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连日的风雪竟罕见地停歇了,窗外的晨光渐渐浓烈起来,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将案几、茶盏都镀上一层暖融融的光晕,驱散了屋内的寒气。
刘长宏闻言,指尖在案上轻轻摩挲着,沉吟片刻,凝重道:“遣散容易,可这些人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民,放出去未必能安稳度日,反倒可能再被乱军裹挟,编入军中更需谨慎,刘武周旧部中不乏死忠,贸然收编恐留隐患。”
随着他话音落下,屋内一时间陷入沉寂。林元正指尖轻叩着茶盏边缘,迟疑道:“刘师,此番作战,轻骑二十多人轻伤,昨日也已妥善包扎安置,也无甚兵力缺失,倒是无需挑选精壮充实,我倒有一策,只不过此事颇有些冒险……”
刘长宏微微一怔,抬眸看向他:“哦?有何冒险之处?且说来听听。”
林元正深呼了一口气,目光锐利,缓缓开口说道:“依我之见,不如我等寻可靠之人率领,一路向北征伐,越过雁门关,入朔州、云州,直入漠南,突厥王庭所在。突厥近年虽强,却也并非无懈可击,趁其内部未稳之际北上,既能将这俘兵卒化作利刃,又能断了后患,倒是一举两得。”
刘长宏眉头微蹙,指尖轻叩案沿:“北上伐突厥?这步子未免太大了些。眼下我等不过暂临介休休整,根基全无,若贸然分兵远征,怕是首尾难顾。”
刘武轩也接口道:“阿耶说得是,漠南苦寒,粮草转运不易,五万兵卒若粮草不济,极易生变。再者,突厥与中原纠葛甚深,此事牵连太大,需得三思。”
林元正闻言,摇了摇头,嘴角微微上扬:“无需动用五万兵卒。那些被俘兵卒中,有不少是被强征裹挟来的壮丁,尽可将他们遣散,让其另谋生路。至于刘武周的旧部,还有那些唐军残军,倒是可以收编整训,由他们随队向北征伐,沿途以战养战……”
他顿了顿,语气渐沉,眼底闪过一丝冷冽:“至于军中的突厥人,愿归降者,可留其性命,编入辅营效力,不愿归降者……”
话音未落,他指尖在案上重重一按,虽未说尽,那 “格杀勿论” 的决绝已显露无遗。
这些年听了无数教诲,又在刀光剑影里滚过几遭,林元正早已不是那个心慈手软的性子。乱世之中,妇人之仁换不来安稳,唯有雷霆手段才能镇住乱象,这点,他比谁都清楚。
刘长宏将他眼底的狠厉看在眼里,微微颔首:“你能这般想,倒是长进了。只是甄别归降者时,需得留几分余地,莫要一概而论,寒了可用之人的心。对了,说起率军之人,我倒有个合适的人选。”
见林元正与刘武轩齐齐转头望来,刘长宏笑着说道:“这人你们也见过,便是尉迟敬德。他武艺出众,作战勇猛,性子又果敢,最适合领军冲锋打些硬仗,由他来带这支新编队伍北上,再合适不过。”
林元正闻言一怔,想起历史上对于尉迟恭的记载,这又是一员归降大唐之后的绝世战将,没想到阴差阳错能跟着己方,缓声道:“尉迟将军的确是良将,先前在山道之中便已认识,倒是军将之才,只是…… 他毕竟是刘武周旧部,如今虽归降,骤然委以重任,会不会……”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刘长宏打断他,指尖在案上轻轻一点,“尉迟敬德虽是降将,却非反复无常之辈。昨日我与他闲谈,见他对突厥扰边之事颇有愤慨,倒是与咱们北上的意图相合。再者,这群俘虏留之拖累,弃之也是隐患,便由亲近他们的尉迟敬德去率领,或许能成一大助力。”
刘武轩听了许久,也算是明白了过来,接口道:“阿耶说得是,尉迟将军的本事摆在那里,若能真心归顺,确实能省不少力气,我看可以一试。”
林元正闻言,略一沉吟,便明白了刘长宏的用意,反正这支队伍的调度处置全由尉迟恭负责,这五万多俘虏经仔细甄选后,能成军的大约有两万兵力左右,即便将来战局不利,这支队伍在北上途中有什么闪失,甚至全军叛逃或是覆灭,也伤不到己方的根本。
他抬眸看向刘长宏,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刘师是想让他在实战中验验心性?”
