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应天书院在此次打围之行中。
因监管不力,相关夫子均被罚了半年俸禄,官降一品。
这是裴琰礼以孩子父亲的身份,向书院追究得来的结果。
至于家里……
根本没有他说话的份儿!
两个崽崽书写能力差,有许多字还不认得。
夫子罚他们抄写的校戒,在山上没抄完,让他们拿回家来继续抄。
明明已经放冬假了。
他们却比在书院时写的字还要多。
校戒那么长,两个崽崽用毛笔写的字又大,占了很大的格子,一张纸写不了几个字。
“干娘,如期如许在吗?”
林砚之从护国寺回来第二天,就和沈怀昌一同上门来跟程书宜请过罪了。
今日来,是想找两个弟弟妹妹出去玩儿的。
“他们在啊。”程书宜指了指两个孩子的房间,“在抄校戒呢。”
林砚之朝东厢房望去。
窗里头,两个崽崽也在抬头看他。
那模样,眼巴巴的,又可怜又无助。
林砚之听到两个弟弟妹妹在罚抄写,知道这个时候不该叫他们出去玩儿的。
但他还是想试一试。
“干娘,今日西街的戏班子开演,我们都买好票要一起去看了。”
林砚之真诚地看着程书宜,指着等在大门外的其他小伙伴。
继续说:“你能不能让如期如许也一起去?我们都约好了。”
程书宜朝大门外看去。
一群她熟悉的、不熟悉的小朋友探头探脑地冲院子里看。
都在等两个崽崽出来一起去看戏。
程书宜见此,也不好再强行把孩子留下来抄写。
孩子小时候的朋友很重要。
程书宜放了两个崽崽出去玩儿。
两个崽崽得到允许,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几乎是冲出房门跑出去。
在门口等着的其他小朋友看到他们出来,也开心得不行。
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跑着、笑着、叫着,也不怕冷,朝西街去了。
程书宜站在后头喊:“晚饭前回来,别在街上玩太久了——”
两个崽崽这两天一直在罚抄写。
今天能出门,傍晚定是舍不得早早回家的。
两个崽崽太开心了,跑在最前头,笑声响亮,压根儿没听到程书宜的呼喊。
还是林砚之听到了,向她保证会在晚饭前带弟弟妹妹回来的。
裴琰礼骑马转进平西巷时,恰好遇到出门去玩的两个孩子。
他翻身下马,把马牵到一旁沿墙走。
怕马惊了吓到孩子们。
裴琰礼和两个孩子打招呼,想问他们要去哪儿,许许就先一步跑来,抱住他的腿。
仰头冲他撒娇:“爹,给我两文钱,我和哥哥想吃糖葫芦。”
程书宜不给他们买零食,他们的零花钱用来买戏票,月初就花光了。
想要吃糖葫芦,只能问爹要钱。
裴琰礼捏了捏女儿的鼻子,一脸无奈地从袖子里掏钱。
只给两文。
还叮嘱道:“不能告诉你娘亲,爹给你钱了,知道吗?”
程书宜发起脾气来,他都怕。
“谢谢爹,爹再见!”
小丫头拿到钱,立刻松开裴琰礼,跑去分一文钱给哥哥。
裴琰礼看了一眼两个孩子跑开的身影,心里填满了幸福的感觉。
回到家。
他就被程书宜叫进两个孩子的厢房。
“裴琰礼,看看你两个孩子的字吧!”
程书宜把两个崽崽抄写的校戒拿给裴琰礼看,两个孩子的字实在是太难看了!
裴琰礼接过两个孩子的字看了看。
又想到这两天孩子受罚,他于心不忍。
“孩子还小,等再大些自然就好了。”
“字好不好看,可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变好,大人写字难看的多了去了。”
程书宜一边说,一边给两个孩子收拾书桌。
瞥到孩子的功课本上,裴琰礼给他们写的批注。
他的字,工整不失笔锋,行云流水、浑厚苍劲,如铁画银钩,力透纸背。
极其漂亮!
程书宜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王爷,不然你抄一篇文章给我,我把做成字帖,给孩子练字用?”
“我的字吗?”
