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与杨家众人相处的时日尚短,但他们都切实感受到杨家上下对安以沫关怀备至。
晚饭后,杨承宇便着手处理竹篾。颜明睿在一旁看着,心里想着能和女婿单独聊聊。
“没想到,你还会这门手艺,称得上是个篾匠了?”颜明睿推了推眼镜说道。
“哪能算篾匠啊,我就是自己琢磨着编点物件,手艺不精,难登大雅之堂,也没法靠这个营生。”杨承宇谦逊地回应。
“我瞧你这手艺可不差,能自学成这样,着实不容易。”颜明睿忍不住夸赞,对杨承宇愈发满意。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杨承宇从颜明睿口中得知了他们找到安以沫的缘由。
果不其然,是于红梅被捕后,为了争取戴罪立功,供出了人贩子。
警方顺藤摸瓜抓住人贩后,整理出被拐卖儿童的信息,其中就有颜以沫的名字。
正巧南下寻女的颜明睿和傅婉晴看到这份信息,便找于红梅确认,这才发现改名为安以沫的她,正是自己失散十多年的女儿。
杨承宇没想到,重生后的自己竟如此迅速地改变了安以沫的命运。
上辈子,于红梅未被捕,自然不会供出人贩子,她的父母也就没机会找到她。
如今颜明睿和傅婉晴出现,安以沫的生活必定能迅速改善,未来也多了条出路。
“承宇哥,时间差不多啦,咱们可以去下黄鳝笼咯。”安以沫带着母亲傅婉晴来到院子里。
昨天没去下笼,今晚无论如何都得下一批,多抓些黄鳝,明天好带去县里卖。
“行啊,我们也一起去瞧瞧。”颜明睿微笑着说。
他也想凑个热闹,多和安以沫留下些回忆。
毕竟这次回去后,见面的机会就不多了,多些回忆,日后想念时也不会觉得空白。
杨承宇注意到,安以沫手腕上多了块手表,原本这表是戴在傅婉晴手上的。
显然,傅婉晴把表给了安以沫,安以沫也欣然接受。
杨承宇掏出自己的怀表,打开盖子看了看时间。
“你居然还有怀表?”颜明睿好奇地凑过来瞧了一眼。
“上次有人来我家偷东西被抓,弄坏了我家的门,就把这块有点损坏的手表赔给我了。”杨承宇解释道。
“原来如此,这怀表看着挺不错,时间也很准。”颜明睿自己手上也戴着一块表。
说话间,安以沫和傅婉晴已经拿了不少黄鳝笼。
“我也一起去吧。”没去睡觉的沈梦洁听到动静,从房间走了出来。
她一直留意着院子里的情况,知道安以沫和杨承宇要去下黄鳝笼,便也想跟着去。
于是,五人拿着黄鳝笼、水桶等工具,径直前往村里的水田。
今晚运气不错,抓到了三只甲鱼,最小的一斤多,最大的快五斤。快十点时,他们才回到家。
“真没想到,这儿的水田居然还有甲鱼,而且一斤能卖八毛钱呢。”傅婉晴看着水桶里的甲鱼,不禁感慨。
“是啊,我们经常去抓,所以多少能赚点钱。”杨承宇一边从水桶里抓出甲鱼,一边得意地说道。
毕竟今晚已经赚了五六块钱,收入不算少,自己岳父母一天工资也就两块钱。
“确实,今天白天加上晚上,你们的收入可不低。”颜明睿一脸赞赏地说。
女婿赚得越多,女儿日子过得越好,他对杨承宇也就越发欣赏。
“是啊,虽说收入不太稳定,但一个月下来肯定不会比我们少。我听以沫说你们打算经商,我和你爸都挺支持的。
