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笃定-《大魏第一武卒》

  大事不妙了。

  这是薛云听后的第一反应。

  正常情况上戎人是不可能抽调太多草原上的兵力。

  否则一旦后方兵力空虚,山阳晋王方面势必会蠢蠢欲动。

  偏偏戎人还是选择了倾巢而出。

  无论吕望还是薛云对此都很难不怀疑,戎人很大可能已经与山阳晋王缔结了互不侵犯的盟约。

  不然山阳晋王趁着戎人大军轮换之际突然对草原发动突袭。

  家都被偷了的戎人方面必然会军心大乱。

  到时候别说是南下中原了,恐怕连到手的北境都顾不上了。

  吕望终究是降人,难以获得戎人方面真正的信任。

  事实上他能打听到这些已经算是竭尽所能了。

  至于戎人为何会倾巢出动。

  根据吕望的推测。

  要么戎人是打算集中兵力消灭薛云一劳永逸。

  要么是准备南下饮马中原。

  毕竟中原比起北境都不知富庶了多少倍。

  而戎人千里迢迢不辞辛苦从草原过来,自然都是为了抢劫发财来的。

  总不能指望他们是为了所谓草原勇士的荣耀吧?

  荣耀能值几个钱?

  还不如多抢几个娘们奴隶实在。

  总而言之。

  吕望在告诉薛云,他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

  假如戎人将矛头重新对准他,那么整个东山郡势必岌岌可危。

  而他为了抗衡戎人所做的一切都会打了水漂。

  比如分田迁民等举措。

  何况薛云自身内部还承受着各种压力,到时候戎人都不用攻城,只需围困个大半年,东山府都能不攻自破。

  不过有坏消息自然有好消息。

  吕望还告诉薛云。

  幽都府的粮草储备只够七万戎人大军坚持半年。

  若是戎人把粮草都消耗在了围攻薛云身上,那么他们想要南下中原的计划都会推迟到明年。

  这对于大多数戎人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当然。

  最终戎人会作出何种决定吕望目前也不得而知。

  “薛都尉,眼下我们是否需要在三河县多逗留些天观望一下形势?”

  大帐内不单单只有薛云,还有与他前来商讨明日出兵事宜的卫超。

  当听完吕丰的讲述后,卫超都不禁皱紧了眉头,朝着陷入沉思的薛云试问道。

  现在他们最怕的是什么?

  无疑是戎人大军轮换后便开始筹备攻打薛云。

  如此一来,他们都必须舍弃原来的计划,把所有投入的资源都抽调回东山郡整军备战。

  “不用,明日正常拔寨离开。”

  薛云神色平静地摇了摇头。

  他比谁都清楚这时候派兵出击的后果。

  若是他们袭击了散落在外面的戎人游骑铁定会激怒戎人大军。

  如此一来戎人都能顺理成章地攻打自己。

  可是——

  薛云却笃定戎人大军不会发兵东山郡。

  戎人本性是贪婪的。

  他们打仗无非是为了抢钱抢粮抢女人。

  而攻打东山郡无疑是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更何况他们已经接连饮恨在薛云手中。

  万一他们又败了怎么办?

  虽然这个可能性在手握七万大军的戎人看来微乎其微。

  问题是又有谁敢赌?

  最重要的是中原已经暴露在他们眼前,随时都能南下大肆劫掠。

  偏偏他们却放着中原不打,反而要去攻打身处在穷乡僻壤的薛云。

  别说戎人各部族首领不答应了,就连底下的戎人士卒都不答应。

  “既然薛都尉已经有了主意,我也不便多说什么了。”

  卫超还是非常尊重薛云的决定。

  不单单是因为他的权势地位,也不是他曾经救过自己。

  而是卫超曾亲自跟随目睹薛云击败了戎人数万大军。

  这才是真正令他重视的地方。

  “吕丰,回去替我转告吕长史,这段时间盯紧戎人大军的动向,但凡有什么发现都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

  薛云没有理会卫超,直接朝着吕丰语气严肃道。

  “是!老奴遵命!”

  “好了,你先下去吧。”

  “是!”

  “唤余贵过来!”

  “遵命!”

