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秋分-《天地诀,唯我独尊》

  山道上,提着竹篓的姑娘正小心翼翼地采着灵草,身后跟着扛锄头的老汉,手里还攥着张画着灵脉走向的草纸。更远处,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孩子正顺着虹桥跑来,手里挥舞着各式各样的木剑、竹刀,笑声惊飞了檐下的灵鸟。

  周丸桐拔剑出鞘,剑光与满山紫花相映,剑穗晶石的光芒比星子还亮。孟胧翻到古籍的空白页,提笔写下:“灵脉复苏之年,断剑峰迎来了第一拨客人,他们带着田埂的泥土香,也带着新故事的种子。”

  阿砚的灵丝突然化作漫天光雨,落在每个上山人的肩头。被光雨触到的姑娘低头一看,竹篓里的灵草竟抽出了新芽;老汉手里的草纸自动铺开,上面浮现出清晰的耕种图谱;孩子们手里的木剑竹刀泛出淡淡的灵光,像极了当年护剑人初握剑时的模样。

  夕阳再次染红虹桥时,山脚下的犬吠混着孩子们的笑、姑娘的歌声、老汉的念叨,在断剑峰的风里酿成了酒。周丸桐收剑时,剑柄上多了片守心兰花瓣,是铁蛋悄悄放上的。

  “明天,他们还会来吧?”阿砚趴在石桌上,看灵鸟衔着新刻的木牌飞向远方,木牌上写着“断剑峰的门,永远为懂土地的人敞开”。

  孟胧合上古籍,封面的字迹在暮色里闪着光:“会的。就像泉水总会流向田埂,故事总会找到听它的人。”

  夜风穿过新修的阁窗,带来比去年更浓的烟火气。三道身影依偎在剑冢旁,看山下的灯火连成星。

  秋分时,断剑峰的灵植结出了饱满的籽实。青风村的田垄里,守心兰的种子混着稻穗一同沉甸甸地弯了腰,铁蛋带着伙伴们收割时,发现每株稻穗上都凝着颗小小的灵光珠——那是灵脉与烟火气交融的痕迹。

  “周先生说这叫‘共生珠’,埋进土里能让来年的收成翻番。”铁蛋将珠子小心装进陶罐,身后跟着的孩子们早已挎着竹篮,往虹桥边的石凳上摆刚蒸好的新米糕。石凳旁不知何时多了口土灶,是李婶带着村里的妇人砌的,灶上的陶罐正咕嘟咕嘟煮着灵草茶,香气漫过藏锋阁的石阶。

  孟胧在阁内辟出了新的角落,专门存放山下来客带来的物件:张郎画的灵脉耕种图被装裱起来,姑娘采的第一株灵草做成了标本,连老汉攥过的草纸都被细心压平,旁边还添了他口述的农耕谚语。“这些可比古籍鲜活多了。”她指尖拂过铁蛋新刻的木剑鞘,上面除了安神符,还多了片稻穗纹。

  阿砚正忙着给新修的石屋挂门牌,灵丝在空中绕来绕去,将“学剑处”“识植屋”“论耕堂”几个字绣得金光闪闪。石屋前的空地上,孩子们分成几拨:有的跟着周丸桐练剑,剑风扫过却不伤身旁的灵草;有的围在孟胧膝头听她讲护剑人的故事,手里的炭笔在石板上画着歪扭的剑冢;还有的蹲在阿砚脚边,学用灵丝给灵鸟喂食,指尖漏出的微光逗得鸟儿直扑棱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