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林豪:间接坑了朱棣,从其他方面补偿他吧-《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且慢!”

  听到林豪要以“投本过迟,不合规矩”为由,

  去找皇帝申辩,阻止燕王参股,

  李景隆立刻开口劝止道,

  “陛下旨意已定,他老人家此举是爱惜燕王殿下的体现,”

  “我等做臣子的,岂能阻挠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而且筹银投本之事,几位嫡王爷都有份参与,”

  “就独独落下燕王殿下,传出去了,总归影响不好,”

  “皇孙,您说是吧?”

  朱允炆抚着下巴点点头,“曹国公说的有理,”

  “我皇家民间展示团结和睦,很是重要。”

  他料想李景隆支持四皇叔参股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不过,光从这表明的理由来看,

  他也没有拒绝的借口,

  毕竟,这官营商行事务是他牵头操持的,

  连十七皇叔这个庶出王爷都有份,却落下了一位嫡亲的皇叔,

  传去的确会影响他的声誉。

  林豪摆手说道,“团结和睦,可以从其他方面体现,”

  “没必要坏规矩吧?”

  李景隆沉声反驳道,

  “林大人你咋就如此冥顽不灵?”

  “规矩也是可以通融的,”

  “现在陛下都有旨意了,皇孙也没意见了,其他王爷也不会有异议,”

  “而且燕王殿下也带足银钱来了,诚意满满,”

  “难道你就那么不想让燕王参股分到好处?”

  林豪扯了扯嘴角,一时无言以对,

  我总不能直接透底,

  说没打算分红吧?

  “曹国公这话说的,卑职不是那个意思,”

  说着,林豪又看向朱棣,

  “殿下,臣绝对没有不让您得好处的想法,”

  “您可别误会,”

  “臣是想着规矩得遵守,而且您手头也紧,”

  “投本需谨慎。。。”

  朱棣也觉察出了林豪是反对自己投本入股的,

  但父皇已下了旨意,

  而且现在的他,根本不敢去违逆父皇之意愿,

  “林大人,孤自是相信你的,”

  “孤也筹好了本钱,也愿意投本,”

  “你就不要找父皇辩论,以免伤了君臣关系。”

  林豪深吸一口气,

  伤了君臣关系倒是无妨,能让老朱更快弄死我,

  只是现在燕王也表态了,

  他投本之事,木已成舟,

  只能从其他地方弥补燕王了,

  “那便按陛下的旨意办吧。”

  李景隆鼓了鼓掌,朝朱棣拱手说道,“好!”

  “恭喜殿下,投本官营海贸商行,”

  “臣这就回去,草拟好经营相关事项的奏报,顺便请示陛下,您这笔本钱如何占股。”

  朱允炆也拱手说道,“四皇叔,侄儿也先回宫找皇爷爷,先提前说一声这边定下的事。”

  朱棣点点头,将银票和票据交到了李景隆手里,

  “你们忙去吧!”

  李景隆也没清点,直接拱手一拜,

  跟着朱允炆离开了班房。

  ······

  林豪亲自送朱允炆、李景隆出门后,便回到了班房,

  朱棣立刻开口问道,

  “林大人,你跟孤说实话,”

  “你为何反对孤投本参股?”

  林豪讪讪地说道,“明人不说暗话,官营商行涉及重大利益,”

  “待他日盈利之时,如何合理分红将会是一个大问题,”

  “臣是怕殿下难以回本。。。”

  朱棣舒了一口气说道,“原来你是担心这个,”

  “难怪之前筹银的阶段,孤就没见你,提前找孤商讨投本的事,所以,孤也就没想着去投。”

  “不过做生意最重要的还是有收益,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在朱棣看来做海贸一定能挣到银子,官营商行只要有钱挣,就不会有分红问题。

  林豪目光闪烁,张口想着和朱棣摊牌,但又忍住了,

  燕王的本钱已经拿出来,

  参股之事没有挽回余地了。

  燕王肯定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发动靖难,

  所以没想到多留一些银钱,

  而且我现在跟他交代不准备分红的打算,只会增添他的烦恼,

  还是想想如何从其他方面补偿他吧,

  “殿下有心理准备就行,”

  “臣就不多说了。”

  朱棣抚着胡须说道,“你能替孤考虑,孤很感激,”

  “对了,这次找你来,孤想着给高煦谋一份海关差事,让他继续跟在你身边。”

  “不知你意下如何?”

  自从林豪死谏引发了宗室制度调改以来,

  朱棣出于避嫌,还有保护儿子的考虑,

  一直关朱高煦的禁闭,

  非轻易不得出门。

  “教导学生,臣义不容辞!”林豪立刻点头表示同意,

  既然间接坑了燕王的钱,

  那就帮他好好教儿子。

  如果能教好朱高煦,改变他的思想,避免他在未来举兵造反,

  那也算对得起燕王对我的看重了。

  ······

  与此同时,

  皇孙的马车,正行驶在去往皇宫的路上,

  由于李景隆搭车的缘故,他们要先绕道去一趟都督府,

  车厢里,

  朱允炆开口问道,“曹国公,你为何还是同意四皇叔投入大量本钱参股?”

  “其实,有孤去劝导皇爷爷,”

  “再加上林豪认死理,去‘野蛮’申辩,”

  “四皇叔不一定能入局,”

  “至于孤的善待亲叔名声,可以想办法从其他方面找补。”

  李景隆轻声说道,“殿下,臣想的是陛下已有旨意,我等不要轻易违抗,”

  “像那林豪一样,动不动就死谏抗旨,非常愚蠢,”

  “陛下只是看他还有用,才处处忍着他。”

  “说回投本的事,五位王爷都投入了巨额本钱,相当于把自己的老底都押进了官营商行,”

  “而这官营商行是由您实际主导的,”

  “以后拿捏起他们来,将会更顺畅一些。”

  朱允炆摸着下巴,微微点着头,“还是曹国公你考虑地透彻,”

  “孤只想着提防皇叔们,不让他们获得过多的好处,”

  “以后这官营商行,还有海关事务,你得多多帮衬着孤才是。”

  李景隆郑重地点头说道,“请殿下放心!臣定当肝脑涂地。”

  李景隆因为是皇帝外甥孙的缘故,在懿文太子在世时,就与东宫走得很近,

  也一直与朱允炆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还时常教导朱允炆军事相关的知识,

  所以,朱允炆自始至终都把引他为心腹。

  ······

  李景隆在都督府,

  整理好官营商行经营、燕王投本等相关事项的奏报并呈递上去之后,

  就回了曹国公府。

  刚进门,

  年逾五旬的国公府大管家沈兆,立刻努力挺直弯曲的身姿,迎上来禀报道,

  “国公爷,”

  “李直派人来了,说是海上的货物已经联系就位,请示下一步怎么办。”

  海上的货物指的是,顾陆庄三家倒台之后,遗留在外海岛屿上,尚未处置的各类番货。

  这些番货,早被李景隆列入了“批量采买,进行散销”的计划。

  李景隆吩咐道,

  “把人带到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