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大会之后-《血之孙吴》

  将领们的比赛正式结束,按照初定计划,明日就将举行破阵考核!

  对此,我想要继续完成这一考核,毕竟还从未举行过。

  而且我的计划还在进行中,现在还需要想办法拖延时间,以免曹丕带人离开。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我收到了来自锦衣卫的消息,贾诩居然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

  原来,就当曹丕带人南下参加大会之后,贾诩却是带着锦衣卫秘密北上。

  在曹丕等人走后,宛城方面由谢安主持大局,魏军将领只剩下谢艾、谢玄、于禁、李通等。

  群龙无首,正是趁虚而入之时,贾诩此来的任务也正是为了说服谢家!

  最终,经过不懈地努力,谢安终于答应了。

  此时,身在南阳境内的魏军还有五万左右,曹魏的地盘也只剩下了南阳一郡。

  面对如此不利局面,谢安清楚地知道曹魏已经完了,他不得不为家族重新作出选择。

  偏偏贾诩在这时候到来,作为昔日的同僚,谢安自然接见了他。

  在二人见面之后,彼此寒暄了一番,谢安也知道了如今天子就在西陵!

  这一下子,谢安当即就想要举家南下,但却被贾诩给劝下了。

  贾诩说,大将军可不单单想要谢家南下投奔,大将军要的是五万魏军!

  谢安明白了,虽然这事办起来有些困难,但好在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

  随即,贾诩又告知了有关北狩计划的全部内容,谢安在听闻之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原来,半年前在昌邑的那位天子居然是蜀王刘裕?如今他已经占据了兖州和青州的全部地盘。

  在不久之后,刘裕就将北上邺城,从而夺取曹魏在北部的全部地盘。

  如此一来,曹魏大势已去,天下也将再无诸曹夏侯的一席之地了。

  然而谢安却是很高兴,从而更加坚定了要举家南下的决心,并且有了劝服五万魏军的把握。

  之后,谢安每日钻在军营内,企图说服所有人。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谢安先是劝服了将领们,再是劝服了五万将士。

  好在此时留守的将领只剩下了四人,两个是谢家人,两个是外姓将领。

  本来于禁、李通是忠于曹操的,可是曹操已经死了,他们对曹丕可没什么忠诚度。

  至于普通将士们,想当初二十万魏军主力都已经败了,他们的家园也早已经被秦周夺走了。

  他们已然是成为了无根浮萍,只能在这乱世之中苟活,因此投降吴国反而是成了最好的选择。

  经过不懈的努力,谢安成功说服了五万魏军,接下来就差最后一步了。

  宛城作为南阳治所,曹魏临时的中心,如今却被曹家的心腹—吕虔掌控着。

  吕虔(生卒年不详),字子恪,兖州任城人,汉末三国曹魏时期将领。

  吕虔有勇有谋,曹操在兖州时,任命他为从事,率领家丁驻守湖陆。

  后升任泰山太守,与夏侯渊共同镇压济南等地的黄巾军。

  被推举为秀才,加任骑都尉,仍管辖泰山郡。

  曹丕继任魏王后,加吕虔为裨将军,封益寿亭侯。

  再升任徐州刺史,加任威虏将军。

  任用王祥为别驾,将民政事务都委托于他,为世人所称赞。

  曹叡继位后,改封万年亭侯。

  吕虔死后,其子吕翻世袭万年亭侯。

  ……

  作为曹家的心腹,吕虔一直深受曹操、曹丕父子的器重,一直坐镇的也都是新野、宛城这样的战略要地。

  如今,谢安要想带着五万魏军并举南阳投降,吕虔始终是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

  怎么办呢?

  此时,谢安面临着两个选择,分别是:

  一、说服吕虔。

  不过此举十分困难,谢安深知——恐怕只有曹丕投降了,吕虔才会投降。

  然而他和贾诩计划的核心在于,先说服魏军与南阳投降,从而逼迫曹丕投降。

  现在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只差临门一脚了,因此劝服吕虔是必定不可能的。

  二、暗杀吕虔。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杀了吕虔之后也是好处多多,而且很容易就取得成功。

  一方面是谢安轻易就能见到吕虔,且此时的吕虔还不知道谢安等人在暗中的行动,因此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另一方面是贾诩可不是一个人北上的,他的身边有一队锦衣卫可用,这些人可是刺杀的好手。

  说干就干!

  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锦衣卫们出手,最终吕虔死在了他的府上。

  第二天,谢安假装得知了这个噩耗,从而十分悲痛地上门为吕虔吊唁。

  谢安先是肯定了吕虔的能力、政绩,以及对曹家的忠诚,再是表示一定会抓到并严惩凶手!

  紧接着,谢安当众宣布了他的决定,那就是投降吴国!

  对此,一众官员全都懵逼了,很快却又是一阵狂喜。

  说实话,他们早就想这么干了,因此当即表示支持谢安的决定。

  谢安说,他准备举家迁到西陵,并询问是否有人愿意跟随。

  此时,身在宛城的士族还有不少,他们多是在中原大乱时举家逃过来的。

  想当初,许都周边的士族有近天下的一大半,他们都依附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后的曹操。

  由此可见,这些士族除了喜欢自保之外,他们本身还是忠于大汉的。

  除了陈郡谢氏外,还有陈郡何氏、颍川郭氏、颍川庾氏、顺阳范氏、泰山羊氏、京兆杜氏等等。

  这些士族大多来自于兖州和豫州,早前他们就已经举家迁移到了许都周边,只是如今又来到了南阳,又即将要南下西陵了。

  除此以外,还有来自关中的几个家族,他们并没有随波逐流地投靠大周。

  对此,虽然痛恨士族,但贾诩还是答应了下来。

  毕竟他此来只是为了劝服谢安,并帮助谢安再劝服其他人,至于别的他也管不着。

  至此,魏军投降,依附曹魏的半数士族投降,南阳投降。

  在完成任务之后,贾诩当即命手下锦衣卫进行飞鸽传书,以此来进行通知。

  这使得我在西陵立即收到了消息,从而取消了原定的破阵考核,并为说服曹丕投降做起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