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回国-《华娱2006起风了》

  9月14日

  客机平稳地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舱门开启,刘启峰团队抵达京城

  “刘导!看这边!”“金狮导演!恭喜!”“《活埋》海外卖了多少钱?”……

  震耳欲聋的呼喊和几乎能闪瞎人眼的密集闪光灯瞬间将他淹没!

  长枪短炮的话筒几乎要怼到他脸上,记者们和自发组织的追峰启士团围得水泄不通。机场安保如临大敌地奋力维持着秩序。

  刘启峰随着人群往外走,嘴里随口应付:“感谢观众,电影属于所有为生存尊严呐喊的人”、“专注于作品”、“私人问题不回应”

  人群一路随行到车前,他最后微笑道别:“感谢大家的关心,感谢粉丝朋友,《活埋》的成绩属于整个团队。关于新项目,有确定消息会第一时间公布。”

  车内,刘启峰与接机的李林寒暄几句,发了个信息给刘艺菲,随后他给韩三坪打去。

  车子并未直接开往微风影业,而是拐向了蓟门桥。北京电影学院正门一条醒目的横幅高高挂起。

  刘启峰与门口田壮壮汇合,一路进入剧场,场内座无虚席。

  校长张汇军、摄影系主任穆德远、表演学院资深教授崔新琴等一众北影核心师资力量。

  更引人注目的是人群中的薛小璐、宁皓等几位已成名的北影校友导演。提前得知的导演系、摄影系、表演系等学生早早就挤满了场内。

  剧场后排靠过道的区域,06级表演系的几个学生正激动地低声交谈。

  “哇!这阵仗好大!”一个扎马尾的女生小声惊叹,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前排的名导和教授们。

  “快看!宁皓导演!陆钏导演也来了!”另一个男生指着前方。

  坐在稍靠前位置的景甜,她正专注地望着台上空着的发言席:“刘学长太厉害了,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就拿了金狮奖。”

  “是啊,甜甜,”旁边一个短发女生接口,“崔老师上课还提过呢,说刘导是咱们北影实践教学的典范。不知道待会儿能不能看清金狮奖杯。”

  “不知道他会不会讲选演员的事儿?”另一个男生充满期待,“要是能进他的戏……”

  “别做梦了,人家现在是国际大导演了,肯定要更大牌的明星吧?”马尾女生有点泄气。

  当刘启峰捧着那座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的金狮奖杯步入会场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交流会由导演系主任田壮壮主持,他脸上带着少有的、发自内心的笑容,声音沉稳:

  “今天不是表彰大会,是交流。启峰带着威尼斯的金狮回来,这是我们北影的骄傲,也是中国电影新生代力量的一个有力证明。

  刘启峰走上台,将那座沉甸甸的金狮奖杯轻轻放在旁边的桌子上。

  随后他简短分享《活埋》创作与经历。“……《活埋》的成功,是北影这块沃土上,集体智慧和专业传承结出的果实。”

  接下来是几位老教授的发言。

  谢飞导演肯定了刘启峰在类型探索上的锐气,认为他将社会议题与强类型叙事结合得很好;

  田壮壮教授则更感性,拍了拍刘启峰的肩膀:“《活埋》像根钉子扎进人心里,不容易。启峰证明了一点,好电影不怕小。”

  轮到中生代导演代表发言,气氛有些变化。

  不久,轮到中生代导演另一位青年才俊——凭借《可可西里》已崭露头角的陆钏发言。

  他接过话筒,脸上带着略显矜持的微笑:“刘导的金狮可喜可贺,《活埋》的纯粹性令人印象深刻。不过…”

  他顿了一下,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那座金狮奖杯,又迅速移开:

  “我注意到刘导接下来上映的项目《人在囧途》是一部商业喜剧。这当然也是市场需求。

  “只是我有些好奇,也有些忧虑。我们年轻一代的导演,在获得国际最高荣誉之后,是选择继续在艺术深水区探索,用镜头去呈现更复杂的社会和人性?

