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你不是陛下,无法改变和控制时局-《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林豪坚决不写“悔过书”求自保的态度,

  令杨彦为之郁结,“林兄!我的林大人啊,”

  “我买通狱卒进来,是为了救你,”

  “你怎么还搁这儿,跟我扯什么违心地活着,不要支持皇孙。”

  “我把态度摆这里了,我也是受过太子爷提携之恩的,”

  “太子爷没了,我自然是要效忠皇孙到底,此志不改!”

  “而你,你咋就这么倔呢?跟皇孙服个软,又咋了?”

  “大不了你出去之后,别支持他便是。”

  “这样吧,我来写,你就签押个名字,”

  “今日我既然来了,你的性命,我一定要保住!”

  林豪心中一暖,

  杨彦真是够仗义,

  为了救我,已经不惜冒着被牵连的风险来探望,

  还想着帮我写悔过书,

  能做到这等程度属实不易。

  而且他还是个忠贞之士,

  他支持朱允炆,也是因为报答太子之恩的原因,

  只是,

  朱允炆实在太“菜”,

  杨彦效忠于他,只怕下场不会好,

  他这么尽心救我,虽然是帮倒忙,

  但我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必须得好好劝醒他。

  “练生兄,你且听我一言,”

  “先别管我,你自己死期将至,”

  “你不用帮我写什么悔过了。”林豪面色一正,开口说道,

  杨彦已经从怀里拿出纸笔墨,

  他正拿着牢房破瓦罐倒水研墨的动作,立时一滞,

  “林兄,你?!你别。。。”

  林豪摆摆手,打断杨彦的话,“先听我说!”

  “因为蓝玉支持三殿下为储,皇孙视蓝玉为登上储位的最大障碍,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现在蓝玉案,由皇孙主导,势必会办成大案,牵连甚深。”

  “你也说了,詹徽大人被蓝玉攀咬,就被打成同党,”

  “而我更是与蓝玉关系莫逆,已经被贴上了蓝党军师的标签,”

  “而你为我奔走,又代写什么悔过,”

  “万一皇孙翻脸不认账,”

  “把你牵扯进来,该怎么办?”

  杨彦闻言浑身一颤,手里的破瓦罐差点都拿不住了,

  “这。。。这?不会的,”

  “皇孙他知道我和老师的忠心,应该不会翻脸的。。。”

  林豪冷笑一声,“这话你自己都不信吧?”

  “即使皇孙现在答应了你们,他身边围着的那帮东宫的署官呢?”

  “他们可是不依不饶地要弄死我的?”

  “皇孙心机深沉,睚眦必报,而且耳根子软,”

  “现在不翻脸,难保日后不翻脸,到时候结局难料啊。”

  “我就孤身一人,而你可是一大家子人。”

  杨彦目光中透出恐惧,颤声说道,“那。。。这可如何是好啊?”

  见杨彦救自己的念头逐步消逝,林豪心中大定,“所以,我还是准备从容赴死,你千万不要再胡乱折腾什么悔过书来救我了。”

  “你眼下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以后的路。”

  杨彦困惑地看着林豪,“我以后的路?”

  林豪点点头,开始为杨彦分析,“你现在坚定地效忠皇孙,我能理解,他是太子爷的儿子,你要报提携之恩。”

  “而最好的报恩方式,就是尽力助他上位。”

  “这样刘老大人、你,还有黄子澄那帮文官们,都能获得巨大的利益。”

  “而且现在你们的局面非常好,”

  “因为,陛下虽然暂缓立储,但心底的储君人选一直都是皇孙,”

  “而且他现在所做的一切,无外乎就是先帮皇孙铺平了未来的路,在让他慢慢走。”

  “譬如蓝玉,”

  “他觉得蓝玉跋扈难驯,蓝党势大,怕皇孙压制不住,他就借此机会炮制现在的蓝玉案,”

  “而皇孙为了树立威望,势必会借机铲除能威胁到他的人,特别是那帮反对自己的武勋,”

  “而陛下大概率是不会阻止的。”

  杨彦眉头轻蹙,说道,“你说的不错,”

  “那些武勋想为皇孙所用,实在很难,”

  “现在已经有很多武勋被打成蓝党,并且下了诏狱,就关在另一边的监区等候论罪。”

  “可这和我之后的路,有什么关系?”

