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本是皇家别院,跨河而建,风景格局之盛,皇宫都比不过。
河水静静流淌,三猫把阿奴按在水里,喊着:“扑腾呀小东西,狗刨都不会?”
阿奴大叫:“没人教过我。”
三猫说:“我这么大的时候,都能从江的这边,游到那边了。”又喊:“刨呀,徐阿奴……”
“我不姓徐。”
“你妈的,公主做了骄哥的女人,你得改姓……”
“我是百济王子——”
三猫把阿奴脑袋按在水里,嘟嘟灌水:“什么百济王子,你是小强盗,要子承父业……”
不远处的亭子里,公主怜正看着这一幕。若是换个母亲,绝不会如此风轻云淡。
徐骄睁开眼睛,呼出一口浊气,感觉意识里那片水洼又大了些。也许是靠山的原因,公主府这边的天地之力,似乎与别的地方,感觉更纯净一些。
难怪那些世外高人,都喜欢山高林密的地方。
“那两个人呢?”徐骄问。
公主怜说:“你妹妹和李师师,在西苑策马奔腾……”
“谢谢你!”
“谢我什么?”
徐骄说:“谢你向李师师解释。由我来说,她也许不会接受。”
公主怜略有黯然:“她是个好女孩,善良。她也是个傻女孩,信你。”
“就是信我,所以我不会让她嫁给王子淇。”徐骄说:“我曾答应她,哪怕是被塞进花轿里,也会把她抢过来。”
公主怜哼笑:“如果王子淇不答应呢,你可不像个轻易相信别人的家伙。”
“他信不信我都不重要。怀疑是颗罪恶的种子,迟早会在心里发芽,开花……”
“你也信我么,就不怕我把你这些伎俩告诉明帝……”
徐骄心想:你最好告诉他,王子淇也最好告诉他。就让明帝来杀我吧。我以身入局,等着这一刻。
他笑了笑:“我相信你不会的,离开帝都,找一个再没人烦你的地方,所有人再也想不起你。这样的生活,我想你会喜欢。”
公主怜深吸一口气:“确实很吸引人,所以你向王子淇提了那个条件。为什么是靠近三江源的地方,听说那里夏天特别热,蚊子特别多。冬天又特别冷,风大雪大……”
“靠近三江源,我能照应你们……”
公主怜一愣:“你不准备留在帝都——”
“为什么要留在帝都?”
“你可是徐阁老的孙子,以你的手段谋略,不在明居正之下。将来,你会是第二个徐元,他会是第二个明中岳……”
“我只会是我。”徐骄说:“就像你只希望做你自己一样。”
公主怜心有触动,从没有人和她讨论过以后的生活。作为公主,用到她的时候,那些人才会想起她。
一道轻烟似的影子飘落,小山现身出来:“公主府不好,连我进来都没人知道。大哥,应该换个地方。”
公主怜觉得徐骄这两个兄弟都很有意思,他们真实,而且看她的眼神,似乎根本不在乎她是个公主。
徐骄笑道:“这里才好,比京兆府安全。别忘了这是西城,五爷的地方。我们来来去去五爷不在乎,但大宗师就未必了。已经三天了,外面有什么热闹。”
小山说:“很多人都在谈论明诏立储的事,还有传言说明帝要死了。今日明帝开朝,百官上殿,估计会有个结果。”
徐骄眼睛一亮:过了三天才开朝,看来他伤的不轻呀。
又问:“京兆府呢?”
小山说:“硕亲王堵了几次京兆府,质问案件进展,温有良当然回答不上来。后来又去了内卫府,南宫俎出面,温有良只说案子是你负责,得等你回来……”
徐骄嘿嘿一笑,喊道:“三猫,别玩了,干正事儿。”
阿奴已经学会了狗刨,见三猫要走,问:“叔叔,下次要教我什么。”
三猫说:“打架……”
卫戍衙门。
今天奉天殿开议,徐之信却没有上朝。他本该去的,却被独孤鸿拦住。
独孤鸿向来很少上朝,除非十万火急,否则都是告假了之。
“老将军,明帝西山归来,今天第一次开议,我们都不上朝,会不会不合适。”徐之信问他。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独孤鸿说:“今天开议,肯定是为了明诏立储。军部还是避讳一下,这种事,我们不方便表态。你说,权力的本质是什么?”
徐之信想了想:“万民拥戴!”
独孤鸿一笑:“明中岳就是这么想。”
“不对么?”徐之信说:“国富民安?”
