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名将孟百川-《楚兵》

  河原。

  乱兵。

  项济军阵。

  突厥勇士无往不利的羽箭,在特殊的盾防体系下,软弱无力。

  相反,青山弓却如同死神的镰刀,收割人命。

  步弩对骑弓,突厥人损失惨重。

  又一支突厥部落兵,被河原北营击溃。

  如丧家之犬,仓皇逃离。

  “前进!”

  “前进,继续前进!”

  孟百川长剑挥舞,

  湛金十字枪下,指挥大军。

  进退有度,一派名将风范。

  他从一开始的紧张,变成现在的兴奋。

  为将者。

  谁不想指挥精锐,扬名立万。

  此生,能统领如此雄狮,死亦无憾。

  雁门子弟跟项济本部配合,一千五百人,机械性的如训练一样行动。

  整齐度虽然不如武川镇的杨延,李保,铁牛三营精锐。

  但足以震撼这片战场。

  士卒们木讷的执行军令。

  大盾顶住,狼筅,长矛。

  昔日威风赫赫的突厥骑兵,似乎失去了牙齿。

  战士们这才发现。

  原来,如此轻易的就能杀死一个突厥人。

  信心大增后,不少雁门子弟渐渐放松,手也不抖了。

  随着鼓声吼叫,如猛虎下山。

  若是有突厥铁骑,企图集群加速,冲击他们。

  外围掩护的三兽将,会立刻干扰。

  没有突厥人敢无视他们的存在。

  若是去追三兽将,三支骑卒,又会绕到步卒侧后,躲进安全地带。

  同时孟百川也会抓住机会,猛攻失去速度的突厥人。

  转一圈后,武川铁骑的速度加起来,还会猛冲原地踏步的突厥骑兵。

  总之一句话。

  要特么多难打,就有特么多难打。

  步卒方阵士气高涨,兴奋激动,几乎写在脸上。

  这可是能吹一辈子的事。

  等老了,抱着孙子,吹嘘当年爷爷在河原,视十万突厥贼子如无物,何等英雄。

  斗志是一支军队的灵魂。

  激发斗志,最好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胜利。

  如今,这支有项济本部与雁门子弟的军队,已经质变。

  如果昨天,他们还是训练稍微长一点的民兵。

  那么此刻,他们已经是天下雄兵之一。

  时光飞逝。

  周云担忧的南渡口大军,迟迟未来。

  一个上午的时间,孟百川已经在八营之间杀了一个来回。

  从河原北砍到河原南。

  又从河原南砍回河原北。

  一个草原贵族部落,鏖战良久。

  两支千人队损伤惨重后,只得撤退。

  这批草原人,还没吃过苦头,以为打不过就能跑。

  可惜,武川镇骑兵三营,长期配合步卒。

  如何会放过这种机会。

  玄甲铁骑一冲,青龙李兴手起刀落,对方主将人头落地。

  大军仓惶败走。

  逃离的突厥人寥寥无几。

  “大楚何时有的如此精锐?”

  辕门上。

  萧佐良不解,

  如此雄狮,怎么不在主战军里。

  为何在北疆名声不显。

  过去只是偶尔听士卒说起,项济能打,武川镇李氏厉害等等。

  亲眼所见才知。

  这特么也太恐怖了。

  一个步军方阵,在十几万骑兵面前横跳。

  虽说依托大营边缘,有精锐骑卒掩护。

  但就说怎么干,天下有几人敢。

  河东后营。

  徐州后营。

  震惊之余。

  皆是面色沉重。

  上层和武川镇李氏的矛盾,他们多多少少是有耳闻的。

  对方如此英雄,自家家主与之为敌,真是明智的选择么?

  一想到今后,可能成为此等雄兵的对手。

  大伙的脑袋就缩了缩。

  太原后营。

  丁宏信愣了。

  他目瞪口呆,满面络腮胡,痴痴的望着远方。

  口中喃喃的道。

  “多少年了?!”

  “多少年了。大楚又有英雄出。”

  自杨门之后,北疆拿突厥人当狗杀的将星,又来了。

  遥记得,

  当初那个麾下的小将,何等风采。

  冲锋陷阵,无往不利。

  那是丁宏信,一生中最好的岁月。

  如今,大楚又有这样的猛人了。

  数里外。

  乌泱泱的一片,数万突厥大军。

  大军前方。

  是十几面突厥贵族大旗。

  大旗下方。

  是样貌各异,衣着华贵的突厥贵族首领们,

  他们打马驻足,远眺战场。

  场中那支精锐楚兵,令他们心里发怵。

  记得祖辈的传说里,

  南方楚人最勇武的时候,漠北都没有放牧的草场。

  这支楚兵身上,似乎有祖先的身影。

  “我部恳请哲哲大王,派遣本部王帐军出战。”一名苍老的首领,怒视族人被杀,愤怒道。

  哲哲眼眸冷冽,轻蔑道,“草原的蠢牛才会攻打步军方阵,方才本王叫你们慎重,尔等可听了?”