  “武勋势弱,我等文官的机会才更多啊。”

  林豪点点头说道,“文官们的自然势大,你练生兄自然有些许好处,”

  “可是强力的武勋凋零,以后朝廷遇上战事,谁来领兵抵抗?”

  “毕竟朝中无将,可就无法对藩王们形成威慑,”

  “中央和藩地的平衡可就被打破了。”

  杨彦微微颔首,似是认可了林豪的说法。

  林豪继续说道,“再说回皇孙,”

  “他现在可以说是初出茅庐,见到的是,陛下威势无双,能轻而易举地除掉了那些不与他同心的人,”

  “这给他产生一种错觉,”

  “他上位了,也能有样学样,轻松做到,”

  “可事实却是他只学了陛下的皮毛。”

  “加上,他身边亲近的都是黄、方这种无能的文官,”

  “没有武将的朝廷,是无法压制住藩地的,”

  “届时,皇孙、还有黄、方等大臣,定会自食恶果。”

  “而你这种皇孙‘外圈’的文官,最是吃亏,”

  “他上位了,你好处是有,但有限,但是出了问题,你们也落不得好。”

  “就像三殿下一样,皇孙上位他好处有限,但是朝廷出事,他身为皇孙同胞兄弟,也得跟着遭殃。”

  “所以,我想你还是尽量远离皇孙,安安心心地做官,以求自保。”

  林豪条陈清晰,就差把朱棣靖难成功时,建文身边的文官结局告诉杨彦了。

  他很清楚的知道,杀蓝玉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一旦老朱杀了蓝玉一党,就会导致朝廷中枢文官权力大涨,武勋势力收缩。

  这是不可控的,

  最终,一定会导致崇文抑武,导致大明失衡羸弱。

  最好的办法,是抓而不杀,管控起来,只要让他失势就好。

  这既能解决掉这个麻烦,也不至于给出过于明确的的信号,让武勋束手束脚。

  毕竟,武勋犹如利刃,总有用到的时候,

  没用之时应该入鞘,而不是“舍弃”。

  杨彦摇摇头,说道,“林兄,你说得有道理,”

  “我要为太子爷尽忠,不能只为自己考虑,”

  “眼睁睁地看着皇孙学坏了,走向极端。”

  “我要想办法阻止这一切!”

  林豪翻了一记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怎么阻止?”

  “你又不是皇孙身边的近臣,跟他说话都得拐你老师那一道弯过。”

  杨彦闻言,脸色涨红,说道,“可?!”

  林豪摆摆手,打断道,“别可了,练生兄,”

  “你想阻止这一切,你可以去救蓝玉他们啊!”

  “你让陛下把蓝玉他们放了,”

  “或者把他们囚禁、流放、或者去看守皇陵,怎么都行,”

  “但是他肯么?”

  “是皇孙非要斩尽杀绝,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我知道你练生兄是个忠良,但你不是陛下,无法改变和控制时局的。。。”

  半个时辰后,

  无功而返的杨彦,神情落寞地回到了府里书房,

  林豪的话,犹如尖刀插在了他的心头。

  他收敛心绪,提笔将今晚和林豪的对话内容尽数记在纸上,

  这是他一直以来就保持的写札记习惯。

  写完札记并藏好之后,

  杨彦还是心绪不宁,唉声叹气

  林兄,你刚直不阿,矢志不渝,无愧铁骨诤臣的称号!

  你对皇孙治理大明感到悲观,所以才想着赴死,

  但我不能见死不救,

  即使拼上我一家老小性命,我也要保你!

  打定主意之后,

  杨彦开始提笔书写奏疏,

  “臣礼科左给事中杨彦启奏...力保同僚林豪无罪。。。”

  ······

  翌日,

  太庙偏殿,

  朱元璋刚踏入殿内,就听到朱慈烺的奏禀声,

  “太祖爷,臣孙又找到了林豪的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