独孤鸿又是一笑:“这是你父亲的想法。在我看来,权力的本质是杀戮。干掉敌人,干掉对手,成为赢家。而你我,就是那把杀戮的刀。建朝灭朝,多少人就是死在这把刀下。手中有刀,不能轻易拔出,伤人也可能伤己。”
“老将军今天……”
“很睿智是么?”独孤鸿哈哈笑道:“我只是不善权谋。但打了一辈子仗,察时势,观强弱,你父亲也比不过我。权谋,讲究赢。战争不一样,要先立足不败。所以我不去想那些事,也不参与那些事。”
“原来老将军才是最智慧的那个。”
这是徐骄的声音。
两人看向门外,一个玄甲军进来禀告:“轻骑将军徐骄请见!”
话已经听到了,人还没来。
独孤鸿摇着脑袋:“难怪历朝历代都要灭道禁武,这么长的耳朵,谁还敢说话。让他进来……”
徐骄进了院子,三猫,小山在外等着。他们两个现在已不是游击将军,没有资格进去。
徐骄冲独孤鸿拱手行礼。
老头笑道:“偷听可不好。”
徐骄说:“没有偷听,一阵风吹来,不小心刮进耳朵里了。”
徐之信嘿道:“你这孩子,老将军面前,不要耍滑。”
“诶,我还挺喜欢这个样子。”独孤鸿说:“未参军之前,我也是混江湖的,拿了把破刀,抢点银子什么的……”
徐骄说:“那您早该发财了,当什么大头兵呀……”
独孤鸿摇头:“那个年月,有钱的都有护卫,我又功夫不行。干三趟买卖,得有一趟失败,有一趟被人打的半死,剩下一趟兴许抢几两银子,几个兄弟一分,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徐骄心道:这是个失败的强盗,却是个成功的将军。
徐之信说:“这些日子我正要找你。我来问你,之前把玄甲军调去津门,还和风灵卫起了冲突,你在搞什么鬼。”
独孤鸿说:“诶,事情过去了,没吃亏就行。”
徐之信无语,又问:“你来做什么,为你那两个兄弟求情?”
徐骄还没开口,独孤鸿就说:“那两个小将军,也没什么过错。和风灵卫是一场误会,既然是误会,那就是双方都有错。他们也是替卫戍衙门背锅,如今风灵卫遭贬,这件事就算过去了。那两个小子功夫不错,有点带兵的本事,我看做个轻骑将军,还是满够格的。”
徐骄心想:这老将军真糊涂假糊涂,好像知道我想干什么似的。
只听独孤鸿又说:“卫戍衙门指挥使,我派去寻边了,正好出缺。我看你合适,只是这个位置高居三品,我不好开口。不如让公主怜开口,一个轻骑将军,怎么配得上驸马的尊号。”
徐之信皱眉:“老将军,指挥使可是负责城内防卫的……”
独孤鸿说:“所以得找个可靠的人推荐给明帝。你要记住,荐举,不能是我们觉得可靠,得让明帝觉得可靠。公主怜的驸马,自己的妹夫。自家人,难道还信不过。”
这一下,该徐骄皱眉了。他怎么觉得,这个独孤鸿,比那两个老狐狸,更狐狸呢。
独孤鸿顿了一下,又说:“估计这孩子不好意思开口,不如你去找公主怜说一下,让公主写个表书什么的,军部也好呈给明帝。现在去吧……”
徐之信也不是傻子,知道老将军想单独和徐骄说话,于是便退下。
独孤鸿说:“我能做的,也只能到这里了。军部职位,再往上,就得靠战功杀出来。”
徐骄轻笑:“老将军,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徐老头的意思。”
独孤笑道:“徐老头说,如果你来,便如你所愿。”
徐骄呵的一声:“说什么三老制衡,皇室,朝政,军权。其实你们两个是一伙的。平日看不出来呀……”
“那是因为你傻,你以为你二叔徐之信,怎么做的这卫戍提督,提调帝都内外几十万兵力。”独孤鸿说:“你爷爷是个权谋大家,很早就定下这步棋,才把不喜武道的徐之信送去武道院。那时的明帝,被他父皇不喜,低落无比。徐之信,方迎山,便是那个时候,和明帝结识的。”
徐骄心道:我操,下的一手好棋。忽又不解:“不对呀,那个时候,你们不是一致支持王子干么?”
“支持王子干的,一直都是明中岳。他是皇室尊长,我们当然也要支持。但你祖父总觉得不妥,便留了一手。”
“为什么?”
独孤鸿叹息一声:“明中岳想要破除门阀。而门阀多在江南,又多与南都齐王有关,我们不想得罪皇室。位极人臣,依旧是臣,我们可不像明中岳……”
“原来如此!”徐骄说:“可还是不对呀,现在明中岳为什么支持王子淇,那不就是让门阀做大么?”
