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指幽,阴兵临头;
五猖开道,万鬼俯首!
左手拘魂,右手锁喉,
印落三声催命鼓,阶下千骑踏骨走!
黑雾为旗,寒鸦为邮,
城隍闭府,土地叩首;
一声令下阴阳裂,二指并拢鬼神愁,
三印镇得黄泉抖!
随我开路,赴汤蹈火,违令者,魂飞魄散永不收!
——'勅!”
五猖兵马印上浮现而出的咒语,令我胆战心惊。
这咒语不同于其他法宝借用天地之力的敕令,而是利用强大法力,勒令鬼神速速到此的勅令。
前“敕” 是文敕,是弱敕,后“勅” 是武勅,是强勅。
文敕是请求,人家大佬帮忙是给面子,不帮也在情理之中。
而武勅是命令手下阴神速速到此,来的晚了一律按律剿灭,绝不容情!
没想到这五猖兵马印竟然如此霸道,以武勅勒令众鬼,如果不是这法宝此刻正在大显神威,我真想试试这心法口诀,是不是真的能号令万鬼。
眼见那庞大如山峰般巍峨的黑色鬼印,其上纹路仿佛深渊凝视,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森然鬼气,竟硬生生将风暴中心肆虐的雷光逐一吞噬,雷暴随之偃旗息鼓。
我心中暗松一口气,趁机凝聚全身气劲,指尖连续弹动,九股幽暗煞气如灵蛇出洞,划破沉闷的空气,直奔五猖兵马印而去。
那印在半空中灵活旋转,每转一圈,鬼气便浓郁一分,最终一声砰然巨响,竟硬生生在漫天翻滚的黄沙中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通路,黄沙如潮水般退却,显露出一线生机。
我留恋地望了那散发着无上威严的鬼印一眼,随即转身,如同脱兔般沿着那条生路狂奔,身影迅速消失在逐渐愈合的黄沙之后。
我健步如飞,几个起落间已逃出黄沙阵的范围。
刚迈出阵口,一阵狂风吹得衣袂猎猎作响,我定睛一看,阵中心的红衣女孩正呆呆地望向我,那张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惊愕。
她的手指轻轻颤抖,目光紧紧锁定在我逃离的方向,仿佛刚刚目睹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奇迹。
月光斜照在她身上,红衣如火,映衬得那双眸子更加明亮,却也掩不住其中的震撼之色。
她眉头紧锁,樱唇微启,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刚才那法宝……难道是传说中的五猖兵马印?”
话语未落,一阵阴风掠过,她的身影在风中轻轻摇晃,更添了几分不真实感。
听了那红衣女孩的问话,我连忙答道:
“不错,正是五猖兵马印,是有什么不对吗?”
话音未落,却见那红衣女孩缓缓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轻颤,似在平复内心的惊涛骇浪。
再次睁开时,那双眸子已恢复了平静,她轻声问道:
“你可知道,这五猖兵马印的来历?”
我挠了挠头,满脸疑惑,毫不避讳地回答。
“实不相瞒,这鬼印是一位传奇前辈给我的,今日之前,我确实连它的用法都不知道,更别谈它的来历了。”
话音刚落,红衣女孩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定格在遥远的过往,仿佛在回忆一段尘封的历史。
那红衣女孩无奈笑了一声,出声释然道:
“也是,不是活了千年的老怪物,谁又能知道这五猖兵马的来历。
“罢了,我今天就告诉你,何为五猖兵马,这鬼印又是作何用处。”
我闻言连忙正了正神色,拱手请教道:
“姑娘请赐教,我愿洗耳恭听。”
那红衣女孩背过身去,声音略显冰冷,却仿佛能带我回到过往。
“五猖兵马本是游走于阴阳两界的“猖兵”,最初由地府十殿阎罗联名签发“阴敕”册封。
“传说上古时期人间瘟疫横行,恶鬼窜逃阳间作乱,地府因“阴阳相隔,直接干预阳间易乱秩序”的天规所限,遂挑选五百名战死英烈与地府厉鬼中的“忠勇之辈”,组成“五猖兵马”,专司缉捕逃鬼、镇压邪祟。
“而五猖兵马印便是地府赋予这支特殊队伍“阳间执法人”的凭证。
“印面刻有地府阎罗的阴文篆章与“五猖”名号,加盖此印的指令,等同于地府直接授权,可调动阳间土地、城隍等基层阴职配合,甚至能临时开启“阴阳通道”,将捕获的恶鬼直接押解回地府受审。
“五猖兵马虽然只有五百,但个个都是百战精魂,其凶煞之气震动九幽,兵马齐出时,所涉猎的事情,恐怕就连酆都大帝都要亲自过问。”
我听到这里,心中的疑惑如同春日里初生的嫩芽,迫不及待地想要破土而出。
我微微倾身,月光在我肩头洒下血色光影,我出声问道:
“可是刚才我将此印丢进黄沙阵,并未召唤五猖兵马,印上的鬼煞之气却依然能制约阵法的风暴之威,这是为何?”
