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关中-《楚兵》

  “大胆看保爷,死不了。”

  行宫大殿,周云低眼轻目,漫不经心的呵斥了一句。

  “嘿嘿……”保爷干笑两声,缓缓打开了书信。

  不看不要紧,一看便头皮发麻,

  难怪要留他一个人下来,李宣的来信,太可怕了。

  ‘陛下亲启,臣观看中原情报,险些疏漏大患,萧梁的丞相杨重楼,恐怕实力远胜小臣。’

  ‘此人布局深远,以南阳所作所为,不出半年,中原必然分出胜负……’

  ‘天下大势,瞬息万变。如果不早做打算,事情发生的时候,赵国便会措手不及……’

  赵帝行宫,白狼皮帝台上。

  李保不自觉的来回踱步,李宣的言论,他越看越心惊。

  南阳!?

  萧梁竟然如此了得。

  梁光武帝在国门立下龙木,定九斩十三法,以为国策。

  在军事上,采用了军功授田,以及赵国的十二级军爵制。给底层兵卒立功封侯的机会。

  在农桑上,虽然没有完全继承圣武改革,但其核心‘摊丁入亩’是接受的。

  更在权贵的事情上,遵从了楚太祖项衍的策略,与天下豪强共治江山。

  萧梁不仅对项济旧部大肆封王,还承认其目前的实控地盘,全部有效。

  许诺这些执掌兵权的大将,封地世袭罔替,永不改变。

  当然,这是空手套白狼,

  现在萧梁都没有打天下的实力,这些许诺都是废纸一张。

  “这是很高明的!因为这样,大部分势力都不会与他为敌了。”周云仰天长叹,惊讶于南阳手段的高超。

  “大齐肯定是不能长久的!”赵帝龙榻上,周云一针见血,讲出了河洛的未来。

  “项衍的理论是对的,任何群体,只要数量够多。哪怕就是蝼蚁刍狗,都会衍生出三个阶层,即皇族、权贵、庶民。”

  “权贵并不是天生的种族,也是平民变的。”

  “齐国既得利益者,之前全是市井小民。既无德行,也无传承,却敢提出‘大同论’,岂不是自取灭亡?”

  黄九此人,虽然天赋异禀,草莽之龙。

  但用不切实际的治国方略,用不了多久,便会惨败。

  而开封郡方面,虽然兵强马壮,粮草众多。

  但经过卓神通之事、唐俊之事后,中原楚军的士气实际上很低迷。

  金吾卫跟羽林卫,精兵数万,郡兵良家子也有十几万,

  可二十多万大军竟然迟迟不进攻南阳,这就是巨大的战略失误。

  因为自古名臣,清君侧、除叛逆,

  那都是讲究以命护法,势不可挡。

  现在开封郡霸着皇帝,畏畏缩缩。

  到底是拥戴皇帝,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周云有时候也不确定,是赵皇后害怕冒险,不愿意灭南阳跟河洛,还是孟百川等人出现了私心。

  总之开封郡的圣德皇帝,在大战略的水平上,是很差劲的。

  中原三家,如此情况。

  以杨重楼的实力,长江以北,黄河以南,该是无人能敌。

  唯一兵家上有实力的卢俊臣,在平天大军里,不可能拥有军事决策权。

  就算黄九同意,黄六、黄七、宋魁、方缺等大将,也不可能同意。

  “所……所以呢?”

  赵帝行宫,李保已经隐隐约约知道事情的可怕了。

  他说话支支吾吾,有些紧张的看着皇帝,心中还有侥幸,希望不是他想的那样。

  “所以,李宣要的不是金真可汗,而是关中!”

  形势所迫,大势所趋,梁赵之间,现在就看谁摆脱困境,率先入主关中了。

  万里山河图前,赵帝周云叹息一声,

  将平城、雁门、马邑等地,所有剩下的旗帜,都移动到了阴山一带。

  李宣是以定襄王右宁为主将,北地神将率领白狼军、龙骧军,

  集结了赵国剩余的力量,击败金真只是在剪除威胁,入主关中才是赵国的策略。

  这一刻,李保出神的望着山河图上的形势,

  他呼吸有些困难,口中喃喃自语,

  “确实,河北可以让,中原可以让。但关中现在让给了萧梁,后者站稳脚跟,想拿可就难了。”

  说到这里,李保面色凝重,眼里全是无奈,“陛……陛下,也,也就是说,第三批粮食也来不了!”

  “能来。只是可能慢一点。”

  慢一点?!

  行宫大殿里,李保也不蠢,

  这个慢一点,到底是怎么慢法?是一个月,还是一年?

