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盖州随军市集-《楚兵》

  辽东道。

  盖州郡,北丰原南边。

  一个国家发动几十万人的军队,去征服敌国。

  那么在随行的过程中,必然有随军商旅、随军车行,甚至随军妓女。

  北丰原南边,远离赵军营地三十里外,就有一处这样的集市。

  这些都是北疆各郡来的商户,他们基本都是退役兵卒或者是亲属。

  马车牛车连绵数层,算是搭出了防风墙,内中最核心的地盘,是几十个庞大的地穴营地。

  这些商人住在肮脏拥挤的地下,替赵军转运战利品,将高句丽的物品兑换成银钱。

  当然,这个过程对商贾本身也是一种考验。

  因为同样是玉石宝器,如果估错价,砸在手里,那就只能是商人咬牙认亏。

  莫以为,地穴营地的居住环境算差。

  真正穷苦的是辽东本土赶集人,他们连市集都进不去,

  只能在防风墙外面,形成一个个小集市。

  一棵满是冰晶的大树下,四五个猎户,搭建了小小的窝棚,

  将他们一些毛皮、兽牙、兽骨,摆放在雪地,

  期待能有出征的赵国贵人看上,换点银钱。

  廖三哥是高句丽人,但他不算四族嫡系,

  也没有参加战争,所以这次赵国给他办了户籍,成了辽地赵民。

  木讷黝黑的面容,眼神里总带着一点乡下人的呆滞,是廖三哥这类人永恒的标志。

  无论在赵国还是高句丽,他们都是没有文化,没有门路的山里人,算是整个国家的底层。

  其实,以这些人的勇武,若是知晓赵军征兵在哪里,

  那上战场立军功,岂不比在此卖些毛皮强上百倍。

  忽然,老树下,廖三哥的有些憨厚的脸上,露出了谄媚的笑,

  他弓着身子,眼里全是期待,对几步外几个奇形怪状的赵国贵人点头哈腰,

  “贵人老爷,前二天打的山猪,肉和骨头都是最好的。”

  外集市占地庞大,在防风马车外,一连有十几个这样小聚集点。

  雪地之上,廖三哥看见,唯一还算正常的年轻英俊的赵国贵公子没动,

  他身后,眼袋浮肿的老仆人,靠了过来。

  一个半瞎子跟一个驼子,笑眯眯的拉着此人蹲下。

  这些人赵装锦衣,那一身赵国的印染料子,廖三哥就是干一辈子都买不起。

  李保看了肉跟骨头,都还不错,这冰天雪地,吃点这东西着补,

  他跟驼子互视一眼,见后者点了点头,当即开口道,

  “小哥,四条猪腿跟骨头都要,按规矩,猪头搭给我们。还有两只兔子,一共怎么卖?”

  都要?!大主顾啊。

  廖三哥跟他身后的一个猎户同乡,不禁有些激动,犹犹豫豫半天,才伸出两根手指,

  “三贯二……如何?”

  三贯二?这种价钱,周云忍不住摇摇头,自嘲的笑了笑。

  这冰天雪地的辽东,肉质不错的野味山猪,

  加一整个货摊的东西,赵军后勤起码都要七八贯。

  见贵客们都在摇头讥笑,廖三哥一时有些急,

  他眉头紧皱,跟后面同乡商量了下,改口道,

  “贵人老爷,咱们兄弟也不想受冻了,您要真心想要,三贯拿走。”

  山里猎户不会讲价,一开口就露了底,

  这要是周云来卖,最少先开个六贯再说,万一就卖了呢。

  当然,这些猎户还是有小聪明的,他们黝黑的脸上,乐呵呵的笑着,

  因为这两个汉子,哀求了半天,驼子同意加三十钱的税,

  为此,他们将小包袱里抓到的一只灰兔,也送给了周云等人。

  “这座集市,是咱们开的。所有买卖物资,十税一,偷盗者抓,抢劫者杀,现在方圆数百里都知道了,北丰原有座交易城。”

  八瞎子拍了拍付银钱的李保,一边笑着说道,一边拿起了草绳吊着的灰兔子。

  高句丽的几个猎户,心情不错,跟保爷说了很多好话,还磕头感谢了。

  三贯钱!

  对于朱雀将军来说,什么都不是。

  但对于山沟子里的猎户们,也许就是一年的米粮钱。

  要知道,在辽东这个地方,筹够十贯,就能娶一房媳妇了。

  廖三哥收拾好了窝棚里的东西,几步之外,隔壁带着孩子的夫妻来了,

  男人是个干瘦的农家,十五个铜板的价格,女子不乐意,

  但农户家庭,岂有娘们能说话的地方。

  农家汉子吼叫两声,蓬头垢面的女子蔫了吧唧,乖乖在旁边收拾野菜去了。

  猎户的住所,卖给了这对倒腾野菜的夫妻。

  农家汉子自然也是开心的,有了这处窝棚,夜里就能熬住了。

  就在农人送别了廖三哥后,他回头看见,方才的贵人没走,

  眼袋浮躁的赵国贵族跟佝偻老头,一边扒拉着他们带来的野菜,一边讨论今晚要牛娃子过来干活。

  “这还行,冰天雪地,吃点新鲜的总错不了。”

  “还行就拿,问下多少钱?”

  “农家手里菜谷贱,到这里肯定没几个钱。”

  保爷跟驼子在一摊子绿菜前,顺手将最好的弄走了,

  尤其是黄芽菘(早期白菜),这玩意外面就算焉了,剥开几皮,里面也是新鲜的。

  身后,赵帝周云很清楚,赵军大规模采办,供应商都是远在燕县、柳城等地的大宗族。

  那些菜品大多腌制脱水,或者是秋季晒干。

  跟这些山旮旯里,挖到的新鲜东西自是没法比。

  “三百钱?”李保有些为难,

  他在腰间碎银子里找了找,丢过去一块最小的银子道,

  “老爷我身上没有了,给你们五钱银子,自己去交税,剩下的归你们了。”

  农家汉子木讷耿直,甚至有点愚蠢,他说可以去集市给李保找散。

  这种行为,自是惹的婆娘勃然大怒,

  女子抱着小孩,急急忙忙跪到李保面前,谄媚的磕头道,

  “谢谢大老爷,谢谢大老爷。快,快,狗子叫大老爷。”

  “爹……爹爹。”流着口水的孩童,只知道叫母亲和父亲。

  如此叫法,自是惹得铁坨子等人嘲讽,原来李保在这里还有个干儿子。

  就这样,这对夫妻买下的窝棚还没住,今日就可以离开了。

  当然,他们也不会亏,窝棚在这里也是稀缺品,随时可以卖出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