  片刻的功夫,崔建德便将余贵带到了大帐内。

  “属下参见大人。”

  余贵一进来便恭敬行礼。

  经过这几天的休养,他的精神气都明显恢复了过来,嗓门都格外响亮。

  “余贵,明日我们便准备离开,而你现在便带着麾下的斥候先行为了我们探路侦查。”

  薛云毫不犹豫地便下达了命令。

  “是!”余贵一口应下,紧接着好奇问了句,“大人,不知您打算让我们侦查多远的距离?”

  “直至侦查到戎人的踪迹下落为止。”

  薛云微微眯起了眼睛。

  “属下明白,属下这便去召集人马。”

  余贵闻言一怔,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好!”

  薛云当即挥退了对方。

  “薛都尉,那我也回去整理整理手下兵马了。”

  卫超同样拱手告退。

  很快。

  大帐内便只剩下了薛云一个人。

  他看着案台上展开的地图,目光却没有落在自己身处的三河县,而是落在了幽都府以及南下中原的各个通道。

  相较于东山郡,中原地区明显距离幽都府更近。

  最重要的是穿过南下的各处通道隘口便是一马平川的广袤平原。

  这无疑是戎人骑兵最喜欢的地形。

  反倒是东山郡群山环绕道路崎岖,光是行军都让人感到煎熬。

  设身处地站在戎人高层的角度。

  虽然薛云接连奇迹般地击败了戎人大军,可东山郡到底是潜力有限,难以对他们形成足够的威胁。

  尤其东山郡土地贫瘠,之前又劫掠过大半,根本没多少攻打的价值。

  面对触手可及富庶无比的中原。

  他们失心疯了才会放着中原不打改为攻打薛云。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些许的仇恨都是无关紧要的。

  “想要南下饮马中原?虽然我阻止不了,但你们也休想好过!”

  薛云忽然发出一声冷哼。

  ……

  翌日清晨。

  四更便起来造饭收拾的薛云他们都早已经准备就绪。

  伴随着一声令下。

  队伍浩浩荡荡地穿过了三河县,经由铁索桥朝着幽都府的方向行去。

  这趟出行薛云他们携带了大半个月的干粮。

  为此还专门有马匹负责驮粮。

  两千骑兵人吃马嚼是非常消耗粮食的。

  时值开春,万物复苏。

  地里的野草都重新长了出来,也算解决了部分战马的喂养。

  可为了保持战马的健康与强壮,又不能一直让战马吃草,时不时还要喂点精饲才行。

  换而言之。

  战马比人都要精贵。

  为了负担得起这些骑兵,薛云可谓是下了血本。

  这也是他为何处境如此窘迫的原因之一。

  薛云他们行军的速度并不快。

  主要是他们出来的目的是为了练兵,而不是为了专门去什么地方。

  前往幽都府也仅仅是幽都府周边最容易碰到巡视的戎人游骑。

  “报!”

  一连三天下来。

  薛云他们也只走了三四百里。

  当傍晚准备休息的时候,一直没有音讯的余贵他们终于回来了。

  “说。”

  行军帐篷内。

  薛云看着匆忙来到面前的余贵道。

  “回禀大人,我们在距离此处两百里外的镇子里发现了一支五千人左右的戎人骑兵。”

  连续多日都在野外四处侦查的余贵都有些蓬头垢面,但好在这次出来侦查并非没有收获。

  “你确定?”

  薛云神色一凝。

  五千戎人骑兵可不是小数目。

  正常情况下,戎人是不会随便派如此多的骑兵出来。

  “属下敢用人头担保,而且这支戎人骑兵好像是奔着三河县的方向来的。”

  “奔着三河县来的?”

  薛云听后不由陷入了沉思。

  难不成自己失算了?戎人真准备再来攻打自己?

  记得上次戎人也是派了五千骑兵为先锋。

  “余贵,这些戎人骑兵装备如何?”