刘长宏不置可否,只淡淡道:“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遛。甄选后兵力虽不算少,却也算不上咱们的命脉,给他这个责职,既是信任,也是考验。”
林元正指尖在案上轻轻一叩,终是颔首:“那便依刘师之意。只是还需派些得力之人从旁协助,一来帮他整训队伍,二来…… 也可盯着些军心动向........”
刘长宏却是摇了摇头,凝声道:“无需如此。既决定用他,便该给足信任。若处处设防,反倒显得咱们小家子气,也会寒了他的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人:“兵力虽是试探,却也是诚意。尉迟敬德若真是栋梁之才,自会明白这是机遇,若他当真心存二志,即便咱们层层设防,该出的乱子也未必能拦得住。”
按照刘长宏心中所想,乱世之中,用人之道在于恩威并施,更在于给予足够的信任。尉迟恭若能真心归附,这俘虏之兵亦能成为一股强大助力,助他们在这乱世中行进得更为安稳,若他心怀异志,即便制衡设防,也难保不会生变,倒不如赌上一把,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林元正闻言,指尖微微一顿,疑惑道:“刘师是怕…… 刻意制衡反倒逼得他生了异心?”
“正是。” 刘长宏颔首,郑重道:“乱世之中,人心最是微妙。与其处处提防,不如让他放手去做,成,则为我所用,败,便当看清了一个人,左右咱们的根基不在此地,输得起这一局。”
林元正沉吟片刻,终是点头:“既如此,便全听刘师安排,只是北上的粮草与军械,可从介休城查获的物资里划拨一半给他,莫要让他因补给不足误了战机。”
刘长宏颔首应道:“理当如此。让林安清点时留出份额,军械挑些合用的配给,再多拨些战马予他,北路多山地平原,骑兵用得上。”
刘武轩在旁补充:“我稍后便吩咐下去,让安叔他们今日内把物资清点妥当,明日便可交由尉迟将军过目。”
林元正看向窗外渐高的日头,语气沉稳:“也好。让他早日整军出发,咱们也能腾出手来继续行军前往幽州,至于这介休城,便留给李唐去折腾便是,想来李世民也不会苛待城内百姓。”
刘长宏闻言,颔首轻笑道:“你倒是看得通透。介休地处要冲,留与李唐,既免了咱们分兵驻守的消耗,也能卖他们一个人情。”
顿了顿,刘长宏继而叮嘱道:“毕竟眼下,咱们与他们还犯不着为一座城池暴露身份。你们出外行事,切记遮掩面容,莫要让李唐那边斥候探查之人看清样貌,尤其是家主,以后林家仍需在长安行走,更需谨慎。”
林元正颔首应道:“刘师放心,我明白轻重。此次拔营后,便让弟兄们换上寻常军士的装束,面上多带些遮掩,我尽量不与李唐兵马照面……..”
