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骄力竭,短刀落地,双腿一软,砸在莫雨身上。莫雨也没好多少,想把他推开的力气都没有。
再看百里诸侯他们,身上满是鲜血,但随着方迎山的死,那诡异的血龙也随之消散,如今个个人事不省,生死未知。
再看身前,方才挡住应天理的,竟是北泽无人。
有些人,总是不会让人失望。虽然事前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脑袋放在莫雨小腹,随着她的呼吸起伏,心里有着狂风骤雨之后的宁静。
“拿开!”莫雨有气无力的说。
这确实不是合适地方。徐骄轻轻挪动身子,脑袋离开莫雨小腹,却又压上她胸口,这才是男人梦想的归宿。
莫雨气恼,可现在,她实在没力气发火。
应天理看着方迎山分成两半的身体,凌清霜身首异处,心内五味杂陈。
事情不该是这个样子的,他算过了,这两人一起,只要西城五爷不出手,帝都之内无敌。怎么会这样呢……
这时,宁不活,无涯,星荷等也赶来,面对眼前景象,不敢相信,不愿接受。
应天理看着北择无人,眼中全是震惊,不解……
“应天理,你不该插手,也不能插手。”北择无人说:“今天发生的一切,不是江湖争斗,是公门之事。你若插手,那条线就没了。”
应天理眯着眼睛:“我师弟师妹都死了,你说我不能插手?”
“是,你不能。”
“如果我想呢?”
“那我只能领教你的惊天八式了。”
应天理冷笑:“北择无人,内卫阁领,七重天道,你竟是山主传人……”
他这话一出,连徐骄都觉讶异。
“这里没有谁的传人,只有内卫阁领。”北择无人说:“内卫世代所为,就是想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有公理,有公道,有情义的世界。虽然直到今天,世界还和以前一样。但至少在我这里,不会因为你强大,就能为所欲为。”
应天理哈哈而笑:“果然是山主传人,想法就是和世人不同。老师常说,山主修七重天道,却把希望当成目标,心中其情大哉,想要普济苍生。殊不知,希望只是梦,梦永不可能成真。我师弟师妹惨死,今天总要有个说法。人,我不杀,可要带回去,让老师发落。”
“江湖是江湖,庙堂是庙堂。这一步你若迈出去,我只好动手……”
“正好,能领教山主绝学——七重天道!”
“口气不小嘛,惊天八式对七重天道,怎么想的。”一个清幽的声音传来,徐骄记得这声音,是京兆府遇见的青衣人。
应天理眉头一皱,身形忽闪冲向青衣人。
可青衣人明明在眼前,当他冲过去的时候,青衣人却出现在他身后。在徐骄他们看来,应天理只是冲过去,和青衣人擦肩而过。
可应天理知道,不是这样的。心中惊骇,一个能让他害怕的人,世间并不多。
青衣人走到徐骄身边,看他枕在莫雨胸前,抬脚把他踢开:“你这小子,死了还要占便宜。”手一伸,莫雨脸上面具嗖的一下飞到手里,露出绝色面容。
莫雨大惊,不知此人是谁,是敌还是友。可当着这么多高手,他闲庭信步,全然不把应天理放在眼里,就知是个可怕的人物。
青衣人盯着莫雨看了一会儿,随后把面具扔给她。自语道:“还真像。未婚野合,生下女儿,真丢死人了……”
徐骄听到这话,大惊失色:“纳兰——真哲——”
除了纳兰真哲,他想不出第二个人,会说出这样的话。
应天理心沉入海:是他,只能是他。
天涯海之主,海王纳兰真哲。
每个人都屏住呼吸,不敢出气。
莫雨更加奇怪,不是说纳兰真哲不敢出天涯海么,怎么到帝都来了。
这也是其它人的想法。
纳兰真哲看了北择无人一眼:“七重天道练的不错,我早就说过,你是块材料。”
北择无人的震惊,远超所有人。少年时,他潜入匪门。被匪门之首周怀林收为徒弟,悉心教导。近日才知道,所谓匪首周怀林,就是修罗山之主。眼前看到的纳兰真哲,竟是当年匪门的副门主。
怎能不让他吃惊呢?
纳兰真哲轻笑:“我都来了,你们还要动手么?应天理,是不是也想让我领教一下惊天八式呀。”
应天理没有说话,他太清楚一个圣人境是多么的恐怖。哪怕他无限接近圣人境,可这之间的距离,却是天与地。
纳兰真哲很满意这种敬畏。
一眼扫过去,看到无涯,摇头,这人一般般。看到宁不活,轻轻摇头,顶多也就是应天理那样的成就。看到星荷的时候,却顿了一下:“鬼王真是好眼光,丫头,你很不错!”