明天我和你爸去给你们买辆自行车,这样你们出行会方便很多。”傅婉晴笑容满面地说道。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她觉得杨承宇并不比城里的才俊逊色。
杨承宇没想到岳父母如此大方,要给自己买自行车。
说实话,他确实很需要,若能有一辆,自然再好不过。
“那就多谢爸妈了,我们现在确实很需要自行车,能节省不少时间。”杨承宇开心地说道,对岳父母并未太过客气。
他想着过两年就能给他们买更好的东西,现在就当是他们对自己的投资。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傅婉晴十分满意。
她之前还担心杨承宇会拒绝,得费些口舌劝说,没想到他如此爽快就答应了,一点不扭捏。
这种直爽的性格她很喜欢,相处起来轻松自在。要是那种虚情假意的,她可就该担心女儿日后会吃亏受苦了。
“行了,时间不早了,我和你妈先去休息,你们俩也早点睡。”颜明睿趁机说道。
他们还想商量些别的事,毕竟一辆自行车肯定不够,还得买些其他东西。
这些年为了找女儿并弥补亏欠,他们攒了不少钱,这次带了三百多块。
这笔钱该怎么花,买些什么,他们得好好商量。
在他们看来,三百块远远不足以弥补对安以沫的亏欠,眼下就想先买些东西,尽快改善安以沫的生活。
后续还会给安以沫和杨承宇汇钱,不急需的东西暂时可以不买。
颜明睿和傅婉晴去休息后,杨承宇和安以沫简单洗漱便回房休息。回到房间,杨承宇把安以沫抱到床上。
“以沫,我今天直接答应爸妈给我们买自行车,你不会怪我吧?”杨承宇一脸宠溺地看着安以沫。
安以沫凝视着杨承宇的脸,温柔地说:“当然不会,你我夫妻一心,你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
有了自行车,我们去卖东西能省力不少,往返也会快很多。”
杨承宇忍不住捏了捏安以沫的脸蛋,说道:“没错,自行车确实是我们急需的。虽然攒攒钱我们自己也能买,但早买就能早享受。”
他的消费观念源于后世,与当下能省则省的观念截然不同。
要是现在能贷款,他肯定毫不犹豫去贷。
毕竟靠自己积攒速度太慢,若能贷个几千甚至几万,他肯定立马行动。
有了启动资金,做什么生意都能赚钱。在杨承宇眼中,现在处处是商机,可惜自己没钱,什么都干不了。
这就是底层的无奈,既没资本,又输不起,输一次就可能万劫不复,这种情况下,谁敢轻易冒险呢?
“我爹和我娘明天估计还想买不少东西,我们都收下吗?”安以沫依偎在杨承宇怀里,轻声问道。
“别的东西暂时不需要,一辆自行车就够了。要是可以,直接给钱更好。”杨承宇毫不犹豫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需要在县里买个铺面,既能让大哥做生意,又能扩大天穹之瞳的使用范围。
“那我明天直接跟爹娘说,他们肯定会愿意的。”安以沫干脆地说道。
她知道亲生父母人好,一心想弥补自己,既然如此,听杨承宇的安排又何妨?
