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江南的四种死法-《锦衣黑明》

  早上,姓胡的没有送他们,四艘船沿着小河去往慈溪海边。

  昨晚睡的不好,床太软了,腰疼。

  身边还有两位美人,大被同眠,简直活遭罪。

  后面三艘船上是二十万两银锭,这银子来的太容易了。

  贿赂上差是门学问,所以陈继业不能与他们同行,不能‘看到’。

  他们也不会到慈溪,被胡家舟船直接送到海边的鸟船上。

  陈继业在半个时辰后才上船,对着他们哈哈大笑,“这银子是谢氏、李自成一起出,胡家可舍不得,算是两府所有士绅的买卖,咱们该去嘉兴府了。”

  于时煌摆摆手,不想提余姚的事,“嘉兴也是如此的话,不用去了。”

  “于大人,嘉兴可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哪里都不一样,尤其是他们与松江府相连,苏州与嘉兴的情况也不一样。”

  “哦?江南三个民情?”

  陈继业摇摇头,“本质上一样,但钱符遂和诚意伯刘孔昭…应该说,这两人才是真正的江南。”

  他没说清楚,黄昏的时候,几人就知道嘉兴为何不同了。

  这里不是没看头,而是看一眼就懂了,说不明白。

  原因只有一个,张献忠把嘉兴府、湖州府给围起来了,百姓严格控制进出。

  作为陆氏名义上的祖籍,陆家还是这里的士绅。

  但张献忠的管理方式与李自成完全不同。

  李自成全部用当地士绅,二百多家‘贵族’,看似散碎,却做到了绝对的控制。

  张献忠不一样,这里只有张献忠、陆氏、陈氏、吴氏…

  一共只有七家,除了他们,别人还是百姓。

  所以这里有一种铁幕般的威严,没有李自成那种吃人的恶心。

  张献忠、汪兆麟在把百姓当军人管理。

  还别说…管的挺好,规规矩矩的。

  死板归死板。

  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不恶心。

  于时煌等人从海盐上岸,第二天到府城转了一圈,乘船一路到东边嘉善,快到松江府,看到水关前严密查行人的士兵。

  回头望一眼嘉兴,桑林、棉田、麻田、口粮田错落有致,别样的美感。

  张献忠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产生大量的布和生丝。

  而且他为了安全,有两个卖家,既卖往舟山、也卖给苏州。

  看起来把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实则平白无故被人赚了一个差价。

  而且张献忠霸占了嘉兴湖周边的庄园,全部变成了他的‘行宫’。

  怎么说呢…张献忠成功割据了,用暴力控制了浙北。

  小船有汪兆麟的人带着,在士兵不善的眼神中通过水关,众人莫名感觉松了口气。

  因为陈继业路上警告他们,别谈论任何事,旁边的小船若听到,马上就被扣留了,虽然最终也会放出来,但影响行程。

  到松江府地界一个小镇停脚,陈继业找了个客栈,是个僻静独立的小院子。

  史可法一进门就忍不住了,“陈总管,嘉兴和湖州的百姓过的很…轻松?”

  “百姓与轻松无关,但也没绍兴那么挣扎,史大人是不是觉得,天朝上国就该如此?”

  “史某确实有一种怪异的感觉,张献忠是个人才啊。”

  “这不是张献忠的功劳,是汪兆麟,说到底还是儒家的一个梦。用上位的话说,苏州是自由资本、张献忠是权力资本、李自成是买办资本。”

  “那南京呢?”

  “史大人应该问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里屋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众人顿时一脸警觉。

  陈继业摆摆手,“别紧张,这个客栈是舟山的暗点,光明正大来没什么事,苏州和松江府也不在乎。”

  里屋出来一个老头,有点面熟,向他们拱拱手,“欢迎欢迎。”

  骆养性立刻躬身,“见过孔先生。”

  于时煌、李素、史可法恍然大悟,都察掌印的兄长啊,齐齐拱手,“见过孔博士。”

  孔贞时拱手回礼,“诸位大人好,孔某对江南一切很惊奇,在这里收集汇总江南的民情。”

  史可法立刻接茬,“原来孔先生在研究民情,那自由资本、权力资本、买办资本有什么区别?”

  “表现不同,本质没任何区别,都是极致压榨民脂民膏,士绅永远是士绅。”

  “还是有区别的吧?请孔先生指教!”

  “自由资本,听起来死活由你自己选择,实则士绅把百姓选择的通道完全卡死了,读书也没用。权力资本,听起来分配公平,实则百姓没有参与任何分配,资源被高度集中了。买办资本则简单,就是完全的吸血虫,往死的吸。”

  众人消化了一下,史可法再问,“买办、资本,这都是上位的词,但江南由士绅控制啊。”

  “宪之此言差矣,资本是上位对垄断豪商的总结,并不是发明创造。”

  “没错,江南的现状也不是凭空而起,黄宗羲不过是在帮士绅豪商稳定乡治,为何表现出来大不相同,为何结局又会相同?”

  啪啪啪~

  孔贞时连连鼓掌,示意他们围坐在一起,“宪之说到了关键,黄宗羲不是在解决出现的问题,而是在追着士绅豪商擦屁股。

  乡绅治乡,恐怖的实体分封,资本治国没有前瞻性,它只需要解决当下的问题,不在乎未来,所以资本治国若想稳定,需要实践的时间、代价远超我们想象,可能是二三百年,代价必定是文明颠覆。”

  于时煌拱拱手,“于先生掌握了江南的民情,能用一句话说一下吗?”

  “一句话?南京一戳就毁,苏州一戳就跪,嘉兴一戳就崩,绍兴一戳就乱。”

  这句话总结性太高,四人思索片刻,李素再问道,“孔先生认为,破局点在哪里?”

  孔贞时伸手指向天,李素下意识抬头看一眼房梁,“啥意思?”

  “上位啊,咱们只能跟屁股后跑,上位在两年前把结局说的明明白白,年前与老夫通信,上位还在信中大乐呢,说江南一个顶四个,只有咱华族才有这么多优秀人才,就算是走错路,也能同时实践四种死法。黄宗羲就在松江,认为松江才是未来,但他找不到出路,魔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