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屋外被收拾得一片狼藉,各种杂物被归置整齐,灰尘在阳光里飞舞。刘正累得腰都酸了,直起腰缓缓捶了几下,好一阵忙活后,才堪堪把屋子收拾完成。
稍作休息后,刘正费力的把两张贵妃榻搬到了桂花树下。这贵妃榻可是个实用物件,比一般的床强多了。无论是正襟危坐,还是慵懒斜倚,亦或是舒适躺卧,都极为方便。而且,这两张榻单独分开,便是两张单人床,拼到一块,又成了双人床。
看着桂花树下两张不一样的床,刘奇好奇的问道:“爸,晚上我们就睡在这里吗?”
“可以试试哦。” 刘正直起腰,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我听姑姑和玲玲姐说过,睡在外面可凉快了,今天我就要试试。”
说着,刘奇兴奋地甩掉鞋子,一下子跳到榻上。他这儿摸摸,那儿看看,眼里满是新奇。接着,他又躺了下去,身体左右扭动了几下,感受着榻面的触感。在炎黄岛的时候,他是从来没见过这般样式的床,更别说睡在外面了。毕竟炎黄岛的夏季,最热的时候也不过二十来度,晚上温度更低,实在没必要睡在外面。
“只要不下雨,可以一直睡到下个月。” 刘正斜躺在榻上,一只手枕在脑后,惬意地说道。
“为什么只能睡到下个月?不能一直睡吗?” 刘奇往刘正身边蹭了蹭,侧过头看着父亲,一脸疑惑。
“傻小子,四九城的夏季那可是很热的,到时候地面温度能达到四十多度,睡在这外面就感觉像躺在蒸笼上一样。” 刘正伸出手,轻轻摸着小家伙的脑袋,耐心地解释道。
“我不信,反正我要试试。”
刘奇嘟着嘴,脸上满是执拗。作为一个在炎黄岛出生的孩子,他深知岛上冬天的寒冷,却从未体验过真正的炎热。也只有过年那段时间,一家人会去炎州和宝洲。尤其是炎州,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季节区分,常年温度大多在25度以上,那里的热是种闷热,和四九城这种四季分明的地方截然不同。
“呵呵。”
刘正轻笑了一声,并未多言,只是宠溺地把刘奇的头发揉得乱乱的。引的小家伙好一阵埋怨。
休息了一会,刘正又去了杂物间把三轮车推了出来。只见车身上锈迹斑斑,像是被岁月咬得千疮百孔,锈蚀的程度简直不成样子。车斗底部的铁皮更是烂得不成形,轻轻一按,感觉都能陷下去。很明显,这车骑是没法骑了,也就只能当废品卖掉。
刘正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想着,不论什么东西都是这样,只要正常使用,用的十来年都不成问题,但凡闲置下来撑不过一年就会坏掉。
不过,旁边那辆自行车倒是看起来还不错。刘正走过去,拍了拍自行车的车座,看了看轮胎,发现收拾一下还能骑。看来在四九城这段时间,还是需要买一辆脚蹬三轮,这样一家人出去玩就方便多了。
刘正的视线接着落在杂物间里那大铁皮炉子上。这炉子是他13岁时亲手做的,到现在已经过去 25年了。炉身布满灰尘,外面的铁皮已经酥了,用手轻轻一触,就是一个洞,显然是不能用了。不过刘正倒也没打算用它,毕竟陪着娄晓娥和孩子逛完四九城,就得回炎黄岛去了。平常吃饭嘛,大不了出去买了打包回来吃,这样还更省事些。现在街上有不少私人开的小饭馆,吃饭也不用票据了,确实方便了不少。
眼看到了快中午的时候,李婶问道:“小正,晓娥中午在婶家吃饭吧?”