裴琰礼想了想,若孩子能学得他的字迹,也不失为一种孩子与父亲的感情联系。
他点头答应,“也好。”
练字一事,乃长期工程。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把两个孩子的房间重新装修出来。
前几天去云市,程书宜直接在家具城买了成品。
让人直接送货到东叔的仓库去。
回盛京时,她把货全都拿回来了。
既然决定给两个孩子一人一个房间,程书宜想索性就一次改造完。
给两个崽崽打造专属于他们特色的男孩房和女孩房。
所以她和裴琰礼看家具时,买的都是配套的家具。
厢房里原本的东西,除了地板之外,其他的全都搬出来不要了。
程书宜给儿子换了张大床,还配备了书桌、书架、玩具架、衣柜等等。
在床边,还给他铺了一条大的地毯。
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儿时,他们可以在地毯上尽情地玩和翻滚。
家具以白蓝色系为主,窗帘也是蓝色的。
与古色古香的房间搭配,是原木风搭现代风的感觉,不算突兀。
还意外的,很漂亮。
许许的房间,以粉色系为主,搭配蕾丝公主风。
程书宜花了好几日时间,工人进进出出程宅,把旧的家具搬走,又帮忙把堆在正厅的新家具安装好。
终于把两个孩子的房间弄好了。
“天气越来越冷,再过几日便是新年了。”
十二月底了,裴琰礼正在厨房灶前削竹子,给两个孩子做木马鞋。
护城河面开始结冰了。
估摸着再有十来天,上面就能走人了。
“新年啊……”
程书宜也坐在灶前,一边烤火一边准备做饭。
“盛京城的新年也是过腊月吗?”
“嗯。”裴琰礼有一搭没一搭和她聊着,“宫宴在腊月新年举办。”
“哦……那还早着呢。”
程书宜说:“明天我带两个孩子去布庄找绣娘做新衣裳,你要做一身吗?”
虽然他的衣服已经多得穿不过来。
但这次和以前不一样。
以前是府中有赵氏操持,为了身份,每月都让绣娘给各院主子做两身以上的新衣服。
他身为摄政王,一个月少说也有七八身。
所以他的衣服,从未有过什么特别的含义。
这次是一家人为了迎接新年,一起做新衣服。
他自然也要去!
裴琰礼可以想做新衣服就做的时候,裴家庄子那边,却连匹新料子都买不起。
赵氏送了相老夫人那么昂贵的南洋金珠头面。
这不,新年要到了。
各家各府的联络也就频繁起来,赵氏收到了不少邀帖。
这是她给裴琰礼施压,重新拿回摄政王府主母之位的好机会!
因监管不力,相关夫子均被罚了半年俸禄,官降一品。
这是裴琰礼以孩子父亲的身份,向书院追究得来的结果。
至于家里……
根本没有他说话的份儿!
两个崽崽书写能力差,有许多字还不认得。
夫子罚他们抄写的校戒,在山上没抄完,让他们拿回家来继续抄。
明明已经放冬假了。
他们却比在书院时写的字还要多。
校戒那么长,两个崽崽用毛笔写的字又大,占了很大的格子,一张纸写不了几个字。
“干娘,如期如许在吗?”
林砚之从护国寺回来第二天,就和沈怀昌一同上门来跟程书宜请过罪了。
今日来,是想找两个弟弟妹妹出去玩儿的。
“他们在啊。”程书宜指了指两个孩子的房间,“在抄校戒呢。”
林砚之朝东厢房望去。
窗里头,两个崽崽也在抬头看他。
那模样,眼巴巴的,又可怜又无助。
林砚之听到两个弟弟妹妹在罚抄写,知道这个时候不该叫他们出去玩儿的。
但他还是想试一试。
“干娘,今日西街的戏班子开演,我们都买好票要一起去看了。”
林砚之真诚地看着程书宜,指着等在大门外的其他小伙伴。
继续说:“你能不能让如期如许也一起去?我们都约好了。”
程书宜朝大门外看去。
一群她熟悉的、不熟悉的小朋友探头探脑地冲院子里看。
都在等两个崽崽出来一起去看戏。
程书宜见此,也不好再强行把孩子留下来抄写。
孩子小时候的朋友很重要。
程书宜放了两个崽崽出去玩儿。
两个崽崽得到允许,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几乎是冲出房门跑出去。
在门口等着的其他小朋友看到他们出来,也开心得不行。
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跑着、笑着、叫着,也不怕冷,朝西街去了。
程书宜站在后头喊:“晚饭前回来,别在街上玩太久了——”
两个崽崽这两天一直在罚抄写。
今天能出门,傍晚定是舍不得早早回家的。
两个崽崽太开心了,跑在最前头,笑声响亮,压根儿没听到程书宜的呼喊。
还是林砚之听到了,向她保证会在晚饭前带弟弟妹妹回来的。
裴琰礼骑马转进平西巷时,恰好遇到出门去玩的两个孩子。
他翻身下马,把马牵到一旁沿墙走。
怕马惊了吓到孩子们。
裴琰礼和两个孩子打招呼,想问他们要去哪儿,许许就先一步跑来,抱住他的腿。
仰头冲他撒娇:“爹,给我两文钱,我和哥哥想吃糖葫芦。”
程书宜不给他们买零食,他们的零花钱用来买戏票,月初就花光了。
想要吃糖葫芦,只能问爹要钱。
裴琰礼捏了捏女儿的鼻子,一脸无奈地从袖子里掏钱。
只给两文。
还叮嘱道:“不能告诉你娘亲,爹给你钱了,知道吗?”
