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西虞和亲使团入京-《乖巧的女人最好命,太子欲罢不能》

  西虞和亲使团庞大的车队,在暮色四合中沿着官道蜿蜒前行。

  沉重的车轮碾过布满车辙印的黄土路,发出单调而疲惫的呻吟。

  车队中段,一辆装饰着西虞王室徽记、却并不张扬的华贵马车内,寂静无声。

  厚重的帘幕隔绝了外界的尘土与窥探。

  距离使团营地约莫一里之遥,官道旁岔开一条不起眼的小径,通向一座废弃已久的庭院。

  断壁残垣在昏暗中勾勒出狰狞的轮廓,荒草萋萋,虫鸣唧唧,更添几分凄凉与诡秘。

  庭院深处,西南角一片稀疏的林子,几乎完全融入了渐浓的夜色。

  一个身影,如同最浓稠的墨汁滴入暗夜,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一棵虬结的老树下。

  他全身包裹在紧身的夜行衣中,只露出一双眼睛,锐利如鹰隼。

  他仿佛本就是夜色的一部分,气息收敛得滴水不漏,连最警觉的夜枭都未曾惊动。

  黑衣人静立片刻,像是在确认什么。

  四周只有风吹过枯枝的呜咽和草丛间细微的窸窣声。

  他倏然动了,对着前方看似空无一物的黑暗处,动作干净利落地抱拳,深深一揖,姿态恭敬。

  “军师。”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如同耳语,却又异常清晰地穿透了夜的静谧。

  “如您所料,大晏太平公主晏时姝,已然彻底与大晏帝后闹翻。昨日她怀抱嘉禾郡主遗物闯入慈宁宫血谏,言辞激烈,将太皇太后生生气得卧病在床,至今未醒。”

  他顿了顿,语速平稳地继续汇报,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石子投入深潭:

  “大晏皇帝震怒,已下旨将太平公主禁足府中,派禁军严加看管。然,为侍奉病危的太皇太后,大晏皇帝已交代临王代其监国,朝政暂由临王署理。皇帝本人则亲自移驾慈宁宫,昼夜不离为太皇太后侍疾。宫中内外,如今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黑衣人说完最后一句,保持着抱拳的姿态,微微垂首。

  他仿佛在等待无形的指令,又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个必须的礼节。

  林中死寂,没有回应,没有风声的异动,甚至连虫鸣都在这一刻诡异地停止了。

  黑衣人对此毫无意外。

  他维持着姿势约莫三息,然后,如同来时一般突兀,毫无征兆地直起身。

  只是那双冰冷的眸子最后扫过眼前那片深邃的黑暗,仿佛确认了某种无形的存在。

  随即身形一晃,他的身形,如同鬼魅般向后疾退。几个起落便融入了庭院更深处、更浓重的阴影之中。

  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只留下西南角这片死寂的林子,和那棵虬结的老树,在夜色中沉默地见证着这场无声的汇报。

  ……

  一个半月后,京城,西城门。

  盛夏时节,京城的空气都带着炙人的灼热。

  正午的阳光泼洒在巍峨的城楼和熙攘的街道上,镀上一层耀眼的金辉。

  城门外,官道尽头,烟尘渐起。

  一支规模庞大、仪仗鲜明的队伍,如同一条蜿蜒的巨蟒,缓缓映入守城官兵和翘首围观百姓的眼中。

  金黄的西虞王旗在风中飘扬,昭示着来者的身份——西虞和亲使团。

  队伍最前方,是两队盔甲鲜明、神情肃穆的西虞骑兵,开道护卫。

  其后,是数辆装饰华贵、垂着轻纱的马车。

  居中一辆最为庞大,通体以金漆描绘祥云鸾凤,四角悬挂着精巧的银铃,随着车行叮咚作响,清脆中带着异域的靡靡之音。

  这便是西虞玉瑶公主的凤驾。

  凤驾之后,是装载着所谓“倾国珍宝”的沉重箱车.

  由健壮的驮马拉拽,车轮碾过路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再往后,便是长长的随行人员队伍:侍女、内官、乐师、文吏,以及护卫步卒。

  他们穿着统一的西虞服饰,色彩鲜艳,样式奇特.

  在京城百姓眼中充满了异域风情,引来阵阵窃窃私语。

  “啧,这就是那西虞公主的车驾?好大的排场!”

  “听说割了三座城,又送这么多宝贝,就为了求和?”

  “谁知道呢,打了那么多年,死了多少人……能不打也好。”

  “哼,谁知道是不是包藏祸心?那西虞的‘鬼面军师’还没抓着呢!”

  “嘘!小声点,别惹祸上身……”

  议论声嗡嗡作响,好奇、警惕、忧虑交织在人群之中。

  负责迎接的礼部官员早已在城门口列队等候。

  为首的葛尚书深吸一口气,整理衣冠,脸上堆起笑容,迎上前去。

  使团最前方的护卫统领勒马停下,与礼部官员进行着例行的交接与验看文书。

  一切按部就班,符合流程。

  没有人注意到,在使团队伍靠后、混杂在普通随行仆役和马夫之中的一个身影。

  那人身材高大,却刻意佝偻着背脊,穿着洗得发白、沾满尘土与草屑的粗布麻衣。

  不修边幅的胡子,遮住了大半张脸。

  他牵着一匹看上去颇为温顺但毫不起眼的棕色驮马,马背上驮着沉重的行囊。

  混杂在忙碌搬运、整理车驾杂物的仆役群里,毫不起眼。

  这正是潜入使团已近一月的平南侯——苏暮扬。

  他以一个沉默寡言、身世清白的“马奴”身份混入。

  这一个月,他如同真正的底层杂役,做着最脏最累的活计:喂马、刷洗、搬运货物、清理马厩。

  他收敛了所有上位者威仪,学着粗鄙的言语,忍受着某些西虞小吏的呼来喝去。

  他如同最耐心的猎人,每天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使团中的每一个人。

  从高高在上的使臣到最低贱的杂役,试图从细微的言行举止中,捕捉到那个传说中的“鬼面军师”的蛛丝马迹。

  然而,这军师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

  苏暮扬留意过使团的核心人物:

  正使是西虞国主的亲信老臣,言辞谦卑恭顺,但眼神深处藏着精明算计;

  副使是一位年轻的贵族将领,锋芒毕露,对“鬼面军师”似乎也知之甚少,言语间偶有不忿;

  玉瑶公主深居简出,几乎从未露过真容,身边服侍的也都是西虞带来的心腹宫女。

  线索并没有任何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