听到这话,刘正笑着回应道:“婶别忙活了,中午咱出去吃,等李飞和李霞放学回来一起去。”
“花那冤枉钱做啥。” 李婶轻轻摆了摆手,一脸心疼地说道。
“晓娥姐早就想吃烤鸭了,还有小齐,从来没有吃过咱四九城的小吃,这段时间我准备带着他们把四九城逛个遍,把咱四九城的美食吃个遍。”
这次回来主要是就是游玩,品尝美食。虽说炎黄岛上也有烤鸭、炸酱面这些,但总归和四九城的还是有些区别的。
“那感情好,你们一家三口去吧,我就不带着孩子去添乱了。” 李婶笑着婉拒。
“什么叫添乱啊,您还不知道我嘛,喜欢热闹,人多才好呢。” 刘正热情地说道。
正说着,就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紧接着,李飞和李霞两人从院外一路小跑着进了后院。想必是听院里其他人说了刘正回来的事,他俩就径直找了过来。
一瞧见刘正,两人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激动得不行。尤其是李霞,一下子就扑到刘正跟前,紧紧地抱住他,眼眶瞬间就红了。想当年,刘正可没少带着她到处玩耍,好吃的、好喝的从来没断过。在她那小小的心灵里,刘正可比亲爹李小胖还要亲。
当听到刘正要带着他们去吃烤鸭,两人兴奋得直接蹦了起来,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虽说他们家里条件不错,平日里也不缺肉吃。但是,家里做的感觉就是好没有外面饭店里做的香,同样的东西,同样的食材人家饭店里做的会更胜一筹,所以说不只是小孩,大人也一样时不时的都会去下馆子。
当然咯,在这个年代,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家来说,下馆子的机会那真是真不多,即便是条件不错的家庭也舍不得经常去下馆子。也难怪李飞和李霞一听到要去下馆子吃烤鸭,会兴奋得跳起来。
既然打算去吃烤鸭,那当然是越早去越好,刘正招呼大家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他顺手拿起一旁的包,熟练地挎在肩上。
临出门前,刘正又扭头看了眼那辆破旧不堪的三轮车。只见三轮车车身锈迹斑驳,车胎也瘪瘪地塌着。他眉头微微皱起,略作思考后,心里想着还是把这三轮车推出去卖给胡同口修车的,放在家里实在太占地方了。随后,又让娄晓娥也把那辆还算不错的自行车也推上,到胡同口做个保养,到时候骑着也轻松点。
稍作休息后,刘正费力的把两张贵妃榻搬到了桂花树下。这贵妃榻可是个实用物件,比一般的床强多了。无论是正襟危坐,还是慵懒斜倚,亦或是舒适躺卧,都极为方便。而且,这两张榻单独分开,便是两张单人床,拼到一块,又成了双人床。
看着桂花树下两张不一样的床,刘奇好奇的问道:“爸,晚上我们就睡在这里吗?”
“可以试试哦。” 刘正直起腰,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
“我听姑姑和玲玲姐说过,睡在外面可凉快了,今天我就要试试。”
说着,刘奇兴奋地甩掉鞋子,一下子跳到榻上。他这儿摸摸,那儿看看,眼里满是新奇。接着,他又躺了下去,身体左右扭动了几下,感受着榻面的触感。在炎黄岛的时候,他是从来没见过这般样式的床,更别说睡在外面了。毕竟炎黄岛的夏季,最热的时候也不过二十来度,晚上温度更低,实在没必要睡在外面。
“只要不下雨,可以一直睡到下个月。” 刘正斜躺在榻上,一只手枕在脑后,惬意地说道。
“为什么只能睡到下个月?不能一直睡吗?” 刘奇往刘正身边蹭了蹭,侧过头看着父亲,一脸疑惑。
“傻小子,四九城的夏季那可是很热的,到时候地面温度能达到四十多度,睡在这外面就感觉像躺在蒸笼上一样。” 刘正伸出手,轻轻摸着小家伙的脑袋,耐心地解释道。
“我不信,反正我要试试。”
刘奇嘟着嘴,脸上满是执拗。作为一个在炎黄岛出生的孩子,他深知岛上冬天的寒冷,却从未体验过真正的炎热。也只有过年那段时间,一家人会去炎州和宝洲。尤其是炎州,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季节区分,常年温度大多在25度以上,那里的热是种闷热,和四九城这种四季分明的地方截然不同。