红衣女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如春风拂面,却又带着几分超脱世俗的清冷。
她轻启朱唇,声音如泉水叮咚,解释道:
“五猖兵马虽大多时候游走于阳间,惩恶扬善,但其力量根源却与地府深度绑定,如同树根深扎于大地。
“而这兵马印,更是非同小可。传说它是用地府枉死城的玄铁为骨,混合幽冥彼岸花的花魂为魂锻造而成,本身就是连通阴阳两界的‘能量锚点’。
“此印一出,即便是再强的阵法,也要被这凝聚了地府上万年阴煞之气的宝物所震慑。”
听了那红衣女孩的解释,我连忙道谢,心中的迷雾仿佛被一阵清风吹散,豁然开朗。
我深吸一口气,正色出声道:
“多谢前辈答疑,我想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启最后一阵了。”
话音未落,一阵夜风拂过,带动衣袂轻轻摇曳。
那红衣女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竟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林间小鸟欢歌。
她眨了眨眼,眸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出声说道:
“是,不可否认我已经活了上千年,但是我的魂魄体型永远停留在了十三岁,你叫我前辈我还真不适应。
“我叫红袖,你直呼其名就行,本姑娘向来不注重那些繁文缛节。”
说着,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那动作竟带着几分孩童般的纯真与俏皮。
……
五猖开道,万鬼俯首!
左手拘魂,右手锁喉,
印落三声催命鼓,阶下千骑踏骨走!
黑雾为旗,寒鸦为邮,
城隍闭府,土地叩首;
一声令下阴阳裂,二指并拢鬼神愁,
三印镇得黄泉抖!
随我开路,赴汤蹈火,违令者,魂飞魄散永不收!
——'勅!”
五猖兵马印上浮现而出的咒语,令我胆战心惊。
这咒语不同于其他法宝借用天地之力的敕令,而是利用强大法力,勒令鬼神速速到此的勅令。
前“敕” 是文敕,是弱敕,后“勅” 是武勅,是强勅。
文敕是请求,人家大佬帮忙是给面子,不帮也在情理之中。
而武勅是命令手下阴神速速到此,来的晚了一律按律剿灭,绝不容情!
没想到这五猖兵马印竟然如此霸道,以武勅勒令众鬼,如果不是这法宝此刻正在大显神威,我真想试试这心法口诀,是不是真的能号令万鬼。
眼见那庞大如山峰般巍峨的黑色鬼印,其上纹路仿佛深渊凝视,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森然鬼气,竟硬生生将风暴中心肆虐的雷光逐一吞噬,雷暴随之偃旗息鼓。
我心中暗松一口气,趁机凝聚全身气劲,指尖连续弹动,九股幽暗煞气如灵蛇出洞,划破沉闷的空气,直奔五猖兵马印而去。
那印在半空中灵活旋转,每转一圈,鬼气便浓郁一分,最终一声砰然巨响,竟硬生生在漫天翻滚的黄沙中轰出一条清晰可见的通路,黄沙如潮水般退却,显露出一线生机。
我留恋地望了那散发着无上威严的鬼印一眼,随即转身,如同脱兔般沿着那条生路狂奔,身影迅速消失在逐渐愈合的黄沙之后。
我健步如飞,几个起落间已逃出黄沙阵的范围。
刚迈出阵口,一阵狂风吹得衣袂猎猎作响,我定睛一看,阵中心的红衣女孩正呆呆地望向我,那张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惊愕。
她的手指轻轻颤抖,目光紧紧锁定在我逃离的方向,仿佛刚刚目睹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奇迹。
月光斜照在她身上,红衣如火,映衬得那双眸子更加明亮,却也掩不住其中的震撼之色。
她眉头紧锁,樱唇微启,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刚才那法宝……难道是传说中的五猖兵马印?”