独孤鸿摇头:“不知道。如果是打仗,我能通过兵力调动,猜测对方意图。可这不是打仗,明中岳的心思很难猜的,等你看出来,很多时候都已经来不及了。当年我们都说王子干太过刚正,非是人君之选。明中岳却说,正因刚正,才会爱民。谁知道,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破除门阀。”
徐骄想起徐元对明中岳的评价。他是国士,看的都是大局。玩的都是阳谋。可他也看不出什么阳谋来。得去找明居正问一下,别到头来,成了别人手中棋子而不知……
独孤鸿又说:“卫戍衙门指挥使,负责城内防务相关。除了卫戍提督,是唯一有权,调动卫戍衙门玄甲军的。眼下,城内玄甲军增至四万三千人。小子,你要慎重。这四万三千人,打不来一个天下,却能改变帝都的一切。”
徐骄沉声问:“你们两个老头,究竟在想什么呢?”
独孤鸿说:“我们在等?”
“等什么?”
“等一个破局者,你也要等。破局者出现之前,我们就要准备好。这就像打仗,马要喂饱,粮草要足。隔山观虎斗,坐收渔翁利。”
徐骄心想:妈妈的,可我是要以身入局,自己去斗呀……
又问:“那你们等的是什么局呢?”
独孤鸿摇头:“不知道。我们猜不透明帝的心思,也猜不透明中岳的心思。所以,只有等。王子淇继位,憋大于利。海后若是不认,一定会出大乱子。风灵卫那几个人,可不好对付。明帝心机深沉,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可直到现在,还没见他有所动作……”
“他该有什么动作呢……”
独孤鸿沉声道:“比如趁着公主怜的由头,严查风灵卫那些龌龊勾当,该杀的杀,该刮的刮,将海后势力诛灭。如果要让王子淇继位,这不是最该做的么。”
是呀,徐骄也这么认为。所以他越来越坚信,立储王子淇,不是明帝本意。
王子淇也不是笨蛋,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即便他想不到,明居正也会提醒他。那他就会更相信,自己就是当年的王子干。
皇宫,奉天殿。
百官山呼万岁之后,分两排站好。
明帝第一眼就看到了明中岳,他已三十年不上朝,今日突然站在奉天殿上,是一种暗示。
暗示百官,今天主要议题就是立储。
暗示明帝,今天得有个明诏把事定下来。
明帝心里暗笑:他们怎么想的,真以为我会像两位先王一样,英年早逝。这么迫不及待……
再看徐元,这老头低着脑袋,似乎对今天的事,不怎么感兴趣。站在那里,身子微微摇晃。
明帝心想:他们年纪都大了。明君留下的这三人,确实都是国之栋梁。但明君好像没有想过,是否栋梁,应该是帝王说了算。帝王才会高瞻远瞩,看的是千秋万世。臣子即便忠勇,看的也还是自己。朝代更替,谁做皇帝不重要,只要他们还做官就行。
想想前朝覆灭,大军攻到帝都,不就是那些朝廷大臣开了城门而降。
帝王降则死,官降,则依旧是官。
指望这些人千秋万世,何其荒谬。
“来人——”明帝说道:“给两位老人家看座……”
他此刻依旧中气不足,这次伤的实在太重。受了七位大宗师的重击,虽有明光甲在身,却也伤及本元。不是鬼王出手,早已命陨。
“今日大朝。”明帝又说:“议一议各地贱籍废除,多有骚乱之事,只是一味把人抓了关起来,不是个好办法。”
都察院冯仑站出来说:“禀陛下,确实不妥。许多闹事的,都是因为废除贱籍之后,不愿为奴,又无衣食来源而闹事。抓起来,关进大牢,起码饿不死。所以,为了进大牢,各地闹事的反而更多了。”
说完便又退了回去。
大理寺卿常奉安说:“帝都城内,也出现了好几起闹事的。如今大理寺和京兆府忙的不可开交。陛下,这废除贱籍之事,能不能收回……”
徐元咳了一声:“若是收回,就不是闹事,而是逼反。常奉安,此策一旦施行,断无收回之理。当初老夫已经说的很明白……”
常奉安不说话,当初也没想过,会出现这个局面。
明帝问:“老大人,内阁可有对策?”