反正这辈子她认定了杨承宇,就想与他不离不弃共度一生,杨承宇做什么她都支持。
“那就好,我们睡吧,明天还要去镇上和县里。”说着,杨承宇亲吻了一下安以沫的额头。两人又亲昵地交流了一会儿,才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杨承宇早早便起了床,却发现沈梦洁已经做好了早饭。今天吃的是馒头,她起得很早。
“走,咱们去收黄鳝笼。”沈梦洁看到杨承宇出来,赶忙上前说道。
“好,抓紧时间。”杨承宇没有犹豫,直接拿起水桶和扁担。趁大家还没起床,得赶紧把黄鳝笼收回来。
正要出门,安以沫也追了上来。
“承宇哥,等等我,我也一起去。”
多一个人干活自然快些。原本杨承宇计划四点多起来收笼子,结果睡过头了。
三人迅速赶到水田,把黄鳝笼都收了起来。
忙活了半个多小时,他们挑着黄鳝和笼子回到家中。
这时,杨承宇的岳父岳母也醒了,看到他们挑着水桶和笼子回来,赶忙过来凑热闹。
“这么多呀?”看到水桶里的收获,颜明睿不禁惊叹。
“是啊,运气不错,估计有六七十斤黄鳝,三十多斤泥鳅,还有一只三斤多的甲鱼。”杨承宇高兴地说。黄鳝价格不低,他的收入自然也不会少。
“这些都打算挑去卖掉吗?”傅婉晴随口问道。
“嗯,今天人多,可以都挑去试试,看能不能全卖掉。”杨承宇回答。毕竟这次有四个人,每人挑一些,也能轻松点。
“行,那咱们吃点东西就赶紧出发。”安以沫果断拍板。
吃过早饭,他们挑着东西便出发了。为了让大家轻松些,杨承宇把沈梦洁也叫上了。
加上之前的,黄鳝和泥鳅不止百斤,还得准备不少水保证它们存活。
五个人一路说说笑笑,倒也轻松地到了镇上。杨承宇先去焦飞鹏的饭店询问,得知店里不需要黄鳝和泥鳅,便决定直接去县里。
而且买自行车也得去县里,大家肯定都得去。
五人紧赶慢赶,终于在下午两点多到了县城。杨承宇径直前往国营饭店,看看这里是否需要黄鳝和泥鳅。
抵达目的地后,杨承宇一眼就看到了上次认识的经理马玉堂。
“兄弟,你可算来了,这次又带了什么好东西?”马玉堂一眼就认出了他。
杨承宇直接说道:“甲鱼、泥鳅、黄鳝,还有大林姬鼠,不知道马经理需要哪些,要多少?”
听到这些,马玉堂眼睛瞬间亮了,这些可都是抢手货。
“要,都要,有多少要多少。”他高兴地应道。
心里却打着主意:就算自己这儿消化不完,转手卖给别人也能赚一笔,只要数量越大,那不得赚的盆满钵满?
晚饭后,杨承宇便着手处理竹篾。颜明睿在一旁看着,心里想着能和女婿单独聊聊。
“没想到,你还会这门手艺,称得上是个篾匠了?”颜明睿推了推眼镜说道。
“哪能算篾匠啊,我就是自己琢磨着编点物件,手艺不精,难登大雅之堂,也没法靠这个营生。”杨承宇谦逊地回应。
“我瞧你这手艺可不差,能自学成这样,着实不容易。”颜明睿忍不住夸赞,对杨承宇愈发满意。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杨承宇从颜明睿口中得知了他们找到安以沫的缘由。
果不其然,是于红梅被捕后,为了争取戴罪立功,供出了人贩子。
警方顺藤摸瓜抓住人贩后,整理出被拐卖儿童的信息,其中就有颜以沫的名字。
正巧南下寻女的颜明睿和傅婉晴看到这份信息,便找于红梅确认,这才发现改名为安以沫的她,正是自己失散十多年的女儿。
杨承宇没想到,重生后的自己竟如此迅速地改变了安以沫的命运。
上辈子,于红梅未被捕,自然不会供出人贩子,她的父母也就没机会找到她。
如今颜明睿和傅婉晴出现,安以沫的生活必定能迅速改善,未来也多了条出路。
“承宇哥,时间差不多啦,咱们可以去下黄鳝笼咯。”安以沫带着母亲傅婉晴来到院子里。
昨天没去下笼,今晚无论如何都得下一批,多抓些黄鳝,明天好带去县里卖。
“行啊,我们也一起去瞧瞧。”颜明睿微笑着说。
他也想凑个热闹,多和安以沫留下些回忆。
毕竟这次回去后,见面的机会就不多了,多些回忆,日后想念时也不会觉得空白。
