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回汉中前,封吴懿为江夏太守,正式改鄂县名为“武昌”,并定为江夏郡治。
东吴使者郑泉奉孙权之命回江东调船,经过鄂县,看到新修的城池转眼变作蜀军之地,不禁摇头叹息。
自从合肥兵败之后,吴侯便彻底断了争淮南的念头,三年前时间修筑武昌城,就已打算争夺荆州,何其不智?
正感叹之时,忽然一支水军来到江上拦住去路,战舰上一将逼近,抱拳笑道:“文渊贤弟,别来无恙乎?”
“你是……子兴兄?”郑泉认出来将正是吴懿,神色略显尴尬。
原来郑泉字文渊,乃是陈郡人,与陈留吴家是世交,当年郑泉还做过吴懿叔父吴匡的书佐、
随后中原大乱,吴懿举家随刘焉入蜀,曾再三邀请过郑泉,郑泉却在友人的饯行宴上吃醉酒,错过入蜀机会。
后来辗转避乱江东,孙权闻其博学多才,拜为郎中,现为太中大夫,与吾粲掌论议之事。
他早知道吴懿在武昌,但自觉惭愧无颜相见,本打算顺江而下,没想到却被吴懿拦住。
吴懿大笑道:“洛阳一别,倏忽二十载,贤弟何以到此不来叙旧,是不知吴某在此,还是不屑相见?”
“惭愧啊……”郑泉一声叹息,将当年之事告知吴懿,苦笑道:“弟失信于将军,还有何颜面相见?”
“原来贤弟是老毛病犯了!”吴懿大笑,拱手道:“这都无妨,既然到了此地,请务必进城,叫我略尽地主之谊。”
原来郑泉虽有名气,因为嗜酒如命,志向却与众不同,只想喝酒,不愿做官,在东吴也只是做个闲差。
“这……我还有要事处理,不敢耽搁!”郑泉为难道:“等我先回江东调船,接回吴侯后再向将军赔罪。”
吴懿笑道:“不就是几艘船吗,本将借你便是,不必再费周折了。”
郑泉吃惊道:“吾闻此乃汉中王世子之意,此举恐怕不妥,岂敢让将军为难?”
“俺是他舅,有什么不妥?”吴懿拍着胸脯保证:“再说了,如今两家重新结盟,重归于好。这小子却如此胡闹,惹恼了吴侯岂不是前功尽弃?我这做舅舅的理当及时补救才是。”
“将军言之有理!”郑泉一想也是,看看夕阳斜照,继续赶路确实不便,便随吴侯进城。
看着高大宽阔的武昌城,郑泉心中苦笑,东吴花费千万钱粮建城,结果我堂堂东吴使者却成了客人,这上哪说理去?
双方上岸重新见礼,郑泉再次确认吴懿肯提供运送三千人的战船,这才放心,随其进城。
一路上二人说起当年洛阳之事,彼时何进掌权,与宦官争斗,闹得京城里腥风血雨,随后董卓进京,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谁能想到,二十年后,同为朝廷效命的好友,竟变作各为其主的对手。
到了府衙,吴懿命人摆设酒宴,为郑泉接风洗尘,共叙长短。
郑泉忙摆手道:“吾有使命在身,不敢有片刻耽搁,请将军备好战船,明日一早便回陆口复命。”
吴懿笑道:“只是普通酒宴而已,不会耽误明日行程,贤弟不必如此。”
“嗳!”郑泉摇头道:“将军亦知我嗜酒贪杯,这不见酒便罢,见了酒不尽兴便寝食难安。先前醉酒误了入蜀大事,今吴侯被困陆口,日夜期盼,可不敢误事。”
“故友相聚,若无美酒,岂非可惜?”吴懿说道:“不如这样,你我今日只吃一坛酒,立下军令,不得有违,如何?”
“这……”郑泉本就好酒,吴懿说的也有道理,想自己三斗酒不醉,两人喝一坛并无大碍。
但担心自己酒兴上来不能控制,便道:“既如此,还请将军务必监视,稍后弟若还贪杯,务必制止。”
“一言为定!”吴懿大笑,携郑泉到后院一处花园。
只见里面楼台亭榭,回廊重重,数处花圃十分精致,这本是给孙权准备的住处,当真是鸠占鹊巢了。
不多时酒宴摆上,郑泉见侍从果真只端来一坛酒,终于放心,与吴懿对坐叙旧。
吴懿命侍从将酒放在桌上,笑道:“贤弟今日好口福,此酒乃是汉中王赏赐,仅有三坛,我一直舍不得喝,今日正好待客。”
“汉中王赏赐,我倒要好好品尝一番。”
郑泉抚须而笑,慨然道,“郑某平生两大嗜好,一为读书,二为佳酿!若非这乱世流离,只需家中三亩田,整日一人饮酒醉而已。”
吴懿嘴角微撇:“今日定叫贤弟一醉方休。”
“只喝这一坛,不能再多了!”
