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陆判往事!-《茅山异仙之鬼道阎罗》

  刺骨的疼痛感从四面八方涌来,我忍不住一声痛哼,崔珏将那团鬼气灌输给我后,就急忙退出大殿,在外面守卫去了。

  我盘腿坐下,将体内肆虐的鬼气缓缓收拢。

  刚开始,这些鬼气还十分桀骜不驯,在我魂魄里横冲直撞。

  好在我有已经练至大成的九煞阴气镇压,再加上茅山师爷苦修了一辈子的道法灵气联合堵截,很快就控制住了它们。

  两股力量,一股如深渊般漆黑,带着阴冷与肃杀,那是属于黑曜墨蛟一族的妖力。

  另一股则纯洁无瑕,宛若初雪映照下的月光,这则是茅山专属道法太极玄清道的灵力。

  它们在我体内交织盘旋,将那股肆虐的鬼气紧紧包裹,仿佛编织出一张无形的网,密不透风。

  这黑白二气缓缓旋转,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既对立又和谐,逐渐将庞大的鬼气团分割、细化,化作无数细小的气团,宛如星辰点缀夜空。

  我闭目凝神,引导着这些细小的鬼气团沿着特定的经脉流转,每一丝鬼气都被细致地炼化,融入我的魂魄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外来的鬼气渐渐与我融为一体,成为我力量的一部分。

  我吐出一口浊气,胸腔间淤积的沉闷一扫而空,低沉而自信地说了一声:

  “成了。”

  随后,我缓缓起身,周身缠绕的黑白墨青三种气体渐渐收敛入体,只余一抹淡然自若。

  我轻描淡写地一挥手,仿佛指挥着无形的乐章,空气中骤然凝聚起一股森寒之气,一道由纯粹鬼气凝结而成的锋利鬼爪,在幽暗中一闪而现,带着凄厉的呼啸,瞬间击向肃英宫大殿的一根石柱。

  只听“咔嚓”声响,石柱表面竟被抓出了四道深得触目的指痕,碎石飞溅,尘土弥漫,彰显着这一击的恐怖威力!

  我凝视着自己的手,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自言自语道:

  “果然,太阴捉鬼手这种鬼道法术,唯有以纯粹的鬼力施展,方能将其威力发挥至淋漓尽致的境界。”

  听到大殿内传出异响,崔珏眉头微皱,推开门扉,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一见我周身缠绕的黑白二气已收敛无形,他目光落在我身上,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

  他疾步上前,语气中带着一丝震撼。

  “太不可思议了,没想到我王仅仅只用了半日,就将属下苦修了多年的一半鬼力完全吸收!”

  说着,他目光在我脸上逡巡,似是要确认我是否安好。

  “刚才属下还担心我王无法忍受鬼气侵蚀的痛苦,打算强行打通我王的魂魄七窍,如今看来,倒是属下多虑了。”

  言罢,他轻轻摇头,眼神中满是敬佩与惊叹。

  我拍了拍崔珏的肩膀,出声说道:

  “我也没想到会那么顺利,刚开始确实有些麻烦,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控制精魄里那两股不同的力量,对肆虐的鬼气进行围追堵截。

  “但很奇怪,很快,我就像是摸到了一丝窍门,那些原本桀骜不驯的鬼气,竟像是认识路一般,自行往我体内灌输,我只需轻轻引导,它们便会乖乖就范,就好像,很惧怕我一般。”

  说着,我眼神中流露出一抹讶异。

  崔珏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解释道:

  “这很可能是因为我王本就是我们鬼道一途的巅峰强者,对于鬼道法力,自然是得心应手,驾轻就熟。

  “我王可能还不知道,十殿阎君中,九殿阎君生前都任文官,只有您,转轮王殿下,生前是唐朝沙场名将薛礼将军,也是唯一一位不靠文治,单靠武力而受封的阎君。”

  说着,他双手抱拳,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我皱了皱眉,这种事情实在是没有丝毫记忆,于是对崔珏说道:

  “这些我都不记得了,不过不重要。现在,我们该去找陆之道了。”

  言罢,我迈开步伐,朝大殿外走去,心中对即将面对的陆之道充满好奇。

  崔珏紧跟其后,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他轻声说道:

  “我王,属下这就带你去找陆之道,路上好好跟你说说这位陆判的事。”

  说着,他做了一个虚请的动作,引领我穿过幽暗的走廊。

  走廊两旁,烛火摇曳,映照出斑驳的墙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我们脚步轻快,每一步都似乎踏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上,仿佛即将揭开一段尘封的往事。

  我们快步穿过了肃英宫的宫门,夜色如血,月光稀薄,只能依稀照亮前方曲折的小径。

  我脚步不停,出声问崔珏道:

  “对了,刚才听崔判你说,我们此行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这位陆判,不知是否有何妙计,需不需要我配合?”

  崔珏轻捋长髯,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边快步赶路,边低声解释道:

  “哈哈,我王有所不知。这个陆判,是个性情中人,对朋友可以说是两肋插刀,却也因此栽过大跟头!

  “三百年前,他犯过大错。若不是我王出手相救,他早已万劫不复,可能已经在畜生道轮回受苦。

  “今日,您只需略施威压,提一提那段往事,他自会知恩图报,乖乖交出一半鬼气,哪敢有半个不字。”

  我闻言猛然停了下来,月光下,我的影子拉得老长,疑惑与好奇交织在我的眉宇间。

  “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转头看向崔珏,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崔珏放慢了脚步,夜风拂过,他长髯轻扬,眼中似乎有回忆的光芒在闪烁。

  他缓缓道来:

  “是这样的,当年,阳间有个名叫朱尔旦的年轻人,性情豪爽却略带几分痴呆。

  “一日,他与友人酒酣耳热之际,突发奇想,要打赌看谁胆子最大。

  “那朱尔旦,酒壮怂人胆,竟敢半夜时分,孤身一人潜入供奉十殿阎君的十王殿。夜色如墨,十王殿内烛火昏黄,他蹑手蹑脚地靠近陆判的石像,一鼓作气,竟将沉重的石像抱在怀中,一路颠簸着带回了家中。”

  “朋友们闻讯赶来,见到此景,无不吓得面色惨白,纷纷找借口逃离。而朱尔旦,却泰然自若,与陆判的石像对坐,举杯邀月,自言自语,直至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