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走的于红梅眼珠子滴溜一转。
这有啥,她只需进家门前装作哭喊的样子,丈夫安武勇必然能明白自己的意思装病,如此一来,就算民兵队的人跟着又能怎样。
安武勇生病的事只要确定了,她就能正大光明的在明天把安以沫带回家。
见于红梅没有异议,于是杨建国就和王民德两人带着于红梅去了大队。围观的众人也见没有热闹看了,便四散回了家,各忙各的事儿了。
杨承宇望着远去的众人,明白此事待明日便可传遍大队,看样子还是要……
“媳妇,你回趟家拿一下户口本。”
杨承宇满脸认真,如今领证反倒是最稳妥的做法。他户口本上的年龄是二十岁,到了能领证的年龄,眼下就是看安以沫的是否是十八岁了。
好在这个年代的婚姻法男的二十岁就能领证,女的十八岁也可以。
先前想着后面再领证,也是因为安以沫的户口在安家,今天得知了消息,也为了了却后面的麻烦事,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今天领了证。
安以沫闻言,直接小跑回了方家取回了户口本,递给了杨承宇。
杨承宇翻开年龄一看,没想到上面登记的年龄比安以沫还大了一岁,写着十九,而入方家户口的原因,竟也不是以方启年妻子的名义,而是方家老爷子的养女。
安以沫见他愣神,开口解释道:“是方家老爷子明白自己方启年时日无多,这才给我用了养女的身份上的户口,怕耽误了我以后再嫁。”
这个解释并不稀奇,毕竟这个时代的户籍管理还不严谨,只要能打出的证明再盖个章,基本都能办成。而方家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大队里自然就给通过了。
杨承宇坚定开口:“明天咱就去领结婚证,现在咱们先去找邹支书,把结婚证明打出来,这样任他们怎么来闹都是在做无用功。”
看样子,只能先将打猎的事情延后一下,把此事了结。
等证明打完后,他回来去河里找找甲鱼,毕竟要想有钱花,还得甲鱼抓得多。当下时候就甲鱼值钱,在这个年代算得上金疙瘩了。
考虑到于红梅不太可能这么快从大队离开,杨承宇和安以沫没有立刻动身。
等了约莫半个小时,杨承宇才打着手电筒,带着安以沫前往大队。
两人赶到大队时,支书邹毅峰正准备关门回家。
“邹支书,稍等一下,我们想开个结婚证明。”杨承宇赶忙上前说道。
“结婚?”邹毅峰皱起眉头,疑惑地问,“你和安以沫?”
杨承宇改娶安以沫的事儿,已经传到了他们村子里。
要知道,之前杨承宇可是以要娶郝半青为由,申请了宅基地和自留地。
结果第二天,他改娶安以沫的消息就传开了,这让邹毅峰感觉自己被杨承宇给骗了、利用了。
“没错,家里闹了这一场,我算是清醒了。郝半青那种自私自利的人,根本就不是能过日子的人,跟安以沫比起来,她差远了。”杨承宇赶忙解释道。
他从邹毅峰看自己的眼神里,就知道对方心里有气。
邹毅峰接过杨承宇递来的香烟,看着杨承宇给自己点上。
“这个理由嘛,勉强还算说得过去,郝家那丫头确实不怎么样。”邹毅峰提起地上的煤油灯,推开门,走进屋里。放下煤油灯后,他坐了下来。
“你和安以沫结婚,那方家的两个丫头咋办?”邹毅峰和方启年共事多年,两人感情深厚。
“我和安以沫会把她们养大的,您想必也知道,我和安以沫已经送依婉去上学了。我们可以写保证书,保证供她们姐妹俩上完大学。”
“咳咳咳……”邹毅峰猛地咳嗽起来,杨承宇这话太出乎他意料,以至于被烟呛到了。
“你舍得花这个钱,送她们去上大学?”邹毅峰紧紧盯着杨承宇,仔细观察他的表情。
虽说已经是新时代,但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比较严重。
送两个丫头去上大学,任谁听了都会觉得惊讶。
方依婉去上学的事儿,邹毅峰自然知晓,毕竟他还兼任代课老师。
昨天安以沫送方依婉来报名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当时还诧异了好一阵。
但上小学的花费和上大学,那完全是两码事。
要是方家能出两个大学生,方启年在天之灵肯定会很欣慰。
杨承宇给自己点了根烟,十分肯定地说:“当然是真的,孩子的教育可重要了。既然我娶了安以沫,自然得对她们负责。以后,我会把她们当成亲妹妹一样对待。”
邹毅峰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行,你写保证书吧。写好了保证书,我再给你们写结婚证明和申请。”
听到这话,杨承宇连忙道谢:“多谢邹支书。”
于是,杨承宇写了两份保证书,打算留一份给邹毅峰,这样对方肯定能更放心些。
杨承宇和安以沫都在保证书上签了名,按了手印。
随后杨承宇又写了结婚申请和证明。有了这些,他和安以沫明天就可以去领证了。
至于于红梅的事儿,邹毅峰提都没提。
毕竟他心里清楚,于红梅肯定不是小偷。
杨承宇和安以沫连夜来开证明,就是想趁于红梅明天来闹事之前,把结婚证给领了。
对于安以沫父母的情况,邹毅峰也很了解,当初安以沫户口落在方家,还是他帮忙办理的。
拿上申请和证明,杨承宇和安以沫便回家了。回到家后,杨承宇提起水桶,拿着网抄就出了门。
到了河边,杨承宇发现竟然有好几个人提着煤油灯在捞鱼。
这些人之前不是还说鱼没人要么,怎么现在又来捞鱼了呢?
