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要是能做?那些盐枭还闹什么?”
老汉眯着眼:“那些盐田里泡大的主儿啊,私盐再贱也是自家饭碗。”
忽然压低嗓子,喉间滚出几声闷笑:“如今朝廷一道黄纸,倒要把豺狼变家犬?能不闹吗?说到底!”
“唉!以后苦的还是咱老百姓,等官家独掌了盐秤,唉......”
封子绘靴底碾过血渍混杂的泥地,地上横摆的十几具尸体散出一股血腥味,抬手止住持刀的部曲。
“过去,你们只能如鼷鼠窃行,如今朝廷特恩,准民煮盐,许你们堂堂正正支灶谋生。不想尔等倒敢跟着几个盐枭,作这诛九族的勾当!”
一老者微微叹气,佝偻着身子往前,颤巍巍地抬手压下官兵的刀刃。
“封大人,老朽念着您和令尊的恩德!可自打高氏父子掌权,这百年来祖传的盐田,一亩亩都成了官产。”
咳嗽着指向远处的盐田:“这盐碱地上长不出庄稼,老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今日若不敢争。来日只怕娃娃们都没得指望了!”
“支灶还要税钱,官收一钱,转手就卖三文,咱们这些煮海的,可不就成了官家的活灶台,煮盐奴了吗?”
封子绘缓步上前,伸手虚扶住老者,声音沉了几分:“老丈且听我一言!”
“若任盐田尽归私产,那些不产盐的州县百姓,难道就该淡食而死?”
说话间转向众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祖辈经营,不过是承朝廷恩典罢了!”
“一年一灶可产盐至少八十斗,五百钱灶税不占什一,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至于什么一文收三文卖?”
封子绘突然冷笑:
“都是那些盐枭哄人的鬼话,尔等也当真?朝廷若要盘剥,直接多收灶税便是,何须与尔等多费唇舌?”
“这盐,是天下人的盐!”手指划过在场每一个人的面庞,“尔等且睁眼看看,除了那些盐枭,还有谁在搅乱盐市?到底又是谁在祸害民生?”
“此刻弃械者,仍是朝廷的良民,照旧支灶谋生,养家兴业!”
封子绘话音陡然发狠:“若仍是执迷不悟,当与反贼无异!”
听到一人丢械的声音,一人,两人纷纷开始甩了身上的木棍,锄棒。
“往后,盐场受官府保护,一为防豪强圈占,二为绝盐枭垄断。就是为使这白盐,真能惠及天下苍生。尔等切莫再为小利作乱,也切莫再听小人唆使......”
自北境往邺京,途经信都。
高澄便服信步在街巷,几个嬉戏的孩童追逐着绕他转了一圈,又嬉笑着跑开。
望着那些远去的小小身影,想起儿时,秦姝当年也是这样跟在自己身后。为何如今竟能这般决绝地离他而去?
行至街角,忽见一青袍道士设摊测字。
高澄眉梢微挑,信步上前拂衣而坐。
那道士抬眼打量,但见:左侧立着一人抱刀气度森然,眼前人衣饰虽简却难掩贵气,腰间金扣玉钩。
心头骤紧,面上却不露分毫,只将宣纸徐徐铺开,双手奉上毛笔:“请公子闭目书字,心诚则灵。”
“哦?”
高澄唇角掠过一丝讥诮,暗道江湖伎俩不过是故弄玄虚。
横竖闲来无事,便阖眼挥笔写下‘天’字。
待睁眼时,只见那道士捧着纸的手在微微发颤。
“公子,本有飞龙入天之命!”
高澄顿时来了兴致,笑意难掩:“呵,是吗?”
道士喉结滚动,又惊惶改口:“只是......只是这龙角未成,恐止步于二八之数......”
高澄眸光骤冷,垂目看去,自己方才闭眼所写明明是‘天’,竟因笔势散乱化作‘二八’两字。
“道长这解字的功夫,倒是比写字更有意思。那止于二八,又是何意呀?”
那道士又摆出一张纸,抬首示意:“请公子留下生辰八字!”
高澄再写,“辛丑 庚寅 辛巳日癸巳时。”
那道士拖出八字盘,手指急速掐算,凝重叹气。
“辛丑壁上土,本属金牛之垣,厚重载物,主根基稳固......”
高澄侧首细听。
“奈何公子拆天成‘二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二生火,八属木。
火遇木则旺,反成了火金交战,火多金熔啊!这二八就是公子一劫数。”
斛律光在一旁看得分明,高澄眸中早已生怒,却只是问道:“什么劫数?”
