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对口帮扶之策:从海关司帮扶洮州开始-《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眼见众人全力举荐自己去洮州,朱元璋也眸光流转似有意动,

  林豪大脑飞转,想着等会如何合理地推拒离京,

  却听,

  朱元璋开口说道,

  “林豪,还是得留在京城,”

  “京中很差事,咱用得上他。”

  语毕,在场官员面色再度一滞,

  难道真轰不走这厮?

  宁正顿舒一口气,

  陛下果然英明神武!

  让老夫避免了被那林豪祸害的命运。

  林豪赶紧顺杆爬,出列一拜,“臣谢陛下的信任,”

  “臣刚刚都在思考着去了洮州如何施展,才能更好地为您和朝廷分忧,”

  “既然京中更需要臣,臣只能留下,”

  “这实在是太遗憾了。”

  说着,他朝宁正拱拱手,“宁大人,到了那边要让地方府衙配合你多搞屯田、鼓励商贸,”

  “让当地人富起来才是陛下怀柔之策的根本。”

  “下官祝你在洮州万事顺利。”

  宁正见林豪突然示好,顿时一愣,

  本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原则,

  马上客气地回礼道,“多谢林大人献策,本官到了地方一定好好施展。”

  在场官员看见他们二人一副“哥俩好”的做派,纷纷面露鄙夷,

  这林豪真是不要脸!明明舍不得离京,还趁着陛下不放人,卖弄一波,

  宁正更是毫无担当,他就该一力奏请这林疯子随军,

  苦他一人,造福大家不好么?

  朱元璋却是将关注点,落在了林豪的话里,

  多屯田?鼓励商贸?

  怀柔之策本就是咱截胡这混球的,

  他肯定会有更详尽的考量,

  不让他去洮州,

  让他在后方支援总可以的吧?

  “林豪,你对咱怀柔之策的理解很是深刻,咱甚是欣慰!”

  “这样吧,”

  “洮州那边的事,你在京城也参办进来,多提意见,多给予宁正支持。”

  “若是怀柔之策成功,咱也算你一功!”

  傅友德等人武勋,顿时脸色发黑,

  陛下不让老夫等人参与洮州之事,分润军功也就罢了,

  却让这林豪窝在京城里,动动嘴皮子就能分得军功,

  太偏心了!

  宁正拱手一拜,“多谢陛下为臣提供助力,”

  “有林大人在京支援,洮州之事必将顺顺利利。”

  只要林豪不在老夫跟前晃悠碍事,

  随便他支不支援,

  至于算他一功?

  陛下摆明了就是要硬塞给他,谁能阻止?

  老夫就当让出一点功劳,买个清静,值当了!

  林豪听到朱元璋的旨意,思绪飞转,

  老朱应该是看我办案有功,

  给我送奖励了,

  洮州的事并不复杂,只要支援力度足够,让怀柔政策实施到位,必能稳固局面,功劳还是好挣的,

  “陛下有命,臣义不容辞!”

  “臣正好想到了一个主意,叫‘对口帮扶’,”

  “也就是朝廷通过跨州府、衙门之间开展合作和交流,由强帮弱,由富援贫,实现双方共同进步!”

  “富强贫弱的标准,自然是按朝廷现有的上、中、下三等州的设定,进行划分,”

  “上州、中州为强、富,下州为贫弱,”

  “由朝廷统筹,由上州、中州帮扶下州,还有盐司、海关司等有产业收入的衙门,也可以入帮扶的一方,”

  “这种‘对口帮扶’是军政等全方位、深层次的支持,要长期执行,”

  “只要被帮扶一方获得发展,那么帮扶一方也能分得政绩之功,”

  “当然这一切都要先试行,就先由臣兼掌的海关司和洮州结对帮扶开始。”

  话音刚落,

  内间立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在场众人的脸上,浮现出各种表情。

  朱允炆瞪大着双眼,神色复杂地看着林豪,

  这“对口帮扶”理念,有点意思!

  这和赈灾的效果同理,

  只不过赈灾是中枢安排,

  而这个帮扶是由地方来输援。

  由富强州府带贫弱州府,能让贫弱一方州府得到支援,获得发展,稳定了地方,

  只不过这个政策是长期的,等于一直在扶持着,就能一直稳定下去,

  富强一方的州府,虽然不会心甘情愿,

  但有朝廷中枢压着,哪里能由他们说算了?

  这么好的点子,

  一定深得皇爷爷的心意,

  要是换一个人想出来该多好?!

  傅友德、李景隆、宁正等有学识的武勋将领,满脸的不可置信,

  难怪这厮能获得圣宠,

  真是智计频出!

  凭借着远程支援洮州分功劳,就想到了这“对口帮扶”之策。

  先不说州府之间的帮扶,那还没影,

  就说海关司对洮州的支援,能施展下来,

  只要洮州发展有一点起色,

  他都能分得一份功劳,

  光明正大地拿公家的商税,给自己抬轿子,

  公利和私利,都让他谋尽了,

  实在是高啊!

  而部分识字不多,文化水平较低的将领,则是强制收敛脸上的迷惘,在那儿不停地微点着头,作苦思状,

  虽然这“对口帮扶”,咱听着有些迷糊,

  但陛下、皇孙,国公爷,还有兵部那帮腐儒,都一脸动容的样子,

  足见这策略很是厉害,

  咱得装得深沉一些,

  可不能让别人看出来咱不懂。

  朱元璋对林豪的对口帮扶之策很是满意,正欲开口表态,

  却见,

  一名兵部文官站出来唱反调,

  “林大人,本官所料不错的话,你这所谓的对口帮扶,重点就是输送银子吧?”

  “这分明就是劫富济贫,实乃大错特错的谬策!”

  紧接着,

  其他兵部的文官,开始跟进提出异议,

  “一时的支援叫帮扶,长久的帮扶根本就不是帮扶,叫打秋风,”

  “我大明三等州是按税赋多少划分的,上州百姓辛勤劳作纳税不易,却还要白白送钱给下州,还不如别那么辛苦,成为下州等别人施舍好了,”

  “这所谓对口帮扶根本就是在上州百姓身上割肉的借口,”

  “陛下万不可被误国谬策蒙蔽!”

  “。。。”

  这几个官员都是清一色江南口音,不用想也知道他们是上州籍贯的,

  代表着老家的乡绅地主势力,

  这些乡绅地主们是纳税主力,但他们恨不得一份赋税都不用交,

  更何况,输援帮扶和自己不相干的下州。

  林豪瞥了他们一眼,满脸鄙夷地说道,“诸位大人都是文官,应该都读过圣贤书,”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些圣人之言,可还记得?”

  “我大明天下本就是一体,‘对口帮扶’就是朝廷层面实践圣人之言,守望相助的行为,”

  “尔等‘打秋风’、‘割肉’、‘误国谬策’什么的,张口就来,”

  “脸还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