星荷忍着气,若在平日早就把他当作下流胚子,打断手脚,割了命根。可这人是圣人境的纳兰真哲,即便是下流胚,现在说要强奸自己,也只能自己脱光衣服,不敢劳前辈动手。
“愣着干什么?”纳兰真哲不满:“我都来帝都了,还不把我请上武道院,见见鬼王,好好招待,难道让我自己上门?”
应天理赶紧说:“前辈,请!”
这时徐骄才松了一口气。应天理没再说什么,只是让无涯,星荷,将方迎山和凌清霜的遗体带回武道院。
等人走了,这片战场,睁着眼睛的,就只有徐骄和莫雨。
“喂!”徐骄说:“你们是不是和凌清霜早就勾搭在一起了,今天要来个黄雀在后的局,把我们一网打尽?”
莫雨不说话。
不回答就是默认。徐骄最欣赏莫雨的,就是她会骗人,但不会说谎。
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骗人,是不告诉你实情。说谎,是她什么都告诉你,但什么都是假的。
莫雨的沉默,让徐骄更为恼火:“等着吧,海后不但得罪了我,也得罪了明居正。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你们得罪了两个最不该得罪的人,两个高智商,高学历,高等级文明熏陶下的高级知识分子……”
莫雨说:“难怪安公公死前遗书,就是叮嘱要杀掉你们,当真是有先见之明。徐骄,不是我来的及时,你现在还有机会口出狂言……”
“没让你救。下次救人之前,请先征求对方意见……”
莫雨气的胸部刺痛……
这时马蹄响起,传来甲胄摩擦的声音。
徐骄狂喜:“我兄弟来了,谁也别想跑……”
“徐骄!”竟是明居正的声音。
徐骄抬头一看,只见他骑在马上,身后数百人的队伍,不知扛着什么兵器,用黑布包裹起来。三猫带着玄甲军和他并驾齐驱。
明居正满脸痛苦神色。他接骨续筋,不宜马上奔波,能亲自来,也算对得起他的信任。
三猫翻身下马:“骄哥,你没事吧?”
徐骄说:“没事,先去给我杀了莫家兄弟!”
“诶,我们不是一伙的么?”三猫疑惑。
明居正早就察觉不妙,按道理高手众多,大战应该很快结束。现在听徐骄没来由的这么说一句,已经猜到七八分,冷声说道:“杀!”
两名锦衣卫抽刀,策马上前。
莫雨恨声道:“我看你们谁敢!”短刀横在徐骄脖子上:“那我也杀了你!”
三猫不解:这是闹哪出?
这时候,纳兰雪也带着风灵卫高手来了。
明居正问徐骄:“可是黄雀在后?”
徐骄说:“还他妈的想渔翁得利!”
明居正说:“不如趁此机会——”
徐骄心一横:“剿了风灵卫——”
莫雨刀抵咽喉:“住手——”
徐骄翻身一扑,把莫雨压在身下,大声喊道:“玄甲军听令,剿杀风灵卫,不留活口!”
玄甲军对付方迎山不行,对付风灵卫,那就小儿科了。
重甲冲前,轻甲在后。枪兵在前,刀兵在后。其间夹杂弩兵。这个阵势,两轮冲锋,就能把纳兰雪带来的风灵卫高手杀个差不多。
纳兰雪心里明白,徐骄为何要这么做。不讲道义的是己方,所以,她也不怪徐骄。
莫雨大声喊:“你忘了刚才谁解了你的围!”
徐骄一愣:我操,忘了纳兰真哲。他得罪方迎山就后悔莫及,得罪纳兰真哲,十个方迎山都比不上。
“住手!”徐骄喊道:“玄甲军听令,回城!”
三猫把徐骄扶上马。纳兰雪将昏迷的莫雍,莫足道带回。这边也将百里诸侯,杀南天带回。
明居正不解:“我早提醒过海后,她还敢阴我们,就应应该让她后悔……”
徐骄叹声道:“忍忍吧,纳兰真哲到帝都了。”
明居正变色道:“海王纳兰真哲?”
徐骄说:“是,就是那个圣人境的纳兰真哲。”
天色黄昏的时候,帝都贴出告示:
殿前将军方迎山,乃谋害柱国将军重大嫌疑人,因拒捕格杀!如有民众知悉其它线索,可告知镇抚司,酬金丰厚!
