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正好,南京城刚刚从清晨的薄雾中苏醒。
街边的早点铺子,油锅里的白气混着面香升腾而起,伙计的吆喝声穿透晨雾,与行人的谈笑、孩童的嬉闹交织在一起。
一切都和往常的每一个清晨一样,宁静,祥和,充满了俗世的烟火气。
街角,高高竖起的铁杆上,那只黑色的铁喇叭突然发出“滋滋”的轻响,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这是“大明之声”要开始广播了。
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每日的陪伴,该吃面的吃面,该赶路的赶路,只是竖起了耳朵听着。
往日里,这广播总会先放上一段轻快活泼的乐曲,再由那位声音甜得能掐出水来的轻语姑娘,播报些城中趣闻或是朝廷新政。
可今天,没有音乐。
一阵短暂的静默后,轻语那清悦的声音响起,却不是往日的轻快甜腻,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与庄重。
“各位大明的百姓,早上好。”
“今日,大明之声将向全天下,播报一则足以告慰我大明历代先祖,足以让所有汉家儿女扬眉吐气的特大捷报。”
这番开场白,让整个南京城的动作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面馆里,食客停下了吸溜面条的动作,筷子悬在半空。街道上,行人的脚步钉在了原地。就连那吆喝的伙计,也张着嘴,忘了自己下一句该喊什么。
所有人都抬起头,目光汇聚向那些遍布城市角落的铁喇叭,不明白今日究竟有何等大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建奴余孽,窃我中华神器,奴役我汉家百姓,其罪滔天,罄竹难书。朕承天命,兴王师,历经两载,转战万里,终于天允一年三月二十二,于乌尔堪屯,犁庭扫穴!”
“此役,尽歼建奴伪帝、王公、兵丁及其家眷共计一十一万七千余人!伪帝胤礽自焚而死,建州女真一族,自此,族灭!”
“自崇祯甲申至今,四十余载国仇家恨,一朝得雪!凡我大明子民,当焚香祷告,慰我先祖在天之灵!”
“钦此!”
诏书念毕,世界安静了。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彻底凝固了。
“族……灭?”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喃喃自语,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茫然。
他身旁,一个壮汉猛地将手中的肉包子捏成了面泥,他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着,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短暂的死寂,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下一刻,压抑了七十年的仇恨与屈辱,在这一瞬间,如同火山般轰然爆发!
“赢了……赢了!鞑子……死绝了!”
那壮汉突然仰天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咆哮,滚烫的泪水从他布满血丝的眼眶中喷涌而出!
“哇——!”
街边,一个妇人捂着脸蹲在地上,放声痛哭,哭声撕心裂肺。
“爹!娘!你们听到了吗!鞑子死绝了!大仇得报了啊!”
更多的人,则是疯了一般地冲上街头,他们拥抱在一起,又哭又笑,语无伦次地嘶吼着,宣泄着。
这不是以往任何一次收复失地的大捷,不是攻陷某座城池的喜讯。
这一次是终结!
是那个压在所有汉人头上四十余年,如同噩梦般的阴影被彻底地抹去了!
“砰!”
福满楼的掌柜一脚踹开大门,他站在门口,涨红了脸,振臂高呼:
“今儿个!我这福满楼的酒!不要钱!随便喝!”
“好!!!”
人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无数人跪倒在地,朝着皇宫的方向,一下又一下地用力叩首,额头磕在青石板上,鲜血淋漓也毫不在意。
整个南京城,整个华夏大地,在这一刻,彻底沸腾了!
然而,广播里的声音,并没有就此结束。
短暂的停顿后轻语的声音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那庄重之中带上了一股愤怒。
“另,据我大明锦衣卫于建奴伪都缴获之国书铁证!建奴伪帝胤礽,为苟延残喘,竟与罗刹国私下订立盟约,以我外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河以西,甚至,漠北万里草原,尽数割让于罗刹蛮夷,以换取其出兵援助!”
“此等卖国求荣、背信弃义之举,人神共愤,天地不容!其族灭,实乃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什么?!”
“那帮鞑子!竟然还把地卖给了罗刹蛮子?”
“畜生!简直是畜生!他们凭什么卖我大明的土地!”
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百姓,瞬间被滔天的怒火所取代。
那草原虽然是蒙古人的地方,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说那地儿是大明的,那便是我中华疆域的一部分。
鞑子窃据中原,已是大罪,如今穷途末路,竟还敢将大明故土拿去当货物交易?
“狗娘养的建奴!死有余辜!”
“难怪蒙古人会反了他们!活该!这群数典忘祖的畜生,死得好!死得太便宜他们了!”
“还有那帮罗刹蛮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就是!一群红毛鬼,也敢觊觎我中华土地!”
人群中,一个穿着长衫,气质斯文的中年书生,听着周围的叫骂,却只是摇着头,发出一声轻笑。
旁边一个卖菜的壮汉见状,瞪着眼问道:“先生,你笑什么?难道那帮罗刹鬼不该骂?”
书生收起折扇,在手心轻轻一敲,脸上带着一股傲然。
“骂,自然该骂。只是骂他们贪婪,却也高看他们了。”
他扫视一圈,朗声道:“诸位想想,那罗刹人自以为聪明,与一群将死之獠签订一纸空文,便想堂而皇之地占据我大明万里河山。他们可曾想过,我大明皇帝陛下,会认这笔账吗?”
“我大明煌煌天威,岂是一群茹毛饮血的生番可以撩拨的?”
他顿了顿,嘴角撇出一丝不屑。
“他们这不是贪婪,这是愚蠢!”
“他们这不是在谋夺土地,他们这是在找死!”