杨承宇注意到,安以沫手腕上多了块手表,原本这表是戴在傅婉晴手上的。
显然,傅婉晴把表给了安以沫,安以沫也欣然接受。
杨承宇掏出自己的怀表,打开盖子看了看时间。
“你居然还有怀表?”颜明睿好奇地凑过来瞧了一眼。
“上次有人来我家偷东西被抓,弄坏了我家的门,就把这块有点损坏的手表赔给我了。”杨承宇解释道。
“原来如此,这怀表看着挺不错,时间也很准。”颜明睿自己手上也戴着一块表。
说话间,安以沫和傅婉晴已经拿了不少黄鳝笼。
“我也一起去吧。”没去睡觉的沈梦洁听到动静,从房间走了出来。
她一直留意着院子里的情况,知道安以沫和杨承宇要去下黄鳝笼,便也想跟着去。
于是,五人拿着黄鳝笼、水桶等工具,径直前往村里的水田。
今晚运气不错,抓到了三只甲鱼,最小的一斤多,最大的快五斤。快十点时,他们才回到家。
“真没想到,这儿的水田居然还有甲鱼,而且一斤能卖八毛钱呢。”傅婉晴看着水桶里的甲鱼,不禁感慨。
“是啊,我们经常去抓,所以多少能赚点钱。”杨承宇一边从水桶里抓出甲鱼,一边得意地说道。
毕竟今晚已经赚了五六块钱,收入不算少,自己岳父母一天工资也就两块钱。
“确实,今天白天加上晚上,你们的收入可不低。”颜明睿一脸赞赏地说。
女婿赚得越多,女儿日子过得越好,他对杨承宇也就越发欣赏。
“是啊,虽说收入不太稳定,但一个月下来肯定不会比我们少。我听以沫说你们打算经商,我和你爸都挺支持的。
明天我和你爸去给你们买辆自行车,这样你们出行会方便很多。”傅婉晴笑容满面地说道。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她觉得杨承宇并不比城里的才俊逊色。
杨承宇没想到岳父母如此大方,要给自己买自行车。
说实话,他确实很需要,若能有一辆,自然再好不过。
“那就多谢爸妈了,我们现在确实很需要自行车,能节省不少时间。”杨承宇开心地说道,对岳父母并未太过客气。
他想着过两年就能给他们买更好的东西,现在就当是他们对自己的投资。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傅婉晴十分满意。
她之前还担心杨承宇会拒绝,得费些口舌劝说,没想到他如此爽快就答应了,一点不扭捏。
这种直爽的性格她很喜欢,相处起来轻松自在。要是那种虚情假意的,她可就该担心女儿日后会吃亏受苦了。
“行了,时间不早了,我和你妈先去休息,你们俩也早点睡。”颜明睿趁机说道。
他们还想商量些别的事,毕竟一辆自行车肯定不够,还得买些其他东西。
这些年为了找女儿并弥补亏欠,他们攒了不少钱,这次带了三百多块。
这笔钱该怎么花,买些什么,他们得好好商量。
在他们看来,三百块远远不足以弥补对安以沫的亏欠,眼下就想先买些东西,尽快改善安以沫的生活。
后续还会给安以沫和杨承宇汇钱,不急需的东西暂时可以不买。
颜明睿和傅婉晴去休息后,杨承宇和安以沫简单洗漱便回房休息。回到房间,杨承宇把安以沫抱到床上。
“以沫,我今天直接答应爸妈给我们买自行车,你不会怪我吧?”杨承宇一脸宠溺地看着安以沫。
安以沫凝视着杨承宇的脸,温柔地说:“当然不会,你我夫妻一心,你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
有了自行车,我们去卖东西能省力不少,往返也会快很多。”
杨承宇忍不住捏了捏安以沫的脸蛋,说道:“没错,自行车确实是我们急需的。虽然攒攒钱我们自己也能买,但早买就能早享受。”
他的消费观念源于后世,与当下能省则省的观念截然不同。
要是现在能贷款,他肯定毫不犹豫去贷。
毕竟靠自己积攒速度太慢,若能贷个几千甚至几万,他肯定立马行动。
有了启动资金,做什么生意都能赚钱。在杨承宇眼中,现在处处是商机,可惜自己没钱,什么都干不了。
这就是底层的无奈,既没资本,又输不起,输一次就可能万劫不复,这种情况下,谁敢轻易冒险呢?