明白的人,有些觉得方迎山冤枉,有些觉得方迎山确实涉嫌。
可现在已不重要,人被徐骄杀了,谁还敢放个屁。他连殿前将军都敢杀,而且这个殿前将军,还是一名大宗师,鬼王弟子。
但在吃瓜民众看来,方迎山死有余辜。如果事儿不是他干的,为什么要拒捕呢?敢冤枉别人,还敢冤枉你方迎山。
这是很朴素的逻辑。
随后就是清剿,以镇抚司为首,抄了将军府,押了方迎山旧部。斩草除根,顺带把方迎山在军中的势力拔除,这本就是明居正计划好的。
徐元都没想到,自己这个孙子,能干成这么大的事。可对于独孤鸿的死,他心中还是有疑虑。现在,他依旧不相信方迎山是凶手。但也不相信,独孤鸿的死没有可疑。
徐元闭着眼睛,心里盘算着眼下局势。
方迎山一死,明帝没有更合适的人接替独孤鸿的位置,除了卫戍提督徐之信。
徐之信的品级够,只是威望差些。但他掌管京畿防卫,提调几十万玄甲军,比起那些战将,也不见得差多少。满朝文武都是聪明人,何人任何职,考虑的从来都不是能力,而是资格。
人事变动,资格第一,能力第二。
倘若先看能力,如今朝堂百官,一半是不适任的。他们明白这个道理,也明白怎么选择。
海后心里同样无法平静。纳兰真哲忽然离开天涯海,而且出现在帝都,让她心中不安。
纳兰雪更为疑惑:“真是父亲?”
她已记不清父亲的样子,最后一次见他,都记不得自己是几岁。那之后,直到自己来到帝都,他一直在闭关。后来听哥哥说,父亲破入圣人境,但被鬼王逼的躲去龙岛,不敢现身。
龙岛那个地方,没人敢去。
海后说:“小雪,你去看一下吧,问问你父亲,他是什么意思。是来问罪,还是来看他这个可怜的妹妹……”
一场大战,过去三天,帝都依然不平静。今天是大朝会,百官上殿议政。可想而知,主题一定是谁来接替独孤鸿,执掌军部。
明居正特意去到公主府,想和徐骄事先沟通一下。
公主怜对他说:“徐骄一回来就找不到人,说是要找个地方养伤,任何人不能打扰。几天了,我甚至觉得,他可能已经饿死在哪个角落……”
明居正心想:和杀南天一样,伤的太重。照杀南天的讲法,没个三五七日,伤好不利索。方迎山,绝顶大宗师,当真可怕。庆幸的是,他已经死了。
奉天殿上,明帝阴沉着脸,听完京兆伊温有良的讲述,问道:“也就是说,老将军是否被人所害,不能确定。是否是被安慕海所害,也不确定。是么?”
温有良说:“是的,陛下。徐骄只是请方迎山配合,方迎山便当场暴走,仗着自己修为高绝,动手杀人。国公府里,若不是徐骄见机得快,恐怕又要出人命。几位大人当时都在场……”
大理寺常奉安站出来说:“回陛下,温大人所言属实。那方迎山太蛮横了,毁了楠木大棺,伤了好几位勋爵,若不是徐骄挡着,谁知道他还会不会行凶杀人……”
方迎山已经死了,多踩他两脚,不过举手之劳。
官场上,人走茶就凉,何况是死的。关键是活着的人,日后还要同朝为官,一句话卖个人情。虽不明说,彼此心照不宣。
明帝心里暗笑,说道:“明居正,京兆府查不出什么,镇抚司却要给朕一个交代。”
看向左右两边,今日明中岳和徐元都在。
是呀,今天议的是大事。明君殁后,军部一直由独孤鸿主理,这是第一次,要换另一个人。
从某个方面讲,满朝文武大半都真心感谢方迎山。若不是他,这个局面,不知要等到何时才会改变。
“老将军过世,军部不能无人打理。”明帝说:“今日,阁老在,叔祖在,满朝文武也在,那就议一议,何人能胜任军部。”
众臣都不说话,这种大事,得先听两个老头怎么讲。
明中岳说:“硕亲王有军中的底子,年少时,跟着胜王转战南北。我以为先让他主理,日后再看是否有更合适的人选。”
诸臣哗然。硕亲王确实有些资历,但执掌军部,除了他皇室身份,哪一点都服不了人。何况他皇叔之尊,恰也是最不适合的人选。
明帝也很意外,明中岳竟想到了硕亲王。当年胜王之乱,难道还不是前车之鉴。
徐元明白老头的意图,他想增强皇室权力。从自己执掌内阁,刻意排挤皇室公侯,让他们尊贵而无权。否则满朝大臣,没几人能斗得过他们。
在他看来,尊而无职,贵而无权,朝堂之上才能相安无事。否则这一批勋爵之人,自然成为一党,哪来的平衡可言。
明帝嗯了一声:“硕王叔倒是个合适人选,但这些年王叔逍遥惯了,也不知愿不愿意。”
有人想:这还能有不愿意的。执掌军部,顿时就能和明中岳,徐元平起平坐。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明帝又问:“阁老以为呢?”