……
街边的早点铺子,油锅里的白气混着面香升腾而起,伙计的吆喝声穿透晨雾,与行人的谈笑、孩童的嬉闹交织在一起。
一切都和往常的每一个清晨一样,宁静,祥和,充满了俗世的烟火气。
街角,高高竖起的铁杆上,那只黑色的铁喇叭突然发出“滋滋”的轻响,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这是“大明之声”要开始广播了。
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每日的陪伴,该吃面的吃面,该赶路的赶路,只是竖起了耳朵听着。
往日里,这广播总会先放上一段轻快活泼的乐曲,再由那位声音甜得能掐出水来的轻语姑娘,播报些城中趣闻或是朝廷新政。
可今天,没有音乐。
一阵短暂的静默后,轻语那清悦的声音响起,却不是往日的轻快甜腻,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与庄重。
“各位大明的百姓,早上好。”
“今日,大明之声将向全天下,播报一则足以告慰我大明历代先祖,足以让所有汉家儿女扬眉吐气的特大捷报。”
这番开场白,让整个南京城的动作都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面馆里,食客停下了吸溜面条的动作,筷子悬在半空。街道上,行人的脚步钉在了原地。就连那吆喝的伙计,也张着嘴,忘了自己下一句该喊什么。
所有人都抬起头,目光汇聚向那些遍布城市角落的铁喇叭,不明白今日究竟有何等大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建奴余孽,窃我中华神器,奴役我汉家百姓,其罪滔天,罄竹难书。朕承天命,兴王师,历经两载,转战万里,终于天允一年三月二十二,于乌尔堪屯,犁庭扫穴!”
“此役,尽歼建奴伪帝、王公、兵丁及其家眷共计一十一万七千余人!伪帝胤礽自焚而死,建州女真一族,自此,族灭!”
“自崇祯甲申至今,四十余载国仇家恨,一朝得雪!凡我大明子民,当焚香祷告,慰我先祖在天之灵!”
“钦此!”
诏书念毕,世界安静了。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彻底凝固了。
“族……灭?”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喃喃自语,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茫然。
他身旁,一个壮汉猛地将手中的肉包子捏成了面泥,他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着,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短暂的死寂,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下一刻,压抑了七十年的仇恨与屈辱,在这一瞬间,如同火山般轰然爆发!
“赢了……赢了!鞑子……死绝了!”
那壮汉突然仰天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咆哮,滚烫的泪水从他布满血丝的眼眶中喷涌而出!
“哇——!”
街边,一个妇人捂着脸蹲在地上,放声痛哭,哭声撕心裂肺。
“爹!娘!你们听到了吗!鞑子死绝了!大仇得报了啊!”
更多的人,则是疯了一般地冲上街头,他们拥抱在一起,又哭又笑,语无伦次地嘶吼着,宣泄着。
这不是以往任何一次收复失地的大捷,不是攻陷某座城池的喜讯。
这一次是终结!
是那个压在所有汉人头上四十余年,如同噩梦般的阴影被彻底地抹去了!
“砰!”
福满楼的掌柜一脚踹开大门,他站在门口,涨红了脸,振臂高呼:
“今儿个!我这福满楼的酒!不要钱!随便喝!”
“好!!!”
人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无数人跪倒在地,朝着皇宫的方向,一下又一下地用力叩首,额头磕在青石板上,鲜血淋漓也毫不在意。
整个南京城,整个华夏大地,在这一刻,彻底沸腾了!
然而,广播里的声音,并没有就此结束。
短暂的停顿后轻语的声音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那庄重之中带上了一股愤怒。
“另,据我大明锦衣卫于建奴伪都缴获之国书铁证!建奴伪帝胤礽,为苟延残喘,竟与罗刹国私下订立盟约,以我外兴安岭以北,额尔古纳河以西,甚至,漠北万里草原,尽数割让于罗刹蛮夷,以换取其出兵援助!”
“此等卖国求荣、背信弃义之举,人神共愤,天地不容!其族灭,实乃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什么?!”
“那帮鞑子!竟然还把地卖给了罗刹蛮子?”
“畜生!简直是畜生!他们凭什么卖我大明的土地!”
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百姓,瞬间被滔天的怒火所取代。
那草原虽然是蒙古人的地方,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说那地儿是大明的,那便是我中华疆域的一部分。
鞑子窃据中原,已是大罪,如今穷途末路,竟还敢将大明故土拿去当货物交易?
“狗娘养的建奴!死有余辜!”
“难怪蒙古人会反了他们!活该!这群数典忘祖的畜生,死得好!死得太便宜他们了!”
“还有那帮罗刹蛮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就是!一群红毛鬼,也敢觊觎我中华土地!”
人群中,一个穿着长衫,气质斯文的中年书生,听着周围的叫骂,却只是摇着头,发出一声轻笑。
旁边一个卖菜的壮汉见状,瞪着眼问道:“先生,你笑什么?难道那帮罗刹鬼不该骂?”
书生收起折扇,在手心轻轻一敲,脸上带着一股傲然。
“骂,自然该骂。只是骂他们贪婪,却也高看他们了。”
他扫视一圈,朗声道:“诸位想想,那罗刹人自以为聪明,与一群将死之獠签订一纸空文,便想堂而皇之地占据我大明万里河山。他们可曾想过,我大明皇帝陛下,会认这笔账吗?”
“我大明煌煌天威,岂是一群茹毛饮血的生番可以撩拨的?”
他顿了顿,嘴角撇出一丝不屑。
“他们这不是贪婪,这是愚蠢!”
“他们这不是在谋夺土地,他们这是在找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