徐元说:“陛下可知三江源是如何应对的?三江王李通制定籍策,凡属三江源的,按人分田,规定不得买卖,只需每年纳一定赋税。此令一出,动乱即止。听闻这个消息,现在有许多无家无业的,都在奔赴三江源的路上。”
明帝脸色阴沉,对于帝王,人口是第一重要的。没有人便没有兵,没有兵便没有刀枪。
“三江王,好生聪明。”
徐元回到:“听说,是世子李渔的主意。”
三江王瞳孔微缩:“虎父无犬子呀。”
徐元说:“不如依行此法……”
大殿上的官员,脸色都变的不大好看。
明中岳说:“此法在三江源可行,其它地方,则行不通。三江源本是荒凉之地,分封三江李氏,其地多为三江王所有,分田地很容易办到。但其它地方呢,地多有主,哪来的田可分……”
于是有人附和:“是呀,阁老。况且各地那么多人,哪来那么多田可分……”
徐元一笑,心想:你们这些混蛋玩意儿,也不知霸占了多少田地,动到自己头上就不愿意了。唉,圣朝历经三世而治,不到百年,就有了向衰之象……
想到这里,扭头扫了殿上众官员一眼,说:“镇抚司指挥使怎么没到殿上?废除贱籍是他的提议,出了问题,他没个什么说法?”
明中岳说:“他现在行动不便,不宜上殿面圣。不过我听说,他倒是有解决之策……”
明帝说:“来人,宣明居正……”
诸臣都在寻思:明居正能有什么法子?这人就是无聊,好好的废什么贱籍,他是有了名声,却不看闹出多大麻烦。
他们心里早不爽,只是没说而已。
明居正早就在镇抚司等着了。今日,便是他一鸣惊人,奠定自己国士声望的时刻。
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吱呀呀的到了宫门,却发现公主怜也在。
徐之信去见公主怜,表达来意。公主怜希望她写个书表什么的,以她的名义,军部呈递,安排徐骄职位。
公主怜说:“何必写,我的驸马,做一个三品将军,难道不够资格?我直接去要……”
明居正看着公主怜,心想:徐骄这个家伙,突然运气变得这么好,还是桃花运。公主怜年纪虽有点大,可还没过三十岁。正是女人最有味道的时候……
他和徐骄的想法,和这世上所有人都不同。什么寡妇,什么克夫,算个毛线……
“恭喜你!”明居正说:“什么时候办事?”
公主怜愣了一下,才意识到他说的是徐骄:“我嫁过很多次了,根本不在意那些繁文缛节。”
明居正说:“该在意还是要在意的,有了名分,才算是徐家的人。徐阁老经民济世一生,盘根错节,能遮住阳光,也能挡住风雨。”
公主怜怔了一下。他不喜欢明居正,也不喜欢徐骄,因为两个人都太聪明。但相比起来,徐骄不那么讨厌而已。
一名内卫禀告:“镇抚司指挥使明居正殿外侯宣,公主怜在外求见……”
明帝眉头轻锁:“让公主怜去后宫——”
公主怜听到这话,不等宣召,直接上殿:“我是来找皇兄的,为什么要去后宫……”
有内卫把明居正抬过及膝的门槛,他想:这公主怜想干什么?
只听明帝说:“这里是奉天殿,朕与百官商量正事,你的事,过后再说。”
公主怜说:“我的也是正事。”
明中岳严声道:“你的事,怎能与国家大事相提并论,还不退下……”
“叔祖,是不能相提,但我的事容易办,只要皇兄一句话。”
明帝微微一笑:“说吧!”
“皇兄,我又要嫁人了。”
“我知道,要好好过日子,再不能像以前那么任性。”
公主怜嫣然:“妹妹知道,妹妹想给驸马要一个官做,请皇兄答允……”
“我当是什么事,允了。”
明中岳心头一动,说:“徐骄已经是轻骑将军……”
“叔祖觉得,一个小小轻骑,配得上皇家公主?”公主怜说:“怎么也得是个卫戍指挥吧。”
徐元噌一下站起来,那样子足够意外,也足够震惊。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公主的话吓住了他。
“公主,这个不妥。”徐元说:“卫戍指挥,负责城中防务相关,需要的是个有经验,有资历的军中老人。公主若觉得他品级太低,吏部正出缺,给他个侍郎可否?”
他前面的话,诸臣还觉得公正,后面就想骂人了。
卫戍提督是徐之信,徐骄是指挥使,确实有那么点不好看。
可徐元一下就把徐骄搞到吏部去,他以军部出身,到吏部做侍郎,如果霸道起来,还有谁敢说话。
诸官都想:这个老头,也就是子嗣不旺,否则还不把六部各院,全安排上。
明中岳笑道:“老头,这么早就想找接班人了?做了侍郎,请陛下再封个学士,就有资格入阁了。年轻人,还是应该慢慢来。”
一语点醒梦中人。诸官都想:我怎么没想到。哎呀,还是这两个老头奸猾。
明帝嗯了一声:“还是做指挥使吧,让徐之信好好教导。”
明帝不愿纠结这件事,随即问明居正:“废除贱籍之后,多有骚乱。三江源倒是没事,那世子李渔想了个天才的主意……”
明居正恭敬回道:“陛下,臣猜那个主意,一定出自徐骄。这世上,只有他与臣,才会想到这个办法。”
大殿上一片安静,众人皆哗然。
河水静静流淌,三猫把阿奴按在水里,喊着:“扑腾呀小东西,狗刨都不会?”
