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九棋战八卦-《楚兵》

  很久很久以前,

  久到先秦时期吧。

  随着兵马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发现,打架……不,打仗不能一团乱麻的上,

  必须张村站这边,李村站那边,

  平时训练好移动,令旗一来,大伙才不会走乱。

  否则,十万兵马散开在原野,通信不足的情况下,

  前方大乱了,后方都看不见,

  那这仗就没法打了,自相践踏,大军溃败。

  所以,军阵应运而生。

  早在战国时期,孙膑兵法中,就记载了方阵、圆阵、玄襄阵……等十阵图。

  在随后的战场中,兵种不停变化,阵型也在不停变化。

  秦国凭借秦弓一统天下后,

  高输出的后排,配合强力前排的阵型,就成了战场主流。

  但在随后的战争中,随着草原势力进场,

  大型阵法‘长于防守、短于灵活’的弊端,显露无疑。

  于是,中原势力也必须在阵型中加入骑兵序列,

  这更是增加了将领的成才难度。

  因为骑兵多少合适,需要多少场地,盾骑、弩骑配多少比例,这都成了各家将门独有的经验。

  所以在大楚、大梁这一时代,

  没有世家大族的底蕴,或者足够的战场经验,很难出现厉害的兵家。

  马庄战场,天谋杨重楼摆的是,难度最高的三重八卦阵。

  即为八卦六十四位全阵,可容下二十几万军队配合,

  军阵拉开,足足十几里。

  其实八卦阵看起来的玄乎,

  说白了,就是简单军阵的变形。

  一开始,有将军发现,

  人数多的时候,可以分成很多方阵。

  这样既不会造成踩踏,又能在各军之间留下空位,方便调配兵力。

  所以围绕中军,形成各个方阵的军事防御阵型,就很自然的出现了。

  打了几百年仗,人们又就发现,

  圆型阵,在同等兵力下,能覆盖的区域最大。

  可骑兵冲锋而来,若是全摆圆形,

  接触面太大了,容易被冲垮。

  于是乎,有些机灵的将领,就在每一段圆盾阵中间,留下空位缺口。

  这个缺口可就有玄机了!

  如此做法,不仅阵型覆盖区域更大,敌军冲锋时,正面接触却更小,

  而那破开的缺口,战场之上,兵如墙进,人山人海,敌人不慎就会冲进去。

  这些冲进去的敌人基本就是送死,

  因为两边全是敌军盾牌长矛,再往前冲就是敌方中军,

  陷入阵中,三面受敌,军事上来说,基本是死地。

  甚至,方才屁股后面,开口的敌军阵型一闭合,就是四面挨打。

  以数个方阵,摆成圆形,

  同时每一个方阵之间,留下足够的距离,

  各朝代厉害的统帅,阵型一路进化,最后从天空看,竟然就是一个太极八卦图。

  所以,并不是阵型要按太极八卦摆,

  而是在军阵最优组合的情况下,恰巧就像一个八卦图。

  加之,历代将门挟技自珍,八卦阵这种顶级兵家理解,自是一路不断失传。

  这也造就了战争史上,赋予了八卦阵神秘的色彩。

  定襄之战,

  当时大政官李宣,只有四万使用鸳鸯阵的赵兵,

  所以在哲林草原,赵军只摆一重八卦阵,

  即为外围八阵,内为中军,变化较为简单,更考验战兵实力。

  因为这种阵型,外围的八卦是不能破的。

  高句丽与楚国的河间大战,

  刘仁基顶住病体,使用的是二重八卦阵。

  即分为两仪、四象、八卦……等等,共计两层主阵,合计二十四个大方阵。

  赵元始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赵帝周云要面对的,是杨重楼的六十四位八卦阵。

  老实说,就算是周云兵神系统在手,使用这种阵型,头都会隐隐作痛。

  更别说杨重楼一个本土文魁,

  能有这种实力,单论天资,算是妖孽级别。

  所以武川雄主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跟天谋玩阵型。

  什么生门、死门、东门、南门,周云一个也不看,赵军铁骑冲进去再说。

  打的就是一个中心开花,内外夹击,

  直接破掉杨重楼的八卦阵基,赵军就赢了。

  没了阵基,就像房子没了房梁,整个梁军大阵自然会垮掉。

  眼下,马庄战场。

  周云只跟杨重楼比速度,

  就看是天谋的八卦封锁,

  先杀掉阵中的上官定方、严庄、许阿敏等人。

  还是兵神的九头猛虎,

  内外夹击,先毁灭梁军八卦阵一角的数万精锐。

  当然,马庄这一战,赵国跟梁国的压力,是截然不同的。

  梁军胜了也是逃跑,因为河北大局已经输了。

  赵军胜了,就是基本确定一统天下。

  梁军没有这支主力,至少五年之内,军事萎靡不振,再难与赵人争雄。

  五年?!

