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监国太子之,一朝天子一朝臣-《大乾最狂驸马爷》

  太子从小母妃早亡,从小不受重视,甚至造人白眼和欺凌,他也只能憨厚无争。

  因为他知道,争到最后,还是没有靠山他吃亏。

  所以早已认命,就等兄弟登基,当个与人无争的太平王爷,终老此生。

  可造化弄人。

  突然成为监国太子,掌握天下大权。

  一下子整个帝国,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国家大事一言而决,所有人都要仰望他。

  从此没人敢给他白眼。

  君王之威不可侵犯,这种感觉让他沉醉,也格外不允许别人冒犯他的威严。

  可现在,为了保住太子之位,不再回到从前。

  他不得不忍辱低头,跪拜袁琮,求他来帮助自己解决这场政治风暴。

  袁琮三朝元老,忠心耿耿,所坚持一生的道德,让他没办法拒绝太子的跪求。

  于是他跟着太子去了刑部大牢。

  大牢里面的官员,一看太子和袁公一起来了,纷纷起来见礼。

  太子来到三位尚书跟前,直接弯腰行礼。

  “三位大人,孤知错了,如蒙不弃,请继续辅佐孤治理国家。”

  “孤愿意言听计从!”

  太子态度极其诚恳,三个尚书赶紧诚惶诚恐还礼,同时请罪。

  “我等虽然是无心之举,但让太子受到逼迫,臣等死罪,请殿下降罪。”

  温尔雅带头,跪在地上请罪。

  “诸位大人这是要折煞孤么?孤一介少年,初掌皇权诚惶诚恐,以致任性失当。”

  “诸位大人乃是国之干城,难道不肯宽宏大量原谅孤么?若是请罪,乃是孤之罪。”

  太子说着要跪下。

  众人大惊失色,温尔雅赶紧起身扶住太子。

  “殿下言重,让老夫等人无地自容,老夫唯命是从。”温尔雅赶紧说道。

  其他两人也赶紧附和。

  “既然是一场误会,那就不要在大牢里面丢人现眼了,都回去处理政务。”

  袁琮适时走进来,说道。

  太子道歉,袁琮作为百官之首亲自下令,也算是给足了这些人面子。

  大牢一瞬间就走空了。

  紧接着太子到了赵匡家里,扶着赵匡的棺材,一边自责一边哭了半个时辰。

  并且承诺赵匡出殡之日,他亲自送葬。

  赵匡的妻子和儿女,感激涕零,但是太子送葬他们说什么也不敢要。

  他们实在是承受不起,太子哭灵已经给足面子了,怎么敢真要太子送葬?

  最后太子坚持之下,袁琮出了个主意,让太子选近臣,代替太子送葬。

  一番操作下来,太子在朝野之间的名声,一下子就扭转了。

  从昏庸的太子,变成了明君之姿。

  忙完所有事情,回到太子府,陆端却早就已经在等着他了。

  “殿下辛苦了!”陆端赶紧上前说道。

  “不辛苦,一点都不辛苦,幸亏有你出的主意,终于平息了这场风波。”

  太子嘴上说着不辛苦,坐在椅子上的时候,眉宇之间却满是疲惫。

  “我与殿下一体,怎能不尽力。请殿下早些休息,臣告退。”

  陆端看事情解决了,就要走。

  “等等!”

  太子拦住了陆端。“风波虽然解决了,接下来孤应该做什么?”

  听到这话,陆端面上稳重,心中却一抹得意闪过,我终于成了太子唯一的谋臣。

  “请太子委屈一下,大小朝政都要向几位重臣请教,尤其是袁公。”

  陆端说道。

  太子眉宇之间的愁烦更加深沉了。

  “殿下不懂朝政,不知道这些老臣的手段,自然要虚心学会,未来才能掌握朝政。”

  陆端低声劝道。

  “孤知道了,放心孤不会再犯错误。”太子深吸一口气,又重重地吐出来,说道。

  陆端岂能不知道太子的心思。

  凡事请教这些老臣,会被这些老臣瞧不起,会被其他大臣轻视。

  他监国太子的威严荡然无存,觉得自己被羞辱了。

  “殿下,自古成大事者,百忍为先,想要掌握朝政,乾纲独断,这是免不了的准备。”

  陆端劝说道。

  太子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陆端担心让太子一味容忍,还会出事情,所以又给出了一个主意。

  “当然,殿下要忍也不能白忍,可以在这个时候,培养您的心腹势力。”

  “如今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暂缺,您完全可以物色人选,然后说服这些老臣,提拔上来。”

  “这提拔之人,您只需要略施手段,就是心腹。”

  陆端给了他一个目标。

  太子眼前一亮,六部尚书有两个空缺,自己可以安插心腹。

  而且他瞬间想到,这几个老臣也可以慢慢替换,等全都替换完了。

  谁还可以给孤脸色看?

  谁还敢逼宫?

  看太子恢复精神之后,陆端背着手从太子府出来,心中难免得意。

  席卷整个朝廷的政治风暴,不但被自己化解了,还扭转了太子的名誉。

  但是他知道太,子没有任何改变。

  甚至因为今天向这些老臣低头,从而在心里,记恨这些老臣。

  这正是他故意想达到的效果。

  “太子不讨厌老臣,怎么会把我陆端倚为心腹?”

  “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们这些老家伙,就应该给我们年轻人让路。”

  “对,还有顾道,坚决不能让他跟太子和解,否则就没我什么事情了。”

  京城的政治风暴,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当消息传到南陵的时候,已经是几天之后,慎王气得顿足叹息。

  “多好的机会啊,可惜错过了!”

  “只要持续一个月,就给本王更多的时间布置,也许大事可成。”

  他之所以这么有底气,是因为,前几日管家从辽东回来了。

  采购了大量的人参和东珠,一同回来的,还有以镖师身份伪装的密使。

  密使是来检查那张圣旨的。

  这让慎王兴奋得好几宿没睡着觉,能派人来,就证明顾道有合作的想法。

  他有信心获得天下最强军的支持。

  距离重新回到那个位置,只差一个机会而已,可惜这次的机会错过了。

  辽东。

  顾道也收到了消息。

  “公爷,经此一事,太子也许真的浪子回头,会跟辽东缓和关系!”

  沈慕归也看到消息,有点担心地试探着。

  他不想要顾公和太子和好。

  因为他知道顾公这个人重感情,如果太子一直善待他,顾公就不会有别的心思。

  那对他来说就是灾难。

  “浪子回头?”

  顾道看着情报,态度有些无所谓,“回不回是他的事情,我们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两人聊了一句,就把情报随手放在了一边。因为顾道知道,关系回不到过去了。

  最近,镇守府最近有点忙。

  顾道答应了大焱使者请求,打算派出两万军队进驻姑苏城,保护他们的圣主。

  得到确切消息之后,使者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给三师传这个喜讯。

  这事不能堂而皇之,因为私自派兵会授人以柄,和南越的激烈反对。

  所以要悄无声息,先形成事实。

  经过顾道和沈慕归等人商议,最后想到一个掩耳盗铃的好办法。

  纵然将来事情爆发了,他们也对辽东无可奈何。

  让两万预备役士兵,分批次退役,然后以下江南做生意为借口去大焱。

  到了姑苏之后,顾磊再以编练新兵的名义,把这些人招纳成为护卫。

  然后,这些人会被辽东火器重新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