阿奴大叫:“没人教过我。”
三猫说:“我这么大的时候,都能从江的这边,游到那边了。”又喊:“刨呀,徐阿奴……”
“我不姓徐。”
“你妈的,公主做了骄哥的女人,你得改姓……”
“我是百济王子——”
三猫把阿奴脑袋按在水里,嘟嘟灌水:“什么百济王子,你是小强盗,要子承父业……”
不远处的亭子里,公主怜正看着这一幕。若是换个母亲,绝不会如此风轻云淡。
徐骄睁开眼睛,呼出一口浊气,感觉意识里那片水洼又大了些。也许是靠山的原因,公主府这边的天地之力,似乎与别的地方,感觉更纯净一些。
难怪那些世外高人,都喜欢山高林密的地方。
“那两个人呢?”徐骄问。
公主怜说:“你妹妹和李师师,在西苑策马奔腾……”
“谢谢你!”
“谢我什么?”
徐骄说:“谢你向李师师解释。由我来说,她也许不会接受。”
公主怜略有黯然:“她是个好女孩,善良。她也是个傻女孩,信你。”
“就是信我,所以我不会让她嫁给王子淇。”徐骄说:“我曾答应她,哪怕是被塞进花轿里,也会把她抢过来。”
公主怜哼笑:“如果王子淇不答应呢,你可不像个轻易相信别人的家伙。”
“他信不信我都不重要。怀疑是颗罪恶的种子,迟早会在心里发芽,开花……”
“你也信我么,就不怕我把你这些伎俩告诉明帝……”
徐骄心想:你最好告诉他,王子淇也最好告诉他。就让明帝来杀我吧。我以身入局,等着这一刻。
他笑了笑:“我相信你不会的,离开帝都,找一个再没人烦你的地方,所有人再也想不起你。这样的生活,我想你会喜欢。”
公主怜深吸一口气:“确实很吸引人,所以你向王子淇提了那个条件。为什么是靠近三江源的地方,听说那里夏天特别热,蚊子特别多。冬天又特别冷,风大雪大……”
“靠近三江源,我能照应你们……”
公主怜一愣:“你不准备留在帝都——”
“为什么要留在帝都?”
“你可是徐阁老的孙子,以你的手段谋略,不在明居正之下。将来,你会是第二个徐元,他会是第二个明中岳……”
“我只会是我。”徐骄说:“就像你只希望做你自己一样。”
公主怜心有触动,从没有人和她讨论过以后的生活。作为公主,用到她的时候,那些人才会想起她。
一道轻烟似的影子飘落,小山现身出来:“公主府不好,连我进来都没人知道。大哥,应该换个地方。”
公主怜觉得徐骄这两个兄弟都很有意思,他们真实,而且看她的眼神,似乎根本不在乎她是个公主。
徐骄笑道:“这里才好,比京兆府安全。别忘了这是西城,五爷的地方。我们来来去去五爷不在乎,但大宗师就未必了。已经三天了,外面有什么热闹。”
小山说:“很多人都在谈论明诏立储的事,还有传言说明帝要死了。今日明帝开朝,百官上殿,估计会有个结果。”
徐骄眼睛一亮:过了三天才开朝,看来他伤的不轻呀。
又问:“京兆府呢?”
小山说:“硕亲王堵了几次京兆府,质问案件进展,温有良当然回答不上来。后来又去了内卫府,南宫俎出面,温有良只说案子是你负责,得等你回来……”
徐骄嘿嘿一笑,喊道:“三猫,别玩了,干正事儿。”
阿奴已经学会了狗刨,见三猫要走,问:“叔叔,下次要教我什么。”
三猫说:“打架……”
卫戍衙门。
今天奉天殿开议,徐之信却没有上朝。他本该去的,却被独孤鸿拦住。
独孤鸿向来很少上朝,除非十万火急,否则都是告假了之。
“老将军,明帝西山归来,今天第一次开议,我们都不上朝,会不会不合适。”徐之信问他。
“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独孤鸿说:“今天开议,肯定是为了明诏立储。军部还是避讳一下,这种事,我们不方便表态。你说,权力的本质是什么?”
徐之信想了想:“万民拥戴!”
独孤鸿一笑:“明中岳就是这么想。”
“不对么?”徐之信说:“国富民安?”
