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李杜15-《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为什么他们的米价不能像唐朝时这么低!!

  很多穷苦人家看了看自己手中没几个铜板的钱袋,再看看家中只剩下一个底儿的米缸,痛哭失声。

  为什么他们不能生活在大唐啊!

  就算要经历安史之乱,他们也认了!

  他们就想过一段时间好日子!!

  贞观年间。

  大唐正值开国没多久,大唐的国库中也没有多少存款,看到一名诗人能有这么多的钱花,李世民羡慕得不行。

  “你们说,这些商人真的能有这么多的钱吗?”

  李世民眼巴巴的问自己的臣子们。

  这......

  这话应该怎么接呢?

  大唐现如今世家林立,就算是隋灭而唐立,但世家门阀受到的冲击也是比较小的。

  很多世家都有自己的产业,所以一个商人能否有这么多钱,贞观群臣们心中都比较清楚,还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他们自己家中也能拿出这么多!

  在起兵之前,李家也是世家门阀之一,怎么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那陛下问这么一句是什么意思?

  大臣们想明白后突然抬头,就看到了自家陛下眼中一闪而过的狡黠。

  呵,原来在这等着呢!

  陛下也真是的,想要他们捐钱可以直说,至于这么拐弯抹角吗?

  要是李世民知道自己臣子们的想法,肯定要说,当然至于!

  他可不好直接跟臣子们要钱!但是臣子们看到了天幕上李白家的富有,想要“自愿”资助一下贫穷的朝廷,那就另说了!

  “回陛下,臣家中虽然没有这么多,但是也可以拿出一点帮助陛下建设大唐!”

  贞观群臣们还能怎么办呢?还不是只能宠着自家陛下!

  李世民脸皮虽厚,但是也知道从别人的口袋中拿钱,会让别人心疼,所以二凤也很懂得见好就收。

  都是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臣子,家庭背景在二凤这里都是清清楚楚的,他们能够拿出钱财的多寡,李世民心中也有数!

  “哎呀呀,那朕就在这里多谢诸位了!”说着,李世民还作势擦擦眼角,“有你们这群忠臣良将帮助,大唐一定能比天幕上更快的达到顶峰!但大家也要量力而行,朕心中都记着诸位的贡献!!”

  秦始皇嬴政也没想到李白竟然这么能花钱,不过商人们的钱,真的有这么多吗?

  吕雉出列道:“陛下,商人确实在聚财敛财方面很有能力,只是现如今秦朝初立,经历了多年的战火,也不知原六国的商人们手中还有多少剩余。”

  “来人!传旨!等这次的天幕结束,朕要宴请天下豪商,成立秦朝商盟!”

  来了就出点血吧!要是不来,呵,他们大秦除了礼貌,也有的是力气和军队!!

  秦始皇也明白不能竭泽而渔,在他看来,只要这些商人识趣,秦朝甚至可以出个章程,为大秦商业保驾护航!

  汉武帝刘彻却是一点不意外:“哼,要不是知晓商业暴利,朕又怎么会设立均输官,负责各地物资的调整、调运和转卖呢?”

  “商人逐利,反正都是低买高卖,让商人们自己做,只会造成物价不稳,但是朕来做就不一样了,一方面可以赚钱充实国库,另一方面也可以均衡全国的物价,更快转运粮草,一举两得!”

  至于这个国库是真正的国库还是皇帝的私库.......

  哎呀不要想这么多嘛!反正会把一部分放在国库中让全大汉用的!

  刘彻的眼睛灵活的转来转去,心中的黑水咕嘟咕嘟直冒。

  打匈奴可是为了大汉!

  商人们也是大汉的子民!!

  如今看来天下的商人们还是有点余钱的,既然打匈奴的钱粮不够,那这些商人们怎么就不能支援一下呢?

  若是说百姓和帝王官员们的注意力都在那三十万金上,那么诗人和词人们的目光就全都集中在李白写给孟浩然的那首诗上。

  李白之后的人都知晓这首诗,现在读来也只是感慨李白的大胆和豪放。

  而写诗的对象——孟浩然脸都红了。

  当他拿到这首诗的时候,也感动于李白对自己的的崇敬之情,但是这种诗自己看是一回事,拿出来给别人看,就是另一回事了!!

  尤其是现在,孟浩然的家中也有一群好友一边喝茶聊天一边观看天幕,毕竟李白拜访孟浩然的事情,周围人都是知情的。

  只是没想到,李太白竟然还给孟浩然写过这种诗!

  “孟兄啊!不要这般小气,赶紧把咱们诗仙的大作拿出来,让我们都赏鉴一番!”

  孟浩然拗不过自己这些好友,只能去拿。

  孟浩然死鱼眼:你们要是能够把脸上的好奇和戏谑收一下就更好了!

  虽然大唐开放,但谁也不会动不动就把什么爱不爱的挂在嘴边啊!

  杜甫这下真的有点嫉妒孟浩然了,孟浩然的名字杜甫当然也是听说过的,但是在杜甫心中,孟浩然还是比不过李白的!

  孟浩然你何德何能,让我的偶像李太白为你写这种诗,还要专门去拜访你!

  最可恶的是,太白兄第一次竟然还没见到孟浩然的人!!!

  此时,一朵美丽的菊花在天上悄然盛开。

  {id五柳先生陶渊明:这些人说的偶像崇拜链是怎么回事啊!我真的很好奇,大家不都是好友吗?互相尊重,互相崇拜才是常态吧?}

  陶渊明真的很好奇!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崇拜者!

  {是陶渊明!!}

  {陶潜大大!}

  {靖节先生!!}

  “哇哦!五柳先生也来了!”

  “五柳先生的崇拜者那可是数不胜数的,凡是五柳先生之后的诗人们,都很憧憬五柳先生的生活态度!”

  “那我们就来解答一下五柳先生的问题吧!”

  “这条单链大概要从宋朝的苏轼开始说起。”

  “苏轼这人大家都知道,在诗词一道是顶流大神,所以崇拜他的人非常多,后期的诗人们的作品和成就很少有能够超越苏轼的!”

  “苏轼粉丝众多,甚至宋朝的很多皇帝和太后都是苏轼的崇拜者,高太后在位的时候,更是频频给苏轼升官,就是为了能够近距离地接触自己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