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你们要的是官营商行的收益!而我要的是你们的本钱!-《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西厅大班房,

  是离林豪的总办班房最远的房间,

  原本是给文吏们集体办差的地方,

  由于几位王爷奉旨协办海关事务,

  虽然他们也只是兼差,

  并不会一整天呆在海关司,

  但该有的“落脚点”,还是得给他们准备。

  于是,林豪便将文吏们分散安置到其他小班房办差,

  把这间大班房,改造成接待厅,

  一张大主座,置于厅内北墙前正中位置,

  主座的下首东西向的位置,依次摆放着数张圈椅,椅间放着茶几。

  此时,

  秦、晋、燕、周、宁等五位王爷,以及朱允炆、李景隆,七人皆已到齐,

  他们按位份依次坐定位置。

  坐在大主座上的自然是居长的秦王朱樉,

  他见催促林豪未果,很是不满,

  “什么叫稍待?马上过来?”

  “林豪这混账,真是越来越狂悖,”

  “竟然让孤等空坐半天,等他一个人。”

  坐在下首第二排东侧位置上的朱橚,也是等急了,立刻附和道,

  “就是,真是一点规矩也不讲了,孤等来海关,他装模作样地迎了一下之后就不见人了,”

  “说是差事繁忙,鬼知道是在干嘛?”

  “要不再去催一催?”

  话音刚落,

  班房的门被推开,

  林豪领着陶赫,

  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进西厅大班房。

  他扫视一眼房内众人,

  来得挺齐整的,

  连位置都按长幼尊卑的顺序坐定了,

  “臣林豪拜见诸位殿下,见过曹国公。”

  “免礼!”朱樉绷着脸,指着第四排东侧的圈椅说道,“坐吧!”

  林豪拱手一礼,“谢殿下。”

  幸亏我多摆了一对圈椅,

  否则我这正主,都没座了。

  待林豪坐定,

  朱樉立刻开口说道,

  “林大人,孤等事情都很多,”

  “赶紧开始商议官营商行筹银事项吧,”

  “你痛快点,直接说需要多少银子?”

  数日前,组建官营商行的谏言被允准后,

  林豪就已经以海关司的名义,呈报了筹备方案,

  将以秦淮河码头边的水军旧营房,十余艘退役的水军战船、运输船,

  作为官营商行的启动固定物产投入。

  现在只差本钱到位,就可以正式启动运作。

  见几位皇亲“急不可耐”的样子,

  林豪嘴角微弯,

  今天我先来一招“欲擒故纵”,

  把你们和地下大户手里的钱银,全部套进来,

  “那臣也不绕弯子了,有个一万多两就足矣。。。”

  话没说完,

  只听朱樉沉声打断道,“才区区一万多两?”

  “筹集这么一点银子,需要孤等出面?”

  在场的除了朱棣,其他六人皆是一脸鄙夷。

  这混账东西,

  是在侮辱人吗?

  让外人知道我等皇嗣皇亲在这般大张旗鼓地商讨一万多两的事,传去不被人笑话死?

  林豪见“鱼已经咬钩”,开始“拉扯”,

  “诸位殿下容禀,主要是臣也没做过生意,还是得谨慎一些。。。”

  朱橚冷笑一声打断道,

  “林大人,你没做过生意,也不能那么谨慎吧?”

  “亏你还在父皇面前,说什么要官营商行海贸自给自足,”

  “你这一万两的生意,能挣来多少经费?”

  “估计按十回一的比例,也就只能给海关司塞个牙缝。”

  坐在林豪右侧的朱允炆,也是一脸鄙夷,“林大人,你总是说别人没什么格局,目光短浅,”

  “可你自己的格局也不是一般的小啊,”

  “孤都觉得一万两银根本无法办成大事。”

  林豪虽心里乐开了花,

  可还是装出一脸苦相,很是为难地说道,“可毕竟是做生意,个中的还是有风险的,”

  “盲目加大投入不妥啊,”

  “不过,皇孙您是陛下指定的筹银牵头人,臣尊重您的意见,”

  “筹个两万两如何?”