独孤鸿又是一笑:“这是你父亲的想法。在我看来,权力的本质是杀戮。干掉敌人,干掉对手,成为赢家。而你我,就是那把杀戮的刀。建朝灭朝,多少人就是死在这把刀下。手中有刀,不能轻易拔出,伤人也可能伤己。”
“老将军今天……”
“很睿智是么?”独孤鸿哈哈笑道:“我只是不善权谋。但打了一辈子仗,察时势,观强弱,你父亲也比不过我。权谋,讲究赢。战争不一样,要先立足不败。所以我不去想那些事,也不参与那些事。”
“原来老将军才是最智慧的那个。”
这是徐骄的声音。
两人看向门外,一个玄甲军进来禀告:“轻骑将军徐骄请见!”
话已经听到了,人还没来。
独孤鸿摇着脑袋:“难怪历朝历代都要灭道禁武,这么长的耳朵,谁还敢说话。让他进来……”
徐骄进了院子,三猫,小山在外等着。他们两个现在已不是游击将军,没有资格进去。
徐骄冲独孤鸿拱手行礼。
老头笑道:“偷听可不好。”
徐骄说:“没有偷听,一阵风吹来,不小心刮进耳朵里了。”
徐之信嘿道:“你这孩子,老将军面前,不要耍滑。”
“诶,我还挺喜欢这个样子。”独孤鸿说:“未参军之前,我也是混江湖的,拿了把破刀,抢点银子什么的……”
徐骄说:“那您早该发财了,当什么大头兵呀……”
独孤鸿摇头:“那个年月,有钱的都有护卫,我又功夫不行。干三趟买卖,得有一趟失败,有一趟被人打的半死,剩下一趟兴许抢几两银子,几个兄弟一分,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徐骄心道:这是个失败的强盗,却是个成功的将军。
徐之信说:“这些日子我正要找你。我来问你,之前把玄甲军调去津门,还和风灵卫起了冲突,你在搞什么鬼。”
独孤鸿说:“诶,事情过去了,没吃亏就行。”
徐之信无语,又问:“你来做什么,为你那两个兄弟求情?”
徐骄还没开口,独孤鸿就说:“那两个小将军,也没什么过错。和风灵卫是一场误会,既然是误会,那就是双方都有错。他们也是替卫戍衙门背锅,如今风灵卫遭贬,这件事就算过去了。那两个小子功夫不错,有点带兵的本事,我看做个轻骑将军,还是满够格的。”
徐骄心想:这老将军真糊涂假糊涂,好像知道我想干什么似的。
只听独孤鸿又说:“卫戍衙门指挥使,我派去寻边了,正好出缺。我看你合适,只是这个位置高居三品,我不好开口。不如让公主怜开口,一个轻骑将军,怎么配得上驸马的尊号。”
徐之信皱眉:“老将军,指挥使可是负责城内防卫的……”
独孤鸿说:“所以得找个可靠的人推荐给明帝。你要记住,荐举,不能是我们觉得可靠,得让明帝觉得可靠。公主怜的驸马,自己的妹夫。自家人,难道还信不过。”
这一下,该徐骄皱眉了。他怎么觉得,这个独孤鸿,比那两个老狐狸,更狐狸呢。
独孤鸿顿了一下,又说:“估计这孩子不好意思开口,不如你去找公主怜说一下,让公主写个表书什么的,军部也好呈给明帝。现在去吧……”
徐之信也不是傻子,知道老将军想单独和徐骄说话,于是便退下。
独孤鸿说:“我能做的,也只能到这里了。军部职位,再往上,就得靠战功杀出来。”
徐骄轻笑:“老将军,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徐老头的意思。”
独孤笑道:“徐老头说,如果你来,便如你所愿。”
徐骄呵的一声:“说什么三老制衡,皇室,朝政,军权。其实你们两个是一伙的。平日看不出来呀……”
“那是因为你傻,你以为你二叔徐之信,怎么做的这卫戍提督,提调帝都内外几十万兵力。”独孤鸿说:“你爷爷是个权谋大家,很早就定下这步棋,才把不喜武道的徐之信送去武道院。那时的明帝,被他父皇不喜,低落无比。徐之信,方迎山,便是那个时候,和明帝结识的。”
徐骄心道:我操,下的一手好棋。忽又不解:“不对呀,那个时候,你们不是一致支持王子干么?”
“支持王子干的,一直都是明中岳。他是皇室尊长,我们当然也要支持。但你祖父总觉得不妥,便留了一手。”
“为什么?”
独孤鸿叹息一声:“明中岳想要破除门阀。而门阀多在江南,又多与南都齐王有关,我们不想得罪皇室。位极人臣,依旧是臣,我们可不像明中岳……”
“原来如此!”徐骄说:“可还是不对呀,现在明中岳为什么支持王子淇,那不就是让门阀做大么?”