“只是咱们把粮草、军械还有银钱辎重都带走了,那秦王若是知晓,不知脸上会是何种光景……” 刘武轩忽然开口,神色带着几分古怪,话没说完便先笑出了声,“说起来,这些可都是刘武周劫掠整个河东得来的,咱们不过是顺手取之,倒省得留给李唐做了嫁衣。”
林元正指尖轻叩案沿,眼底也带了丝笑意,“李世民纵有不满,也挑不出错处,毕竟是咱们免了他们的覆灭之祸,再加上我等打下的介休,战利品如何处置,本就该由咱们说了算。”
他随即想起了些历史记载,继续说道:“对了,说到此处,我可记得刘武周此前还有一处据点,那是他潜伏之处,位于介休周遭附近。据点内可是颇为精妙,想来亦囤积了不少物资,若能寻得,对咱们后续行动或许大有助益。”
刘长宏闻言,指尖在案上轻轻摩挲着,沉吟片刻,凝重道:“遣散容易,可这些人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民,放出去未必能安稳度日,反倒可能再被乱军裹挟,编入军中更需谨慎,刘武周旧部中不乏死忠,贸然收编恐留隐患。”
随着他话音落下,屋内一时间陷入沉寂。林元正指尖轻叩着茶盏边缘,迟疑道:“刘师,此番作战,轻骑二十多人轻伤,昨日也已妥善包扎安置,也无甚兵力缺失,倒是无需挑选精壮充实,我倒有一策,只不过此事颇有些冒险……”
刘长宏微微一怔,抬眸看向他:“哦?有何冒险之处?且说来听听。”
林元正深呼了一口气,目光锐利,缓缓开口说道:“依我之见,不如我等寻可靠之人率领,一路向北征伐,越过雁门关,入朔州、云州,直入漠南,突厥王庭所在。突厥近年虽强,却也并非无懈可击,趁其内部未稳之际北上,既能将这俘兵卒化作利刃,又能断了后患,倒是一举两得。”
刘长宏眉头微蹙,指尖轻叩案沿:“北上伐突厥?这步子未免太大了些。眼下我等不过暂临介休休整,根基全无,若贸然分兵远征,怕是首尾难顾。”
刘武轩也接口道:“阿耶说得是,漠南苦寒,粮草转运不易,五万兵卒若粮草不济,极易生变。再者,突厥与中原纠葛甚深,此事牵连太大,需得三思。”
林元正闻言,摇了摇头,嘴角微微上扬:“无需动用五万兵卒。那些被俘兵卒中,有不少是被强征裹挟来的壮丁,尽可将他们遣散,让其另谋生路。至于刘武周的旧部,还有那些唐军残军,倒是可以收编整训,由他们随队向北征伐,沿途以战养战……”
他顿了顿,语气渐沉,眼底闪过一丝冷冽:“至于军中的突厥人,愿归降者,可留其性命,编入辅营效力,不愿归降者……”
话音未落,他指尖在案上重重一按,虽未说尽,那 “格杀勿论” 的决绝已显露无遗。
这些年听了无数教诲,又在刀光剑影里滚过几遭,林元正早已不是那个心慈手软的性子。乱世之中,妇人之仁换不来安稳,唯有雷霆手段才能镇住乱象,这点,他比谁都清楚。
刘长宏将他眼底的狠厉看在眼里,微微颔首:“你能这般想,倒是长进了。只是甄别归降者时,需得留几分余地,莫要一概而论,寒了可用之人的心。对了,说起率军之人,我倒有个合适的人选。”
见林元正与刘武轩齐齐转头望来,刘长宏笑着说道:“这人你们也见过,便是尉迟敬德。他武艺出众,作战勇猛,性子又果敢,最适合领军冲锋打些硬仗,由他来带这支新编队伍北上,再合适不过。”
林元正闻言一怔,想起历史上对于尉迟恭的记载,这又是一员归降大唐之后的绝世战将,没想到阴差阳错能跟着己方,缓声道:“尉迟将军的确是良将,先前在山道之中便已认识,倒是军将之才,只是…… 他毕竟是刘武周旧部,如今虽归降,骤然委以重任,会不会……”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刘长宏打断他,指尖在案上轻轻一点,“尉迟敬德虽是降将,却非反复无常之辈。昨日我与他闲谈,见他对突厥扰边之事颇有愤慨,倒是与咱们北上的意图相合。再者,这群俘虏留之拖累,弃之也是隐患,便由亲近他们的尉迟敬德去率领,或许能成一大助力。”
刘武轩听了许久,也算是明白了过来,接口道:“阿耶说得是,尉迟将军的本事摆在那里,若能真心归顺,确实能省不少力气,我看可以一试。”
林元正闻言,略一沉吟,便明白了刘长宏的用意,反正这支队伍的调度处置全由尉迟恭负责,这五万多俘虏经仔细甄选后,能成军的大约有两万兵力左右,即便将来战局不利,这支队伍在北上途中有什么闪失,甚至全军叛逃或是覆灭,也伤不到己方的根本。
他抬眸看向刘长宏,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刘师是想让他在实战中验验心性?”