  同在帐篷内的卫超皱眉问了句。

  “根据属下的观察,这支戎人骑兵穿得有些破破烂烂的,武器都是普通的弯刀狼牙棒之类的,看上去不像是我们之前遇到的戎人骑兵。”

  余贵想了想便给出了回答。

  “什么意思?”卫超追问道。

  “这支戎人骑兵给我的感觉远不如之前入侵东山府的戎人骑兵,不单单是装备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气势看着一般,怎么说呢,有点像寻常戎人牧民一样。”

  余贵跟着薛云都不知道遇过多少戎人。

  在他看来。

  不同戎人之间的战斗力都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最强的莫过于那支和薛云亲卫骑兵打得两败俱伤的戎人骑兵。

  至于最弱的戎人骑兵连他都能轻易以一敌三。

  “我想,这应该是戎人从北方草原重新征调来的骑兵。”

  薛云若有所思地开口道。

  “薛都尉,你的意思是这支戎人军队是轮换来的戎人大军派出的?”

  卫超一听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是的,从余贵的描述来看,这些戎人骑兵装备较差,气势一般,如同普通的戎人牧民,而之前横扫北境的戎人骑兵在攻陷幽都府后,基本都装备精良,气势凶猛,所以我才会有这样的判断。”

  薛云微微颌首道。

  “有道理。”卫超点头认同,转而又有了新的疑惑,“问题是戎人大军为何会派这样一支骑兵为先锋,这未免太小瞧我们了吧?”

  “如果他们不是来攻打东山郡的呢?”

  薛云不答反问道。

  “不是来攻打我们的?”卫超沉吟片刻,“如果不是来打我们的,那么他们是来干什么的?总不能是故意来威慑我们的吧?”

  “这应该只是其一,我猜,这支戎人骑兵是来东山郡驻防的。”

  薛云冷冷一笑。

  “还请薛都尉明示。”

  如果给卫超一点时间,他也能猜到原因。

  可与其浪费时间去想,还不如直接询问薛云。

  “如果戎人大军准备南下中原的话,你觉得戎人方面会放心我们吗?”

  薛云始终坚信一点。

  站在戎人的立场,南下中原远比对付自己重要!

  “不,戎人是不会放心我们的,一旦戎人大军南下,那么北境都不可避免会变得空虚,因此戎人方面势必会警惕我们趁机偷袭断掉后路。”

  “所以,戎人方面才会派来这支骑兵驻防东山郡,其目的便是为了监视防备我们,一旦我们有任何异动,这支骑兵都能阻止我们。”

  卫超立刻明白了过来。

  “是的,你看,如果这支戎人骑兵分别驻扎在东山郡的各个要道城镇,那么我们都会完全困守在东山郡,想要出去都只能先行消灭他们。

  可如此一来,戎人方面都会提前警觉,拥有充分准备才应付我们。”

  薛云摊开地图,手里拿着马鞭指在东山郡的一个个重要要道。

  守城容易攻城难。

  这支看似由戎人牧民仓促武装起来的骑兵或许战斗力有限。

  但如果将他们都用来守城的话,战斗力都能忽略不计。

  正如去岁东山府面对戎人大军一样。

  训练不足的士卒们确实无法在战场上正面抗衡戎人。

  不过让他们守城的话反倒能磨平彼此的差距,甚至还能依靠地利占据优势。

  薛云猜测。

  戎人方面或许便是抱着同样的想法。

  他知道戎人在东山府内肯定还有残留的细作。

  那么薛云重新组建骑兵大肆训练士卒的事情肯定瞒不过戎人。

  所以戎人应该清楚。

  这支骑兵恐怕无法是薛云率领的骑兵对手,但不代表这支骑兵便发挥不了作用。

  正面打不过没关系,只要会守城即可。

  “原来如此,不知薛都尉打算怎么对付这支戎人骑兵?”

  了解情况后,卫超人都变得异常严肃。

  说来说去,他们都不可能对这支戎人骑兵放任不理。

  何况他们出来便是为了找戎人厮杀战斗磨炼的。

  哪怕对方兵力比他们多一倍有余又如何?

  就算再多的戎人他们都打过且战胜过。

  “你有什么想法?”

  薛云看着卫超,如今他身边能讨论这些的也只有卫超。

  至于高岳和其他人就别指望了,论及军事素养,他们拍马都赶不上将门世家出身的卫超。

  “依我看来,趁着这支戎人骑兵暂时不知道我们的存在,最好直接撤回三河县,然后等到这支骑兵入驻三河县后来个关门打狗!彻底全歼了对方!”

  卫超脸上闪过一抹厉色。

  “到时候只要在城内准备充足的柴草火油,一把火下去,我们便能以最小的损失换得最大的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