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梨儿捂着胸口,只觉得一阵阵反胃,喉咙发紧,连带着眼眶都有些泛红,是生理性的难受。
她抬眼看向晏时叙,想解释自已并非故意拂他心意。
却见晏时叙脸上的惊愕在短短一息之间,如同拨云见日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狂喜!
连嘴角都抑制不住地高高扬起。
“快!永泰!传太医!”
他一边下令,一边将还在干呕不适的温梨儿半揽入怀,大掌在她背心轻轻顺抚:“梨儿,朕猜测,你估计是又有了……”
温梨儿心中也隐隐有这个猜想,但还有些不敢置信……
不是吧……她都一把年纪了……
温梨儿很快又想到,就在昨日……她还骗皇上说,自已来了月事……
晏时叙显然也想到了这个,在她腰间的软肉上捏了捏,阴森森磨牙:
“很好,敢骗朕了是吧?梨儿,今晚你死定了!”
温梨儿心虚地别开了眼。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吴均年便提着药箱,气喘吁吁地被永泰带进了凤梨宫偏殿。
“臣吴均年叩见……”他刚要行礼,就被晏时叙急切地打断。
“免礼!快!给皇后诊脉!”
吴均年心知能让陛下如此失态的,必是关乎皇后凤体的大事,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定了定神,稳住气息,在宫人搬来的锦凳上坐下,取出脉枕。
温梨儿的手腕被晏时叙轻轻托着,放在脉枕上。
吴均年凝神屏息,三根手指稳稳搭上皇后的寸关尺。
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吴均年的动作。
吴均年眉头先是轻轻蹙起,似乎在确认什么,接着又缓缓松开,最后,那紧抿的嘴角竟也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眉眼间透出喜气。
终于,他收回手,起身,朝着帝后深深一揖:
“恭喜陛下!恭喜皇后娘娘!娘娘此乃喜脉!依脉象推断,龙胎已一月有余,胎气稳固。”
温梨儿缩在晏时叙怀里,杏眼圆睁。
那点侥幸心理彻底没了……
不是她不愿意再生孩子,而是她真的年纪大了啊……
感觉有些荒谬和羞窘。
在民间,她这都可被归为“老蚌生珠”了……
晏时叙却朗声大笑起来,那笑声畅快淋漓:“好!好!好!吴卿,重重有赏!阖宫上下,皆有赏!”
“谢陛下隆恩!”
吴均年和殿内所有宫人齐齐跪倒恭贺,声音里也满是喜气。
“母后!我们要有弟弟妹妹了?”淼淼第一个反应过来,兴奋地小脸通红。
“真的吗?母后肚子里有小宝宝了?”
昭昭也惊喜地凑过来,大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温梨儿的肚子看。
连一向沉稳的天天和安静的暮暮,此刻小脸上也写满了喜悦。
几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围拢到温梨儿身边。
昭昭胆子最大,伸出小手,极轻极轻地碰了一下温梨儿的小腹,又飞快地缩回手。
她兴奋地问:“母后,是弟弟还是妹妹呀?他在里面睡觉吗?”
温梨儿听着孩子们新奇又稚气的疑问,感受着他们带着温度的触碰,再对上晏时叙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的傻乐模样……
她一双美眸狠狠瞪向这个始作俑者。
那眼神里,哪里是平日的温婉柔情?分明是又羞又恼又嗔又怨的控诉:
都怪你!都怪你!
她前几日还和临王妃、城王妃和谦郡王妃她们商讨着……
挪用‘护国筹饷司’内的银钱,在全国各州府郡县增设学馆。
十二岁以内的孩子,减去束脩之礼,让更多贫苦家境的孩子也能进学馆读书。
再单独开设女子学堂,女子也可从小读书识字。
此事她已经禀告过皇上,皇上极为赞同,并下旨命各地州府郡县官衙协助她和几位王妃行事。
结果现在又怀了身孕,大概很多事情都无法亲力亲为了。
温梨儿这软软的、毫无威慑力的‘眼刀’,却换来晏时叙更加开怀响亮的笑声。
……
皇后年届三十,再度有孕,此讯如惊雷般传遍宫闱,震动了整个朝堂。
这般年纪再度怀上龙嗣,实乃祥瑞之兆。
宫人们私下议论纷纷,都道是陛下恩泽深厚,福泽绵长。
消息传出的当日,平南侯苏暮扬便携着满车珍玩奇物入了宫。
名义上是给皇后娘娘腹中尚未出世的小殿下送份“见面礼”,实则不过是找个由头,将他苏家那用不完的金山银海送出去些。
引人注目的,并非那琳琅满目的礼物,而是紧随其后的景象——
苏暮扬身后,竟跟着一串整整齐齐,穿着同款锦缎小袍的萝卜头!