刘长宏不置可否,只淡淡道:“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遛。甄选后兵力虽不算少,却也算不上咱们的命脉,给他这个责职,既是信任,也是考验。”
林元正指尖在案上轻轻一叩,终是颔首:“那便依刘师之意。只是还需派些得力之人从旁协助,一来帮他整训队伍,二来…… 也可盯着些军心动向........”
刘长宏却是摇了摇头,凝声道:“无需如此。既决定用他,便该给足信任。若处处设防,反倒显得咱们小家子气,也会寒了他的心。”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人:“兵力虽是试探,却也是诚意。尉迟敬德若真是栋梁之才,自会明白这是机遇,若他当真心存二志,即便咱们层层设防,该出的乱子也未必能拦得住。”
按照刘长宏心中所想,乱世之中,用人之道在于恩威并施,更在于给予足够的信任。尉迟恭若能真心归附,这俘虏之兵亦能成为一股强大助力,助他们在这乱世中行进得更为安稳,若他心怀异志,即便制衡设防,也难保不会生变,倒不如赌上一把,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林元正闻言,指尖微微一顿,疑惑道:“刘师是怕…… 刻意制衡反倒逼得他生了异心?”
“正是。” 刘长宏颔首,郑重道:“乱世之中,人心最是微妙。与其处处提防,不如让他放手去做,成,则为我所用,败,便当看清了一个人,左右咱们的根基不在此地,输得起这一局。”
林元正沉吟片刻,终是点头:“既如此,便全听刘师安排,只是北上的粮草与军械,可从介休城查获的物资里划拨一半给他,莫要让他因补给不足误了战机。”
刘长宏颔首应道:“理当如此。让林安清点时留出份额,军械挑些合用的配给,再多拨些战马予他,北路多山地平原,骑兵用得上。”
刘武轩在旁补充:“我稍后便吩咐下去,让安叔他们今日内把物资清点妥当,明日便可交由尉迟将军过目。”
林元正看向窗外渐高的日头,语气沉稳:“也好。让他早日整军出发,咱们也能腾出手来继续行军前往幽州,至于这介休城,便留给李唐去折腾便是,想来李世民也不会苛待城内百姓。”
刘长宏闻言,颔首轻笑道:“你倒是看得通透。介休地处要冲,留与李唐,既免了咱们分兵驻守的消耗,也能卖他们一个人情。”
顿了顿,刘长宏继而叮嘱道:“毕竟眼下,咱们与他们还犯不着为一座城池暴露身份。你们出外行事,切记遮掩面容,莫要让李唐那边斥候探查之人看清样貌,尤其是家主,以后林家仍需在长安行走,更需谨慎。”
林元正颔首应道:“刘师放心,我明白轻重。此次拔营后,便让弟兄们换上寻常军士的装束,面上多带些遮掩,我尽量不与李唐兵马照面……..”
“只是咱们把粮草、军械还有银钱辎重都带走了,那秦王若是知晓,不知脸上会是何种光景……” 刘武轩忽然开口,神色带着几分古怪,话没说完便先笑出了声,“说起来,这些可都是刘武周劫掠整个河东得来的,咱们不过是顺手取之,倒省得留给李唐做了嫁衣。”
林元正指尖轻叩案沿,眼底也带了丝笑意,“李世民纵有不满,也挑不出错处,毕竟是咱们免了他们的覆灭之祸,再加上我等打下的介休,战利品如何处置,本就该由咱们说了算。”
他随即想起了些历史记载,继续说道:“对了,说到此处,我可记得刘武周此前还有一处据点,那是他潜伏之处,位于介休周遭附近。据点内可是颇为精妙,想来亦囤积了不少物资,若能寻得,对咱们后续行动或许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