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强大的库尔支旗-《楚兵》

  武川镇。

  突厥人营地。

  一杆余字大旗,随风雪飘扬。

  又下雪了!

  余建三搓了搓手,跟着几个余家村的老兄弟,前往哲哲可汗的牙帐。

  牛棚里,部落老妇人,在教两个小奴隶挤奶。

  不少精瘦的部落汉子,三五成群,用简易的锤子,加固牛羊圈。

  一路上,楚人奴隶洋溢着笑容,跟随各部头人,行走在清水河畔的雪地里。

  一切都很成功,库尔支旗似乎欣欣向荣。

  阿史那哲哲采取了萧成章的练兵策略,以攻打武川镇为实战,训练精锐。

  待精兵大成之后,留下万余人马,反杀掉马邑所有山林散兵,最后再来困死武川镇。

  哲哲的策略很成功。

  眼下库尔支旗的王帐军,不仅恢复了实力,甚至远远超过往昔。

  加之哲哲还有三万多人的精锐步卒。

  可以说,阿史那哲哲是突厥部,第一个完成精锐步骑军事改革的草原首领。

  他的实力与日俱增,库尔支河的强大,指日可待。

  余建三是在河原时期,就投降了哲哲大王。

  古河沟之战,定襄之战,罗浮山之战,都证明了余家村的强大,也证明了余家村的忠心。

  “余大哥,你说这哲哲最后能好吗?”

  “为何这么说?”余建三的思绪,被同村的人打断。

  “你想啊,一个村还不能有两个里长呢,哲哲这么强,铁力能放心吗?”

  “干我们屁事,不行就投降铁力呗。”

  另一个年纪大点,皮肤黝黑,农人模样的兵卒,扒拉上来说。

  “铁力那里,不一定容得下咱们。”

  “那怎么办,反?回大楚?都是死路一条。”

  ……

  你一言我一句之间,几个余家村的兄弟争论不休。

  余建三的目光,眺望远方。

  无数帐篷里,有一个巨大的毡包群,那里就是哲哲大王的牙帐。

  哲哲也好,铁力也罢。

  余家人,不过是一支随波逐流的浮游,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

  不是每个宗族,都有五兽将跟卧龙周云的。

  虽然余家军现在近万人,铁甲大盾,长矛硬弓。

  但楚人只有六千多,还有四千是草原上的牧人。

  就这六千多里面,又有多少服气他余建三呢?

  不都是暗中嘲讽,他不就是运气好点,投降早点的叛徒吗?

  再退一万步说,就这一万多人马,都跟着余家走。

  军粮在哪里,甲胄兵刃维护在哪里,弓箭补充在哪里?

  脱离哲哲的库尔支旗王帐军势力。

  不用几个月,这一万人雄兵就会失去大部分战力。

  前方,

  迎面而来七八个十岁左右的奴隶。

  这些人过去是不可能出现在王帐军的营区里。

  只是六斩六法后,哲哲尝到了甜头,进一步提升了奴隶的权益。

  很多小孩都跑到营区来擦拭甲胄,浆洗衣物,挣点吃食零碎。

  他们蹦蹦跳跳,一路追赶。

  忽然。

  一个小孩猛然摔倒,余建三眼疾手快,急忙扶住。

  “你这小鬼真是的,我大哥好不容易弄了锦衣甲胄,都脏了。”

  “小的错了,贵族老爷宽容我吧!”

  余建三轻拍灰尘,面带笑容,不在意道,“算了,算了,小孩子嘛。”

  “算你小子好运。”

  余家村兵将不耐烦的教训这小鬼,呵斥他离去。

  只是走在前面的他,并没有发现,身后的大哥,眼眸中全是震惊。

  只有余建三自己知道,刚刚有一样东西塞在他的腰带里。

  整个下午。

  余建三都在梦游。

  浑浑噩噩。

  哲哲的牙帐里,人头涌动,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身型精瘦,一张马脸的哲哲,热情邀请款待了余建三。

  期间,余建三数次关注了不远处的书生,萧成章!

  这个一手制定了哲哲改革的人,方方面面竟然全部具到。

  无论是内政,还是此次对战武川镇的军略,都处理的让人心服口服。

  大楚寒门,果然是人才辈出啊。

  夜晚。

  哲哲几次挽留余建三,希望能在牙帐过夜,表示有娇嫩的楚女伺候。

  老余有心事,找了个还算像样的借口,草草离去。

  夜深。

  残月。

  余家军营帐。

  孤灯之下,余建三小心拿出纸条。

  火光中,余剑三的脸上全是褶子,那是苦难的痕迹。

  “投定王,破哲哲。”

  这!什么鬼东西?