独孤鸿摇头:“不知道。如果是打仗,我能通过兵力调动,猜测对方意图。可这不是打仗,明中岳的心思很难猜的,等你看出来,很多时候都已经来不及了。当年我们都说王子干太过刚正,非是人君之选。明中岳却说,正因刚正,才会爱民。谁知道,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破除门阀。”
徐骄想起徐元对明中岳的评价。他是国士,看的都是大局。玩的都是阳谋。可他也看不出什么阳谋来。得去找明居正问一下,别到头来,成了别人手中棋子而不知……
独孤鸿又说:“卫戍衙门指挥使,负责城内防务相关。除了卫戍提督,是唯一有权,调动卫戍衙门玄甲军的。眼下,城内玄甲军增至四万三千人。小子,你要慎重。这四万三千人,打不来一个天下,却能改变帝都的一切。”
徐骄沉声问:“你们两个老头,究竟在想什么呢?”
独孤鸿说:“我们在等?”
“等什么?”
“等一个破局者,你也要等。破局者出现之前,我们就要准备好。这就像打仗,马要喂饱,粮草要足。隔山观虎斗,坐收渔翁利。”
徐骄心想:妈妈的,可我是要以身入局,自己去斗呀……
又问:“那你们等的是什么局呢?”
独孤鸿摇头:“不知道。我们猜不透明帝的心思,也猜不透明中岳的心思。所以,只有等。王子淇继位,憋大于利。海后若是不认,一定会出大乱子。风灵卫那几个人,可不好对付。明帝心机深沉,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可直到现在,还没见他有所动作……”
“他该有什么动作呢……”
独孤鸿沉声道:“比如趁着公主怜的由头,严查风灵卫那些龌龊勾当,该杀的杀,该刮的刮,将海后势力诛灭。如果要让王子淇继位,这不是最该做的么。”
是呀,徐骄也这么认为。所以他越来越坚信,立储王子淇,不是明帝本意。
王子淇也不是笨蛋,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即便他想不到,明居正也会提醒他。那他就会更相信,自己就是当年的王子干。
皇宫,奉天殿。
百官山呼万岁之后,分两排站好。
明帝第一眼就看到了明中岳,他已三十年不上朝,今日突然站在奉天殿上,是一种暗示。
暗示百官,今天主要议题就是立储。
暗示明帝,今天得有个明诏把事定下来。
明帝心里暗笑:他们怎么想的,真以为我会像两位先王一样,英年早逝。这么迫不及待……
再看徐元,这老头低着脑袋,似乎对今天的事,不怎么感兴趣。站在那里,身子微微摇晃。
明帝心想:他们年纪都大了。明君留下的这三人,确实都是国之栋梁。但明君好像没有想过,是否栋梁,应该是帝王说了算。帝王才会高瞻远瞩,看的是千秋万世。臣子即便忠勇,看的也还是自己。朝代更替,谁做皇帝不重要,只要他们还做官就行。
想想前朝覆灭,大军攻到帝都,不就是那些朝廷大臣开了城门而降。
帝王降则死,官降,则依旧是官。
指望这些人千秋万世,何其荒谬。
“来人——”明帝说道:“给两位老人家看座……”
他此刻依旧中气不足,这次伤的实在太重。受了七位大宗师的重击,虽有明光甲在身,却也伤及本元。不是鬼王出手,早已命陨。
“今日大朝。”明帝又说:“议一议各地贱籍废除,多有骚乱之事,只是一味把人抓了关起来,不是个好办法。”
都察院冯仑站出来说:“禀陛下,确实不妥。许多闹事的,都是因为废除贱籍之后,不愿为奴,又无衣食来源而闹事。抓起来,关进大牢,起码饿不死。所以,为了进大牢,各地闹事的反而更多了。”
说完便又退了回去。
大理寺卿常奉安说:“帝都城内,也出现了好几起闹事的。如今大理寺和京兆府忙的不可开交。陛下,这废除贱籍之事,能不能收回……”
徐元咳了一声:“若是收回,就不是闹事,而是逼反。常奉安,此策一旦施行,断无收回之理。当初老夫已经说的很明白……”
常奉安不说话,当初也没想过,会出现这个局面。
明帝问:“老大人,内阁可有对策?”
徐元说:“陛下可知三江源是如何应对的?三江王李通制定籍策,凡属三江源的,按人分田,规定不得买卖,只需每年纳一定赋税。此令一出,动乱即止。听闻这个消息,现在有许多无家无业的,都在奔赴三江源的路上。”
明帝脸色阴沉,对于帝王,人口是第一重要的。没有人便没有兵,没有兵便没有刀枪。
“三江王,好生聪明。”
徐元回到:“听说,是世子李渔的主意。”
三江王瞳孔微缩:“虎父无犬子呀。”
徐元说:“不如依行此法……”
大殿上的官员,脸色都变的不大好看。
明中岳说:“此法在三江源可行,其它地方,则行不通。三江源本是荒凉之地,分封三江李氏,其地多为三江王所有,分田地很容易办到。但其它地方呢,地多有主,哪来的田可分……”
于是有人附和:“是呀,阁老。况且各地那么多人,哪来那么多田可分……”
徐元一笑,心想:你们这些混蛋玩意儿,也不知霸占了多少田地,动到自己头上就不愿意了。唉,圣朝历经三世而治,不到百年,就有了向衰之象……
想到这里,扭头扫了殿上众官员一眼,说:“镇抚司指挥使怎么没到殿上?废除贱籍是他的提议,出了问题,他没个什么说法?”
