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人在世,根在心-《锦衣黑明》

  祠,一个家族祭祀先祖、设置先祖录位所建的场所。

  宗祠、家庙、祖庙,祖庭等,都是祠。

  《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

  七五三一,此乃贵贱之别,贱民才没有家祠。

  陆天明从不在乎祭祖之事,祭拜爹娘都是临时出发,去随便摆一堆,磕头烧香,烧纸完事,连祭祖文都没写过。

  张世菁一直以为陆天明对父亲把他扔外城耿耿于怀,房子被雪压塌后,连东西都不要,直接扔给胡三春。

  后来才知道,陆天明根本没那个概念,恨父母是傻子行为,他不恨,他直接…忽视。

  但你娶英国公的孙女,族谱不能不知道,还是英国公从锦衣卫给找的族谱。

  这才知道,是陆炳族亲。

  忠诚伯陆晖因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族弟,得到了天大的好处。

  人家是主支,是族长,你当什么都没用。

  陆天明不会去争,陆晖也不会让,让陆天明把祖坟迁回陆家,就是一家人,是最大的血脉亲情。

  京城的祖祠,是忠诚伯在维护,张世菁、张之桐只给银子,大量给银子。

  但不是那回事,陆天明只去过一次。

  封侯、掌朝、封公,都没去过。

  张世菁把那里修的巍峨壮观,本以为能讨句好话,没想到陆天明直接骂多事。

  而且他说:打扰祖宗安宁。

  这道理无敌。

  他不管是什么身份,总之不是皇帝,朝臣就不能管。

  但挡不住有人‘关心’啊。

  始祖居中,单数世为昭,双数世为穆,是故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太祖近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焉,享尝乃止。

  诸侯立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曰祖考庙,享尝乃止。大夫立三庙,一昭一穆,与太庙而三,曰皇考庙,享尝乃止。士立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合而享尝乃止。

  庶人无庙,四时祭于寝。

  陆天明的行为,完全是庶民祭于寝的礼节,而且谁都改变不了他的想法。

  京城的公侯祖坟都有享殿,规制区别而已。

  陆氏,没有。

  陆天明远征西域的时候,张世菁既不能说,也不能大张旗鼓,与忠诚伯陆晖在祖祠商量了很多次。

  然并卵,陆天明不说,他们说什么都没用。

  但陆天明又没那个概念,越来越急,到后来不仅是他,所有人都在打听祖祠是怎么准备的。

  答案是没准备。

  朝臣听后齐齐挠头。

  登基,封后,立储,祭天地,拜祖…

  你拜啥,不是闹笑话吗。

  朝臣担心的太庙,是没问题的,七世而已,族谱能凑够。

  也就是说,近庙无忧,远庙无祧。

  当然,无祧的帝王也不是没有,但他们都‘认一个’。

  总之,人的有根。

  人皇无根,是朝廷的耻辱,是天下的耻辱。

  也许陆天明会随便起号立庙,反正也没人能阻止。

  以后他也在中间,永享香火。

  但没那个必要不是,认一认就行了。

  宗祠加一道的事。

  关键是双方口头都认了,就缺‘一拜’。

  你去拜一下怎么了,陆天明依旧拒绝,磕头一下磕出几万皇族,你不膈应人?

  忠诚伯都一直是个伯,磕头至少会磕出一个王来。

  反正他是坦荡荡。

  陆太北就不这么想,陆家孩子们也不这么想。

  书上说的,耳朵听的,人人都有根。

  偏偏陆家无根,怎么能行。

  别人不能找,陆太北可以找。

  李开先、秦大成都有义务帮着找。

  宗祠象征祖先,象征家族组织,它是凝聚宗族精神的纽带。宗族首领(族长)可以代表宗族在此执行家法,宗族子孙在此祭祖奉先。

  陆太北平时都看过张世菁给找到的陆氏祠堂礼规:祠中奉神主,子孙出入必告,塑望必参,四时必祭。子孙十岁以上必令其入祠堂,则观礼习仪,人人有尊祖笃亲之思,五服之外世代久远尽皆拥一堂,不致有宗路人之弊。若子孙有罪过,合族兄弟叔侄禀告族长,押入祠堂,量轻重责罚不得徇私,凡我子孙世守勿替。

  这是陆氏礼规,与其他宗祠大差不差,总之天下同姓都得遵守。

  可怜的陆天明,连个堂号都没有。

  堂是一个姓氏的标志、代表、特征。是血缘、历史和荣誉。辨血缘,明迁徙,颂淳风,探文化。

  大明有陆氏十七堂,这是朝臣给的消息。

  江南有五堂,嘉兴有两堂,一个宣公堂,一个正公堂,苏州还有一个贽公堂。

  对陆太北而言,宣公堂在府城,是旁系,正公堂才是宋代祧庙、贽公堂是唐代远庙。

  他要拜这两个地方,父亲不来,他来,也算完成宗庙传承大序。

  李开先带着他在桑林里躺了三个时辰,秦大成才带着护卫回来。

  “公子,正公堂在乍浦镇,就在海边,距离县城二十里,倭寇肆虐时期给烧毁了,后来重建。平湖是陆氏祖籍,咱们都知道,但陆氏分户太多,平民乡绅商贩很多,明初就允许各家请牌位供奉。”

  陆太北眨眨眼,没听懂,“秦将军是说,平湖现在也没有堂号?”

  “不不不,正公堂就是平湖的陆氏宗祠,也是上位的远庙,但那地方平时也不允许陆氏自己人祭拜,知县陆旷作为族长,只在清明允许祭拜一次,其余地方的家祠就多了,几乎每个乡都有,均是请牌位祭拜。”

  “他为什么不允许族人祭拜?”

  “没什么特殊原因,天下堂号这种现象很正常,可能陆氏太多,难以集结,也可能陆家多少年没出什么德高望重的人,人心散落,无法聚集,若人人都有想法,不如不聚。”

  李开先听了一会,摆手说道,“暗中去联系一下陆旷。”

  “那位不在县城,也不在乍浦,陆旷祖上在正德朝迁居沈庄,就在我们南边五里,距离乍浦十五里,那里也有个家祠。”

  陆太北摸摸鼻子,“族长不在宗祠前?还可以这样?”

  秦大成难得不好意思,“公子,嘉兴陆氏去府城拜宣公堂的多,正公堂这几年才多起来,张献忠的军师汪兆麟还出资万两修缮,但陆旷更不允许人随便去了,他自己也少去。”

  陆太北明白了,“认亲的很多啊,那咱们今晚去沈庄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