母仇未报心如火,日夜思量恨不休。
而今暗夜行路终见光,积云散尽现苍穹。
杜知府望着漆黑夜幕中的雨帘,喃喃道:“今晚可以做个好梦了。”
郑老太太虽然万般不情愿,但还是被人扶着上了马车。
车帘落下的一瞬间,郑老太太看向了叶绯霜,她的目光阴毒而狠厉,像吐着信子的毒蛇。
叶绯霜坦然回视着她,无怯无惧。
郑文朗上马后,嬉皮笑脸地问叶绯霜:“五妹妹真不跟我们一块儿去京城玩玩?二妹妹很是想你。”
“我也很想二姐姐,所以给二姐姐写了信,托大哥转交。”叶绯霜后退一步,“三哥一路平安,珍重。”
郑文朗也不强求,朗笑道:“得了,走!”
车马粼粼声逐渐远去,卫队的身影消失在了长街尽头。
叶绯霜没有回府,去了味馨坊。
铜宝禀报说:“杜大人早上便出城了。”
叶绯霜不急,等到天色稍晚了,才换了衣服,戴上面巾,牵出她的枣红马爱美,带着李珍李珠出城。
城外三十里处,遇见了早就等在那里的一行人,李珍说:“这一队是王妃的私兵,平时鲜少出手。姑娘放心,绝对不会让人看出和璐王府有关。”
初夏天气多变,上午还日光朗朗,下午就阴天了,傍晚还飘起了小雨。
郑府车队行出约百里,在邸店歇脚过夜。
郑老太太和傅湘语在丫鬟婆子们的簇拥下上了楼,郑文煊郑文朗等人在一楼堂中喝茶,听来往客商闲话。
天越来越黑,如酥小雨也变成了瓢泼大雨。
清冷的夜风吹开了门扉,一行穿蓑衣戴斗笠的人走了进来。
郑文煊看见来人愣了一下:“杜大人?”
杜知府随和地跟二人打招呼打招呼:“二位郎君。”
郑文朗问:“杜大人怎么在这里?”
“府县正在案比,本官下乡核查。”
案比全称案户比民,是大昭的户籍核查登记制度,作为赋役征发的依据,每年都要执行。
“杜大人事必躬亲,实在辛苦。”郑文煊叹道。
杜知府脱下蓑衣,里边的浅灰色衣袍已经湿成了深灰色。
他的随官订好了客房,杜知府和郑文煊郑文朗寒暄了几句,就上楼了。
郑文朗看着杜知府的背影,忽然笑了一声。
郑文煊问:“笑什么?”
郑文朗道:“我前些年去京兆府,认识了杜家一位郎君,正是杜大人幼弟。那位郎君醉心书画,不欲出仕,究其原因,他说官场如百鬼夜行,会将人变得面目全非,他害怕。”
饮了口茶,郑文朗继续道:“杜郎君说,他二哥,也就是杜大人,幼时是位温柔爱笑的小郎君,很疼下边几个弟弟。可是当了几年官回去后,变得严肃冷漠,和他们也不亲了,唉。”
郑文煊倒不觉得稀奇:“人总是会变的,幼童和成人怎能一样?况且杜大人来荥阳前,在偏远的嶂州为官,那等穷山恶水之地,若不心硬如铁,如何驭下治民?”
郑文朗耸耸肩,不置可否。
杜知府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然后去了郑老太太房间外边。
他问门口的侍女:“老太太可歇下了?”
“尚未,杜大人有何事?”
“衙门正在案比,傅郎君乃是举人,针对他的身死,本官尚有些细节需请问老太太。”
侍女进去通报后,很快打开房门:“杜大人请。”
邸店房间虽不够华丽,但好在足够干净整洁。
郑老太太坐在软榻上,精神不是很好的样子,宁神静气的安息香也无法排解她胸中的苦闷。
侍女们斟了茶就出去了,房间内只剩下了杜知府和郑老太太。
“杜大人想问什么?”郑老太太问。
没有听到回答,郑老太太转脸,见杜知府正盯着她看。
他的目光虽不冒犯,但也绝对称不上友好。
“本官没什么好问的。”杜知府说,“本官带了一个人来见老太太。”
郑老太太蹙起眉头,不太理解他的意思。
杜知府从怀中取出一个扁盒,递过去。
郑老太太一打开,见盒子里边装了个拨浪鼓。
她更加不解了:“这是什么?”
“您不认识吗?是您把她变成这个样子的。”杜知府惯来严肃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挤出眼尾深深浅浅的纹路,“这是我娘啊。”
在郑老太太陡然变得震惊的目光中,杜知府继续说:“或许你们更习惯叫她杨姨娘。”
“暌违三十四年,特来向母亲问安。”杜知府缓缓道,“母亲可还认得我?我是郑清。”
郑老太太张口欲叫,但被杜知府捂住了嘴。
“怕了?你也有怕的时候?”杜知府居高临下地睨着老太太,声音森寒,“当初虐杀我娘亲时,你可想到会有今日?我想到了,我一直都盼着这一天,盼了许久许久。”
“你说我该把你做成什么呢?把你的头骨做成酒瓶送给你大儿子,皮做成皮影送给你三儿子,骨头磨成骨剑送给你小儿子,怎么样?”
守在门口的侍女忽然听到房间内传来一叠声的呼唤:“老太太,您怎么了?”
她急忙推门进去,见老太太软在榻上,身体抽搐,双目发直,青紫色的嘴唇不断翕动,却发不出任何音节,只有喉咙里溢出意味不明的哼叫声。
而杜知府肃立一边,眉头紧蹙,显然也被郑老太太的突发情况给惊到了。
郑文煊和郑文朗很快就被叫了过来。
兄弟二人一看郑老太太这个样子,就暗道不好。
“针对傅举人的死,我正在问老太太一些细节,老太太哭着哭着,忽然就这样了。”杜知府懊悔道,“我本来想着案比之后,把傅举人的事迹上报礼部,为傅举人博一个孝名,好全了他的孝心,不曾想老太太……”
郑文煊说:“祖母悲伤过度了,杜大人无需自责。”
他请杜知府回去歇息,然后走到榻边,低声叫郑老太太:“祖母,杜大人已经走了,您别怕。”
郑文煊以为郑老太太又在装。
毕竟傅闻达不是真的为了救外祖母而死的,他是行了巫蛊被族人烧死了。要是被杜知府知道实情,别说孝名了,傅闻达怕是要臭名昭着。
杜知府可能盘问得很细致,祖母无法招架了,索性又以一招装病来逃避。
可是无论郑文煊怎么喊,郑老太太一丝清醒的迹象都没有,反而愈发严重了,口角滴落的涎水几乎要淌成河。
郑文朗立刻道:“大哥,祖母这次怕是真中风了。这里大夫和药材都不够,咱们得回去。”
没有任何人怀疑杜知府,毕竟他清名在外,且和郑老太太无仇无怨。细说起来,他还是郑老太太的前侄女婿呢。
只能是郑老太太年纪大了,受不了外孙离世的打击,这才垮了。
于是一行人立刻收拾,抬着郑老太太,又冒着雨兵荒马乱地回荥阳城去。
杜知府站在邸店门口,送一行人离开。
母仇未报心如火,日夜思量恨不休。
而今暗夜行路终见光,积云散尽现苍穹。
杜知府望着漆黑夜幕中的雨帘,喃喃道:“今晚可以做个好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