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与魏国的海上争霸?-《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早在千年前的汉朝,有一位大儒就说过,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魏崇延面色铁青道,“怎么到他这里,竟然还提出了私有财产!”

  “他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魏无忌说道:“陛下也不必为此事过于担忧。”

  “让朕如何不担忧!他这样做,是在动摇天下人心!”

  魏崇延这句话不但不夸张,反而一语中的。

  皇权时代,统制的基础有两方面:

  一是生产资料,也就是土地。

  将百姓锁死在土地上,让他们不能随意迁徙,这样就更好控制和管理。

  二是想法,也就是思想宣传。

  其实在李彦前世的那个时代的历史也是如此。

  中国古代,在汉武帝之前,都没有形成统一的一种思想。

  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各有各信奉的学说。

  例如有法家,有农家,儒家,墨家等等。

  也就是说,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理念,各自为各自的理念去推动一些事,甚至教化百姓。

  那百姓的想法,自然也各有不同。

  例如有的百姓信奉道家学说,每天种种地,然后就开始打盹,或者避世。

  你作为一个君王,当你要征兵的时候,要么找不到人,找到人了要么得到的答案就是:上善若水,打个屁的仗!滚一边玩去!

  也可能是:仁爱非攻,别整幺蛾子!

  这样民间的百姓当然各自都活得很滋润,因为隔壁那群儒生只能对儒生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就是,做君主要有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

  那你老百姓,肯定也得有你老百姓的样子咯!

  那你该上场打仗的时候,你怎么能不上场呢?

  忠义难道不是你这个老百姓该有的吗?

  你不忠义,不为大家付出你自己的生命,你还配活着吗?

  这些具备典型儒家的话语,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不具备市场。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动员过程太过生硬。

  例如秦国商鞅的那一套,是用制度上的强行规定来控制肉体,达到全民皆兵。

  后来汉武帝见到了董仲舒,董仲舒就跟汉武帝说:其他学说都是来捣乱的,关键时刻不服从大局,儒学您要不看一下,我拉屎的时候,在厕所顺便改编了一下。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独尊儒术。

  好了,这下原本只能在自己的角落喷空气的儒生们,有了官方背书,立刻去隔壁村的大树下,把一个正在睡午觉的小伙子提起来:看什么看!你这个年纪你是怎么睡得着觉的!现在匈奴正在北边,你不上战场,你不愧疚吗!我告诉你,你要是不上战场,明天整个村子的人都鄙视你!鄙视你的父母!鄙视你全家!鄙视你祖宗十八代!

  皇权在四处寻找能够巩固自己的,看到各种学说,都摇头,直到看到儒家,那迷茫的眼神,顿时放出了足以击穿宇宙顽固的光。

  就你了!

  那么回到魏崇延这句话上面,他认为李彦所说的个人私有财产,是在摧毁儒家的根基。

  儒家的根基是皇权的根基。

  所以他非常愤怒,但愤怒背后其实是恐惧。

  如果这种情况在大夏蔓延开,必将形成系统性的学说,从而颠覆以皇权为绝对统治中心的儒学。

  儒学被颠覆后,皇权必然被削弱。

  魏崇延知道,魏无忌也知道。

  所谓魏无忌举了那个县令搬去江宁的例子。

  礼部尚书刘言突然说道:“陛下,臣认为,他这种学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什么弱点?”

  “不具备凝聚心,若完全推崇私人的财产,大家必然各自为政,一旦战争打响,民间都自己想自己的,谁还愿意冲锋陷阵?谁又愿意报效朝廷?谁还会去讲忠义?”

  刘言不慌不忙,侃侃而谈。

  “所有人只想自己的,到时候我王师南下,夏人闻天兵而来,必不战自溃!”

  魏崇延倒是一愣,仔细想了想,却说道:“但现在却已经有本朝官员辞官去了夏国。”

  刘言说道:“一个小小的县令而已,大魏来去自留,他们要去就去,过去了以后必然会后悔!”

  魏崇延又思索片刻,忍不住说道:“也不是没有道理,可那只舔狗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难道想不到这里面的危险吗?”

  “他太自负了!”

  “嗯!姑且先观察。”魏崇延说道,“对了,送去江宁大学的人,怎么样了?”

  “已经入学。”

  “如何?那里有火药的配方吗?”

  “没有。”魏无忌摇了摇头,“夏主不会将这样的机密放到大学去的,大学目前学习的都是以工艺和商业为主。”

  “这有什么用?”魏崇延有些不满。

  “臣倒是觉得夏国的产业群很值得我们借鉴,这些理论知识,是可以在大学里学习到的。”魏无忌回答道。

  “行吧行吧。”得知不能拿到火药的配方,魏崇延有些悻悻然,“那就在大周留下来的古籍上继续尝试吧,朕已经给足了时间,烟花总得变火药了吧?”

  “工部的人正在不断尝试,已经试过几次,效果还不错。”

  魏崇延叹了口气,坐回去。

  这时,内侍王振急匆匆赶进来:“陛下,登州郡送来了消息。”

  “是已经拦截了夏国的船吗?”魏崇延笑着打开。

  看完后,脸色凝固住了。

  “青州沿海的海盗,被夏人击败,连岛屿都被攻占!”

  魏崇延顿时觉得事态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现在怎么办?”

  “其实不需要拦截,没必要在登州郡投入太多精力。”刘言说道,“只要我们扰乱辽国,趁机北上,击败辽军,海线不海线的,都无所谓!”

  “不能这么说。”魏无忌站出来说道,“夏国现在出海,尤其是搭建起了从临安到辽东的海线,对我们的威胁不仅仅是联络辽国这么简单。若两国再交战,夏军随时可能会从海线北上,在登州郡登陆,到时候我们到底要不要往登州派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