  “还是会被资本和市场裹挟,转向更‘安全’、更‘讨喜’的快餐式创作?这关乎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的精神底色和艺术追求。”

  这番暗指刘启峰获奖后向商业妥协的言论,让气氛有些凝重,一边宁皓也不禁皱眉暗骂。

  台下的学生区域也泛起一阵低低的议论。

  “陆导这话……听着有点酸啊?”表演系那个男生小声嘀咕。

  “也不能这么说吧,”短发女生皱着眉思考,“他说的也有点道理,拿了金狮就拍喜剧,是有点……”

  景甜轻轻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只是心里隐隐觉得陆钏的话有些咄咄逼人,不太舒服。

  马尾女生则更直接:“哎呀,人家拍什么关他什么事嘛,管得真宽。”被旁边的同学轻轻拉了一下袖子。

  刘启峰一时也不清楚他这是搞哪一出,随即道:“《活埋》讲述一个农民工在绝境中的挣扎,它源自我们在城市化进程中最真实的切面,它的普世人性力量赢得了金狮。”

  他话题转向《人在囧途》:“春运是数亿人的年度迁徙,饱含中国式的乡愁与坚韧。一部优秀的喜剧,同样需要深刻洞察社会现实。

  “艺术表达本就多元,用观众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何尝不是一种责任和追求?金狮是起点,我会继续探索。”

  “难道只有拍得苦大仇深、晦涩难懂,才叫深刻?才叫艺术?才叫不向市场低头?陆导,电影艺术的表达形式本就该是多元的。

  “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展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坚韧乐观,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责任,也是一种高难度的艺术追求!”

  话音落下,整个礼堂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又为他这番有理有据的回应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田壮壮适时地轻咳一声,打了个圆场:“好了好了,启峰和陆钏都提出了很深刻的问题。电影的道路千万条,没有标准答案,都需要真诚的心和过硬的本事。

  ……

  会后,人群中宁皓主动走向刘启峰,笑容爽朗:

  “刘导,说得好!商业和艺术本就不该对立。你的《活埋》牛,我看《囧途》肯定也差不了!黄博这宝贝,看来咱俩眼光一样毒啊!”

  一句对黄博的打趣,让刘启峰也不禁和他相视而笑。

  二人熟络几句,宁浩热情地约刘启峰。“刘导,一块找个地方坐下聊吧?”

  刘启峰看了看时间,语气遗憾:“宁导,一会约了人时间来不及了,下次吧。”

  “理解理解,你这一回国肯定一大堆事得忙,下次有空详聊。”

  道别从学校出来,随后刘启峰赶往微风,处理公司积压事务,并敲定了央视等几个权威媒体的专访。

  临近傍晚。

  刘启峰带着陈芷希提前达到和韩三坪约定的饭店。

  二人坐下闲聊不久,韩三坪独自赴约。

  “启峰!”“韩董!”“韩董好!”

  刘启峰正要介绍,韩三坪就开口招呼:“这位就是陈小姐吧?那边的战报我收到了,不错!跟你老板一样年轻有为。”

  陈芷希笑道:“谢谢韩董!”

  “这次要感谢韩董在威尼斯的支持,没有陈海团队的协助,我们绝不可能成功!”刘启峰将菜单递过去。

  韩三坪摆摆手点菜:“这次大家都有收获。昨天中影会上陈海可露脸了。”

  刘启峰会意点头,转而聊起其他话题。

  饭局过半。

  刘启峰放下酒杯:“韩董,《人在囧途》我打算放在贺岁档。”

  韩三坪皱眉提醒他的对手:“贺岁档可全是大片云集,张一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可是投资3.6亿,还有《墨攻》……”

  刘启峰接话分析:“韩董,《人在囧途》的春运加喜剧可是精准匹配春节团圆的需求。关键是,今年贺岁档还没一部像样的喜剧片吧?”

  他顺势加码,语气鼓动道:“您看,老百姓辛苦一年,全看这些沉重的大片?”

  陈芷希搭话:“韩董,《人在囧途》是小成本喜剧,不跟那些大制作比,大家观众群也不同。”

  二人这番话确实有理有据,韩三坪也不禁点点头:

  “看来你对这片子信心十足!中影当初签那几个点可亏大了。”

  他半开玩笑半认真——金狮导演的首部商业片,起码值两千万票房,想想确实有点亏。

  刘启峰笑了笑:“韩董,活埋票房都两千多万了吧!这可是给您买断了。”

  定档的事算是敲定。

  酒局尾声,韩三坪又喝一杯:“你小子都金狮加身了,别老捣鼓小成本!学学你前辈的格局!想拍大的?中影给你兜底!”

  “好说,我正好有个新本子,绝对满足韩董您大制作大规模需求,过几天整理好了带到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