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带兵叩宫-《楚兵》

  洛阳帝都。

  新年伊始,走街串巷的货郎众多,南北二城,人流涌动。

  忽然,道路尽头,马蹄踏街,青砖粉碎。

  一股钢铁洪流,出现屋檐连成片的洛阳贵人街。

  数万楚人百姓大惊失色,连滚带爬,让开道路。

  这支骑兵雄壮的可怕,人人北狄大马,精甲长槊。

  骑兵过后,街坊里,各类摊贩不禁望着远去的兵马议论纷纷。

  “这谁的部下?竟然如此勇猛。”

  “秦王的北兵啊,这都不知道,就是此方向好像是皇宫啊?”

  “快……快跑啊,秦王带兵去皇城了,快回家,孩儿他娘。”

  ……

  从天策府到长宁街,从城东到城南,秦王出兵叩宫的消息迅速传播。

  宛如平地炸响惊雷,各家权贵富户高门紧闭,焚香祈祷。

  屋院中到处是尖叫,各家闺楼小姐慌忙收拾细软,自古兵灾,女人都是最惨的。

  老太太跟家妇们将银钱装上马车,随时准备离开这是非之地。

  巡防营的兵马匆匆出现,更坐实了这一传言,繁荣鼎盛的洛阳,顷刻间乱了起来。

  百姓惊恐的逃窜,宛如地震来袭的老鼠。

  秦王楚人之雄也,这样的人物出手非同小可。

  洛阳楚人满是恐惧,兵灾,难道兵灾又来了?

  ---------------

  洛阳皇宫。

  白虎门。

  一杆湛金十字枪,耸立在宫门前。

  好似这方天地的神器,威压千军。

  三百骑兵,盾甲在外,长槊在内,六十名弩骑,箭矢上弦,蓄势待发。

  项济环视战场,白虎门高达六丈,朱墙金瓦,旁人看来,这是尽显皇家威严。

  但在秦王眼里,这都是五千余万楚人的血泪。

  “秦王项济,不从皇帝之乱命!”

  “秦王项济,不从皇帝之乱命!”

  ……

  三百铁军,怒吼震天,建安军的愤怒,能传播到数里之外的望楼之上。

  高耸如云的望楼兵卒,一直注视着这支从天策府出来的北疆雄兵。

  此刻洛阳里,人群乱窜,能住进帝都内城的,多多少少有些门道。

  秦王一死,龙骧玄武二军岂能善罢甘休,届时洛阳大乱也。

  当然,也有些人看见别人逃,他也跟着逃,华夏人,自古有从众的行为。

  望楼上,屋檐下。

  手持长矛的羽林兵卒,目光转到白虎门。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皇宫的兵卒越聚越多,红甲兵卒将黑色的秦王部队团团围困。

  但站岗的兵卒注意到,敢往前走的,基本是禁军居多。

  羽林军跟虎卫军的部队,反而不着痕迹的往后站。

  他们上过战场,跟北狄骑兵厮杀过,知晓建安军的恐怖。

  秦王的护卫乃建安军精锐中的精锐,别看就三百人,不躺下一二千禁军,想剿灭他们,痴人说梦。

  白虎门。

  城楼之上。

  一位羽林军权贵子弟目光炯炯,崇拜的望着那杆长枪,也崇拜的望着那个火红战马上的金甲将军。

  野狐滩,就是这杆湛金十字枪,牢牢扞卫了楚军的尊严。

  他是这里的百人官,昔日他在望楼站岗,从太原回来后,升了城门官。

  身旁的副将靠着城垛,搓了搓手,躬着身子,叹息道,“秦王太冲动了,带兵叩门,这怎么收场啊?”

  脸上有疤痕的城门官,转头怒道,“你懂个屁,将为卒死,则卒为将亡,老子要是项济的兵,这会啥都敢干。”

  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主将敢死,兵卒自然敢。

  项济今日为了玄武军杨猛、建安军十一营余建山跟皇帝打擂台。

  可想而知,这两位主将,必然愿意豁出命,跟着项济干。

  “哎,”副官没反驳,只是低下了头颅,无奈道。

  “老子特么是真不懂,乾政殿里相公们没事干?玄武军杨猛都要抓?”

  “他们匪夷所思的事多了,还差这一件?”

  -----------------------

  “嗡!!”

  “嗡!!”

  ……

  皇城禁军的号角连绵起伏,数千兵马踏着步伐,缓缓后退。

  高大的白虎门打开了,几十个披坚执锐的兵卒,分成两排,站满了前方的道路。

  西域宝马赤影前方,跪着八个小黄门,昔日定襄监军曹公公来了。

  他点头哈腰,谄媚的笑着,对项济支支吾吾说了皇帝的要求。

  项济听完后,轻蔑一笑,翻身下马。

  曹公公一挥手,太监们赶紧伺候着。

  一个小黄门捧着奉台,另一个接好蟒纹金色披风,小心叠放后,缓缓退开。

  他们全程躬身,不敢抬头。

  还有几个太监,接过项济的剑,紧接着肩甲、头盔、护心镜、山文精甲一一被太监收走。

  曹公公赶紧给项济披上一件貂皮大衣,这个任务竟然能完成,他心情很好。

  此刻,老太监笑眯眯的说道,“秦王,老奴在前方带路呢,您啊,跟着就成。”

  白虎门乃是皇宫右门。

  白虎主杀伐,楚太祖要子孙永远记得,兵家之事,不可废也。

  它城门极大,宽三丈,高四丈。

  城门洞极深,内有五丈,光线灰暗。

  曹公公点头哈腰,走在前方,好像说话了,又好似没说。

  但项济眼神微微一动,他确实听到了很清晰的声音。

  “李林国托咱家带话,秦王莫要过激,小不忍则乱大谋。”

  周云若瞧见,必然要鄙夷大楚红顶武太监李林国。

  什么档次?太看得起自己了!

  项济要是能劝住,天策府里的人难道都是瞎子,不会拉着?

  果然,秦王项济听后,嗤之以鼻,大步向前。

  从白虎门进,过晋安门,再过内宫大门。

  走五十步后,广阔的千步乾政外殿,豁然出现在眼前。

  此刻,上殿的六百步,人头涌动,禁军兵卒不下三千。

  他们如临大敌,在秦王出现的那一刻,为之一震,出现些许骚乱。

  此情此景。

  一身锦袍锁子甲,身覆貂皮的项二愣子,仰天大笑,讥讽道。

  “济孤身一人,帝以千军防我,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楚七武艺无敌天下呢!”

  “曹公公!在此候着,济若不归,将甲胄跟楚七葬在一起。”

  说完,项济义无反顾,踏步而去。

  洛阳皇宫,高墙大瓦。

  亭台斗拱,雕栏玉砌。

  乾政殿的青砖大路之上。

  秦王项济孤人貂裘,于三千大军环伺中,毅然踏入金銮殿。

  他要为建安军中,库尔支旗投降的将领,讨回公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