“熔金,熔金,火旺成生死之劫,鼎革之变,累世的基业,厚实的根基,皆为火化,穷其一生终不免为他人作嫁!”
高澄再也听不下,霍然起身:“测字要我闭目书写,引出你这牵强附会的'二八'之说,当真荒谬。”
眸光一闪,再道:“若是能掐便会算,那我且考考你泽风大过的爻辞,你背来听听?”
那道士面色一僵,额角渗出细汗,嘴唇嗫嚅着却吐不出半句经文。
“连卦辞都背不全,也敢妄言天机?披着道袍,引伏生言。满嘴,满嘴全是胡诌......”高澄拂袖转身,寒声道,“明月——砸!”
“公子,公子!贫道所言句句属实啊!”
道士扑跪在地,听到身后案几倾塌,转身只见幡旗已被撕裂。转眼间卦摊已成满地狼藉。
高澄头也不回地离去,唯留下那道士瘫坐,以及四周围观人的指指点点,窃笑不已。
虽觉出了口恶气,可那道士的谶言却如附骨之疽,一直在高澄耳畔萦绕。
究竟谁是自己命中的火,谁是自己命中的木?这‘二八之劫’又应在何处,应在何时?
斛律光紧随其后,见高澄剑眉深锁,便劝解道:“大将军,江湖术士之言何必挂怀?”
“也是。”高澄抚过腰间玉蚂蚱,失笑道:“连易经都背不出,不过是个招摇撞骗的狂徒罢了。”
走着走着,忽然想到高洋,丙午生人,不正属火?若那道士讲的都是真的,是不是所谓的‘二八之劫’与他有关?
又不由摇头自嘲,明明就是字没写公正,哪有什么‘二八之劫’。
高澄、高洋,以及庶弟高浚、高淹、高浟都紧跟在他身后疾行。
崔昂则在一旁快速汇报盐政施行的结果。
“前些时日盐枭作乱,确致盐产骤减,市价翻涨一倍,不过皆是癣疥之疾,沧州盐山已经奉行新政,各地小股骚乱亦皆弹压。这盐产量,预计旬月便能恢复七成,到时候盐价便可稳定。”
老汉眯着眼:“那些盐田里泡大的主儿啊,私盐再贱也是自家饭碗。”
忽然压低嗓子,喉间滚出几声闷笑:“如今朝廷一道黄纸,倒要把豺狼变家犬?能不闹吗?说到底!”
“唉!以后苦的还是咱老百姓,等官家独掌了盐秤,唉......”
封子绘靴底碾过血渍混杂的泥地,地上横摆的十几具尸体散出一股血腥味,抬手止住持刀的部曲。
“过去,你们只能如鼷鼠窃行,如今朝廷特恩,准民煮盐,许你们堂堂正正支灶谋生。不想尔等倒敢跟着几个盐枭,作这诛九族的勾当!”
一老者微微叹气,佝偻着身子往前,颤巍巍地抬手压下官兵的刀刃。
“封大人,老朽念着您和令尊的恩德!可自打高氏父子掌权,这百年来祖传的盐田,一亩亩都成了官产。”
咳嗽着指向远处的盐田:“这盐碱地上长不出庄稼,老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今日若不敢争。来日只怕娃娃们都没得指望了!”
“支灶还要税钱,官收一钱,转手就卖三文,咱们这些煮海的,可不就成了官家的活灶台,煮盐奴了吗?”
封子绘缓步上前,伸手虚扶住老者,声音沉了几分:“老丈且听我一言!”
“若任盐田尽归私产,那些不产盐的州县百姓,难道就该淡食而死?”
说话间转向众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祖辈经营,不过是承朝廷恩典罢了!”
“一年一灶可产盐至少八十斗,五百钱灶税不占什一,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至于什么一文收三文卖?”
封子绘突然冷笑:
“都是那些盐枭哄人的鬼话,尔等也当真?朝廷若要盘剥,直接多收灶税便是,何须与尔等多费唇舌?”
“这盐,是天下人的盐!”手指划过在场每一个人的面庞,“尔等且睁眼看看,除了那些盐枭,还有谁在搅乱盐市?到底又是谁在祸害民生?”
“此刻弃械者,仍是朝廷的良民,照旧支灶谋生,养家兴业!”
封子绘话音陡然发狠:“若仍是执迷不悟,当与反贼无异!”