郑泉指着酒坛语气坚定,喉结微微滚动,还未开封,似乎已经嗅到酒香。
心想吴懿不知我酒量,就这一坛酒,我一人喝完,也未必会醉。
吴懿也不多话,吩咐道:“倒酒!”
“酒杯?”郑泉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别看他是儒生,但喝酒却只用大碗,不过今日为客,说好了只喝一坛,只好忍住,口中已然生津。
吴懿却是心中暗笑,这酒就是阿斗专门送来给郑泉准备的,此酒十分浓烈,听说连好酒的张飞半坛就醉,自己数杯便已微醺。
郑泉虽然也嗜酒如命,但比起张飞应该还不如,不知他能喝多少。
“哎呀呀,好酒,好酒~”
酒杯才送到桌上,郑泉忽然深吸一口气,激动得大叫起来,双目放光,完全不见方才的儒雅。
吴懿早有预料,神色淡定,举杯道:“请!”
“哎呀呀!此酒香气浓郁,醇厚绵长,清澈如甘泉……实乃郑某平生仅见!”
郑泉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酒碗,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凑近前鼻翼微动,贪婪地嗅着酒香。
吴懿已经仰头饮下,感受着喉间火辣辣的滚烫感,大声道:“干!”
郑泉先轻嗅酒香,时而闭目,时而蹙眉,脸上的胡须都在根根颤动,激动难以自制。
仔细看了一阵,才深吸一口气,捧起酒杯仰头啜饮,只听一阵滋溜溜的声音回荡在房中。
一杯酒入腹,郑泉小心沾着胡须上的酒渍用舌头舔干净,微眯着眼睛嗅着酒杯,似乎回味无穷。
“如何?”吴懿眉梢一挑,他相信这酒郑泉肯定没喝过。
“好酒,好酒……”郑泉竟是目光呆滞,问道:“仙酿也不过如此。”
“来人,倒酒!”吴懿大笑。
这可是我外甥酿亲手的酒,能不好吗?
“呜呜呜……”
却没想到,下一刻,郑泉竟趴在桌上大哭起来。
东吴使者郑泉奉孙权之命回江东调船,经过鄂县,看到新修的城池转眼变作蜀军之地,不禁摇头叹息。
自从合肥兵败之后,吴侯便彻底断了争淮南的念头,三年前时间修筑武昌城,就已打算争夺荆州,何其不智?
正感叹之时,忽然一支水军来到江上拦住去路,战舰上一将逼近,抱拳笑道:“文渊贤弟,别来无恙乎?”
“你是……子兴兄?”郑泉认出来将正是吴懿,神色略显尴尬。
原来郑泉字文渊,乃是陈郡人,与陈留吴家是世交,当年郑泉还做过吴懿叔父吴匡的书佐、
随后中原大乱,吴懿举家随刘焉入蜀,曾再三邀请过郑泉,郑泉却在友人的饯行宴上吃醉酒,错过入蜀机会。
后来辗转避乱江东,孙权闻其博学多才,拜为郎中,现为太中大夫,与吾粲掌论议之事。
他早知道吴懿在武昌,但自觉惭愧无颜相见,本打算顺江而下,没想到却被吴懿拦住。
吴懿大笑道:“洛阳一别,倏忽二十载,贤弟何以到此不来叙旧,是不知吴某在此,还是不屑相见?”
“惭愧啊……”郑泉一声叹息,将当年之事告知吴懿,苦笑道:“弟失信于将军,还有何颜面相见?”
“原来贤弟是老毛病犯了!”吴懿大笑,拱手道:“这都无妨,既然到了此地,请务必进城,叫我略尽地主之谊。”
原来郑泉虽有名气,因为嗜酒如命,志向却与众不同,只想喝酒,不愿做官,在东吴也只是做个闲差。
“这……我还有要事处理,不敢耽搁!”郑泉为难道:“等我先回江东调船,接回吴侯后再向将军赔罪。”
吴懿笑道:“不就是几艘船吗,本将借你便是,不必再费周折了。”
郑泉吃惊道:“吾闻此乃汉中王世子之意,此举恐怕不妥,岂敢让将军为难?”
