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没死还升官了?我到底造了什么孽?-《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皇爷爷让林大人升职的安排一定是有深意,”

  “孙儿不敢置喙。”朱允炆虽然心中万分窝火,但不敢有异议,

  毕竟皇爷爷刚刚又教导过自己一遍,上位者要胸襟宽广。

  朱元璋对孙子的表态很是满意,“你能理解甚好,”

  “咱之前在朝堂上承诺过不会擅杀大臣,”

  “既然大开杀戒,但该有的处置手段还得有,”

  “对他们几名首脑人物,就要分类处置,”

  “像蓝玉、常家兄弟,咱就把他们变相囚禁在东陵,以后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而林豪这种言官,手中无兵,根本不可能造反,所以咱宽赦他,”

  “正好之前礼部内部提报官员升迁,名单上有他,咱就顺势升他的职。”

  “咱这是借机,给依附蓝党的武勋和官员们一个信号,”

  “只要真心悔过认罪,咱可以从轻发落,保住性命,甚至升职,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样,可以稳定并凝聚人心。”

  “当然,那些蓝党普通成员,涉案较深又作恶多端的,如蓝府恶仆,蓝玉部分义子这种,没功劳的,没用处的,该杀的还是得杀,以平众怒。”

  朱元璋这般“杀小放大”的安排是经过充分考虑,

  他要多留一些有用的武将,给孙子的未来更多的选择余地。

  而且他宽赦蓝党用的是圣谕,

  相较于圣旨,正式程度低一些,一旦后期发现那帮人不轨,还可以正式下旨处置,

  这样更加有回旋的余地。

  他又宽赦林豪,并顺势提升杨彦和林豪的官职,

  则主要是因为两人的对话记录流传到了后世,

  并在偏殿里给了他警示,

  立大功,必须得赏。

  “皇爷爷英明。”朱允炆面色愈发难看,言不由衷地答道,

  众怒是平了,

  可孤心中的怒,却无法止平,

  特别林豪这厮,刚才话说得如此大逆不道,

  孤竟然还不能立马惩戒他,

  太令孤不甘了。

  朱允炆越想越气,遂找借口告退,“如果皇爷爷没有其他训示,孙儿想先行告退,去处理案子一些收尾的事。”

  朱元璋没有注意到朱允炆的异样,点点说道,“去吧,差事要紧。”

  “杨彦和林豪的任命旨意,咱已经传示下去了,”

  “他们两人,你以后要多多亲近。”

  “是!孙儿谨遵皇爷爷指示,一定会多多亲近杨大人。”朱允炆强忍着不悦,沉声表态。

  旋即慢慢退了出去。

  待朱允炆身影消失之后,朱元璋才回味过来,

  允炆刚才是跟咱保住说会亲近杨彦,没提到去亲近林豪?

  而且咱提到林豪,他好像语气都不太对,

  他对林豪有心结,也不会在咱面前这般显露,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这时,

  小贵子手捧一份文卷,步入内间,“禀皇爷,锦衣卫刚刚送来了蓝党审决过程记录。”

  朱元璋眉头一挑,迅速接过翻读起来,

  “...学你的兄长虞怀王,只学了皮毛...”

  “他是陛下最疼爱的孙子,而你只是一个替代品。。。”

  看着林豪句句扎向朱允炆心窝子的话语,

  朱元璋气得连连拍案大骂,

  “此獠悖逆!”

  “还敢大言不惭说什么,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是人臣该有的样子吗?!”

  “混账。。。”

  但朱元璋最终也没有指示对林豪追加惩戒,

  因为林豪所言,属于“部分”事实,

  他在看到朱允炆时候,总是会想起朱雄英的身影。

  ······

  林豪租住的院子里,

  “什么?”

  “你是说老。。。陛下他自己想到了派蓝玉他们守陵?”

  “怎么会这么巧?”林豪一脸惊诧地看着杨彦,

  杨彦点点头,“事实情况就是如此,”

  “我可以肯定你我交流的话,没有第三人听到,根本不可能传到陛下耳朵里。”

  “我是写了一封力保你性命的奏疏呈上,才被陛下临时召见,”

  “原以为我要申辩许久,”

  “可刚进御书房,陛下就已经做出宽赦你们的决定,并拟好了圣谕,让我随同蒋大人去传旨。”

  “所以,只有一个解释,”

  “陛下英明神武,心中对如何处置蓝党早有所决断,”

  “他根本就没打算杀蓝玉和你们。”

  林豪闻言,只觉思绪乱成一团麻,

  老朱不杀蓝玉,

  并且宽容处置蓝党,

  这虽然对大明是利大于弊,

  但从老朱为人角度看,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他可是杀伐果断的洪武皇帝,

  能用硬的,就绝对不会手软,

  特别是他铁了心,要扶朱允炆上位,

  可他却真的放了蓝党一条生路。

  老朱到底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

  还是哪里出了问题?

  最坑的是,

  我又没死成,

  总感觉冥冥之中,有一张无形的手,

  在阻止我死回现代享福,

  我好难啊!

  杨彦见林豪脸色阴晴不定,以为他为劫后余生,感到了后怕,遂开口宽慰道,“林兄,你放心,陛下是真的宽赦你了,”

  “蓝党的事情已经了了,”

  “能保住你的性命,我也是非常开心,”

  “是你的话点醒了我,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敢于直谏的合格言官,所以我才有勇气去上疏求陛下。”

  林豪欲哭无泪,

  此刻要是有后悔药,

  他第一件事就是,在那一夜啥话,也不和杨彦说,

  “练生兄,我谢谢你。”

  “你不该上疏的,”

  “我是真不想连累了你。”

  杨彦以为林豪还在为自己设想,更是感动不已,

  “林兄,你哪里是连累我?分明是帮了我,我要谢谢你才是。”

  “没有为你上疏,我哪里入得了圣上的法眼?”

  “我已经被陛下亲旨调往都察院当佥都御史了,还兼任皇孙的侍讲。”

  林豪拱手说道,“那可真要恭喜练生兄高升了。”

  杨彦也是拱手施礼道,“该说同喜才对!林兄你也被陛下亲旨接任我空出的礼科左给事中的职位,”

  “什么?我才刚从诏狱出来,哪里会升官?”林豪摇头说道,

  杨彦肯定地说道,“千真万确!”

  “我领命传谕的时候,陛下就已经下旨升你我的官职了,”

  “所以我才说,陛下早就想好了如何处置你们。”

  “而且据我所知,任大人早就在礼部拟提拔官员名单里加上了你的名字,陛下应该是趁着这次机会直接准允了,”

  “你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办差。。。”

  林豪顿觉气血上涌至脑门,杨彦后面的话都没认真听,

  辛辛苦苦求死没成,

  反而又升官了,

  可在大明升官有什么意义?还不是当牛马?

  哪里有回现代享福来得快活?!

  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

  想到这里,林豪只觉头昏犯晕,

  杨彦滔滔不绝之间,发现了林豪扶额即将晕厥,赶忙扶住他喊道,

  “林兄?你怎么了?”

  “可是哪里不舒服?!”

  “林兄,你别晕过去啊,你别激动过度啊,”

  “快来人,去叫医生,不!快去太医院,请戴院使过来救人,”

  “就说林大人由死向生,又息闻升官,大悲大喜之间,昏倒了。。。”

  ······

  太庙,

  朱元璋步入偏殿,只见有三道明黄身影,

  老年朱棣也来了,

  他顿感意外,没等发话开怼,

  却听朱棣沉声质问道,

  “父皇,您到底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