徐元说:“执掌军部,还是要军方的人比较合适。我朝十六位大将,每一位皆是战功卓着,在军中威望甚高。陛下,老臣以为,可挑选其中一位……”
明帝笑道:“阁老说的有道理。征北将军杨定,多年抵御外侵,军功威望都是不不二人选……”
徐元心里咯噔一下,怎会是杨定呢?杨定是他的姻亲,就是徐骄的舅舅。北方边患一直不宁,杨定支撑多年,历经大战,也不过保住边境不失,哪有什么军功可言。
军部之职虽然权重,但哪有手握重兵,天高皇帝远,一内一外,和他遥相呼应来的重要。
徐元还没说话,明中岳就摇头道:“杨定是可以,但十六位大将军,他资历声望,都不是佼佼者。何况杨定乃徐老头姻亲,徐之信本就执掌玄甲军,再来杨定执掌军部,会有人说闲话的。”
他这是提醒明帝,徐元的权势已然过大,不能再放权给他了。
其实明帝的想法,越是危险的人,越要放在眼前。只要到了帝都,对他来说都和死人无异。
明帝也没说什么,又问众臣:“诸卿可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兵部站出来:“陛下,帝都就有合适人选,卫戍提督徐之信,执掌京畿防务,又是老将军入室弟子。平日军部事宜,多是他帮老将军打理。他来执掌军部,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明帝说:“也好……”
明中岳说:“相当合适,那就由徐之信接管军部,卫戍提督一职,由小胜王担任。这孩子有其父之风,在镇南将军处学了不少本事,是该独当一面了。”
明帝心想:也好,把这孩子放在眼皮底下,我倒是能安心。
徐元肯定不愿意。
徐之信可以接管军部,但未必要交出提督一职。军部虽然权大,但哪比的得上卫戍提督实在。手握几十万大军,拱卫皇权帝都,某些时候,是唯一能左右风云的角色。
徐元摇头说:“不妥。我儿性格我了解,不善交际人事。军部总管天下之兵,首要就是与各方将领沟通,他不适合这个职位。何况小胜王何等身份,岂能屈居我儿之下,乱了尊卑……”
殿上众臣觉得奇怪,今天为了军部主理,两个老头难得对干起来。你不同意我,我也不同意你。于是更没人愿意说话,看不透两个老头心思,干脆谁也不得罪。
“陛下!”明居正推动轮椅,吱呀呀的晃出来:“臣觉得,大可不必为谁掌军部费心。”
明帝说:“军部要职,必有德有能者才能居之,怎能不费心呢。”
明居正说:“费心,是因为有军部,臣建议,裁撤军部。”
一言出,尽皆哗然。
明中岳问:“你可知为何要有军部,朝廷兵马百万,四方战事,若无军部如何统辖。”他不知道这孩子怎么了,怎地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明居正说:“圣朝初始,四方战乱,军部确有存在的必要。如今陛下十几年开疆扩土,南至越州,东至百济,北至北海,西至雪原,皆在铁蹄之下。除了北面,其余皆无边患。所以大可以削去军部,六部之中的兵部就完全足够用了。”
“可是,兵部并无调兵权限。”有人说。
明居正说道:“兵者,国之大事。细数历代各朝,衰亡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灭亡的原因不外乎拥兵自重,趁势谋乱。各地军不听朝廷调遣……”
“所以呀,军部更得存在。几十年来,正是因为有军部在,才能杜绝此种事情。”
明居正轻笑:“几十年来,之所以没有兵乱,第一要感谢的是徐元徐阁老。百姓安宁,衣足以保暖,食足以果腹,民乱不起,便无机可乘。其次是老将军,威望隆盛,无人不服。但若换一个人,谁能保证,每个人都服么?”
鸦雀无声,没人敢保证。因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有独孤鸿那样的威望。方迎山差强人意,可已被徐骄弄死了。
这一番话,徐元没有飘飘然,而是欣赏明居正眼光之狠辣。
只听明居正又说:“老将军一去,军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合理的制度……”
“镇抚使,那我问你,如果真有战事,需要调兵,该当如何,难道也要兵部决定。那我看,兵部就得换个将军来做……”
“调兵这种大事,当然只能是陛下的权利。”明居正说。
明帝淡淡一笑:“说下去,朕没太听明白。”
明居正说:“陛下,调兵乃是大事,不能是某个将军,某个主官,某个衙门该有的权利。只有陛下,有权调动军队,或有权允许军队调动。”
明中岳说:“此法古已有之,但其中有个弊病。凡军事,大多十万火急,若陛下恰巧不在宫中,岂非耽误大事。有鉴于此,明君才设下军部。”
“此事并不难解决。”明居正说:“臣建议,设立军机处。若陛下不方便,则由军机处代行临机应变之权。”
徐元也有点糊涂:“这与军部,又有何区别。”
明居正说:“区别在于,军机处只对陛下负责,由陛下挑选人选入军机。不必在乎官职,身份,地位,凡有能力者,皆可入军机处。但其不必有实权,只是针对军令政令,向陛下提出建议。说白了,就是一群无权却有能力的人,远离朝局利益纷争,为陛下提供最中立的建议……”
听到这里,明帝已经明白。
一群无权却有能力的人,那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那是一群他完全可以信得过的人。
再看百里诸侯他们,身上满是鲜血,但随着方迎山的死,那诡异的血龙也随之消散,如今个个人事不省,生死未知。
再看身前,方才挡住应天理的,竟是北泽无人。
有些人,总是不会让人失望。虽然事前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脑袋放在莫雨小腹,随着她的呼吸起伏,心里有着狂风骤雨之后的宁静。
“拿开!”莫雨有气无力的说。
这确实不是合适地方。徐骄轻轻挪动身子,脑袋离开莫雨小腹,却又压上她胸口,这才是男人梦想的归宿。
莫雨气恼,可现在,她实在没力气发火。
应天理看着方迎山分成两半的身体,凌清霜身首异处,心内五味杂陈。
事情不该是这个样子的,他算过了,这两人一起,只要西城五爷不出手,帝都之内无敌。怎么会这样呢……
这时,宁不活,无涯,星荷等也赶来,面对眼前景象,不敢相信,不愿接受。
应天理看着北择无人,眼中全是震惊,不解……
“应天理,你不该插手,也不能插手。”北择无人说:“今天发生的一切,不是江湖争斗,是公门之事。你若插手,那条线就没了。”
应天理眯着眼睛:“我师弟师妹都死了,你说我不能插手?”