明中岳说:“他现在行动不便,不宜上殿面圣。不过我听说,他倒是有解决之策……”
明帝说:“来人,宣明居正……”
诸臣都在寻思:明居正能有什么法子?这人就是无聊,好好的废什么贱籍,他是有了名声,却不看闹出多大麻烦。
他们心里早不爽,只是没说而已。
明居正早就在镇抚司等着了。今日,便是他一鸣惊人,奠定自己国士声望的时刻。
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吱呀呀的到了宫门,却发现公主怜也在。
徐之信去见公主怜,表达来意。公主怜希望她写个书表什么的,以她的名义,军部呈递,安排徐骄职位。
公主怜说:“何必写,我的驸马,做一个三品将军,难道不够资格?我直接去要……”
明居正看着公主怜,心想:徐骄这个家伙,突然运气变得这么好,还是桃花运。公主怜年纪虽有点大,可还没过三十岁。正是女人最有味道的时候……
他和徐骄的想法,和这世上所有人都不同。什么寡妇,什么克夫,算个毛线……
“恭喜你!”明居正说:“什么时候办事?”
公主怜愣了一下,才意识到他说的是徐骄:“我嫁过很多次了,根本不在意那些繁文缛节。”
明居正说:“该在意还是要在意的,有了名分,才算是徐家的人。徐阁老经民济世一生,盘根错节,能遮住阳光,也能挡住风雨。”
公主怜怔了一下。他不喜欢明居正,也不喜欢徐骄,因为两个人都太聪明。但相比起来,徐骄不那么讨厌而已。
一名内卫禀告:“镇抚司指挥使明居正殿外侯宣,公主怜在外求见……”
明帝眉头轻锁:“让公主怜去后宫——”
公主怜听到这话,不等宣召,直接上殿:“我是来找皇兄的,为什么要去后宫……”
有内卫把明居正抬过及膝的门槛,他想:这公主怜想干什么?
只听明帝说:“这里是奉天殿,朕与百官商量正事,你的事,过后再说。”
公主怜说:“我的也是正事。”
明中岳严声道:“你的事,怎能与国家大事相提并论,还不退下……”
“叔祖,是不能相提,但我的事容易办,只要皇兄一句话。”
明帝微微一笑:“说吧!”
“皇兄,我又要嫁人了。”
“我知道,要好好过日子,再不能像以前那么任性。”
公主怜嫣然:“妹妹知道,妹妹想给驸马要一个官做,请皇兄答允……”
“我当是什么事,允了。”
明中岳心头一动,说:“徐骄已经是轻骑将军……”
“叔祖觉得,一个小小轻骑,配得上皇家公主?”公主怜说:“怎么也得是个卫戍指挥吧。”
徐元噌一下站起来,那样子足够意外,也足够震惊。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公主的话吓住了他。
“公主,这个不妥。”徐元说:“卫戍指挥,负责城中防务相关,需要的是个有经验,有资历的军中老人。公主若觉得他品级太低,吏部正出缺,给他个侍郎可否?”
他前面的话,诸臣还觉得公正,后面就想骂人了。
卫戍提督是徐之信,徐骄是指挥使,确实有那么点不好看。
可徐元一下就把徐骄搞到吏部去,他以军部出身,到吏部做侍郎,如果霸道起来,还有谁敢说话。
诸官都想:这个老头,也就是子嗣不旺,否则还不把六部各院,全安排上。
明中岳笑道:“老头,这么早就想找接班人了?做了侍郎,请陛下再封个学士,就有资格入阁了。年轻人,还是应该慢慢来。”
一语点醒梦中人。诸官都想:我怎么没想到。哎呀,还是这两个老头奸猾。
明帝嗯了一声:“还是做指挥使吧,让徐之信好好教导。”
明帝不愿纠结这件事,随即问明居正:“废除贱籍之后,多有骚乱。三江源倒是没事,那世子李渔想了个天才的主意……”
明居正恭敬回道:“陛下,臣猜那个主意,一定出自徐骄。这世上,只有他与臣,才会想到这个办法。”
大殿上一片安静,众人皆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