  “大盾,长矛,弓弩,那是精锐步卒。牛粪吃多了,母羊往狼口里送?”

  哲哲在可汗金帐里,虽然被杨豪殴打。

  但在外面,那可是权力无双的特勒王。

  库尔支河王帐旗,本部的五千人,是传自其父,在他手中,才渐渐壮大到一万多。

  换言之,大小诸王的兵力都是父子相传。

  木勤思力两旗王帐军,诸王之上变小首领王。

  前车之鉴,他可不傻。

  他接的任务是阻碍大楚军队集结逃离,干扰才是他的军令。

  其次是能攻陷后方八营最好。

  这个可有可无,当然,他本人还是希望能破寨的。

  项济一出来,哲哲就知道,攻陷已经不可能了。

  项济的军队,不就是武川镇周云的军队。

  突厥人流传一句话,

  武川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五兽将的名头,不比南楚任何将领差。

  尤其是黑蟒李泰。

  此人斩杀宗师武者,传闻只要一刀,乃当世勇将。

  其实

  周云一开始,知晓李氏三个骑将,竟然如此大名,也很震惊。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毕竟论实力,他们差的远呢!

  别人都以为,这三人是宗师武者,只有周云清楚。

  这三货都是九品。

  只是战场武将搏杀,是淘汰制。

  就算是战力全服第二,第一场就碰见全服第一。

  直接嘎了,甭管你多厉害,那排位也在一百开外了。

  但战力只有五十几,一直没有遇到强力对手。

  那有可能,排位很靠前。

  甚至狗运来了,给你混个亚军。

  所以,一般宗室大将很惜命,能不打,就不打。

  但武川镇那三个是愣头青啊。

  呼呼的拿刀就砍人。

  一点都不虚。

  别人还以为这三货猛的一批。

  这就像,两个社团的红花头马,不打,永远不知道谁厉害。

  但若是要打,双方都虚啊,万一打不过呢。

  这造就了,很多突厥一系的猛将,不愿意下场搏杀。

  理由都找好了,

  三个马弓手,什么档次?什么身份?

  连个主战军将领封号都没有,

  本将军不屑出战。

  加之武川铁骑,本身就强大,更是助长了他们的威势。

  如此情况,李氏五兽将,被虚高很多。

  成为南国猛将,与丁布、上官虎等大豪门将领并立。

  哲哲在众多首领的请求下。

  实在架不住,加上他其实心里也有不甘。

  大手一挥,派遣了两支万户贵族部落去试探。

  果然,

  对方不仅扛得住,还能大量射杀突厥骑兵。

  青龙,赤虎,黑蟒。

  有此三人掩护,又不能围住拖死步卒。

  更可怕,这里有八座大营,大军更不能展开。

  半个时辰。

  损失惨重的突厥人垂头丧气的回来了。

  这支精锐步卒是很难对付的。

  若是年轻二十岁,哲哲还有胆上去过两招。

  如今还是算了,老胳膊老腿。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老了就得认。

  万一被那黑蛇斩了,找谁说理去。

  --------

  帝二十三年,

  正月十四日。

  突厥起兵五十余万,攻河原楚军。

  前后三军,中正五营,皆不能敌。

  突厥名将阿史那哲哲,带领十万精锐企图切断后方归路。

  情况岌岌可危。

  北征大军,后营项济,

  麾下大将孟百川。

  领四千余步骑,于十万大军中,来去自如。

  鏖战一日,斩敌过万。

  朝阳出,夕阳归。

  镇守八营,威震河原。

  此役后。

  楚七项济。

  于南阳军后营,击鼓聚兵。

  八营无不响应。

  数万人中,发雷霆之音。

  号召北疆有志之士,抗击北狄。

  此刻,天下方知,大楚皇子中,竟有如此豪杰。

  尤其那一句。

  岂曰无人,与尔同在!

  令北疆震动,甚至令天下震动。

  守卫北疆,楚七与尔等,同生共死。

  冲锋陷阵,楚七与尔等同在。

  大军后撤,楚七为尔等垫后。

  尔等能死,楚七亦能死。

  尔等之命,等同楚七之命。

  此号召。

  振聋发聩,

  数万良家子,仆从军,后营等,好似胸中热血狂涌。

  他们泪流满面。

  他们不是不敢战,也不是不敢打。

  他们渴望公平,渴望公理。

  军饷没有,功劳没有,吃的跟奴隶一样,他们就是想打,用什么打!

  命丢了就丢了,功劳立了也没有,平日里被权贵当狗对待。

  什么样的傻子才会为狗主人拼命。

  难怪项济麾下,猛如虎狼。

  原来跟了一位这样的英雄。

  可惜,当晚。

  大楚上将军梅太师军令到达。

  下令各军回营。

  怒斥项济动摇军心。

  念起破敌有功,功过相抵。

  --------------

  黑夜。

  羹火。

  河原北营,坂木城墙垛。

  火光下,周云刀削似的脸庞,若隐若现。

  远方。

  大楚上将军令,让隔壁南阳大营怨声载道。

  周云眼眸被阴影挡住。

  一丝冷笑,出现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