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升舍考试的结果出来了。
两个崽崽毫无意外,是学渣的名次。
但昌哥儿和砚哥儿都顺利升到内舍去念书了。
两个崽崽不为自已倒数而感到难过,反而像两个大喇叭,满巷子的替两个哥哥宣扬。
沈周氏高兴不已,邀请程书宜和两个孩子去家里吃饭。
林余氏慢了一步,也送来邀帖。
程书宜两头为难。
三个女人一商量,索性就直接去盛京一味去庆祝。
盛京一味现在得预订桌子才能吃上。
冬天来吃,比夏天舒服。
特别是在二楼,门窗可以全部打开。
站在窗前能将护城河两岸的街景,以及半个盛京城收入眼底。
“这次又是托了妹妹的福,我可是好久都没吃火锅了。”沈周氏入座,笑着说。
“我也是啊。”
林余氏直爽的嗓音附和:“自打妹妹病了之后,我就没再吃过了。”
“每次过来,桌子都排到三日以后,有钱都吃不到。”
盛京城,官很多,有钱人更多。
只有一家盛京一味,排队都难排到。
二人说话间,烧着炭的炉子就上来了。
锅底和菜品也陆续上来。
看到这些菜品,二人才知为何盛京一味这么难预约了。
在这食材稀缺的冬日,盛京一味还能保持提供丰富丰盛的菜品,谁不想来吃啊?
“海鲜、丸子、肉品、鲜蔬,就连水果都还有!”
锅底慢慢烧开,浓郁的底料味道直冲鼻腔,林余氏口舌生津。
她指着桌子锅底旁那个陶火炉,问:“妹妹,这炉子怎放到桌上来了?”
火锅锅底底下烧炉子,是为了烫菜吃。
但这个炉子放到桌上,还在上头铺了一片铁丝网是为何?
“这是烤肉炉。”
程书宜解释:“铺子重新开业的时候新添的吃法,这样就可以一边烤肉一边吃火锅了。”
北方的冷,超出程书宜的想象。
室内有地火龙还好,出门之后就真扛不住。
冷得简单粗暴,就想烤火。
所以程书宜才会想在盛京一味添个桌上火炉,既能烤火又能烤肉。
还能增加收入。
“还能烤肉啊。”沈周氏叹着笑了笑:“能出门真好啊……”
“周姐姐这是怎么了?这般感慨。”
程书宜已经开始动手烤肉了,两个崽崽已经举着生菜叶,等着吃呢。
“沈大人不让你出门吗?”
沈周氏脸一红。
想着程书宜不是外人,上次还给她月事片用。
昌哥儿和砚哥儿同窗两年多,和林余氏更不是外人。
沈周氏也不瞒二人,小声说起女人家的私房话:“夫君想要给昌哥儿添个弟弟,我日后怕是不能想出门就出门了。”
“什么!周姐姐怀身子了吗?”林余氏低声惊呼。
程书宜听到这话时,亦有些惊讶。
但很快她就恢复如常。
“没有,只是在打算。”沈周氏轻声说:“我最近还在调理身子。”
“周姐姐最近身子不适吗?”程书宜开口问。
想起上次沈周氏来月事时的模样,她就觉得不太对劲儿。
但沈周氏性子过于保守害羞,她也不好问得太深。
沈周氏眉黛微蹙,眼里带着隐隐的担忧和不确定,“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夫说先调理看看。”
程书宜觉得沈周氏还有话没说完。
她正想继续问,就听到隔壁包间的客人谈起六年前昌阳侯府的事儿。
程书宜心一紧。
还有人说到昌阳侯府的独女,与她重名,猜测她就是昌阳侯府独女。
沈周氏和林余氏也听到了这些话。
二人相视一眼,看向程书宜。
昌阳侯府的独女,是她们这些商贾之女和镖局之女所接触不到的。
更何况六年半以前,她们都未出阁。
根本没有机会去看见昌阳侯府独女长什么样子。
这也是程书宜带崽出现在盛京城这么久,都未有人认出她就是昌阳侯府独女的原因。
程书宜一脸淡然,看着并未受什么影响。
只是在心中疑惑:六年前都无人在意的事情,怎么会突然被人翻出来?
隔壁包间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甚至有人拍桌而起,言辞激烈——
“那程氏女当真是因为勾引摄政王,所以害得昌阳侯府满门抄斩的?”