“是,你不能。”
“如果我想呢?”
“那我只能领教你的惊天八式了。”
应天理冷笑:“北择无人,内卫阁领,七重天道,你竟是山主传人……”
他这话一出,连徐骄都觉讶异。
“这里没有谁的传人,只有内卫阁领。”北择无人说:“内卫世代所为,就是想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有公理,有公道,有情义的世界。虽然直到今天,世界还和以前一样。但至少在我这里,不会因为你强大,就能为所欲为。”
应天理哈哈而笑:“果然是山主传人,想法就是和世人不同。老师常说,山主修七重天道,却把希望当成目标,心中其情大哉,想要普济苍生。殊不知,希望只是梦,梦永不可能成真。我师弟师妹惨死,今天总要有个说法。人,我不杀,可要带回去,让老师发落。”
“江湖是江湖,庙堂是庙堂。这一步你若迈出去,我只好动手……”
“正好,能领教山主绝学——七重天道!”
“口气不小嘛,惊天八式对七重天道,怎么想的。”一个清幽的声音传来,徐骄记得这声音,是京兆府遇见的青衣人。
应天理眉头一皱,身形忽闪冲向青衣人。
可青衣人明明在眼前,当他冲过去的时候,青衣人却出现在他身后。在徐骄他们看来,应天理只是冲过去,和青衣人擦肩而过。
可应天理知道,不是这样的。心中惊骇,一个能让他害怕的人,世间并不多。
青衣人走到徐骄身边,看他枕在莫雨胸前,抬脚把他踢开:“你这小子,死了还要占便宜。”手一伸,莫雨脸上面具嗖的一下飞到手里,露出绝色面容。
莫雨大惊,不知此人是谁,是敌还是友。可当着这么多高手,他闲庭信步,全然不把应天理放在眼里,就知是个可怕的人物。
青衣人盯着莫雨看了一会儿,随后把面具扔给她。自语道:“还真像。未婚野合,生下女儿,真丢死人了……”
徐骄听到这话,大惊失色:“纳兰——真哲——”
除了纳兰真哲,他想不出第二个人,会说出这样的话。
应天理心沉入海:是他,只能是他。
天涯海之主,海王纳兰真哲。
每个人都屏住呼吸,不敢出气。
莫雨更加奇怪,不是说纳兰真哲不敢出天涯海么,怎么到帝都来了。
这也是其它人的想法。
纳兰真哲看了北择无人一眼:“七重天道练的不错,我早就说过,你是块材料。”
北择无人的震惊,远超所有人。少年时,他潜入匪门。被匪门之首周怀林收为徒弟,悉心教导。近日才知道,所谓匪首周怀林,就是修罗山之主。眼前看到的纳兰真哲,竟是当年匪门的副门主。
怎能不让他吃惊呢?
纳兰真哲轻笑:“我都来了,你们还要动手么?应天理,是不是也想让我领教一下惊天八式呀。”
应天理没有说话,他太清楚一个圣人境是多么的恐怖。哪怕他无限接近圣人境,可这之间的距离,却是天与地。
纳兰真哲很满意这种敬畏。
一眼扫过去,看到无涯,摇头,这人一般般。看到宁不活,轻轻摇头,顶多也就是应天理那样的成就。看到星荷的时候,却顿了一下:“鬼王真是好眼光,丫头,你很不错!”
星荷忍着气,若在平日早就把他当作下流胚子,打断手脚,割了命根。可这人是圣人境的纳兰真哲,即便是下流胚,现在说要强奸自己,也只能自己脱光衣服,不敢劳前辈动手。
“愣着干什么?”纳兰真哲不满:“我都来帝都了,还不把我请上武道院,见见鬼王,好好招待,难道让我自己上门?”