程书宜发起脾气来,他都怕。
“谢谢爹,爹再见!”
小丫头拿到钱,立刻松开裴琰礼,跑去分一文钱给哥哥。
裴琰礼看了一眼两个孩子跑开的身影,心里填满了幸福的感觉。
回到家。
他就被程书宜叫进两个孩子的厢房。
“裴琰礼,看看你两个孩子的字吧!”
程书宜把两个崽崽抄写的校戒拿给裴琰礼看,两个孩子的字实在是太难看了!
裴琰礼接过两个孩子的字看了看。
又想到这两天孩子受罚,他于心不忍。
“孩子还小,等再大些自然就好了。”
“字好不好看,可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变好,大人写字难看的多了去了。”
程书宜一边说,一边给两个孩子收拾书桌。
瞥到孩子的功课本上,裴琰礼给他们写的批注。
他的字,工整不失笔锋,行云流水、浑厚苍劲,如铁画银钩,力透纸背。
极其漂亮!
程书宜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王爷,不然你抄一篇文章给我,我把做成字帖,给孩子练字用?”
“我的字吗?”
裴琰礼想了想,若孩子能学得他的字迹,也不失为一种孩子与父亲的感情联系。
他点头答应,“也好。”
练字一事,乃长期工程。
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把两个孩子的房间重新装修出来。
前几天去云市,程书宜直接在家具城买了成品。
让人直接送货到东叔的仓库去。
回盛京时,她把货全都拿回来了。
既然决定给两个孩子一人一个房间,程书宜想索性就一次改造完。
给两个崽崽打造专属于他们特色的男孩房和女孩房。
所以她和裴琰礼看家具时,买的都是配套的家具。
厢房里原本的东西,除了地板之外,其他的全都搬出来不要了。
程书宜给儿子换了张大床,还配备了书桌、书架、玩具架、衣柜等等。
在床边,还给他铺了一条大的地毯。
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儿时,他们可以在地毯上尽情地玩和翻滚。
家具以白蓝色系为主,窗帘也是蓝色的。
与古色古香的房间搭配,是原木风搭现代风的感觉,不算突兀。
还意外的,很漂亮。
许许的房间,以粉色系为主,搭配蕾丝公主风。
程书宜花了好几日时间,工人进进出出程宅,把旧的家具搬走,又帮忙把堆在正厅的新家具安装好。
终于把两个孩子的房间弄好了。
“天气越来越冷,再过几日便是新年了。”
十二月底了,裴琰礼正在厨房灶前削竹子,给两个孩子做木马鞋。
护城河面开始结冰了。
估摸着再有十来天,上面就能走人了。
“新年啊……”
程书宜也坐在灶前,一边烤火一边准备做饭。
“盛京城的新年也是过腊月吗?”
“嗯。”裴琰礼有一搭没一搭和她聊着,“宫宴在腊月新年举办。”
“哦……那还早着呢。”
程书宜说:“明天我带两个孩子去布庄找绣娘做新衣裳,你要做一身吗?”
虽然他的衣服已经多得穿不过来。
但这次和以前不一样。
以前是府中有赵氏操持,为了身份,每月都让绣娘给各院主子做两身以上的新衣服。
他身为摄政王,一个月少说也有七八身。
所以他的衣服,从未有过什么特别的含义。
这次是一家人为了迎接新年,一起做新衣服。
他自然也要去!
裴琰礼可以想做新衣服就做的时候,裴家庄子那边,却连匹新料子都买不起。
赵氏送了相老夫人那么昂贵的南洋金珠头面。
这不,新年要到了。
各家各府的联络也就频繁起来,赵氏收到了不少邀帖。
这是她给裴琰礼施压,重新拿回摄政王府主母之位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