众人回想。
六年前昌阳侯府全族被诛,程书宜被流放。
确实是摄政王裴琰礼的手笔。
“听说她家里那两个孩子,不是摄政王的种!”
“呵,如此不守妇道的女子,也配在盛京立足?她就该沉塘!”
“不对啊,若那两个孩子不是摄政王的种,王爷为何要认他们?”
“那定是叫程氏女骗了,程氏女真是好手段啊!”
“瞧瞧这些铺子,若是没有摄政王帮衬,她如何开得起来?”
隔壁小间响起碰杯的声音。
虽然他们在说程书宜的闲话,但不妨碍他们吃得满足。
程书宜听到这些话,才微微有所反应。
她看了一眼自家两个崽崽。
幸好。
他们都沉浸在吃肉当中,没注意隔壁的闲言碎语。
不过看沈周氏和林余氏,以及昌哥儿和砚哥儿的表情,他们应该都听到了。
林砚之突然掏出一串铜板,对期期许许道:“如期如许,
沈怀昌也立刻反应过来,“对对对,买糖葫芦!”
糖葫芦可是古代最受欢迎的零嘴。
两个崽崽快到了换牙的年纪,最近程书宜都不给他们买零食。
所以一听到有糖葫芦吃,两个崽崽就立刻起身往楼下跑。
生怕程书宜不让他们吃。
小间里,只剩三个女人。
沈周氏和林余氏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担忧。
“妹妹……”沈周氏握住程书宜的手,低声道:“别听他们胡说。”
程书宜耸耸肩,扯出一抹笑,满不在意的样子。
“没事,两位姐姐不用担心我。”
用妇道道德绑架,只对古代女子有用。
程书宜可不吃这一套。
她信奉的是:好女人得到的是名声,坏女人得到的是一切。
有火她就发,有钱她就花,与其讨好别人憋出一身病,不如讨伐别人出口气!
程书宜正想起身,去隔壁认认熟脸。
回头挨个报复的时候。
隔壁就传来碗碟碰撞落地,以及裴琰礼带着寒意的声音。
“几位,好雅兴啊,都敢传本王的闲话了。”
两个崽崽毫无意外,是学渣的名次。
但昌哥儿和砚哥儿都顺利升到内舍去念书了。
两个崽崽不为自已倒数而感到难过,反而像两个大喇叭,满巷子的替两个哥哥宣扬。
沈周氏高兴不已,邀请程书宜和两个孩子去家里吃饭。
林余氏慢了一步,也送来邀帖。
程书宜两头为难。
三个女人一商量,索性就直接去盛京一味去庆祝。
盛京一味现在得预订桌子才能吃上。
冬天来吃,比夏天舒服。
特别是在二楼,门窗可以全部打开。
站在窗前能将护城河两岸的街景,以及半个盛京城收入眼底。
“这次又是托了妹妹的福,我可是好久都没吃火锅了。”沈周氏入座,笑着说。
“我也是啊。”
林余氏直爽的嗓音附和:“自打妹妹病了之后,我就没再吃过了。”
“每次过来,桌子都排到三日以后,有钱都吃不到。”
盛京城,官很多,有钱人更多。
只有一家盛京一味,排队都难排到。
二人说话间,烧着炭的炉子就上来了。
锅底和菜品也陆续上来。
看到这些菜品,二人才知为何盛京一味这么难预约了。
在这食材稀缺的冬日,盛京一味还能保持提供丰富丰盛的菜品,谁不想来吃啊?
“海鲜、丸子、肉品、鲜蔬,就连水果都还有!”
锅底慢慢烧开,浓郁的底料味道直冲鼻腔,林余氏口舌生津。
她指着桌子锅底旁那个陶火炉,问:“妹妹,这炉子怎放到桌上来了?”
火锅锅底底下烧炉子,是为了烫菜吃。
但这个炉子放到桌上,还在上头铺了一片铁丝网是为何?
“这是烤肉炉。”
程书宜解释:“铺子重新开业的时候新添的吃法,这样就可以一边烤肉一边吃火锅了。”
北方的冷,超出程书宜的想象。
室内有地火龙还好,出门之后就真扛不住。
冷得简单粗暴,就想烤火。
所以程书宜才会想在盛京一味添个桌上火炉,既能烤火又能烤肉。
还能增加收入。
“还能烤肉啊。”沈周氏叹着笑了笑:“能出门真好啊……”
“周姐姐这是怎么了?这般感慨。”
程书宜已经开始动手烤肉了,两个崽崽已经举着生菜叶,等着吃呢。
“沈大人不让你出门吗?”