话语未落,一阵阴风掠过,她的身影在风中轻轻摇晃,更添了几分不真实感。
听了那红衣女孩的问话,我连忙答道:
“不错,正是五猖兵马印,是有什么不对吗?”
话音未落,却见那红衣女孩缓缓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轻颤,似在平复内心的惊涛骇浪。
再次睁开时,那双眸子已恢复了平静,她轻声问道:
“你可知道,这五猖兵马印的来历?”
我挠了挠头,满脸疑惑,毫不避讳地回答。
“实不相瞒,这鬼印是一位传奇前辈给我的,今日之前,我确实连它的用法都不知道,更别谈它的来历了。”
话音刚落,红衣女孩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定格在遥远的过往,仿佛在回忆一段尘封的历史。
那红衣女孩无奈笑了一声,出声释然道:
“也是,不是活了千年的老怪物,谁又能知道这五猖兵马的来历。
“罢了,我今天就告诉你,何为五猖兵马,这鬼印又是作何用处。”
我闻言连忙正了正神色,拱手请教道:
“姑娘请赐教,我愿洗耳恭听。”
那红衣女孩背过身去,声音略显冰冷,却仿佛能带我回到过往。
“五猖兵马本是游走于阴阳两界的“猖兵”,最初由地府十殿阎罗联名签发“阴敕”册封。
“传说上古时期人间瘟疫横行,恶鬼窜逃阳间作乱,地府因“阴阳相隔,直接干预阳间易乱秩序”的天规所限,遂挑选五百名战死英烈与地府厉鬼中的“忠勇之辈”,组成“五猖兵马”,专司缉捕逃鬼、镇压邪祟。
“而五猖兵马印便是地府赋予这支特殊队伍“阳间执法人”的凭证。
“印面刻有地府阎罗的阴文篆章与“五猖”名号,加盖此印的指令,等同于地府直接授权,可调动阳间土地、城隍等基层阴职配合,甚至能临时开启“阴阳通道”,将捕获的恶鬼直接押解回地府受审。
“五猖兵马虽然只有五百,但个个都是百战精魂,其凶煞之气震动九幽,兵马齐出时,所涉猎的事情,恐怕就连酆都大帝都要亲自过问。”
我听到这里,心中的疑惑如同春日里初生的嫩芽,迫不及待地想要破土而出。
我微微倾身,月光在我肩头洒下血色光影,我出声问道:
“可是刚才我将此印丢进黄沙阵,并未召唤五猖兵马,印上的鬼煞之气却依然能制约阵法的风暴之威,这是为何?”
红衣女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如春风拂面,却又带着几分超脱世俗的清冷。
她轻启朱唇,声音如泉水叮咚,解释道:
“五猖兵马虽大多时候游走于阳间,惩恶扬善,但其力量根源却与地府深度绑定,如同树根深扎于大地。
“而这兵马印,更是非同小可。传说它是用地府枉死城的玄铁为骨,混合幽冥彼岸花的花魂为魂锻造而成,本身就是连通阴阳两界的‘能量锚点’。
“此印一出,即便是再强的阵法,也要被这凝聚了地府上万年阴煞之气的宝物所震慑。”
听了那红衣女孩的解释,我连忙道谢,心中的迷雾仿佛被一阵清风吹散,豁然开朗。
我深吸一口气,正色出声道:
“多谢前辈答疑,我想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开启最后一阵了。”
话音未落,一阵夜风拂过,带动衣袂轻轻摇曳。
那红衣女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竟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林间小鸟欢歌。
她眨了眨眼,眸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出声说道:
“是,不可否认我已经活了上千年,但是我的魂魄体型永远停留在了十三岁,你叫我前辈我还真不适应。
“我叫红袖,你直呼其名就行,本姑娘向来不注重那些繁文缛节。”
说着,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那动作竟带着几分孩童般的纯真与俏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