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在当前年代绝对算得上是个新名词,虽然朱大皇帝很久以前就已经抽取到了两架卡特琳娜,但更多的时间,这两架飞机都只是作为大明皇室的专属载具。
不过现在这个情况稍稍有了些变化。
不久前,朱大皇帝于南京紫禁城内正式宣布组建“大明皇家空军”。
这是继皇家陆军,皇家海军,皇家禁卫军之后的第四大独立军种、
那两架卡特琳娜,自然也顺理成章地划了过去。
既已单独成军,当然不能只靠两架飞机撑门面。
但以大明目前的工业基础和材料科学水平,想凭空造出飞机无异于痴人说梦。
即便是将那两架卡特琳娜大卸八块,也无法实现一比一的复刻。
材料学这道天堑,可不是短时间就可以逾越的。
飞机造不出来, 剩下的选项就只剩下了热气球和飞艇了。
对于热气球,朱大皇帝是看不上眼的。
虽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讲,热气球最为简单,建造起来也没什么难度,但热气球存在一个啸问题,即没办法控制飞行方向,飞往哪里全靠风向。
虽然可以通过控制飞行高度寻找不同风层来控制飞行方向,但那跟听天由命没多大区别。
显然,作为空军载具来说,热气球是不合格的。
这就只剩下飞艇了。
几个月前,朱大皇帝从奇迹市场中淘到了十套焦炉煤气制氢设备,这让氢气的制取变得简单高效。
有了稳定且大量的氢气来源,以飞艇为主力装备的大明空军也就孕育而生了。
尽管所有人都清楚,氢气易燃易爆,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但在能够高效量产氦气之前,它仍是唯一的选择。
大明空军的飞艇序列,以结构稳固的硬式飞艇为骨干,辅以部分更为灵活的中小型软式飞艇。
首型飞艇鲲鹏一型,艇身长达一百三十六米,最大直径十三米,内部容积一万五千立方米,被分割成了十八个独立的巨大气囊,有效载荷达到四吨。
唯一的缺憾在于动力。
由于仅仅搭载了两台五十马力的蒸汽机,这庞然大物的最高时速,也只有区区二十五公里每小时。
至于其他软式飞艇,容积,荷载均远逊于鲲鹏一型。
小矮子们看到的巨大黑影便是这鲲鹏一型飞艇了,一共两艘,也是大明皇家空军目前仅有的两艘。
数日前才刚刚由海军运输补给船,小心翼翼地牵引至倭国。
“左舵!注意风向,这是我们空军的首次作战,可别让陆军兄弟看笑话!”
01001号飞艇艇长看着下方星火遍地的战场,说话的语气极尽平稳。
当然,要是他那紧抓着望远镜的手,能不抖得那么厉害,就更有说服力了。
也怪不得他激动。
毕竟,抛开那两架卡特琳娜机组人员外,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首批天空征服者!
飞艇投下的巨大阴影,缓缓扫过下方尸横遍野的战场,将无数张惊恐抬头的面孔,尽数笼罩其中。
“各炮位注意!自由选择目标,优先攻击人群聚集处!”
随着艇长冰冷的命令通过传声筒下达,飞艇下方的吊舱四周,猛然迸发出数道致命的火舌!
人类,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飞艇,作为这个时代颠覆性的新事物,别说幕府军,就连下方阵地中的明军士兵,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当上百米长的飞艇飞临战场上空时,无数士兵,无论敌我,都骇然地仰望着头顶,张着嘴,几乎忘了呼吸。
而当那头顶的庞然大物,开始泼洒死亡的弹雨时,幕府军本就已经开始出现溃退的队伍,已彻底无挽回可能。
……
应天府,皇城,奉天殿。
一众年轻的朝臣身着崭新的官服,精神抖擞,眉宇间满是锐气。
“启奏陛下!”
一名情报部官员手持电报译文,快步出列。
“驻倭司令部奏报!昨日夜间,德川幕府纠集十数万大军夜袭江户,被我军成功击溃!据初步统计,倭军阵前遗尸五万有余!此役,我军神火飞鸦部队及皇家空军飞艇部队,均表现卓绝,战果斐然!”
