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利刃裁千秋-《玲珑佩之逆世重生:从啃老到传奇》

  永安元年的秋天,是整个南渊王朝历史上,足以被浓墨重彩记录的一年。

  这一年,京郊那万亩“皇家示范农庄”的惊天丰收,早已不再是什么秘密。

  那亩产十石的“神禾”,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让无数的百姓,都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盼。

  而当秋收的最后一粒谷子,被正式运入京城新建的“皇家第一粮仓”时。

  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分红”大会,悄然在商务总司的衙门之内,召开了。

  所有当初认购了“皇家工商信券”的王公勋贵和富商巨贾,都收到了商务总司使赵钱孙,亲自送上门的“厚礼”。

  那不仅仅是他们当初投入本金后,应得的一成利息。

  更有一份额外的、用红绸包裹的、沉甸甸的银票!

  “王爷,侯爷,各位大人,”

  赵钱孙对着堂下那群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砸得有些发懵的“投资人”们,笑眯眯地拱手道。

  “这是陛下与皇后娘娘,特意嘱咐的。”

  “娘娘说了,咱们‘皇家产业’,讲究的就是一个诚信为本,有钱同赚!”

  “这,便是咱们农务总司,今年第一期‘神种’推广,刨除所有成本之后,所得利润的……第一笔分红!”

  “按照诸位当初所持信券的数额,每家,可多分半成!”

  半成!

  听起来似乎不多。

  但,要知道,当初他们投入的,可是数千万两的巨额资金!

  半成的分红,便意味着,他们每家,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什么都没做,便平白无故地,多得了数万,乃至数十万两的白银!

  这……这天底下,哪有比这更赚钱的买卖?!

  整个大厅,瞬间便被一片压抑不住的、粗重的呼吸声所笼罩!

  所有人的眼中,都燃起了无尽的、名为“贪婪”的熊熊烈火!

  他们知道,当初那个看似冒险的投资,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只能源源不断下金蛋的、真正的金母鸡啊!

  而就在他们还沉浸在这巨大的财富冲击之中时。

  赵钱孙,再次,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一个更大的“诱饵”。

  “诸位,这还只是个开始。”

  他笑眯眯地说道:“我们商务总司的第一支远洋船队,也已于昨日,满载着黄金与海外奇珍,顺利返航。其利润之丰厚,更胜于农庄百倍!”

  “皇后娘娘已经决定,将这笔利润的一部分,拿出来,继续扩大我们的‘永安通途’建设计划!同时,开启我们‘皇家工商信券’的第二期认购!”

  “只是……娘娘也说了,这赚钱的机会,毕竟有限。所以,这第二期的认购资格,将优先向那些……在过去半年里,为我朝新政推行,出过大力的家族……倾斜。”

  话,依旧是点到为止。

  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听懂了!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上层社会,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内卷”之中!

  为了能抢到那有限的“认购”资格,为了能在那场即将到来的、更为庞大的财富盛宴之中,分得更大的一块蛋糕!

  所有的王公勋贵,都开始不遗余力地,动用自己家族在地方上的所有力量,去支持,去推动,去宣传……永安新政!

  谁家能帮助农务总司,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广更多的神种?

  谁家能为“永安通途”的修建,提供更便利的土地和人力?

  谁家能为“皇家理工学堂”,举荐更多有真才实学的天才少年?

  ……

  这些,都成了他们私下里,衡量彼此“贡献”与“忠诚”的硬性指标!

  一场由苏晓晓在幕后策划的、旨在用“经济杠杆”撬动整个帝国官僚体系的阳谋,在这一刻,取得了完美的成功!

  她几乎没有动用任何的皇权强制力,便让整个南渊王朝的既得利益集团,都心甘情愿地,成了她推行新政的,最得力的臂助!

  ……

  坤宁宫,小花园内。

  苏晓晓正悠闲地,躺在那张她亲手设计的藤制摇椅上,轻轻晃动着。

  旁边,南渊钰正一脸“无奈”地,为她剥着一颗晶莹剔透的葡萄,然后,温柔地,送入她的口中。

  “你啊,”南渊钰看着她那副慵懒得如同小猫般的惬意模样,忍不住宠溺地笑道,“就这么几手,便将那些在朝堂之上,一个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们,给玩弄于股掌之间。若是让他们知道了真相,怕不是要气得当场吐血三升。”

  苏晓晓得意地晃了晃小脑袋,将口中的葡萄咽下,狡黠地笑道:

  “这叫什么?这就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对付这些无利不起早的家伙,跟他们讲家国大义,那是对牛弹琴。只有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远超他们想象的巨大利益,他们才会比谁都更积极,比谁都更忠诚!”

  南渊钰闻言,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看着自己这位,总能从一些不可思议的角度,去解决那些连他都感到头疼的难题的皇后,心中,除了爱意,更多了一份深深的、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知道,这南渊的天下,若无她,自己一个人,绝无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欣欣向荣。

  就在两人享受着这难得的温存与宁静之时。

  小太监王喜,脚步匆匆地,从殿外跑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古怪的神情。

  “启禀陛下,启禀皇后娘娘,”他躬身道,“宫外……宫外来了一群人,说是……说是从海外来的使臣,要见……要见皇后娘娘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