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农报燎原-《玲珑佩之逆世重生:从啃老到传奇》

  那张被李栓柱如同珍宝般揣进怀里的、皱巴巴的《皇家农报》一角,在当天夜里,便在村西头那间四面漏风的破旧茅草屋里,点亮了第一盏希望的油灯。

  这间茅草屋,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屡试不第、穷困潦倒的老童生,孙秀才的家。

  当李栓柱和几个同样偷偷藏了报纸碎片的胆大农户,借着送一碗稀粥和两个黑面馒头的名义,将那几块拼凑起来的、还带着泥土芬芳的报纸,展现在孙秀才面前时。

  这位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却从未想过“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老童生,彻底被纸上那通俗易懂、却又充满了无穷诱惑的内容,给震撼了!

  “这……这……这上面画的……是真的?”孙秀才扶了扶鼻梁上那用铜丝自制的、早已歪歪扭扭的眼镜,声音都在发颤。

  他指着那副“曲辕犁”的简易结构图,又指着旁边那用大白话标注的“省力十倍,深耕三寸”的字样,眼中,爆发出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狂热!

  “巧夺天工!简直是巧夺天-工啊!此物若是真能普及,我南渊王朝,何愁不兴盛百年!”

  “秀才公,您快别念叨这个了!”

  李栓柱急得直搓手,“您就给我们念念,那悬赏令,到底是怎么说的?俺们……俺们这些泥腿子,真的……真的也能有机会,得那皇帝老爷的金匾?”

  “能!怎么不能!”

  孙秀才激动地站起身,他将报纸高高举起,借着那豆大的、昏黄的油灯光芒,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了激昂与力量的声音,一字一句地,为这些一辈子都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人们,解读着那份,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皇家承诺”!

  “……凡,天下农人,不问出身,不分贵贱,若能于自家田亩之上,利用新法,有所创获者,皆可报于当地‘农务司’……经核实,优者,赏金!再优者,赏田!最优者,授‘荣誉乡贤’之功名,其子孙三代,可免除徭役,优先入官学!”

  这番话,如同平地惊雷,狠狠地劈在了在场每一个农户的心上!

  他们一辈子所求,不就是个“温饱”与“出人头地”吗?

  而现在,皇后娘娘,将这两样东西,都明明白白地,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只要你肯干!只要你敢试!

  那看似遥不可及的“功名”与“富贵”,便不再是地主老爷们的专属!

  “干了!”

  一名平日里最是沉默寡言的壮汉,猛地一拳砸在土炕之上,眼中迸射出如同饿狼般的凶光!

  “他娘的!老子给赵家当了二十年的牛马,到头来连婆娘的药钱都凑不齐!反正都是死路一条,老子不如跟着皇后娘娘,赌一把!”

  “没错!赌了!大不了就是被赶出村子!咱们拿着这报纸,去投奔那‘皇家示范农庄’!我就不信,皇帝老爷的地盘,他赵家的手,还能伸那么长!”

  一颗反抗的火种,就在这间小小的茅草屋里,被彻底点燃了!

  同样的一幕,在接下来的数日之内,在整个南渊王朝的,无数个偏远的村落,无数个被压迫的佃户与自耕农之间,悄然上演。

  《皇家农报》,这-张看似平平无奇的纸,却如同一把最锋利的钥匙,打开了底层百姓心中,那扇被禁锢了千百年的,名为“希望”与“自我”的大门!

  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皇帝和皇后,是会直接跟他们这些“草民”说话的。

  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种地,也是一门可以改变命运的大学问。

  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除了给地主老爷当牛做马之外,人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于是,暗流,开始汹涌。

  豫州,某个以顽固抵制新政而闻名的世家大族李家,一夜之间,竟有近百户佃农,集体“失踪”了!

  他们宁愿抛弃那耕种了数代的薄田,也要拖家带口,连夜去投奔数十里之外的“皇家示范农庄”!

  冀州,更是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械斗。

  起因,是当地的乡绅,想要强行收缴所有村民手中的《皇家农报》,并以“妖言惑众”为名,将那几份报纸当众焚烧。

  结果,却激起了民愤!

  数百名平日里温顺如羔羊的农人,竟第一次,举起了手中的锄头和扁担,将那些作威作福的乡绅家丁,打得头破血流,狼狈而逃!

  他们守护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张报纸。

  而是他们的希望!

  他们的未来!

  消息,雪花般地,传回了京城。

  传到了农务总司,传到了御书房。

  “好!好啊!”

  南渊钰看着赵明远呈上来的那份记录着各地“民意动向”的密报,忍不住抚掌大笑,龙心大悦!

  他看着苏晓晓,眼中充满了无尽的赞叹与爱意。

  “晓晓,你这一招‘攻心为上’,真乃神来之笔!兵不血刃,便将那些地方士绅经营了数百年的根基,给彻底动摇了!”

  苏晓晓却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她那双清澈的凤眸之中,闪烁着更为深远的智慧光芒。

  “陛下,这,还不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若没有足够猛烈的东风,这火,也很容易便会被人扑灭。”

  “现在,是时候,该我们添上一把,真正的‘大火’了!”

  南渊钰闻言,心中一动:“哦?晓晓又有何妙计?”

  苏晓晓的嘴角,勾起了一抹令人心悸的、如同小狐狸般的狡黠笑容。

  她缓缓起身,走到那巨大的江山社稷图前,纤细的手指,轻轻地,点在了京城,这个所有风暴的中心。

  “既然,我们已经在民间,造足了势。”

  “那接下来,便该轮到朝堂之上的那些……‘聪明人’,自己做出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