锦衣卫指挥使奚承安也适时站了出来。
“陛下,倭酋德川纲吉,已于昨日兵败之后,死于溃兵乱军之中!目前,德川幕府匪帮已然土崩瓦解,其麾下各大名在狼狈逃窜之际,已开始为争夺德川家的地盘而相互攻伐!”
两条捷报,在大殿之上轰然炸响,震得人心潮澎湃。
年轻的官员们个个双眼放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陛下!”
一名激进派的年轻御史当即出列,慷慨陈词。
“此刻倭军内乱,群龙无首,正是我大明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勘平倭国的最佳时机!微臣恳请陛下,立刻向倭国增兵,一鼓作气,将其全境纳入我大明版图!”
“臣以为不妥!”
话音刚落,一名年纪稍长的官员缓缓走出,从容反驳道。
“若是贸然增兵,扩大战事,即便倭寇战力低下,不堪一击,我大明将士的伤亡也势必增加。以我华夏好儿郎之性命,去换那倭人蛮夷之头颅,纵使百换一,千换一,亦是大亏特亏!”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继续说道:
“微臣认为,当加大对萨摩藩及‘倭民解’等仆从军的扶持力度,扩大其规模,以倭治倭。让倭人自己去打,我驻倭明军只需负责督战、提供火力支援和战后接收即可。如此,既能最大限度减少我军将士的伤亡,亦可借此消减倭人数量,一举两得。”
这名官员不急不慢的提着自己的建议,引得不少官员频频向这位老兄后背看去。
龙椅之上,朱大皇帝听着臣子们的争论,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他唇角逸出一丝笑意。
“诸位爱卿,格局,还是小了啊!”
满朝文武闻言一愣,齐齐望向御座之上的朱大皇帝。
“既要减少我大明将士的伤亡,又要消减倭人的数量,那何不做得……更加彻底一些?”
“拟旨!”
满朝文武精神一凛,躬身肃立。
“其一,命朝鲜忠孝王,即刻起新征五个朝鲜仆从师。无需训练,一个月后,朕要看到这支军队,登陆倭国本土!”
“其二,命萨摩藩、倭民解联合指挥部,即刻放宽征兵要求,同样新征五个师的兵力!同时,传朕旨意给后勤处,适当提高所有仆从军的粮饷待遇,但……严格限制其弹药供给!”
此言一出,部分大臣面露疑惑,而另一部分心思敏锐的大臣则若有所思,脸上渐渐浮现出惊骇之色。
朱大皇帝看着臣子们的反应,淡淡一笑:
“朕听闻,倭国武士最是崇尚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个个悍不畏死。既如此,朕便给他们一个尽情展现的机会。”
“不面对面拼刺刀,又怎么能体现武士道呢。”
他顿了顿,语气忽的变得强硬:
其三,传令皇家海军,即刻起,全面封锁倭国所有航道!严密把控一切粮食流入!从今往后,流入倭国的每一粒米,都必须牢牢掌控在我大明的手中!”
朱大皇帝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上让一众大臣愣了半晌。
就连方才提出“以倭治倭”的保守派官员,此刻也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过……保守了。
如果说前两条旨意,还只是在他建议基础上的补充与强化,那么这最后一条,无疑是釜底抽薪,是要将整个倭国……彻底埋葬!
战争对农业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劳动力被抽调,农田被战火焚毁,可以预见,当倭国各大名陷入内斗,当数十万仆从军在倭国纵深来回拉锯时,其境内的粮食产量,必将呈现断崖式的暴跌。
对于一个粮食本就堪堪自给自足的岛国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的。
此时再掐断所有海外的粮食输入,其最终结果,根本不难想象。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征服了,这是要从根上,彻底掌控这个国家的命脉,决定千百万人的生死!
自家陛下,才是真正的狠人啊!
