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李杜12-《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不过没想到太白兄竟然还会剑术,嘿嘿,想他杜甫也是熟练君子六艺,文能提笔、武能上马的,找个机会就跟太白兄切磋一下!!

  小太监才不管杜甫内心复杂多变的思绪,他招招手:“后面的那几辆马车里的人,也得好好对待,丝毫不可怠慢!”

  “哦!”唐军小兵挠挠头,憨憨的笑了笑,神秘兮兮的凑近了小太监,问道:“那个,陛下不是让咱们来接诗仙和诗圣的吗?为什么还要带上这么多的拖油瓶啊!”

  “猪脑子!”小太监眉眼倒竖,保养得宜的手点着自己的这位憨同乡:“这可都是诗仙和诗圣的朋友,俗话说‘蛇鼠一窝’,这俩人的朋友,能是什么省油的灯?但凡能有一个上了天幕的,就是咱们有远见,提前为陛下网罗英才!!”

  小兵赔笑:“对对,你说的都对,但是我怎么记得我家将军教我的蛇鼠一窝不是这么用的?”

  “呸!我说怎么用就怎么用!去,给后面那几位送点吃喝!”

  “哎!”

  “开元六年,此时的李白已经十八岁了。”

  “这三年,为了能够自家儿子好好学习,李客让李白在戴天大匡山中隐居读书。”

  “来去如风的李白,又怎么会安心在一个地方老老实实的待着呢?”

  “这三年,李白经常在家乡和大匡山之间往返,也曾先后在蜀地的各个地方出游。”

  “江油、剑阁、梓州等地,都是李白的游览目标,李白在这些地方增长了知识和见闻,充实了李白的知识文库,壮丽的山川为李白作诗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各种美景也增加了李白的想象力。”

  “开元十二年,二十四岁的李白再也不愿意留在家乡,而是想要走出蜀地,在用脚丈量大唐的同时,还能前往长安谋个一官半职。”

  “李白说干就干,他拜别了自己的父母,收拾好行李物品,踏上了远游的道路。”

  “李家就这么一独苗苗,李客等人从小就将李白当作宝贝疙瘩一般疼爱着,现如今,宝贝要自己跑出去玩耍了,他们不得好好打点一下李太白经过的地方?”

  “李白在蜀地游览成都和峨眉山的时候,李客的势力还能随时处理自家这位小祖宗惹出来的事情。”

  “等到了第二年,李白终于得到许可,得以仗剑远游,开始周游大唐。”

  “到了蜀地外面,李家就没什么能力再护着李白了,为了让李白在这一路上舒舒服服的,李客拿出了大量的钱财作为李白的路费。”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自家钱给到位,李白闯了什么祸,都能通融一二的吧?”

  “开元十四年,二十六岁的李白前往扬州游历,但不幸的是,这年秋天,李白病了,病的还挺严重,只能在扬州卧床养病。”

  “但是疾病并没有阻拦李白的脚步,这个冬天,养好了病的李白再次兴致勃勃地踏上了游历之路。”

  “他先向北去了汝州,然后又去了安陆,在这期间,李白还认识了唐代的大书法家李邕(yong,一声)和大诗人孟浩然。”

  “安陆的景色大概是极美的,吸引了诗仙在这里小住,开元十五年,二十七岁的李白暂居于安陆寿山。”

  “此时尚且英明的唐玄宗李隆基下了一道旨意,以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

  ““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

  “李隆基不再拘泥于家世门第和科举,决定唯才是举。”

  “只要自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在文武方面可以报效大唐的,都可以直接到玄宗面前自荐。”

  “当时很多的寒门子弟闻风而动,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入仕,李白当然也不例外。”

  “只是李白心动过后,理智占据了上风,他想了想,就算是陛下下了这般的旨意,但是盲目的去自荐,通过的几率也太小了。”

  “纵然是名满天下的李太白,也不得不考虑裙带关系的重要性。”

  “经过一番权衡,李白决定放弃这次机会,想着等他找到了一个比较靠谱的靠山,再行自荐之举。”

  “李白稳了一手,但他没想到的是,事情竟然真的如他所想一般,没有靠山的人,自荐也不得录取入仕,而这种情况,在大唐越演越烈。”

  “入仕的机会越来越渺茫,门阀世家仍旧在暗处操控着一切。”

  “而这道旨意刚下达的时候,竟然还算是自荐的最好的时机,因为后期朝中的官员们从这道旨意中找到了漏洞,靠山的能量多寡,成为了能否的入仕唯一衡量标准。”

  “更糟糕的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做够了明君,开始宠信奸臣。”

  “等到李白想要入仕的时候,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李白并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

  “这一年,大诗人王昌龄进士及第,成为了大唐官僚机构的一员。”

  “而大龄单身男青年李白,也遇见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

  “两人之间的感情是如何发展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永远处于风尚第一线的李白,这次也是不走寻常路,玩了一把闪婚。”

  “从许氏的祖父曾经是宰相就能看出,许家是妥妥的豪门世家,所以这次的闪婚,其实也是李白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李白想要在自荐的时候找个靠山,那还有什么靠山能比得上自己的岳家呢?”

  “许家这般的门第,本来是不会同意自己精心养育的宝贝孙女嫁给一个商户之子的,但是架不住李白的才学确实高。”

  “聪慧的李白也明白许家的纠结,所以他当机立断,选择了入赘。”

  “如此一来,李白就成为了自己的岳家许家的人,许家才会心甘情愿的推李白在仕途上越走越远。”

  {果然李白就是个闲不住的家伙!}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诗仙之所以是诗仙,当然是因为李白看过的风景比其他人都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