应天理赶紧说:“前辈,请!”
这时徐骄才松了一口气。应天理没再说什么,只是让无涯,星荷,将方迎山和凌清霜的遗体带回武道院。
等人走了,这片战场,睁着眼睛的,就只有徐骄和莫雨。
“喂!”徐骄说:“你们是不是和凌清霜早就勾搭在一起了,今天要来个黄雀在后的局,把我们一网打尽?”
莫雨不说话。
不回答就是默认。徐骄最欣赏莫雨的,就是她会骗人,但不会说谎。
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骗人,是不告诉你实情。说谎,是她什么都告诉你,但什么都是假的。
莫雨的沉默,让徐骄更为恼火:“等着吧,海后不但得罪了我,也得罪了明居正。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你们得罪了两个最不该得罪的人,两个高智商,高学历,高等级文明熏陶下的高级知识分子……”
莫雨说:“难怪安公公死前遗书,就是叮嘱要杀掉你们,当真是有先见之明。徐骄,不是我来的及时,你现在还有机会口出狂言……”
“没让你救。下次救人之前,请先征求对方意见……”
莫雨气的胸部刺痛……
这时马蹄响起,传来甲胄摩擦的声音。
徐骄狂喜:“我兄弟来了,谁也别想跑……”
“徐骄!”竟是明居正的声音。
徐骄抬头一看,只见他骑在马上,身后数百人的队伍,不知扛着什么兵器,用黑布包裹起来。三猫带着玄甲军和他并驾齐驱。
明居正满脸痛苦神色。他接骨续筋,不宜马上奔波,能亲自来,也算对得起他的信任。
三猫翻身下马:“骄哥,你没事吧?”
徐骄说:“没事,先去给我杀了莫家兄弟!”
“诶,我们不是一伙的么?”三猫疑惑。
明居正早就察觉不妙,按道理高手众多,大战应该很快结束。现在听徐骄没来由的这么说一句,已经猜到七八分,冷声说道:“杀!”
两名锦衣卫抽刀,策马上前。
莫雨恨声道:“我看你们谁敢!”短刀横在徐骄脖子上:“那我也杀了你!”
三猫不解:这是闹哪出?
这时候,纳兰雪也带着风灵卫高手来了。
明居正问徐骄:“可是黄雀在后?”
徐骄说:“还他妈的想渔翁得利!”
明居正说:“不如趁此机会——”
徐骄心一横:“剿了风灵卫——”
莫雨刀抵咽喉:“住手——”
徐骄翻身一扑,把莫雨压在身下,大声喊道:“玄甲军听令,剿杀风灵卫,不留活口!”
玄甲军对付方迎山不行,对付风灵卫,那就小儿科了。
重甲冲前,轻甲在后。枪兵在前,刀兵在后。其间夹杂弩兵。这个阵势,两轮冲锋,就能把纳兰雪带来的风灵卫高手杀个差不多。
纳兰雪心里明白,徐骄为何要这么做。不讲道义的是己方,所以,她也不怪徐骄。
莫雨大声喊:“你忘了刚才谁解了你的围!”
徐骄一愣:我操,忘了纳兰真哲。他得罪方迎山就后悔莫及,得罪纳兰真哲,十个方迎山都比不上。
“住手!”徐骄喊道:“玄甲军听令,回城!”
三猫把徐骄扶上马。纳兰雪将昏迷的莫雍,莫足道带回。这边也将百里诸侯,杀南天带回。
明居正不解:“我早提醒过海后,她还敢阴我们,就应应该让她后悔……”
徐骄叹声道:“忍忍吧,纳兰真哲到帝都了。”
明居正变色道:“海王纳兰真哲?”
徐骄说:“是,就是那个圣人境的纳兰真哲。”
天色黄昏的时候,帝都贴出告示:
殿前将军方迎山,乃谋害柱国将军重大嫌疑人,因拒捕格杀!如有民众知悉其它线索,可告知镇抚司,酬金丰厚!
