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修复关系-《神农传承:我的农业天赋觉醒了》

  林野解释道:“彭欣大使和陆承钧已经分析过在中东设立石油公司的政治考量。中石油野们共和国分公司规模小、实力弱,并入禾源能源集团后可以增强实力,强化政治职能,消除内耗,反而能让华夏在中东的影响力更大。”

  议长认真地问:“你能保证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吗?哪怕要承受经济损失。”林野立即回答:“我以人格担保,愿意倾家荡产支持国家。”议长点点头:“好,我决定支持这个方案,但需要给我时间说服相关人员。”

  随后林野将沙漠治理价格确定为每平方公里五万元,但要求政府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全力支持。议长感叹道:“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工程,成功后远超古代七大奇迹。”

  院长提醒道:“沙漠治理技术如此珍贵,肯定会引起国际关注。必须藏好技术,全球沙漠面积巨大,恐怕会招来盗贼和杀手。”林野回答:“我会注意的。虽然技术他们偷不走,但我担心科学家们会被盯上。”

  议长突然笑着问:“如果美国来求你治理沙漠,你准备收多少钱?”林野毫不犹豫地说:“十万美元一平方公里。”议长和院长都震惊了。林野解释道:“美国寸土寸金,把沙漠治理成良田的价值远超十万美元,他们会想通的。”

  议长和院长听完林野对美国沙漠治理的报价分析后,都觉得十万美元一平方公里的价格对美国来说确实很划算。美国沙漠面积约有一百万平方公里,总共需要支付一千亿美元。议长笑着说:“你这是要从美国身上捞块肥肉啊。”林野却小声嘀咕:“我还不知道要不要给他们治理呢。”院长说:“美国现在还没找上门来。”林野回答:“快了。”

  议长又问林野:“那二十平方公里的沙漠你真打算用来种粮食?”林野坦白道:“种粮食根本付不起每年几亿元的租金,能不能降低点租金?”议长盯着林野说:“说实话吧。”林野神秘地回答:“现在还不能透露计划,到时候你们别吃惊就行。”议长和院长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与此同时,在狗大户国,这个因石油资源而富裕的国家,国民享受着优厚的福利待遇。首都利雅得的居民生活富足,城市里到处都是奢华的文化设施。总统里维斯已经任职三年,在他的领导下,国家农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耕种面积达到360万公顷,农业成为第二大产业。不仅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出口,小麦出口量位居世界第六。中东地区的粮食危机完全没有影响到狗大户国,里维斯总统因此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在狗大户国总统府内,里维斯总统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简朴作风。他的住所、出行车辆和日常穿着都与普通百姓无异,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为官场营造了清廉氛围,受到国内外广泛称赞。

  这时,幕僚进来报告:“总统阁下,息斯敏回来了。”里维斯点点头:“让他进来。”当息斯敏走进办公室后,里维斯问道:“华夏之旅愉快吗?”

  息斯敏皱着眉头回答:“华夏给我的印象最差,那里的人都很野蛮。我反对在我国在华夏投资。”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还挨了打。”

  里维斯总统露出怀疑的表情:“华夏人伟大、素质高,你是不是做了什么?”息斯敏不屑地说:“您被假象蒙蔽了。”

  里维斯突然拍桌怒斥:“是你抢别人女朋友还开枪吧?”息斯敏震惊地瞪大眼睛。里维斯拿出一封信:“这是华夏议长的亲笔信,详细记录了你在华夏的所作所为。我安排的保镖也证实了这些。”息斯敏顿时蔫了。

  “你毁了我的全盘计划!”里维斯愤怒地说,“我本想通过投资拉近与华夏关系,同时获取利润。现在关系可能破裂!”说完,他狠狠扇了息斯敏一巴掌,“回家反省!”

  息斯敏委屈地抗议,里维斯更加愤怒:“要不是你是我儿子,我早就杀了你!你的行为近乎叛国!”

  息斯敏咬着牙离开了总统办公室。里维斯望着门口叹息道:“真是家门不幸啊。”幕僚上前建议:“总统阁下,我们应该诚恳地向华夏道歉。”

  里维斯点点头:“你帮我给华夏领导人写封信致歉,就说我过几天会亲自去华夏访问,敲定投资事宜。”接着他问道:“阿凡提什么时候回来?”幕僚回答:“五天后。”里维斯说:“虽然现在事情很多,但还是让他安心休息吧。”

  里维斯又提到:“之前华夏希望我们能让欧油克给中石油分公司一些份额,我当时拒绝了。现在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修复关系。”幕僚有些担忧:“这样会不会损害我们自己的利益?”

  里维斯解释道:“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必须发展其他支柱产业。我想借助华夏的制造业来发展我们自己的制造业。”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甚至愿意降低本国石油产量,让出部分份额,这样既能延长资源开发时间,也能让国民意识到不能只依赖石油。”

  幕僚听后表示认可:“您的想法很有远见。”里维斯感慨道:“要是能治理好国内的沙漠,我们的发展空间就更大了。”幕僚说:“但沙漠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里维斯摆摆手:“你先去办事吧。”说完继续看起了足球比赛。

  与此同时,华夏的议长和院长因为公务繁忙,只住了一晚就启程离开。林野决定跟随他们一起飞回去。赵新国、叶知鸢等人则留下来继续工作。由于乔木和小麦已经长成,加上有了自流井,当地的环境已经不像之前那么艰苦了。

  钻井工程结束后,军队没有立即撤离,而是留下来搭建简易住所。这些住所虽然简单,但比之前住的帐篷要好得多。议长在离开前承诺,回去后会立即组织运送物资、设备和科学家过来,还要征集志愿者,发动全民总动员来治理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