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与何不食肉糜并列-《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霍去病正在琢磨,下次出征的时候要不要把司马迁给带上,

  让这个小黑子亲自感受一下什么叫战争。

  本侯带着将士们千辛万苦打了那么多仗,到你笔下就那么寥寥几句话,

  这怎么能展现我大汉将士的神威呢。

  关于这点,霍去病着实是冤枉了司马迁。

  不单是他这样写,以后的史官们都是这样写。

  打胜了的,不管你打的多漂亮,统统一笔带过,就算是灭国也不值几句话。

  灭了西戎十二个国家,也只配有“灭国十二,遂霸西戎”八个字。

  要是打输了,恨不得写满整本书,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这些都记下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教训得记着。

  强是应该的,弱就是耻辱,什么都要争个第一。

  “活字印刷还处于研制阶段,目前还是以雕版印刷为主。”

  “各位王爷要是有想印刷的书籍,可以交给皇家印书局来做,保证又快又好。”

  陆鸣不知道霍去病正在打着另一个黑小子的主意,又趁机打起了广告。

  可惜淮南王要被抄家了,不然他的《淮南子》正好可以作为皇家印书局的第一批客户产品。

  诸侯王们之后又见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却没有见到传说中的望远镜。

  “富民侯,为何没有见到望远镜啊?”

  “是啊,望远镜的大名早有耳闻,为何此处没有呢?”

  他们也想要个望远镜,倒不是为了打仗,

  纯粹是猎奇心理,平时拿着玩玩,或者打猎的时候用着方便。

  “此物涉及军事机密。”

  简短的几个字让诸侯王们变了脸色,立刻转移话题去看别的东西。

  即便是朝中大臣,想要一支望远镜都要详细记录在案,每支望远镜下发之前都会刻上编号,

  不仅要定期检查,还要随机抽查,谁要是敢说弄丢了,就要做好去廷尉府里长住的准备。

  这些相隔千里的诸侯王们就不要想了,刘彻很清楚什么能卖什么不能卖,

  给钱也不行。

  从科学院出来后,一行人来到了上林苑中。

  以往诸侯王来长安,都会在上林苑中进行打猎活动,

  这次又多了一项内容,参观上林苑新村。

  村民们早就收到通知,该干活的去豆腐坊里干活,没活的在家里待着不要乱跑。

  不小心冲撞了陛下或者诸侯王可不是小事。

  刘彻仔细打量着这个自己随手划出去的小村庄,

  村里的房屋明显都是统一规划,排列的整整齐齐,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

  脚下青灰色的道路质地异常坚硬,应该就是用水泥建造的,走起来和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也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用水泥浇筑的道路么?”

  “回禀陛下,村中的这条主路都是用水泥浇筑的,为了增强强度,还在里面加入了竹子。”

  “竹子?”

  “加入竹子后可以使水泥路的抗压能力提高数倍不止。”

  水泥虽然比较坚固,但是抗拉力的能力较弱,最好的解决办法自然是加入钢筋。

  在液压机测试中,单纯的水泥块面对三吨左右的压力就会裂开,面对六吨的压力就会粉身碎骨。

  加入钢筋后却可以承受近百吨的压力,也不会碎的太彻底。

  考虑到成本原因,陆鸣改成加入竹子代替钢筋,这种方式应对不了后世的沙土车,

  但足以应对现在一切运输车辆。

  “为何不加入铁条呢,那不就更坚固了。”

  陆鸣看了眼提问的诸侯王,笑道:

  “要是赵王需要建造一条水泥路的话,也可以加铁条。”

  难道这个赵王不知道铁比竹子贵么,陆鸣觉得他不至于这点事都不清楚,

  纯粹是财大气粗惯了,成本对他来说是最不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自己成为纸面上的千万富翁后,陆鸣打听了一下列侯和诸侯王们的收入,

  一般的千户侯仅靠田租一项,每年就能收入二十万钱,像他和霍去病这样食邑多一些的,能收入五六十万钱,

  卫青这样的万户侯每年至少两百万。

  而诸侯王们的封国远比万户侯多得多,每年的收入更是难以想象。

  刘彻笑着道:“赵王兄喜欢的话,可以自己修一条水泥路试试。”

  赵国在诸侯国之中是个大国,每年的收入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他和刘彻又都是汉景帝的儿子,关系更亲密,说话也不那么拘谨。

  “我正打算修一条路,以后去打猎的时候能方便点,现在看来这水泥路也不错。”

  殊不知,这些对话都已经被未来的太史公记录下来,

  以后的《史记》中会增加一个“何不用铁条”的典故。

  要是司马家还能靠着不要脸皮当上皇帝,“何不用铁条”与“何不食肉糜”两大典故,会在历史上交相呼应。

  刘彻带头,骑着马在水泥路上来回狂奔,几位骑术不错的诸侯王在后面跟随。

  马蹄声嗒嗒作响,听起来是如此悦耳。

  跑了几圈后,刘彻惋惜道:“路是好路,就是太短了。”

  赵王刘彭祖笑道:“陛下要是想修一条通往赵国的水泥路,我一定倾囊相助。”

  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霍去病凑到陆鸣身旁,小声道:“表忠心呢。”

  “原来如此。”

  陆鸣仔细一想,这位赵王的操作很高明。

  一方面是在告诉刘彻,自己没有防备他的意思,

  这条路要是修好了,朝廷的兵马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赴赵国。

  要是他有异心,以朝廷的实力,很快就能消灭他。

  一方面也是在说,我都这样表忠心了,你总要顾忌一些影响吧。

  这样一来,刘彻就算真的想众筹修筑一条水泥路,也不好意思太过分,

  其他诸侯可都看着呢!

  这些老家伙,没一个简单的,

  简单的一句话,不仔细分析的话,还以为他就是单纯拍个马屁呢。

  赵王刘彭祖指着不远处问道:“此时为何会有人在耕种?”

  众人顺着指向看去,果然有几人正操控着耕牛在犁地。

  诸侯王们只是好奇为何会在这个时候耕种,

  司马迁看到这一幕却震惊的说不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