  赵国还会给梁国五年时间吗?

  即使周云败了,也不过就是进入梁、楚、赵,三足鼎立的时代。

  甚至哪怕是进入这个三国时期,也是赵强而梁楚弱。

  河北之战,广宗大撤退,

  这是赵人的乘胜追击,却是梁人的背水一战。

  ---------------

  从苍鹰的角度看,

  马庄战场,红蓝蚂蚁的大战,分成了两个部分。

  在蓝蚂蚁中间位置,有一团红蚂蚁杀了进去。

  而在蓝蚂蚁的外围,却有一群红蚂蚁在进攻。

  局部力量上,形成了两个劣势集团。

  一为,杀进中间位置的红蚂蚁群,

  二为,处于两支红蚂蚁中间的蓝蚂蚁群。

  此刻,对于兵神跟天谋来说,就看哪支军团率先被剿灭了。

  “铛-铛-铛-铛铛铛……”

  梁军帅车,萧曼玉应大都督要求,弹奏十面埋伏曲。

  杨重楼跟周云不一样,他的大脑必须放松下来,

  否则,战场变化太多,他有些跟不上了。

  萧曼玉的古琴之音,抑扬顿挫,好似金戈铁马之音入梦来,恰合了梁军马庄战场的雄浑豪迈。

  此道是杨重楼传授,可惜这会,大都督身体疲惫,只能由她代劳。

  马庄战场,大都督目光凝重。

  赵军这支骑兵太强了。

  此刻,陷入梁军大阵死门中的,乃是赵国十二营、十四营二旅,以及北疆将门子弟。

  可以说,这些人都是赵军的精锐力量。

  这九千骑兵,从三个方位,突入到两仪四象之间后,

  听见赵国山脊战鼓,瞧见令旗挥舞,

  立刻变换出了一套骑兵战术的巅峰阵型——镰刀阵!

  九千赵兵形成一个整体,

  他们骑兵在外围散开冲锋,最靠近梁军的是盾骑,中间的为弩骑。

  同一时间,还有三分之一的骑兵会慢慢来到中间,处于怠速状态。

  如此情况,赵军骑兵被分成了三部分。

  最外围是散开的刀头,快速冲锋,人随马势,锐不可挡。

  处于中间刀身部分的,是即将渐渐散开骑兵阵型,

  他们准备加起马速,冲锋起来后,就会接替外围骑兵的战斗。

  而处于最内端刀柄处的骑兵,是方才上一波的刀头,

  他们冲锋过后,马匹速度降低,慢慢来到了中间,再次处于怠速状态。

  这种镰刀阵,是骑兵战术最顶级阵型之一。

  它能以最小的空间,让骑兵冲起来,发挥出铁骑强大的力量。

  从天空看,此阵就像一把镰刀,不停旋转,因此得名镰刀阵。

  这套阵型,铁力可汗麾下的嫡系王帐军很会用,

  赵国长期与突厥作战,多次包围他们时,就尝到了这种阵型的可怕。

  可到赵元始二年,职业化军队的赵骑,在专业战术上,已经超越了曾经的突厥人。

  各种厉害的骑兵阵型,赵军是方今天下,掌握的最好的军事集团。

  “重楼,重楼啊!怎么办,这样下去围不死啊!”

  萧启鸿在帅车上,脸色由晴转阴,

  眼看杨重楼八卦阵迟迟围不上赵骑,北伐上将军急的团团转。

  对他而言,马庄之战,梁军不能输。

  梁国已经占据中原,成为天下大国之一,

  他萧启鸿作为嫡系中的嫡系,自然是位极人臣。

  若是梁国没了,萧启鸿还算什么?一条丧家之犬而已。

  萧启鸿身前,听着金戈争鸣的十面埋伏曲,

  大都督杨重楼幽深的眼眸,闪过一缕精光,

  下一刻,天谋嘴角冷笑,自信道,

  “哼哼,不愧是赵帝周云,果然有备而来。”

  “可如果,武川卧龙的依仗,仅仅是这个特殊的骑兵阵型。那他就输定了。”

  “关键时刻,绝世大将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马庄战场,

  北风萧萧,战鼓咆哮。

  天谋与兵神,第二局开始了。

  上一局既然是赵军出手,

  那这一局,自然是梁攻而赵守!

  冀州战场。

  大风起兮云飞扬,

  蓝色的兵海中,随风而动,猎猎作响的宋军残破旗帜下,

  听着梁国帅车处传来的号角声,

  宁则与萧盖,皆是眼神一震,

  好大的手笔!

  北伐大都督帅令:萧盖即刻出击,若能斩杀上官定方,封邑万户!

  万户?

  那差不多等于中原一个大县,或者一个小郡了。

  如此封赏,任何将领都会用命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