明白的人,有些觉得方迎山冤枉,有些觉得方迎山确实涉嫌。
可现在已不重要,人被徐骄杀了,谁还敢放个屁。他连殿前将军都敢杀,而且这个殿前将军,还是一名大宗师,鬼王弟子。
但在吃瓜民众看来,方迎山死有余辜。如果事儿不是他干的,为什么要拒捕呢?敢冤枉别人,还敢冤枉你方迎山。
这是很朴素的逻辑。
随后就是清剿,以镇抚司为首,抄了将军府,押了方迎山旧部。斩草除根,顺带把方迎山在军中的势力拔除,这本就是明居正计划好的。
徐元都没想到,自己这个孙子,能干成这么大的事。可对于独孤鸿的死,他心中还是有疑虑。现在,他依旧不相信方迎山是凶手。但也不相信,独孤鸿的死没有可疑。
徐元闭着眼睛,心里盘算着眼下局势。
方迎山一死,明帝没有更合适的人接替独孤鸿的位置,除了卫戍提督徐之信。
徐之信的品级够,只是威望差些。但他掌管京畿防卫,提调几十万玄甲军,比起那些战将,也不见得差多少。满朝文武都是聪明人,何人任何职,考虑的从来都不是能力,而是资格。
人事变动,资格第一,能力第二。
倘若先看能力,如今朝堂百官,一半是不适任的。他们明白这个道理,也明白怎么选择。
海后心里同样无法平静。纳兰真哲忽然离开天涯海,而且出现在帝都,让她心中不安。
纳兰雪更为疑惑:“真是父亲?”
她已记不清父亲的样子,最后一次见他,都记不得自己是几岁。那之后,直到自己来到帝都,他一直在闭关。后来听哥哥说,父亲破入圣人境,但被鬼王逼的躲去龙岛,不敢现身。
龙岛那个地方,没人敢去。
海后说:“小雪,你去看一下吧,问问你父亲,他是什么意思。是来问罪,还是来看他这个可怜的妹妹……”
一场大战,过去三天,帝都依然不平静。今天是大朝会,百官上殿议政。可想而知,主题一定是谁来接替独孤鸿,执掌军部。
明居正特意去到公主府,想和徐骄事先沟通一下。
公主怜对他说:“徐骄一回来就找不到人,说是要找个地方养伤,任何人不能打扰。几天了,我甚至觉得,他可能已经饿死在哪个角落……”
明居正心想:和杀南天一样,伤的太重。照杀南天的讲法,没个三五七日,伤好不利索。方迎山,绝顶大宗师,当真可怕。庆幸的是,他已经死了。
奉天殿上,明帝阴沉着脸,听完京兆伊温有良的讲述,问道:“也就是说,老将军是否被人所害,不能确定。是否是被安慕海所害,也不确定。是么?”
温有良说:“是的,陛下。徐骄只是请方迎山配合,方迎山便当场暴走,仗着自己修为高绝,动手杀人。国公府里,若不是徐骄见机得快,恐怕又要出人命。几位大人当时都在场……”
大理寺常奉安站出来说:“回陛下,温大人所言属实。那方迎山太蛮横了,毁了楠木大棺,伤了好几位勋爵,若不是徐骄挡着,谁知道他还会不会行凶杀人……”
方迎山已经死了,多踩他两脚,不过举手之劳。
官场上,人走茶就凉,何况是死的。关键是活着的人,日后还要同朝为官,一句话卖个人情。虽不明说,彼此心照不宣。
明帝心里暗笑,说道:“明居正,京兆府查不出什么,镇抚司却要给朕一个交代。”
看向左右两边,今日明中岳和徐元都在。
是呀,今天议的是大事。明君殁后,军部一直由独孤鸿主理,这是第一次,要换另一个人。
从某个方面讲,满朝文武大半都真心感谢方迎山。若不是他,这个局面,不知要等到何时才会改变。
“老将军过世,军部不能无人打理。”明帝说:“今日,阁老在,叔祖在,满朝文武也在,那就议一议,何人能胜任军部。”
众臣都不说话,这种大事,得先听两个老头怎么讲。
明中岳说:“硕亲王有军中的底子,年少时,跟着胜王转战南北。我以为先让他主理,日后再看是否有更合适的人选。”
诸臣哗然。硕亲王确实有些资历,但执掌军部,除了他皇室身份,哪一点都服不了人。何况他皇叔之尊,恰也是最不适合的人选。
明帝也很意外,明中岳竟想到了硕亲王。当年胜王之乱,难道还不是前车之鉴。
徐元明白老头的意图,他想增强皇室权力。从自己执掌内阁,刻意排挤皇室公侯,让他们尊贵而无权。否则满朝大臣,没几人能斗得过他们。
在他看来,尊而无职,贵而无权,朝堂之上才能相安无事。否则这一批勋爵之人,自然成为一党,哪来的平衡可言。
明帝嗯了一声:“硕王叔倒是个合适人选,但这些年王叔逍遥惯了,也不知愿不愿意。”
有人想:这还能有不愿意的。执掌军部,顿时就能和明中岳,徐元平起平坐。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明帝又问:“阁老以为呢?”
