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明亡后,谁是忠臣,谁是二臣-《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当即就把手上的木棍嫌弃地丢出去。

  “该死!”

  “如此辱我,尔等给我等着!”

  努尔哈赤狂怒的声音如同虎啸,在山林之间回荡着。

  大唐位面。

  此刻李二凤已经笑麻了。

  这提莫的真是人才,居然能想出这样的野史。

  太扯淡了。

  这比之前天幕说他被高丽射瞎一只眼还跪在地上求饶,还要炸裂。

  天幕上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

  【而在历史上还有哪些奇奇怪怪的野史呢?】

  【就说大唐吧。】

  “大唐!!!”

  “别搞啊!”

  当听到大唐的名字后,李二凤坐不住了。

  不是,之前都被黑出翔了,现在又来黑他,这天幕到底是不是要毁了他的大唐才甘心?

  可天幕却没有理会,自顾自地表演着。

  【根据野史记载,在大唐时期李鹤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句“男儿何不卖吾勾,收取关山五十州。”】

  大唐位面。

  夺笋!

  简直夺笋啊!

  李鹤一听到这话,刚倒进嘴里的茶水当即喷了出来。

  整个人都处于懵逼的状态。

  吾勾???

  是吴钩啊!!!

  男儿何不带吴钩!

  我想表达的是带着武器上战场杀敌收复大唐山河,怎么就成了卖吾勾了!

  简直就是胡闹!

  与此同时天幕上也同时出现了很多弹幕。

  【卧槽,看到李鹤这我绷不住了……】

  【这是什么虚构的狗屎啊!】

  【呼吁大家别走旱道,晚年夹不住护工是真打。】

  【哦?你这么清楚?是已经被打了?】

  【野史有记载,孙尚香为什么嫁给刘备,因为她听说刘备的二弟天下无敌,这才嫁给了他。】

  【你这是虚构的狗屎,孙尚香根本就没这人好吧。】

  【说实话,看得让人恶心低能!】

  【哟哟哟,怎么还装上?看个乐子而已,要看真的历史去史记上看去,再说了史记也不一定是真的,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看个乐子还咋咋呼呼当正史看呢?】

  【哈哈哈,说到野史,永远也绕不过钩子文学是吧?】

  而在天幕下坊市间的百姓早就笑嘻了。

  “好好好,老夫就爱看这种,多来点啊。”

  “你疯了不要命了?快别说了,官府的人都看过来了!”

  众人叽叽喳喳中看到官府的人往这边过来,当即收敛笑容一脸大义凛然道:“呸!败坏我朝名声,这天幕真该死啊!”

  “对对对,如此诽谤,若是让吾知道是谁,一定要打死他。”

  “我大清皇帝被这般侮辱,老夫要为皇上讨回公道!”

  一声声的辱骂在众人间此起彼伏,官府的人这才满意地点头。

  而这样的情况不只出现在大清,其他被天幕编排的朝代也同样如此。

  就在万朝讨论之际天幕上再次更新出新的视频。

  【明亡后,谁是忠臣,谁是二臣。】

  大明位面。

  崇祯皇帝看到这终于眼睛亮了。

  他从先前的视频中知道,大明亡于他。

  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他知道哪些是忠臣哪些是奸臣,自己只要铲除奸臣重用忠臣,大明或许还有救。

  当然这是崇祯的一厢情愿罢了。

  【在盘点忠奸之前,咱们来说说南明。】

  【大明王朝从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平开始就实行了两京制。】

  【在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歪脖子树后,大明的政治中心便来到了南边的金陵。】

  【由于崇祯皇帝死得突然,马世英等人便迎接福王入主金陵年号弘光,史称南明。】

  【刚刚诞生的南明为了给前任皇帝报仇,把大顺军作为了首要目标,势必要把李自成彻底消灭。】

  【然而还没等南明动手,李自成就被吴三桂和满清联手消灭。】

  【从此大顺灭亡,可华夏大地上却陷入了南北分庭抗礼的局势。】

  【没了李自成这个共同的敌人,届时南明和满清的矛盾突出起来。】

  【公元1645年清军分三路兵南下江南,而此时的南明还在激烈的党争之中,对战争后知后觉。】

  崇祯位面。

  “党争,又是党争……”

  “敌人都出兵江南了,那些文臣还想着自己手里的那一点权力。”

  此刻正在潼关督军的孙传庭同样也联想到如今朝堂上的乌烟瘴气,苦涩一笑,“天要亡我大明啊!”

  而在大顺军营中。

  【与此同时,左良玉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顺江而下造反争夺南明政权。】

  【南明紧急调兵迎击,致使江淮防线陷入空虚,清军乘虚而入,大败南明军。】

  【当时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固守扬州抗清。】

  【可最终没有坚守住扬州,城破后满清十日不封刀,扬州城内宛如地狱。】

  某个位面。

  “史可法有气节不假,可他终究是军事能力不行,政治经验也不足,才会输得如此彻底。”

  “不过,史可法也是幸运的,相比较那些没有被记录下来的殉国文臣,他也是幸运了。”

  几个人坐在一处公园中各自发表着意见。

  “是啊,就像咱们现在,多少好同志牺牲了才换来的今天,他们没能看到甚至还有不少同志连名字都淹没在历史中……”

  几人皆是沉默不语,猛吸着手中香烟,中山装上的耀眼勋章在阳光下闪耀无比。

  大明位面。

  崇祯帝坐在桌案之后,提笔就写。

  左良玉—奸臣,反贼!

  史可法—忠臣!

  由于天幕上并没有详细介绍史可法和左良玉二人,崇祯帝不知道这史可法的才德如何,只要先将其划分出来,再好好观察其人如何。

  天幕上还在继续:

  【满清攻克扬州之后,立马组织兵力渡江剑指金陵。】

  【当满清攻克金陵时,弘光皇帝,在出逃时被满清抓住,第二年处以凌迟。与此同时有无数大臣包括有爵位的王公贵族纷纷投降大清,其中最有名的有,保国公朱国弼、魏国公徐文爵、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宇、尚书钱谦益还有各路大臣,大学士御史大夫等等。】

  天幕之下,看着报菜名般出现的名字。

  崇祯心里都在发颤。

  尤其是几个国公侯爷级别的人物。

  “朱国弼、徐文爵、汤国祚、邓文宇……”

  “还有尚书钱谦益……”

  “好啊,好得很啊!”

  “你们真是大明的股肱之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