大的不过四岁,最小的那个还裹在襁褓里,由奶娘小心翼翼地抱着。
一眼望去,十个男孩,蔚为壮观。
自数年前在沧州身受重伤、侥幸捡回一条命后,苏暮扬便像是开了窍。
回京后第一件事便是向母亲戚姚郑重宣布:他要生孩子!越多越好!
戚姚乍闻他此“宏愿”,差点没当场跪地叩谢满天神佛!
儿子终于想通了?
要娶妻?好!
要纳妾?更好!
要生孩子?简直求之不得!
戚姚风风火火地开始为儿子张罗正妻人选,恨不能明日就将新妇迎进门。
谁知苏暮扬却语出惊人,大手一挥道:
“娶妻?不急!先纳妾!谁生得多,这侯夫人的位置就是谁的!其他孩子都记在侯夫人名下,皆是嫡子嫡女!”
此言一出,不仅戚姚如遭雷击,满朝文武更是瞠目结舌。
如此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立嫡”之法,亘古未有!
然而,这位以一已之力颠覆南诏、深得帝心的平南侯。
纵使行事再荒唐不羁,朝堂之上也无人敢当面置喙半句。
戚姚拗不过儿子,只得火速从五品以下、家世清白的官员家中。
精心挑选了六位样貌出众、身段丰腴、瞧着便极好生养的美人,为他纳进了平南侯府。
苏暮扬倒也“不负众望”。
这五年来,孩子如同春日田埂上的新苗,一个接一个“蹭蹭”地往外冒。
六位美妾中,两位各生一子,其余四位更是争气,竟都各自诞下了两位麟儿!
整整十个!且清一色都是男丁!
她抬眼看向晏时叙,想解释自已并非故意拂他心意。
却见晏时叙脸上的惊愕在短短一息之间,如同拨云见日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狂喜!
连嘴角都抑制不住地高高扬起。
“快!永泰!传太医!”
他一边下令,一边将还在干呕不适的温梨儿半揽入怀,大掌在她背心轻轻顺抚:“梨儿,朕猜测,你估计是又有了……”
温梨儿心中也隐隐有这个猜想,但还有些不敢置信……
不是吧……她都一把年纪了……
温梨儿很快又想到,就在昨日……她还骗皇上说,自已来了月事……
晏时叙显然也想到了这个,在她腰间的软肉上捏了捏,阴森森磨牙:
“很好,敢骗朕了是吧?梨儿,今晚你死定了!”
温梨儿心虚地别开了眼。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吴均年便提着药箱,气喘吁吁地被永泰带进了凤梨宫偏殿。
“臣吴均年叩见……”他刚要行礼,就被晏时叙急切地打断。
“免礼!快!给皇后诊脉!”
吴均年心知能让陛下如此失态的,必是关乎皇后凤体的大事,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定了定神,稳住气息,在宫人搬来的锦凳上坐下,取出脉枕。
温梨儿的手腕被晏时叙轻轻托着,放在脉枕上。
吴均年凝神屏息,三根手指稳稳搭上皇后的寸关尺。
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吴均年的动作。
吴均年眉头先是轻轻蹙起,似乎在确认什么,接着又缓缓松开,最后,那紧抿的嘴角竟也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眉眼间透出喜气。
终于,他收回手,起身,朝着帝后深深一揖:
“恭喜陛下!恭喜皇后娘娘!娘娘此乃喜脉!依脉象推断,龙胎已一月有余,胎气稳固。”
温梨儿缩在晏时叙怀里,杏眼圆睁。
那点侥幸心理彻底没了……
不是她不愿意再生孩子,而是她真的年纪大了啊……
感觉有些荒谬和羞窘。
在民间,她这都可被归为“老蚌生珠”了……
晏时叙却朗声大笑起来,那笑声畅快淋漓:“好!好!好!吴卿,重重有赏!阖宫上下,皆有赏!”