徐元说:“执掌军部,还是要军方的人比较合适。我朝十六位大将,每一位皆是战功卓着,在军中威望甚高。陛下,老臣以为,可挑选其中一位……”
明帝笑道:“阁老说的有道理。征北将军杨定,多年抵御外侵,军功威望都是不不二人选……”
徐元心里咯噔一下,怎会是杨定呢?杨定是他的姻亲,就是徐骄的舅舅。北方边患一直不宁,杨定支撑多年,历经大战,也不过保住边境不失,哪有什么军功可言。
军部之职虽然权重,但哪有手握重兵,天高皇帝远,一内一外,和他遥相呼应来的重要。
徐元还没说话,明中岳就摇头道:“杨定是可以,但十六位大将军,他资历声望,都不是佼佼者。何况杨定乃徐老头姻亲,徐之信本就执掌玄甲军,再来杨定执掌军部,会有人说闲话的。”
他这是提醒明帝,徐元的权势已然过大,不能再放权给他了。
其实明帝的想法,越是危险的人,越要放在眼前。只要到了帝都,对他来说都和死人无异。
明帝也没说什么,又问众臣:“诸卿可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兵部站出来:“陛下,帝都就有合适人选,卫戍提督徐之信,执掌京畿防务,又是老将军入室弟子。平日军部事宜,多是他帮老将军打理。他来执掌军部,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明帝说:“也好……”
明中岳说:“相当合适,那就由徐之信接管军部,卫戍提督一职,由小胜王担任。这孩子有其父之风,在镇南将军处学了不少本事,是该独当一面了。”
明帝心想:也好,把这孩子放在眼皮底下,我倒是能安心。
徐元肯定不愿意。
徐之信可以接管军部,但未必要交出提督一职。军部虽然权大,但哪比的得上卫戍提督实在。手握几十万大军,拱卫皇权帝都,某些时候,是唯一能左右风云的角色。
徐元摇头说:“不妥。我儿性格我了解,不善交际人事。军部总管天下之兵,首要就是与各方将领沟通,他不适合这个职位。何况小胜王何等身份,岂能屈居我儿之下,乱了尊卑……”
殿上众臣觉得奇怪,今天为了军部主理,两个老头难得对干起来。你不同意我,我也不同意你。于是更没人愿意说话,看不透两个老头心思,干脆谁也不得罪。
“陛下!”明居正推动轮椅,吱呀呀的晃出来:“臣觉得,大可不必为谁掌军部费心。”
明帝说:“军部要职,必有德有能者才能居之,怎能不费心呢。”
明居正说:“费心,是因为有军部,臣建议,裁撤军部。”
一言出,尽皆哗然。
明中岳问:“你可知为何要有军部,朝廷兵马百万,四方战事,若无军部如何统辖。”他不知道这孩子怎么了,怎地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明居正说:“圣朝初始,四方战乱,军部确有存在的必要。如今陛下十几年开疆扩土,南至越州,东至百济,北至北海,西至雪原,皆在铁蹄之下。除了北面,其余皆无边患。所以大可以削去军部,六部之中的兵部就完全足够用了。”
“可是,兵部并无调兵权限。”有人说。
明居正说道:“兵者,国之大事。细数历代各朝,衰亡的原因不尽相同,但灭亡的原因不外乎拥兵自重,趁势谋乱。各地军不听朝廷调遣……”
“所以呀,军部更得存在。几十年来,正是因为有军部在,才能杜绝此种事情。”
明居正轻笑:“几十年来,之所以没有兵乱,第一要感谢的是徐元徐阁老。百姓安宁,衣足以保暖,食足以果腹,民乱不起,便无机可乘。其次是老将军,威望隆盛,无人不服。但若换一个人,谁能保证,每个人都服么?”
鸦雀无声,没人敢保证。因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有独孤鸿那样的威望。方迎山差强人意,可已被徐骄弄死了。
这一番话,徐元没有飘飘然,而是欣赏明居正眼光之狠辣。
只听明居正又说:“老将军一去,军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合理的制度……”
“镇抚使,那我问你,如果真有战事,需要调兵,该当如何,难道也要兵部决定。那我看,兵部就得换个将军来做……”
“调兵这种大事,当然只能是陛下的权利。”明居正说。
明帝淡淡一笑:“说下去,朕没太听明白。”
明居正说:“陛下,调兵乃是大事,不能是某个将军,某个主官,某个衙门该有的权利。只有陛下,有权调动军队,或有权允许军队调动。”
明中岳说:“此法古已有之,但其中有个弊病。凡军事,大多十万火急,若陛下恰巧不在宫中,岂非耽误大事。有鉴于此,明君才设下军部。”
“此事并不难解决。”明居正说:“臣建议,设立军机处。若陛下不方便,则由军机处代行临机应变之权。”
徐元也有点糊涂:“这与军部,又有何区别。”
明居正说:“区别在于,军机处只对陛下负责,由陛下挑选人选入军机。不必在乎官职,身份,地位,凡有能力者,皆可入军机处。但其不必有实权,只是针对军令政令,向陛下提出建议。说白了,就是一群无权却有能力的人,远离朝局利益纷争,为陛下提供最中立的建议……”
听到这里,明帝已经明白。
一群无权却有能力的人,那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那是一群他完全可以信得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