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三位皇孙蜕变,老朱震惊不已-《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朱元璋说话的语气平缓,

  没有任何责备之意,

  可落在朱高煦三人耳朵里,却如雷暴之声,

  令他们三人不由自主地浑身发颤,纷纷低垂下头,谁也不敢说话。

  见三个孙子没有回话,朱元璋眉头轻蹙,

  “怎么都不说话?”

  “有爋,你是三人中最年长的,”

  “你说说看。”

  被点名的朱有爋,心中暗暗叫苦,

  只恨自己比朱高煦早生了几个月,

  他颤颤巍巍地拜道,

  “皇爷爷容禀,臣孙只是受林夫子所托,将此奏疏送到了通政司,”

  “至于奏疏上的内容妥否,一切还凭皇爷爷圣裁。”

  这相当于是免责声明,

  他只是负责传达,对奏疏的内容,一概不负责。

  “凭咱圣裁啊?”朱元璋冷笑一声,“你倒是尊师重道,以完成夫子的托付为己任,其他都不管。”

  “高煦。。。”

  朱高煦赶紧躬身接话道,“臣孙在。”

  朱元璋淡淡说道,“你最有想法了,你来说说对奏疏内容的看法,”

  “那林豪可是要咱停了尔等宗室优厚待遇的。”

  低着头的朱高煦,偷瞄了一眼,已经“脱困”的朱有爋,暗暗腹诽道,

  皇爷爷太不公平了,

  问了这贼老八这么简单的问题,

  却给孤一道大难题,

  孤对奏疏内容的看法?孤的看法根本不重要啊!

  “禀皇爷爷,臣孙惭愧,”

  “林夫子的奏疏所言,涉及您定下的制度,事关大明社稷,内容过于深奥,”

  “臣孙未能理解透彻,还是得回去再好好学一学识文读字。”

  “不过考虑到林夫子为人正直,一心为公,他所奏必定有一定道理,”

  “皇爷爷英明神武,定能辨别出对错,而后采其可用之处。”

  朱高煦一番话,滴水不漏,

  谦虚地认下了自己的不足,也拍了一通皇爷爷和林夫子的马屁。

  看着这个顽劣的孙子,突然变得能言善辩,

  朱元璋不由地摇头笑了笑,说道,

  “想不到尔等跟着那林豪混了一段时间,都变得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了,”

  “真是让咱刮目相看啊。”

  朱高煦三人闻言心中大喜,齐齐拜道,“谢皇爷爷夸赞,一切是皇爷爷安排有方,林夫子教导有道。”

  可朱元璋话锋一转,沉声批评道,

  “可是尔等也把他的赖皮给学去了,”

  “这一个个的,问个话都避重就轻,不敢正面回答。”

  三人的心情,瞬间从喜悦转为惊惧,

  皇爷爷,实在是太过喜怒无常了,

  “济熿,你年龄最小,应该是最实诚的,”

  “你告诉咱,林豪是怎么诓骗尔等为他办事的?”

  朱济熿早就被吓得脸色煞白,听到皇爷爷点名,立刻结巴着开始交代,

  “启禀皇爷爷,林夫子说做人不能像躺平的咸鱼,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不能舍不得郡王等级的宗室供俸,”

  “臣孙觉得很有道理,”

  “为了证明臣孙是有本事的,不堕皇爷爷子嗣的威名,”

  “所以臣孙想着帮林夫子这种能臣,上疏自救,也算是为社稷尽力。”

  朱济熿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想法说完,

  他顿觉心中一阵舒坦,

  这是他第一次在皇爷爷面前说这么多话,也是第一次表达内心的看法。

  朱有爋和朱高煦也当即一拜,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说话道,“臣孙证明小十二,所言非虚,”

  “是林夫子教会了臣孙要依靠自己,”

  “要让皇爷爷和父王刮目相看,”

  “要敢于出手,让大明再一次伟大!”

  朱元璋听完之后,目瞪口呆,

  此刻他只觉面前的三个娃子,浑身散发着奋发进取的光芒,

  这三个货,真是以前令咱最头疼、最嫌弃的孙子么?!他们不会是被夺舍了吧?!

  刚才他们拿虚话应付咱的时候,

  咱还以为他们被林豪那混球教坏了,

  现在他们却是鼓足勇气,和咱说出了心里话。

  看来林豪是用心地在教好他们的,

  他们也是真心地想按林豪所教,试着去做出一番成绩,

  让大明再一次伟大?

  这是想在咱洪武盛世的基础上,再建功业的意思吗?

  这口号,听起来着实豪迈,

  而且很有诱惑力。

  不过他们还是太稚嫩了一些,还是得好好引导,

  “尔等志向高远,咱心甚慰,”

  “那林豪教导尔等的功劳,咱也记下了,”

  “不过尔等毕竟年纪尚轻,需要多学习,多历练。”

  听到皇爷爷再次做出肯定的答复,并且脸上透着满意的神色,

  堂兄弟三人确认这次的夸奖,不会有假,

  遂一起跪拜叩首道,

  “臣孙谢皇爷爷夸赞。”

  “都起来吧。”朱元璋抬手说道,“对了,那林豪除了叫尔等呈递这封奏疏,还有让尔等干其他的事吗?”

  朱高煦拜道,“皇爷爷容禀,”

  “林夫子为了自救,还写了好几封求助信,让臣孙等交给他的朝中好友,求他们帮忙跟您说情。”

  朱元璋眉头微蹙,脸露疑惑,

  好几封求助信?

  林豪走得近的大臣,就那么一两个人,

  “他都写给谁?”

  “臣孙记得,有蒋瓛、黄子澄。。。”朱高煦三人把各自负责递送的大臣名单报了出来,

  说完,还不忘和皇爷爷邀功,说他们为了保密,都是让亲卫秘密递送的,没有露出任何马脚。

  错愕万分的朱元璋,伸手轻轻地揉着额头,试图抚平凌乱的思绪,

  林豪这是在搞什么鬼?

  居然跟朝中的死对头求助?还骗三个娃子,这些对头是好友,

  他这是嫌自己死得太慢么?

  亦或是,他别有目的?

  还有,

  这三个小娃子,他们太小瞧这些大臣了,

  什么秘密递送,没露马脚,

  只怕他们暗地里给林豪送信的事,早已被人探查到。

  而且林豪的这封奏疏,

  是通过通政司呈递的,

  奏疏的内容,朝野上下恐怕很快就会传开,

  咱想按下去,得费一番功夫才行,

  特别是得安抚好咱的儿子们。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着三个孙子,淡淡地说道,“尔等帮林豪呈递奏疏的事,老三、老四、老五现在还不知道吧?”

  三人沾沾自喜地点头称是,

  朱元璋继续说道,“咱给尔等一道口谕,近两月有效,”

  “有爋、高煦、济熿,聪慧有志向,不得责罚。”

  ······

  朱元璋召见完三位孙子之后,

  便来到了太庙,

  他刚踏入偏殿,

  就见朱棣手持一份文卷,迎了上来,绷着脸行完礼发问道,

  “父皇,您明明允诺过要挽救林豪命运的,”

  “可您为何还是亲自下旨处死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