“我爹和我娘明天估计还想买不少东西,我们都收下吗?”安以沫依偎在杨承宇怀里,轻声问道。
“别的东西暂时不需要,一辆自行车就够了。要是可以,直接给钱更好。”杨承宇毫不犹豫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需要在县里买个铺面,既能让大哥做生意,又能扩大天穹之瞳的使用范围。
“那我明天直接跟爹娘说,他们肯定会愿意的。”安以沫干脆地说道。
她知道亲生父母人好,一心想弥补自己,既然如此,听杨承宇的安排又何妨?
反正这辈子她认定了杨承宇,就想与他不离不弃共度一生,杨承宇做什么她都支持。
“那就好,我们睡吧,明天还要去镇上和县里。”说着,杨承宇亲吻了一下安以沫的额头。两人又亲昵地交流了一会儿,才安然入睡。
第二天一大早,杨承宇早早便起了床,却发现沈梦洁已经做好了早饭。今天吃的是馒头,她起得很早。
“走,咱们去收黄鳝笼。”沈梦洁看到杨承宇出来,赶忙上前说道。
“好,抓紧时间。”杨承宇没有犹豫,直接拿起水桶和扁担。趁大家还没起床,得赶紧把黄鳝笼收回来。
正要出门,安以沫也追了上来。
“承宇哥,等等我,我也一起去。”
多一个人干活自然快些。原本杨承宇计划四点多起来收笼子,结果睡过头了。
三人迅速赶到水田,把黄鳝笼都收了起来。
忙活了半个多小时,他们挑着黄鳝和笼子回到家中。
这时,杨承宇的岳父岳母也醒了,看到他们挑着水桶和笼子回来,赶忙过来凑热闹。
“这么多呀?”看到水桶里的收获,颜明睿不禁惊叹。
“是啊,运气不错,估计有六七十斤黄鳝,三十多斤泥鳅,还有一只三斤多的甲鱼。”杨承宇高兴地说。黄鳝价格不低,他的收入自然也不会少。
“这些都打算挑去卖掉吗?”傅婉晴随口问道。
“嗯,今天人多,可以都挑去试试,看能不能全卖掉。”杨承宇回答。毕竟这次有四个人,每人挑一些,也能轻松点。
“行,那咱们吃点东西就赶紧出发。”安以沫果断拍板。
吃过早饭,他们挑着东西便出发了。为了让大家轻松些,杨承宇把沈梦洁也叫上了。
加上之前的,黄鳝和泥鳅不止百斤,还得准备不少水保证它们存活。
五个人一路说说笑笑,倒也轻松地到了镇上。杨承宇先去焦飞鹏的饭店询问,得知店里不需要黄鳝和泥鳅,便决定直接去县里。
而且买自行车也得去县里,大家肯定都得去。
五人紧赶慢赶,终于在下午两点多到了县城。杨承宇径直前往国营饭店,看看这里是否需要黄鳝和泥鳅。
抵达目的地后,杨承宇一眼就看到了上次认识的经理马玉堂。
“兄弟,你可算来了,这次又带了什么好东西?”马玉堂一眼就认出了他。
杨承宇直接说道:“甲鱼、泥鳅、黄鳝,还有大林姬鼠,不知道马经理需要哪些,要多少?”
听到这些,马玉堂眼睛瞬间亮了,这些可都是抢手货。
“要,都要,有多少要多少。”他高兴地应道。
心里却打着主意:就算自己这儿消化不完,转手卖给别人也能赚一笔,只要数量越大,那不得赚的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