  军队里面的事情讲究落实,没落实的东西,李保一律当做没有。

  如果最终真的没有粮食,那安市山城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击败杨万春,名扬天下的机会肯定也没了。

  赵帝行宫,周云已经回到了主榻,

  他眼眸深邃,拿起豪笔,肆意挥写。

  某一刻,赵帝淡然的道,“朕说有,就是真的有,只是时间可能要慢点。”

  “北疆找太原借了一百万石粮食,收集运输要点时间。”

  “运过来之后,应该能扛三个月吧。辽东军粮还剩下两个多月……反正怎么样都是不够的。”

  说完这些话,周云特意给了保爷一份圣旨,

  那上面空空如也,什么也没写。

  随后,赵帝在案桌上,写下了一份命令,交给李保道,

  “朕要你现在,离开鞍州郡战场,去干件更重要的事。”

  “保爷,你此去辽东五郡,想办法征粮五十万石。”

  此言一出,保爷头皮发麻,倒吸了一口冷气,立刻就想反驳。

  辽东五郡一共才七十多万人口,征粮五十万石,那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平均每人一百斤,这弄得不好,是要造反的。

  可惜,君令如山,他甚至还没开口说话,赵帝就抬手阻止了他,

  周云一边递给保爷一个红色的玄文锦囊,一边郑重的嘱托道,

  “这件事,朕知道很难。但只有你行,如果其他将领去征,辽东肯定会乱。”

  “行了吧。出去的时候,把锦囊跟空白圣旨,让李猴子带回去给西征军,告诉他们,照着用就行。”

  “圣……圣旨不是我的?”李保失望的道。

  “不是,你的那份,打完辽战给你。”

  ------------------

  定襄郡。

  武川群山。

  清水河畔,七八里河谷之中,

  武川镇又扩大了一里,变为南北三里的大城了,

  内中厂区扩大了足足一倍,各工坊产能又提升了一个级别。

  元始元年,

  三月中旬。

  武川镇炊烟缭绕,外城厂区,务农务工的赵人数以万计。

  自从铁器作坊搬离后,武川镇内寨的人,终于不用再听那该死的打铁声了。

  内寨中,一个身覆玄文锦衣的慈祥老者,一路遇到人,都是有说有笑。

  他行走在二层漆木地板上,进了不少公房,核对账目,点卯确认。

  忽然,带着笑意的老者,瞳孔微缩,面目一冷。

  他神色凝重,眼珠转动,好像发现了可怕的事情。

  武川镇内寨,二层雪沿长廊,此人思索片刻后,手指开始有韵律的掐动,

  下一瞬间,老人眉头紧皱,面容竟然变的扭曲了,

  “糟了,萧梁金龙竟然出现了!可恶,老夫得道之日又要延后!”

  北风呼啸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

  雪花自苍穹而下,飘过高山,飘过城池,飘到了武川镇的内寨。

  不知何时,所有人都像呆住了一样,纹丝不动。

  长廊老者嘴角冷笑,讥讽的摇了摇头,

  在他身后,漆木长廊路上,赫然站着一名煮饭的雄壮女婆子。

  “哼哼!玄真,你还真是阴魂不散啊。”老者背身,鄙夷煮饭婆子道。

  下一刻,煮饭婆子周身道门气息,惊人的恐怖。

  她嚣张的拍拍菜刀,怒目老者道,

  “二师弟,老子在武川镇卧了两年,终于找到你了。”

  “哈哈哈……”长廊之上,老者笑了,笑的讥讽。

  “你?找到又怎么样?你是我的对手吗?”

  武川内寨,道门真气咆哮,雪花纷飞,气浪滚滚。

  ‘乒乒铛铛’之声不绝,那一掌掌拳脚爆发的音波,宛如天崩地裂。

  两大道家顶尖高手,横转挪移,千变万化,展开了殊死搏斗。

  半个时辰后。

  武川镇,北山勒石处,

  风雪漫漫,一个牛鼻子老道,呼噜声打的正香。

  忽然,一名女道士踏雪无痕,几个纵身,飞了过来。

  “师……师父,你怎么在这里睡觉。”

  “睡觉?”玄真醒了,只是望着附近的场景,他眼睛全是迷茫。

  他好像记得,在武川镇用了很多身份卧查,最近做了半年饭,

  今日,忽然感觉到一股顶级道门玄功气息,然后……

  然后他就不记得了。

  “谁……谁来着?哎呀,这个脑袋怎么回事啊!”

  “对,对了。你来干什么?”

  高善妙瞧着这情景,已经猜到七七八八了,

  师父玄真为了颜面,反问一句,她也没戳破,

  北山上,只见南华真人,从腰间拿出了一份书信,递给牛鼻子老道,

  “师父,又一条金龙气运出现了。天下大势滚滚,祖龙重启,也许是指萧梁。”

  玄真一边听着徒弟的判断,一边看了一眼书信,

  但只是这一眼,他便知道,事情大了。

  “不至于吧。老道运气怎么差?当一个国师,灭一个王朝!”

  萧梁!

  竟然承认项楚所有的一切,十二卫大将军全部封王。

  只要投降,各地官员,全部原职留任。

  如此稳住江山的行为,一旦得到中原二十一郡,

  数年之后,必然实力强大,有夺取天下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