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林豪的存在,使得大明与一众藩属的宗藩关系倒退百年-《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臣孙的人遍寻大明境内文献,没有查到任何林豪的新纪录,”

  “就将查找范围扩大到藩属国,”

  “这《大明外交生涯回忆录》,乃是洪武朝时期,高丽国派驻大明使节尹明悦晚年回国后所写,经由高丽国翰林整编,内容可信度很高。”

  朱载垕兴致勃勃地诉说自己找到了林豪新纪录的相关情况,

  以期待自己另辟蹊径的妙举,能得到祖宗们的赞赏。

  他从袖中拿出一份稿纸,

  双手捧着,恭敬得弯腰奉上。

  可几息之后,

  却不见祖宗们接过稿纸,也没听到夸赞声,

  朱载垕抬头困惑地抬起头,

  只见太祖爷、太宗爷两人均是铁青着脸,眼眸中蕴含着滔天的怒意,

  他心里顿时咯噔一声,身体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起来,

  朕来的不是时候啊!

  看两位老祖宗的架势,

  分明是叒爆发了激烈的言语冲突,

  由检、慈烺没在,

  朕不懂武功,他们二人虽已年迈,但却是武道高手,要是动起手来,朕可拦不住啊!

  该怎么办?

  只听,主位上的朱元璋沉声说道,

  “老四,你还愣着干嘛?还不把稿纸呈上来,”

  “朱载垕这么虚,手捧得都抖起来了,”

  “你这祖宗怎么一点都不疼爱子孙?”

  朱棣闻言,气血顿时上涌脑门,脸色变得黑红相间,

  忍!

  只恨朕在这里是儿皇帝!

  “是儿臣疏忽了。”

  冷硬的话语说完,朱棣接过稿纸,摊开交到了父皇的手里。

  朱载垕长舒一口气,不知不觉中,虚汗已经浸湿了后背,

  他乖巧地站到一边,

  眼睛时不时地瞄向门口处,

  朕的两个后世好儿孙得赶紧过来才是,

  两位老祖宗看完稿纸内容,不出意外,又会吵起来,

  单单朕一个“孙皇帝”,根本劝不住啊!

  朱元璋收敛怒意,开始阅读稿纸内容,

  “...老夫使节生涯印象最深的是,洪武二十六年之后几次朝贡,”

  “时任大明礼科都给事中林豪,奉皇帝诏命兼掌礼部主客司朝贡事务,”

  “我等藩属国朝贡获取巨额赏赐的局面,被彻底破坏。”

  “他带商行估价师对贡品,按市面价格核定价值,”

  “在给大明朝廷的奏报中,以对等价格拟定了赏赐标准。”

  “完全不顾天朝上国的脸面,”

  “据说,他还在朝堂上死谏,非议大皇帝、文武百官虚荣心作祟,”

  “还扬言,下邦藩属国的朝贡是求取大明庇护的行为,根本不应该赏赐回馈,”

  “大皇帝怒极,可最终还是采纳他的谏言...”

  “虽然此子只兼掌朝贡事务不到一年,但他的存在,使得大明与一众藩属的宗藩关系倒退百年不止。”

  “万幸的是,后来新帝登基,朝贡制度又恢复如初...”

  “。。。”

  朱元璋看完所有内容,将稿纸递给了一旁的朱棣,

  开始抚着胡子整理思绪,

  这份内容应该不会有假,

  咱的确让林豪这混球兼掌了朝贡事务,

  据任泰亨所奏,

  他已经审查好了贡品,并拟定好了赏赐章程,很快就会提报,

  不过,

  咱没想到他竟然会破坏千百年来的惯例,

  只按货值制定赏赐标准,

  也难怪这些藩属国使节,都用白纸黑字控诉他。

  当朝死谏,编排咱虚荣心作祟,也很符合他的路数,

  而且咱心底也是不想给这些藩属国“打秋风”,

  所以才会允准他的谏言,

  这算咱给朝廷财政节流。

  还有,

  这上面记录的,林豪兼掌朝贡事务不到一年,应该指的是林豪这混球,在年底的时候奉旨自尽了,

  一切都对应上了。

  就是这个新帝登基,朝贡制度恢复如初,

  真是败笔!

  朱元璋思虑之际,朱棣已经看完稿纸内容,暗戳戳地说道,“父皇,林豪根据贡品价值对等赏赐,很是可取,”

  “我大明藩属国众多,这样可以为朝廷节约很多不必要的支出,”

  “可允炆这个‘新帝登基’,又把朝贡制度打回原形,”

  “简直大错特错!”

  朱棣的潜台词是,

  父皇,您选错新帝了,朕才是最合适的。

  朱元璋淡淡地开口问道,“那你们两朝,眼下的朝贡制度可是按林豪那套来的吗?”

  朱棣没有多想,摇头说道,“不是,我永乐朝是按旧例来的。”

  朱载垕也跟着说道,“到臣孙的隆庆朝也是按旧例来的,给那些藩属国几倍到十几倍的赏赐。”

  朱棣接着说道,“父皇,应该都是允炆的错,是他把林豪那套废止了,恢复了旧例,他分明就是虚荣,只顾脸面。”

  朱元璋冷哼一声,“既如此,你为何不恢复林豪的对等赏赐制度?那可是咱推行的。”

  朱棣一时语噎,他脑海中一些新旧记忆浮现,

  朕登基之后,的确是下旨一切制度要恢复到洪武时期那样,

  只是这朝贡制度没恢复,

  是因为朕需要万国来朝,彰显朕的法统合理性。

  朱元璋继续嘲讽道,“你以为花大银子赏赐,让那些撮尔小邦认你,你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你的底子就干净了?”

  朱棣再度气结,袖袍中的双拳紧紧握着。

  朱载垕为了防止两位老祖宗发生自己无法控制的冲突,

  赶忙岔开话题,“老祖宗,当务之急,还是要保住林豪,”

  “根据臣孙对新记录的分析,林豪的命运并没有改变,还是落得自尽的下场,”

  “太祖爷您必须得强势干预才行,”

  “最简单的办法,您直接下个旨意,免了他的军令状就好。”

  朱元璋扭头看向朱载垕,眼泛凶光,

  似乎在说,你在教我做事?

  可发现朱载垕已经被自己吓得虚汗几近浸透龙袍,

  心也就软下来了,

  这后世皇帝无能羸弱,但毕竟是自己的子孙,不好太过严苛了,

  “咱有数的,”

  “林豪那千万两的军令状,毕竟是当廷放了狠话立的,咱不能无缘无故地免了,”

  “咱原想着官营商行挣银子,或者海关司收税或者平倭顺利之后,再下旨免军令状的旨意,”

  “这也是咱这阵子没有动作的缘故。”

  “不过,林豪既然会提出改变朝贡制度的谏言,也算立了功,咱就以此为由,免了他的军令状。”

  “这样,能让咱们都安心。”

  朱载垕欣喜不已,“太祖爷果然天纵英明,原来早就计划好了一切!”

  “您这样做,”

  “一定能收获林豪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