短暂的死寂之后,大殿之上,山呼海啸般的唱喝声轰然响起: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大皇帝面带微笑,轻轻点了点头。
在群臣的叩拜声中,他最后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脑海中的奇迹市场。
只见商品货架上,一堆刷着橙黄色条带的铁桶,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铁桶上,印着三个字——落叶剂。
他收回目光,自言自语般地低叹一声。
”果然,朕还是太善良了。“
”这东西,还是先算……还是先放着吧……“
…………
不过现在这个情况稍稍有了些变化。
不久前,朱大皇帝于南京紫禁城内正式宣布组建“大明皇家空军”。
这是继皇家陆军,皇家海军,皇家禁卫军之后的第四大独立军种、
那两架卡特琳娜,自然也顺理成章地划了过去。
既已单独成军,当然不能只靠两架飞机撑门面。
但以大明目前的工业基础和材料科学水平,想凭空造出飞机无异于痴人说梦。
即便是将那两架卡特琳娜大卸八块,也无法实现一比一的复刻。
材料学这道天堑,可不是短时间就可以逾越的。
飞机造不出来, 剩下的选项就只剩下了热气球和飞艇了。
对于热气球,朱大皇帝是看不上眼的。
虽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讲,热气球最为简单,建造起来也没什么难度,但热气球存在一个啸问题,即没办法控制飞行方向,飞往哪里全靠风向。
虽然可以通过控制飞行高度寻找不同风层来控制飞行方向,但那跟听天由命没多大区别。
显然,作为空军载具来说,热气球是不合格的。
这就只剩下飞艇了。
几个月前,朱大皇帝从奇迹市场中淘到了十套焦炉煤气制氢设备,这让氢气的制取变得简单高效。
有了稳定且大量的氢气来源,以飞艇为主力装备的大明空军也就孕育而生了。
尽管所有人都清楚,氢气易燃易爆,潜藏着巨大的危险,但在能够高效量产氦气之前,它仍是唯一的选择。
大明空军的飞艇序列,以结构稳固的硬式飞艇为骨干,辅以部分更为灵活的中小型软式飞艇。
首型飞艇鲲鹏一型,艇身长达一百三十六米,最大直径十三米,内部容积一万五千立方米,被分割成了十八个独立的巨大气囊,有效载荷达到四吨。
唯一的缺憾在于动力。
由于仅仅搭载了两台五十马力的蒸汽机,这庞然大物的最高时速,也只有区区二十五公里每小时。
至于其他软式飞艇,容积,荷载均远逊于鲲鹏一型。
小矮子们看到的巨大黑影便是这鲲鹏一型飞艇了,一共两艘,也是大明皇家空军目前仅有的两艘。
数日前才刚刚由海军运输补给船,小心翼翼地牵引至倭国。
“左舵!注意风向,这是我们空军的首次作战,可别让陆军兄弟看笑话!”
01001号飞艇艇长看着下方星火遍地的战场,说话的语气极尽平稳。
当然,要是他那紧抓着望远镜的手,能不抖得那么厉害,就更有说服力了。
也怪不得他激动。
毕竟,抛开那两架卡特琳娜机组人员外,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首批天空征服者!
飞艇投下的巨大阴影,缓缓扫过下方尸横遍野的战场,将无数张惊恐抬头的面孔,尽数笼罩其中。
“各炮位注意!自由选择目标,优先攻击人群聚集处!”
随着艇长冰冷的命令通过传声筒下达,飞艇下方的吊舱四周,猛然迸发出数道致命的火舌!
人类,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了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飞艇,作为这个时代颠覆性的新事物,别说幕府军,就连下方阵地中的明军士兵,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当上百米长的飞艇飞临战场上空时,无数士兵,无论敌我,都骇然地仰望着头顶,张着嘴,几乎忘了呼吸。
而当那头顶的庞然大物,开始泼洒死亡的弹雨时,幕府军本就已经开始出现溃退的队伍,已彻底无挽回可能。
……
应天府,皇城,奉天殿。
一众年轻的朝臣身着崭新的官服,精神抖擞,眉宇间满是锐气。
“启奏陛下!”
一名情报部官员手持电报译文,快步出列。
“驻倭司令部奏报!昨日夜间,德川幕府纠集十数万大军夜袭江户,被我军成功击溃!据初步统计,倭军阵前遗尸五万有余!此役,我军神火飞鸦部队及皇家空军飞艇部队,均表现卓绝,战果斐然!”