“呵呵。”
刘正轻笑了一声,并未多言,只是宠溺地把刘奇的头发揉得乱乱的。引的小家伙好一阵埋怨。
休息了一会,刘正又去了杂物间把三轮车推了出来。只见车身上锈迹斑斑,像是被岁月咬得千疮百孔,锈蚀的程度简直不成样子。车斗底部的铁皮更是烂得不成形,轻轻一按,感觉都能陷下去。很明显,这车骑是没法骑了,也就只能当废品卖掉。
刘正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想着,不论什么东西都是这样,只要正常使用,用的十来年都不成问题,但凡闲置下来撑不过一年就会坏掉。
不过,旁边那辆自行车倒是看起来还不错。刘正走过去,拍了拍自行车的车座,看了看轮胎,发现收拾一下还能骑。看来在四九城这段时间,还是需要买一辆脚蹬三轮,这样一家人出去玩就方便多了。
刘正的视线接着落在杂物间里那大铁皮炉子上。这炉子是他13岁时亲手做的,到现在已经过去 25年了。炉身布满灰尘,外面的铁皮已经酥了,用手轻轻一触,就是一个洞,显然是不能用了。不过刘正倒也没打算用它,毕竟陪着娄晓娥和孩子逛完四九城,就得回炎黄岛去了。平常吃饭嘛,大不了出去买了打包回来吃,这样还更省事些。现在街上有不少私人开的小饭馆,吃饭也不用票据了,确实方便了不少。
眼看到了快中午的时候,李婶问道:“小正,晓娥中午在婶家吃饭吧?”
听到这话,刘正笑着回应道:“婶别忙活了,中午咱出去吃,等李飞和李霞放学回来一起去。”
“花那冤枉钱做啥。” 李婶轻轻摆了摆手,一脸心疼地说道。
“晓娥姐早就想吃烤鸭了,还有小齐,从来没有吃过咱四九城的小吃,这段时间我准备带着他们把四九城逛个遍,把咱四九城的美食吃个遍。”
这次回来主要是就是游玩,品尝美食。虽说炎黄岛上也有烤鸭、炸酱面这些,但总归和四九城的还是有些区别的。
“那感情好,你们一家三口去吧,我就不带着孩子去添乱了。” 李婶笑着婉拒。
“什么叫添乱啊,您还不知道我嘛,喜欢热闹,人多才好呢。” 刘正热情地说道。
正说着,就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紧接着,李飞和李霞两人从院外一路小跑着进了后院。想必是听院里其他人说了刘正回来的事,他俩就径直找了过来。
一瞧见刘正,两人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激动得不行。尤其是李霞,一下子就扑到刘正跟前,紧紧地抱住他,眼眶瞬间就红了。想当年,刘正可没少带着她到处玩耍,好吃的、好喝的从来没断过。在她那小小的心灵里,刘正可比亲爹李小胖还要亲。
当听到刘正要带着他们去吃烤鸭,两人兴奋得直接蹦了起来,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虽说他们家里条件不错,平日里也不缺肉吃。但是,家里做的感觉就是好没有外面饭店里做的香,同样的东西,同样的食材人家饭店里做的会更胜一筹,所以说不只是小孩,大人也一样时不时的都会去下馆子。
当然咯,在这个年代,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家来说,下馆子的机会那真是真不多,即便是条件不错的家庭也舍不得经常去下馆子。也难怪李飞和李霞一听到要去下馆子吃烤鸭,会兴奋得跳起来。
既然打算去吃烤鸭,那当然是越早去越好,刘正招呼大家赶紧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他顺手拿起一旁的包,熟练地挎在肩上。
临出门前,刘正又扭头看了眼那辆破旧不堪的三轮车。只见三轮车车身锈迹斑驳,车胎也瘪瘪地塌着。他眉头微微皱起,略作思考后,心里想着还是把这三轮车推出去卖给胡同口修车的,放在家里实在太占地方了。随后,又让娄晓娥也把那辆还算不错的自行车也推上,到胡同口做个保养,到时候骑着也轻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