  余建三瞳孔微缩,汗毛竖起。

  赶紧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将纸条烧了。

  余家营房。

  余老二在羊毛毯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今日大哥不在牙帐过夜,实乃气煞人也!

  哲哲哪里都是好货色,白白浪费机会。

  忽然,余老二眼眸一怔,头皮发麻。

  玛德,军营还能闹鬼?

  一只手牢牢地按住他的嘴巴。

  “是我,老二。”

  “哎呀,余建三,你这是弄啥呢?”

  余建三贴着毡包,仔细听了良久,确定没有问题,才靠过来。

  “有一件事,事关生死,不得不来深夜找你。”

  “说。”余老二不耐烦的道。

  “项济来招降我们了?怎么办?”

  “什么!?”余老二一点睡意都没了,他比余建三还怕,借着出恭,还出去看了看,才进来。

  两个余家老农都沉默了,他们久久不语。

  “如是别的楚人,余家人都不会看一眼,但项济此人,义薄云天,待士卒亲厚,对楚人仁义……”

  “哎!”余老二不禁叹息一声,说道,“若是没有降突厥一事,老子立刻就能归顺。”

  说到这里,两人不禁脸色暗淡。

  项济义薄云天,项楚皇室可是薄情寡义。

  道听途说的,余家人就不当真了。

  亲身经历,这总错不了。

  段渊!

  镇守定襄数年,罗浮山血战,拖着病体,累死两军阵前。

  这样可歌可泣的大楚英雄,现在是乱臣贼子。

  搁着谁,敢给项楚卖命?

  他们余家人,虽说在河原是没有办法,最终被逼的投降。

  但官面上说,他们是真乱臣贼子,投敌之徒。

  “要我说,项济就不一定能赢哲哲大王。”

  “他搞来搞去,就武川一万多人,云都,童家镇,听说雁门北境还有两座山城。全给他弄到一起,也就四五万人。”

  “哲哲光精锐就有近十万,能调动的兵马超过十七八万。更甚至,哲哲只要防守就行了,最不济等待铁力大军回援。”

  余家人是第一线战兵,他们对兵事的把握是很强的。

  建安军最大的优势,是雄浑的气魄和无敌的声威。

  周云其智如妖,给人的感觉就是,甭管你多少人,他能赢你。

  项济仁义无双,乃贤君典范。

  北疆所有人,包括突厥人都佩服他们政治清明,唯才是举,潜力无限。

  但此刻,并不代表他们能胜哲哲。

  军力上的差距摆在这,周云再强,还能撒豆成兵?

  余建三眼眸深邃,思索良久后,询问道,“你的意思是咱们不投降?”

  “不能投,项济赢面小,咱们投还不一定活,为啥要投?”

  “那好!就这么定了。”

  ……

  北疆进入十月后。

  天气变化的很快。

  西伯利亚的寒流,灌入到马邑西部山林。

  余建三对于兵事很认真。

  无论各营的甲胄情况,兵员情况,分部特点,他都了如指掌。

  今日,巡视完各营后。

  他非常满意,余家军的训练很不错。

  这个时代的底层草莽并不弱,或者说,任何一个时代的底层草莽都不弱。

  他们只是没有未来人的思维和眼界,但他们并不蠢。

  建安军的鸳鸯阵已经虐杀突厥骑兵数次了。

  傻子都知道,这种步兵很强!

  甲胄砰砰作响,余建三腰板笔直。

  行步之间,威风赫赫。

  一行十几名甲兵,簇拥着余建三进入营帐。

  余建三熟练的卸下头盔,丢掉兵器,一屁股坐在羊皮大椅上。

  下一秒,

  双目圆瞪,头皮发麻。

  案桌的砚台下,有一张小小的纸条。

  余建三喉结蠕动,咽了咽口水,颤颤巍巍的拿起。

  仔细一看,寒毛直竖,脊背发凉。

  “汝可知李牧乎?!”

  ……

  ……

  (这里神坑说一句,开分6.7,第一本书,确实前期问题很大。

  室友劝我完结,但神坑是不肯的,只要还有一个读者,我就会写完,全心全意的写完。

  地板写手是困难的,男人说苦难矫情!不愿多提。

  收入肯定是地板的,但我希望看到这里的读者,给我写一下五星好评。

  不求多少收益,只希望更多人看到这本书。

  神坑只会说一次,到完结前,作者不会再开口了。

  打扰各位了!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