“杨承宇,你这头灯不错啊,多少钱买的?”杨承宇扭头一看,原来是王永康提着一盏煤油灯,满脸羡慕地看着他。
“五块钱呢,老贵了。”杨承宇一脸心疼地说道。
五块钱在当时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以买不少东西了。
现在的矿灯因为有点“高科技”的感觉,所以价格普遍比较高。
听到这个价格,王永康倒吸一口凉气。他连两块钱的手电筒都舍不得买,更别说花五块钱这么一大笔钱了。
“你不是说鱼没人要么,怎么自己也来捞鱼了?”杨承宇随口问道。
“我们跟你一样,都是来找甲鱼和乌龟的呀。鱼是没人要,可甲鱼和乌龟有人要啊。”王永康一脸得意,仿佛自己看穿了杨承宇的秘密。
“看来果然瞒不住了。”杨承宇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样也不错,至少大家都清楚他是靠甲鱼、乌龟这类水族营生,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么一来,往后下笼子怕是就没以前那么顺当了。
这有啥,她只需进家门前装作哭喊的样子,丈夫安武勇必然能明白自己的意思装病,如此一来,就算民兵队的人跟着又能怎样。
安武勇生病的事只要确定了,她就能正大光明的在明天把安以沫带回家。
见于红梅没有异议,于是杨建国就和王民德两人带着于红梅去了大队。围观的众人也见没有热闹看了,便四散回了家,各忙各的事儿了。
杨承宇望着远去的众人,明白此事待明日便可传遍大队,看样子还是要……
“媳妇,你回趟家拿一下户口本。”
杨承宇满脸认真,如今领证反倒是最稳妥的做法。他户口本上的年龄是二十岁,到了能领证的年龄,眼下就是看安以沫的是否是十八岁了。
好在这个年代的婚姻法男的二十岁就能领证,女的十八岁也可以。
先前想着后面再领证,也是因为安以沫的户口在安家,今天得知了消息,也为了了却后面的麻烦事,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今天领了证。
安以沫闻言,直接小跑回了方家取回了户口本,递给了杨承宇。
杨承宇翻开年龄一看,没想到上面登记的年龄比安以沫还大了一岁,写着十九,而入方家户口的原因,竟也不是以方启年妻子的名义,而是方家老爷子的养女。
安以沫见他愣神,开口解释道:“是方家老爷子明白自己方启年时日无多,这才给我用了养女的身份上的户口,怕耽误了我以后再嫁。”
这个解释并不稀奇,毕竟这个时代的户籍管理还不严谨,只要能打出的证明再盖个章,基本都能办成。而方家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大队里自然就给通过了。
杨承宇坚定开口:“明天咱就去领结婚证,现在咱们先去找邹支书,把结婚证明打出来,这样任他们怎么来闹都是在做无用功。”
看样子,只能先将打猎的事情延后一下,把此事了结。
等证明打完后,他回来去河里找找甲鱼,毕竟要想有钱花,还得甲鱼抓得多。当下时候就甲鱼值钱,在这个年代算得上金疙瘩了。
考虑到于红梅不太可能这么快从大队离开,杨承宇和安以沫没有立刻动身。
等了约莫半个小时,杨承宇才打着手电筒,带着安以沫前往大队。
两人赶到大队时,支书邹毅峰正准备关门回家。
“邹支书,稍等一下,我们想开个结婚证明。”杨承宇赶忙上前说道。
“结婚?”邹毅峰皱起眉头,疑惑地问,“你和安以沫?”