“俺是他舅,有什么不妥?”吴懿拍着胸脯保证:“再说了,如今两家重新结盟,重归于好。这小子却如此胡闹,惹恼了吴侯岂不是前功尽弃?我这做舅舅的理当及时补救才是。”
“将军言之有理!”郑泉一想也是,看看夕阳斜照,继续赶路确实不便,便随吴侯进城。
看着高大宽阔的武昌城,郑泉心中苦笑,东吴花费千万钱粮建城,结果我堂堂东吴使者却成了客人,这上哪说理去?
双方上岸重新见礼,郑泉再次确认吴懿肯提供运送三千人的战船,这才放心,随其进城。
一路上二人说起当年洛阳之事,彼时何进掌权,与宦官争斗,闹得京城里腥风血雨,随后董卓进京,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谁能想到,二十年后,同为朝廷效命的好友,竟变作各为其主的对手。
到了府衙,吴懿命人摆设酒宴,为郑泉接风洗尘,共叙长短。
郑泉忙摆手道:“吾有使命在身,不敢有片刻耽搁,请将军备好战船,明日一早便回陆口复命。”
吴懿笑道:“只是普通酒宴而已,不会耽误明日行程,贤弟不必如此。”
“嗳!”郑泉摇头道:“将军亦知我嗜酒贪杯,这不见酒便罢,见了酒不尽兴便寝食难安。先前醉酒误了入蜀大事,今吴侯被困陆口,日夜期盼,可不敢误事。”
“故友相聚,若无美酒,岂非可惜?”吴懿说道:“不如这样,你我今日只吃一坛酒,立下军令,不得有违,如何?”
“这……”郑泉本就好酒,吴懿说的也有道理,想自己三斗酒不醉,两人喝一坛并无大碍。
但担心自己酒兴上来不能控制,便道:“既如此,还请将军务必监视,稍后弟若还贪杯,务必制止。”
“一言为定!”吴懿大笑,携郑泉到后院一处花园。
只见里面楼台亭榭,回廊重重,数处花圃十分精致,这本是给孙权准备的住处,当真是鸠占鹊巢了。
不多时酒宴摆上,郑泉见侍从果真只端来一坛酒,终于放心,与吴懿对坐叙旧。
吴懿命侍从将酒放在桌上,笑道:“贤弟今日好口福,此酒乃是汉中王赏赐,仅有三坛,我一直舍不得喝,今日正好待客。”
“汉中王赏赐,我倒要好好品尝一番。”
郑泉抚须而笑,慨然道,“郑某平生两大嗜好,一为读书,二为佳酿!若非这乱世流离,只需家中三亩田,整日一人饮酒醉而已。”
吴懿嘴角微撇:“今日定叫贤弟一醉方休。”
“只喝这一坛,不能再多了!”
郑泉指着酒坛语气坚定,喉结微微滚动,还未开封,似乎已经嗅到酒香。
心想吴懿不知我酒量,就这一坛酒,我一人喝完,也未必会醉。
吴懿也不多话,吩咐道:“倒酒!”
“酒杯?”郑泉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别看他是儒生,但喝酒却只用大碗,不过今日为客,说好了只喝一坛,只好忍住,口中已然生津。
吴懿却是心中暗笑,这酒就是阿斗专门送来给郑泉准备的,此酒十分浓烈,听说连好酒的张飞半坛就醉,自己数杯便已微醺。
郑泉虽然也嗜酒如命,但比起张飞应该还不如,不知他能喝多少。
“哎呀呀,好酒,好酒~”
酒杯才送到桌上,郑泉忽然深吸一口气,激动得大叫起来,双目放光,完全不见方才的儒雅。
吴懿早有预料,神色淡定,举杯道:“请!”
“哎呀呀!此酒香气浓郁,醇厚绵长,清澈如甘泉……实乃郑某平生仅见!”
郑泉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酒碗,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凑近前鼻翼微动,贪婪地嗅着酒香。
吴懿已经仰头饮下,感受着喉间火辣辣的滚烫感,大声道:“干!”
郑泉先轻嗅酒香,时而闭目,时而蹙眉,脸上的胡须都在根根颤动,激动难以自制。
仔细看了一阵,才深吸一口气,捧起酒杯仰头啜饮,只听一阵滋溜溜的声音回荡在房中。
一杯酒入腹,郑泉小心沾着胡须上的酒渍用舌头舔干净,微眯着眼睛嗅着酒杯,似乎回味无穷。
“如何?”吴懿眉梢一挑,他相信这酒郑泉肯定没喝过。
“好酒,好酒……”郑泉竟是目光呆滞,问道:“仙酿也不过如此。”
“来人,倒酒!”吴懿大笑。
这可是我外甥酿亲手的酒,能不好吗?
“呜呜呜……”
却没想到,下一刻,郑泉竟趴在桌上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