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前往公主府赴宴(四)-《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张无忌若有所思地看着朱棣。

  这个少年不仅武学天赋过人,对美食的鉴赏力也远超常人,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

  他忽然想起当年在光明顶上,自己也曾这般年纪,却远没有朱棣这份沉稳。

  "棣儿,"张无忌放下筷子,"你平日除了习武,还喜欢做些什么?"

  朱棣恭敬答道:"回舅舅,棣儿喜欢读书,尤其爱看史书和兵法。

  偶尔也研究些医理和烹饪之道。"

  "哦?"张无忌来了兴趣,"为何对烹饪感兴趣?"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治大国如烹小鲜。火候、配料、顺序,无一不讲究。

  棣儿觉得,治国与烹饪,道理是相通的。"

  张无忌心中一震。

  这等见识,哪里像个十几岁的少年?他正欲再问,却见朱棣已经转向另一道菜——一盘看似普通的豆腐。

  "舅舅尝尝这个,"朱棣亲自为张无忌盛了一小碗,"这是'文思豆腐',刀工极为讲究。"

  张无忌低头看去,只见清澈的汤中,豆腐被切得细如发丝,却根根完整不断,随着汤匙的搅动,如同活物般在碗中舞动。

  他尝了一口,豆腐入口即化,鲜美的汤汁在口中回荡。

  "好刀工!"张无忌由衷赞叹,"能将豆腐切得如此之细,这位御厨的功夫了得。"

  朱棣微笑道:"这位御厨练了三十年刀工,据说他切豆腐时,连呼吸都要控制得极慢,一刀下去,心如止水。"

  张无忌心中一动,这不正是武学中追求的境界吗?

  他看向朱棣,发现少年眼中闪烁着领悟的光芒,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宴席进行到一半,宫女们又端上一盘盘时令水果:晶莹剔透的荔枝、金黄饱满的芒果、红艳欲滴的樱桃,还有几样西域进贡的稀奇水果。

  朱?好奇地拿起一个长相奇特的水果问道:"这是什么?以前从未见过。"

  马秀英笑道:"这是南洋进贡的'榴莲',味道独特,你们可以尝尝。"

  朱樉迫不及待地掰开一块,刚凑近鼻子就皱起了眉头:"这味道...好生奇怪!"

  朱棣却坦然接过,细细品尝后道:"初闻刺鼻,入口却绵软香甜,回味无穷。

  就像有些人,外表不讨喜,内里却有大智慧。"

  张无忌闻言,心中那个模糊的预感越发清晰。

  他看着朱棣优雅地擦拭嘴角的样子,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何会感到不安——这个少年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是这个年纪应有的样子。

  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都仿佛经过精心计算,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一个理想皇子的形象。

  宴席接近尾声时,御厨们又奉上一道道甜点:杏仁豆腐、桂花糖藕、蜜汁莲子...

  最后是一盘造型精美的"龙凤呈祥"糕点,栩栩如生的龙与凤相对而立,象征着皇家的威严与吉祥。

  整个宴席朱元璋都没说一句话,自己吃着美酒佳肴,仿佛这一切都跟他无关。

  晚宴结束,张无忌起身告辞,临走时又深深看了朱棣一眼。

  少年正专注地将一块糕点分成四份,与兄弟们分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笑容完美得无可挑剔,却让张无忌心中那丝不安更加明显。

  "朱元璋的儿子,果然都不简单啊..."

  张无忌再次在心中感叹,只是这次的语气多了几分复杂的意味。

  离开临安公主府后,张无忌牵着王月敏的手准备逛一逛北平城夜市。

  北平城的夜色如墨,街巷间却灯火通明。

  张无忌牵着王月敏的手,两人都换上了寻常百姓的装束,混入熙攘的人群中。

  王月敏的发髻松散地挽着,只插了一支素银簪子,褪去了皇后的华贵,倒显出几分少女时的灵动。

  "无忌哥哥,你看那边!"

  王月敏忽然扯了扯张无忌的袖子,指向一处卖糖人的摊子。

  她的眼睛在灯笼映照下闪闪发亮,像是回到了当年蝴蝶谷初见时的模样。

  张无忌不由微笑,随着她走向那摊位。

  老艺人手指翻飞,糖浆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转眼间就勾勒出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夫人好眼力,这是新创的'百鸟朝凤',整个北平城独此一家!"

  老艺人笑眯眯地将糖凤凰递给王月敏。

  王月敏接过糖人,轻轻舔了一口,甜蜜在舌尖化开。

  "比御厨做的蜜饯还要香甜。"

  她小声对张无忌说,眼中满是孩童般的喜悦。

  张无忌看着她,心中那因朱棣而起的不安暂时消散。

  他付了铜钱,又为妻子买了一串冰糖葫芦。

  "记得小时候,娘亲常给我买这个。"

  他回忆道,酸甜的山楂让他想起冰火岛上那些简单却温暖的日子。

  夜市上人声鼎沸,叫卖声此起彼伏。

  卖胭脂水粉的娘子嗓音清脆如黄莺;卖泥人的老汉吆喝声浑厚如钟;还有挑着担子卖馄饨的小贩,木勺敲击锅边的声音清脆悦耳。

  各种香味混杂在一起——刚出炉的烧饼香气、油炸果子的甜腻、卤煮的浓郁,还有不知从哪家酒楼飘来的酒香。

  "这才是活着的味道。"

  张无忌深吸一口气,感叹道。

  在宫廷中,一切都精致得近乎虚假,连花香都要经过层层筛选。

  两人沿着街巷漫步,不时驻足观看街边杂耍。

  一个赤膊大汉正表演胸口碎大石,围观百姓发出阵阵惊呼;不远处,几个孩童围着皮影戏摊子,看得目不转睛。

  "让一让!热豆腐来咯!"

  一个少年端着木托盘穿梭在人群中,托盘上几碗雪白的豆腐颤巍巍的,撒着翠绿的葱花和红艳的辣椒油。

  张无忌买了两碗,与王月敏站在街角品尝。

  豆腐嫩滑,汤汁鲜美,虽不及宫中"文思豆腐"精致,却多了几分烟火气。

  "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

  王月敏轻声提醒。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是二更时分。

  张无忌这才惊觉,他们在夜市已流连了近两个时辰。

  街上的行人开始稀疏,不少摊贩已在收拾货物。

  "北平宵禁是三更吧?"张无忌问道。

  路人:"是啊,自打陛下登基,宵禁就比从前严了。

  三更一到,街上就不许有人了,违者要挨板子的。"

  "百姓们劳作一天,只有这么短短几个时辰可以放松。"

  王月敏叹息道,"若是能延长宵禁时间该多好。"

  张无忌望着远处正在收摊的商贩们,他们脸上还带着未尽兴的神色。

  两人沉默地走着,夜市的喧嚣渐渐远去。

  "宵禁时间到了!"远处传来兵士的呼喝声。

  张无忌最后望了一眼已陷入黑暗的街市,轻声道:"欢乐时光总是短暂。

  但愿这天下,能多些这样的平和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