  在场几位皇亲闻言,立刻摇了摇头,

  坐在朱允炆正对面的李景隆,不屑地说道,

  “才两万两?!”

  “林大人,你穷酸出身,读书入仕,除了在陛下面前侃侃而谈,张口闭口就百十千万的,可根本没见过真正的大钱,”

  “让你来想筹银的事,太难为你了。”

  “也得亏陛下让皇孙和本公来当筹银牵绊人,”

  “否则这官营商行的事,要给办砸了。”

  说着,他扭头看向朱允炆以及几位表兄弟,

  “诸位殿下,臣以为筹银应当多多益善,上不封顶,”

  “臣这边至少可以筹到三万两,投入官营商行做本钱。”

  朱樉点点头,“还是九江爽快!”

  “孤也可以筹到三万两,”

  “当然,孤本人生活俭朴,可没那么多钱的,都是秦地的大户们感念孤的亲厚之恩,想着孤参办海关事务,非要支持孤一把。”

  朱棡白了二哥一眼,

  尽讲这些虚的,

  哪里有什么感念恩德,非要支持,

  二哥你自己在秦地啥名声,天下人尽知。

  “既然二哥、九江都全力支持,孤也不落下,”

  “孤把自己的字画,还有珍藏的古玩,都卖出去,争取也筹个三万两。”

  朱棡写得一手好字,

  他的“飞白体”墨宝在士绅界很受推崇,

  题字、手书,都能炒卖出极高的价格。

  老二、老三说完,便轮到老四了,

  朱棣瞥了一眼,满脸苦相却目光闪耀依旧的林豪,故作痛苦地叹了一口气,“孤也想投,但没银,”

  “孤在燕地实施严格的管控,商户没有办法和元人作生意,都恨死孤了,他们根本不会帮孤筹银。”

  见老四无力参与,其他人都很高兴,

  少一个投本分红是大好事啊。

  朱橚立刻说道,“孤让王妃卖掉一些嫁妆,还有产业,再问岳父,还有河南大户那边借一点,也能凑个三万两。”

  朱权也表态道,“小弟没有诸位王兄那么有钱,也尚未就藩,没有藩地的关系网,只能先抵押王府田产,还有父皇的赏赐,再从母妃那边凑一凑,争取搞个一万两。”

  朱允炆总结道,“几位王叔、曹国公为国倾尽钱财和人脉,小侄也不能落下,小侄这边可以想办法凑个一万两。”

  李景隆伸手算道,“这样一合计,已经有十五万两,臣觉得也差不多了。”

  见朱允炆和几位王爷点头,

  他又看向林豪说道,

  “林大人,看看,这才是做大事的方式,”

  “你就按筹得十五两本钱上报吧,”

  “相信陛下一定会很满意的。”

  林豪不语,故意把眉头皱成一个川字,

  几息之后,才“迫于无奈”地说道,

  “好吧!臣尊重诸位殿下的决议,”

  “为了不让诸位吃亏,”

  “臣把海关在商行的股本占比降到三成,”

  “再多投入一些水军的退役船只,充实商行的启动固定物产投入。。。”

  这些人一个个都想着通过“注资控股”,

  以达到日后掌控官营商行的目的,

  他们的贪心是好事,

  等他们入局之后,拿不到巨额的分红收益,

  肯定会恨死我,继而找老朱告状,让老朱杀我!

  我不亏,大明也不亏!

  七人一致表态同意,

  林豪便吩咐处于震惊之中的陶赫,当场整理出议案奏报,

  签押之后,即刻呈报上前。

  ······

  “咱让出点商行股本,就筹得十五万两银!”

  “以后还能钱生钱,重商这路子是走对了。”

  朱元璋看完,筹银的议案奏报,欣喜不已,

  立刻大笔一挥,允准下发执行。

  处理完政务之后,

  朱元璋便来到了太庙,

  一进偏殿,

  就见四道明黄的身影。

  只见朱棣从绷着脸从主位上起身,行礼忿忿地道,

  “父皇,你搞改革怎么老是虎头蛇尾?”

  “因为官营商行的收益分红,你竟重处了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