“谢陛下隆恩!”
吴均年和殿内所有宫人齐齐跪倒恭贺,声音里也满是喜气。
“母后!我们要有弟弟妹妹了?”淼淼第一个反应过来,兴奋地小脸通红。
“真的吗?母后肚子里有小宝宝了?”
昭昭也惊喜地凑过来,大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温梨儿的肚子看。
连一向沉稳的天天和安静的暮暮,此刻小脸上也写满了喜悦。
几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围拢到温梨儿身边。
昭昭胆子最大,伸出小手,极轻极轻地碰了一下温梨儿的小腹,又飞快地缩回手。
她兴奋地问:“母后,是弟弟还是妹妹呀?他在里面睡觉吗?”
温梨儿听着孩子们新奇又稚气的疑问,感受着他们带着温度的触碰,再对上晏时叙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的傻乐模样……
她一双美眸狠狠瞪向这个始作俑者。
那眼神里,哪里是平日的温婉柔情?分明是又羞又恼又嗔又怨的控诉:
都怪你!都怪你!
她前几日还和临王妃、城王妃和谦郡王妃她们商讨着……
挪用‘护国筹饷司’内的银钱,在全国各州府郡县增设学馆。
十二岁以内的孩子,减去束脩之礼,让更多贫苦家境的孩子也能进学馆读书。
再单独开设女子学堂,女子也可从小读书识字。
此事她已经禀告过皇上,皇上极为赞同,并下旨命各地州府郡县官衙协助她和几位王妃行事。
结果现在又怀了身孕,大概很多事情都无法亲力亲为了。
温梨儿这软软的、毫无威慑力的‘眼刀’,却换来晏时叙更加开怀响亮的笑声。
……
皇后年届三十,再度有孕,此讯如惊雷般传遍宫闱,震动了整个朝堂。
这般年纪再度怀上龙嗣,实乃祥瑞之兆。
宫人们私下议论纷纷,都道是陛下恩泽深厚,福泽绵长。
消息传出的当日,平南侯苏暮扬便携着满车珍玩奇物入了宫。
名义上是给皇后娘娘腹中尚未出世的小殿下送份“见面礼”,实则不过是找个由头,将他苏家那用不完的金山银海送出去些。
引人注目的,并非那琳琅满目的礼物,而是紧随其后的景象——
苏暮扬身后,竟跟着一串整整齐齐,穿着同款锦缎小袍的萝卜头!
大的不过四岁,最小的那个还裹在襁褓里,由奶娘小心翼翼地抱着。
一眼望去,十个男孩,蔚为壮观。
自数年前在沧州身受重伤、侥幸捡回一条命后,苏暮扬便像是开了窍。
回京后第一件事便是向母亲戚姚郑重宣布:他要生孩子!越多越好!
戚姚乍闻他此“宏愿”,差点没当场跪地叩谢满天神佛!
儿子终于想通了?
要娶妻?好!
要纳妾?更好!
要生孩子?简直求之不得!
戚姚风风火火地开始为儿子张罗正妻人选,恨不能明日就将新妇迎进门。
谁知苏暮扬却语出惊人,大手一挥道:
“娶妻?不急!先纳妾!谁生得多,这侯夫人的位置就是谁的!其他孩子都记在侯夫人名下,皆是嫡子嫡女!”
此言一出,不仅戚姚如遭雷击,满朝文武更是瞠目结舌。
如此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立嫡”之法,亘古未有!
然而,这位以一已之力颠覆南诏、深得帝心的平南侯。
纵使行事再荒唐不羁,朝堂之上也无人敢当面置喙半句。
戚姚拗不过儿子,只得火速从五品以下、家世清白的官员家中。
精心挑选了六位样貌出众、身段丰腴、瞧着便极好生养的美人,为他纳进了平南侯府。
苏暮扬倒也“不负众望”。
这五年来,孩子如同春日田埂上的新苗,一个接一个“蹭蹭”地往外冒。
六位美妾中,两位各生一子,其余四位更是争气,竟都各自诞下了两位麟儿!
整整十个!且清一色都是男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