沈周氏脸一红。
想着程书宜不是外人,上次还给她月事片用。
昌哥儿和砚哥儿同窗两年多,和林余氏更不是外人。
沈周氏也不瞒二人,小声说起女人家的私房话:“夫君想要给昌哥儿添个弟弟,我日后怕是不能想出门就出门了。”
“什么!周姐姐怀身子了吗?”林余氏低声惊呼。
程书宜听到这话时,亦有些惊讶。
但很快她就恢复如常。
“没有,只是在打算。”沈周氏轻声说:“我最近还在调理身子。”
“周姐姐最近身子不适吗?”程书宜开口问。
想起上次沈周氏来月事时的模样,她就觉得不太对劲儿。
但沈周氏性子过于保守害羞,她也不好问得太深。
沈周氏眉黛微蹙,眼里带着隐隐的担忧和不确定,“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夫说先调理看看。”
程书宜觉得沈周氏还有话没说完。
她正想继续问,就听到隔壁包间的客人谈起六年前昌阳侯府的事儿。
程书宜心一紧。
还有人说到昌阳侯府的独女,与她重名,猜测她就是昌阳侯府独女。
沈周氏和林余氏也听到了这些话。
二人相视一眼,看向程书宜。
昌阳侯府的独女,是她们这些商贾之女和镖局之女所接触不到的。
更何况六年半以前,她们都未出阁。
根本没有机会去看见昌阳侯府独女长什么样子。
这也是程书宜带崽出现在盛京城这么久,都未有人认出她就是昌阳侯府独女的原因。
程书宜一脸淡然,看着并未受什么影响。
只是在心中疑惑:六年前都无人在意的事情,怎么会突然被人翻出来?
隔壁包间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甚至有人拍桌而起,言辞激烈——
“那程氏女当真是因为勾引摄政王,所以害得昌阳侯府满门抄斩的?”
众人回想。
六年前昌阳侯府全族被诛,程书宜被流放。
确实是摄政王裴琰礼的手笔。
“听说她家里那两个孩子,不是摄政王的种!”
“呵,如此不守妇道的女子,也配在盛京立足?她就该沉塘!”
“不对啊,若那两个孩子不是摄政王的种,王爷为何要认他们?”
“那定是叫程氏女骗了,程氏女真是好手段啊!”
“瞧瞧这些铺子,若是没有摄政王帮衬,她如何开得起来?”
隔壁小间响起碰杯的声音。
虽然他们在说程书宜的闲话,但不妨碍他们吃得满足。
程书宜听到这些话,才微微有所反应。
她看了一眼自家两个崽崽。
幸好。
他们都沉浸在吃肉当中,没注意隔壁的闲言碎语。
不过看沈周氏和林余氏,以及昌哥儿和砚哥儿的表情,他们应该都听到了。
林砚之突然掏出一串铜板,对期期许许道:“如期如许,
沈怀昌也立刻反应过来,“对对对,买糖葫芦!”
糖葫芦可是古代最受欢迎的零嘴。
两个崽崽快到了换牙的年纪,最近程书宜都不给他们买零食。
所以一听到有糖葫芦吃,两个崽崽就立刻起身往楼下跑。
生怕程书宜不让他们吃。
小间里,只剩三个女人。
沈周氏和林余氏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担忧。
“妹妹……”沈周氏握住程书宜的手,低声道:“别听他们胡说。”
程书宜耸耸肩,扯出一抹笑,满不在意的样子。
“没事,两位姐姐不用担心我。”
用妇道道德绑架,只对古代女子有用。
程书宜可不吃这一套。
她信奉的是:好女人得到的是名声,坏女人得到的是一切。
有火她就发,有钱她就花,与其讨好别人憋出一身病,不如讨伐别人出口气!
程书宜正想起身,去隔壁认认熟脸。
回头挨个报复的时候。
隔壁就传来碗碟碰撞落地,以及裴琰礼带着寒意的声音。
“几位,好雅兴啊,都敢传本王的闲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