杨承宇改娶安以沫的事儿,已经传到了他们村子里。
要知道,之前杨承宇可是以要娶郝半青为由,申请了宅基地和自留地。
结果第二天,他改娶安以沫的消息就传开了,这让邹毅峰感觉自己被杨承宇给骗了、利用了。
“没错,家里闹了这一场,我算是清醒了。郝半青那种自私自利的人,根本就不是能过日子的人,跟安以沫比起来,她差远了。”杨承宇赶忙解释道。
他从邹毅峰看自己的眼神里,就知道对方心里有气。
邹毅峰接过杨承宇递来的香烟,看着杨承宇给自己点上。
“这个理由嘛,勉强还算说得过去,郝家那丫头确实不怎么样。”邹毅峰提起地上的煤油灯,推开门,走进屋里。放下煤油灯后,他坐了下来。
“你和安以沫结婚,那方家的两个丫头咋办?”邹毅峰和方启年共事多年,两人感情深厚。
“我和安以沫会把她们养大的,您想必也知道,我和安以沫已经送依婉去上学了。我们可以写保证书,保证供她们姐妹俩上完大学。”
“咳咳咳……”邹毅峰猛地咳嗽起来,杨承宇这话太出乎他意料,以至于被烟呛到了。
“你舍得花这个钱,送她们去上大学?”邹毅峰紧紧盯着杨承宇,仔细观察他的表情。
虽说已经是新时代,但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比较严重。
送两个丫头去上大学,任谁听了都会觉得惊讶。
方依婉去上学的事儿,邹毅峰自然知晓,毕竟他还兼任代课老师。
昨天安以沫送方依婉来报名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当时还诧异了好一阵。
但上小学的花费和上大学,那完全是两码事。
要是方家能出两个大学生,方启年在天之灵肯定会很欣慰。
杨承宇给自己点了根烟,十分肯定地说:“当然是真的,孩子的教育可重要了。既然我娶了安以沫,自然得对她们负责。以后,我会把她们当成亲妹妹一样对待。”
邹毅峰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行,你写保证书吧。写好了保证书,我再给你们写结婚证明和申请。”
听到这话,杨承宇连忙道谢:“多谢邹支书。”
于是,杨承宇写了两份保证书,打算留一份给邹毅峰,这样对方肯定能更放心些。
杨承宇和安以沫都在保证书上签了名,按了手印。
随后杨承宇又写了结婚申请和证明。有了这些,他和安以沫明天就可以去领证了。
至于于红梅的事儿,邹毅峰提都没提。
毕竟他心里清楚,于红梅肯定不是小偷。
杨承宇和安以沫连夜来开证明,就是想趁于红梅明天来闹事之前,把结婚证给领了。
对于安以沫父母的情况,邹毅峰也很了解,当初安以沫户口落在方家,还是他帮忙办理的。
拿上申请和证明,杨承宇和安以沫便回家了。回到家后,杨承宇提起水桶,拿着网抄就出了门。
到了河边,杨承宇发现竟然有好几个人提着煤油灯在捞鱼。
这些人之前不是还说鱼没人要么,怎么现在又来捞鱼了呢?
“杨承宇,你这头灯不错啊,多少钱买的?”杨承宇扭头一看,原来是王永康提着一盏煤油灯,满脸羡慕地看着他。
“五块钱呢,老贵了。”杨承宇一脸心疼地说道。
五块钱在当时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可以买不少东西了。
现在的矿灯因为有点“高科技”的感觉,所以价格普遍比较高。
听到这个价格,王永康倒吸一口凉气。他连两块钱的手电筒都舍不得买,更别说花五块钱这么一大笔钱了。
“你不是说鱼没人要么,怎么自己也来捞鱼了?”杨承宇随口问道。
“我们跟你一样,都是来找甲鱼和乌龟的呀。鱼是没人要,可甲鱼和乌龟有人要啊。”王永康一脸得意,仿佛自己看穿了杨承宇的秘密。
“看来果然瞒不住了。”杨承宇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样也不错,至少大家都清楚他是靠甲鱼、乌龟这类水族营生,不用再藏着掖着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么一来,往后下笼子怕是就没以前那么顺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