锦衣卫指挥使奚承安也适时站了出来。
“陛下,倭酋德川纲吉,已于昨日兵败之后,死于溃兵乱军之中!目前,德川幕府匪帮已然土崩瓦解,其麾下各大名在狼狈逃窜之际,已开始为争夺德川家的地盘而相互攻伐!”
两条捷报,在大殿之上轰然炸响,震得人心潮澎湃。
年轻的官员们个个双眼放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陛下!”
一名激进派的年轻御史当即出列,慷慨陈词。
“此刻倭军内乱,群龙无首,正是我大明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勘平倭国的最佳时机!微臣恳请陛下,立刻向倭国增兵,一鼓作气,将其全境纳入我大明版图!”
“臣以为不妥!”
话音刚落,一名年纪稍长的官员缓缓走出,从容反驳道。
“若是贸然增兵,扩大战事,即便倭寇战力低下,不堪一击,我大明将士的伤亡也势必增加。以我华夏好儿郎之性命,去换那倭人蛮夷之头颅,纵使百换一,千换一,亦是大亏特亏!”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继续说道:
“微臣认为,当加大对萨摩藩及‘倭民解’等仆从军的扶持力度,扩大其规模,以倭治倭。让倭人自己去打,我驻倭明军只需负责督战、提供火力支援和战后接收即可。如此,既能最大限度减少我军将士的伤亡,亦可借此消减倭人数量,一举两得。”
这名官员不急不慢的提着自己的建议,引得不少官员频频向这位老兄后背看去。
龙椅之上,朱大皇帝听着臣子们的争论,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片刻之后,他唇角逸出一丝笑意。
“诸位爱卿,格局,还是小了啊!”
满朝文武闻言一愣,齐齐望向御座之上的朱大皇帝。
“既要减少我大明将士的伤亡,又要消减倭人的数量,那何不做得……更加彻底一些?”
“拟旨!”
满朝文武精神一凛,躬身肃立。
“其一,命朝鲜忠孝王,即刻起新征五个朝鲜仆从师。无需训练,一个月后,朕要看到这支军队,登陆倭国本土!”
“其二,命萨摩藩、倭民解联合指挥部,即刻放宽征兵要求,同样新征五个师的兵力!同时,传朕旨意给后勤处,适当提高所有仆从军的粮饷待遇,但……严格限制其弹药供给!”
此言一出,部分大臣面露疑惑,而另一部分心思敏锐的大臣则若有所思,脸上渐渐浮现出惊骇之色。
朱大皇帝看着臣子们的反应,淡淡一笑:
“朕听闻,倭国武士最是崇尚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个个悍不畏死。既如此,朕便给他们一个尽情展现的机会。”
“不面对面拼刺刀,又怎么能体现武士道呢。”
他顿了顿,语气忽的变得强硬:
其三,传令皇家海军,即刻起,全面封锁倭国所有航道!严密把控一切粮食流入!从今往后,流入倭国的每一粒米,都必须牢牢掌控在我大明的手中!”
朱大皇帝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上让一众大臣愣了半晌。
就连方才提出“以倭治倭”的保守派官员,此刻也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过……保守了。
如果说前两条旨意,还只是在他建议基础上的补充与强化,那么这最后一条,无疑是釜底抽薪,是要将整个倭国……彻底埋葬!
战争对农业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劳动力被抽调,农田被战火焚毁,可以预见,当倭国各大名陷入内斗,当数十万仆从军在倭国纵深来回拉锯时,其境内的粮食产量,必将呈现断崖式的暴跌。
对于一个粮食本就堪堪自给自足的岛国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的。
此时再掐断所有海外的粮食输入,其最终结果,根本不难想象。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征服了,这是要从根上,彻底掌控这个国家的命脉,决定千百万人的生死!
自家陛下,才是真正的狠人啊!
短暂的死寂之后,大殿之上,山呼海啸般的唱喝声轰然响起: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大皇帝面带微笑,轻轻点了点头。
在群臣的叩拜声中,他最后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脑海中的奇迹市场。
只见商品货架上,一堆刷着橙黄色条带的铁桶,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铁桶上,印着三个字——落叶剂。
他收回目光,自言自语般地低叹一声。
”果然,朕还是太善良了。“
”这东西,还是先算……还是先放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