听到一人丢械的声音,一人,两人纷纷开始甩了身上的木棍,锄棒。
“往后,盐场受官府保护,一为防豪强圈占,二为绝盐枭垄断。就是为使这白盐,真能惠及天下苍生。尔等切莫再为小利作乱,也切莫再听小人唆使......”
自北境往邺京,途经信都。
高澄便服信步在街巷,几个嬉戏的孩童追逐着绕他转了一圈,又嬉笑着跑开。
望着那些远去的小小身影,想起儿时,秦姝当年也是这样跟在自己身后。为何如今竟能这般决绝地离他而去?
行至街角,忽见一青袍道士设摊测字。
高澄眉梢微挑,信步上前拂衣而坐。
那道士抬眼打量,但见:左侧立着一人抱刀气度森然,眼前人衣饰虽简却难掩贵气,腰间金扣玉钩。
心头骤紧,面上却不露分毫,只将宣纸徐徐铺开,双手奉上毛笔:“请公子闭目书字,心诚则灵。”
“哦?”
高澄唇角掠过一丝讥诮,暗道江湖伎俩不过是故弄玄虚。
横竖闲来无事,便阖眼挥笔写下‘天’字。
待睁眼时,只见那道士捧着纸的手在微微发颤。
“公子,本有飞龙入天之命!”
高澄顿时来了兴致,笑意难掩:“呵,是吗?”
道士喉结滚动,又惊惶改口:“只是......只是这龙角未成,恐止步于二八之数......”
高澄眸光骤冷,垂目看去,自己方才闭眼所写明明是‘天’,竟因笔势散乱化作‘二八’两字。
“道长这解字的功夫,倒是比写字更有意思。那止于二八,又是何意呀?”
那道士又摆出一张纸,抬首示意:“请公子留下生辰八字!”
高澄再写,“辛丑 庚寅 辛巳日癸巳时。”
那道士拖出八字盘,手指急速掐算,凝重叹气。
“辛丑壁上土,本属金牛之垣,厚重载物,主根基稳固......”
高澄侧首细听。
“奈何公子拆天成‘二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二生火,八属木。
火遇木则旺,反成了火金交战,火多金熔啊!这二八就是公子一劫数。”
斛律光在一旁看得分明,高澄眸中早已生怒,却只是问道:“什么劫数?”
“熔金,熔金,火旺成生死之劫,鼎革之变,累世的基业,厚实的根基,皆为火化,穷其一生终不免为他人作嫁!”
高澄再也听不下,霍然起身:“测字要我闭目书写,引出你这牵强附会的'二八'之说,当真荒谬。”
眸光一闪,再道:“若是能掐便会算,那我且考考你泽风大过的爻辞,你背来听听?”
那道士面色一僵,额角渗出细汗,嘴唇嗫嚅着却吐不出半句经文。
“连卦辞都背不全,也敢妄言天机?披着道袍,引伏生言。满嘴,满嘴全是胡诌......”高澄拂袖转身,寒声道,“明月——砸!”
“公子,公子!贫道所言句句属实啊!”
道士扑跪在地,听到身后案几倾塌,转身只见幡旗已被撕裂。转眼间卦摊已成满地狼藉。
高澄头也不回地离去,唯留下那道士瘫坐,以及四周围观人的指指点点,窃笑不已。
虽觉出了口恶气,可那道士的谶言却如附骨之疽,一直在高澄耳畔萦绕。
究竟谁是自己命中的火,谁是自己命中的木?这‘二八之劫’又应在何处,应在何时?
斛律光紧随其后,见高澄剑眉深锁,便劝解道:“大将军,江湖术士之言何必挂怀?”
“也是。”高澄抚过腰间玉蚂蚱,失笑道:“连易经都背不出,不过是个招摇撞骗的狂徒罢了。”
走着走着,忽然想到高洋,丙午生人,不正属火?若那道士讲的都是真的,是不是所谓的‘二八之劫’与他有关?
又不由摇头自嘲,明明就是字没写公正,哪有什么‘二八之劫’。
高澄、高洋,以及庶弟高浚、高淹、高浟都紧跟在他身后疾行。
崔昂则在一旁快速汇报盐政施行的结果。
“前些时日盐枭作乱,确致盐产骤减,市价翻涨一倍,不过皆是癣疥之疾,沧州盐山已经奉行新政,各地小股骚乱亦皆弹压。这盐产量,预计旬月便能恢复七成,到时候盐价便可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