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制海权?世界霸主?!-《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完全懵懂。

  一些特定的群体,凭借他们的身份和认知,试图解读天幕提供的信息:

  “嗨!什么市场需求,说的那么玄乎!”

  江南某大商号的胖掌柜一拍大腿,对着周围同样懵圈的伙计和看客大声道:

  “这不就是咱做生意的老理儿吗?别人想买什么,而我刚好有!这不就是有买有卖、看准行情嘛!说白了,就是得知道大家伙儿缺啥、想要啥!”

  另一个精瘦的晋商捻着胡须,眼神闪烁:

  “至于这资本的原始积累,有点意思。应该就是本钱吗?”

  “没本钱,啥生意也做不了!要开那大工坊,买那铁疙瘩机器,得先有金山银山往里砸!”

  “就像咱想卖货、走镖,不也得先凑够本钱?”

  “看来这工业化,也是个大买卖,没泼天的本钱,门儿都没有!”

  他的话让周围一些略有家资的小商人若有所思,但也让他们心头更沉。

  那得是多大的“本钱”啊?

  而在其他的位面。

  有不少能工巧匠解读着能源和科学研究。

  “开明的知识科学研究,这怕是指得是官府得支持咱们这些手艺人琢磨新东西?就像鲁班爷那样?还得有地方、有材料让咱们试?”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木匠,盯着珍妮机复杂的联动结构图,喃喃道。

  眼中闪过一丝渴望,随即又黯淡下去。

  “可咱这手艺,向来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好东西藏着掖着还来不及。”

  而在稷下学宫中,许多饱学之士,摇头晃脑想要从七个条件中看出不同。

  “思想开放?”

  “天幕此言,莫非是嫌我诸子百家争鸣还不够热闹?”

  “孔孟之道、老庄之学、墨家机关、法家刑名,百家之言,各展所长,此乃亘古未有之思想盛世!”

  “莫非后世竟以为我等闭塞乎?”

  一众学子的语气中带着不服气,却也隐隐感到天幕所指的开放,或许与他们理解的学派争鸣有所不同。

  可能指向对奇技淫巧更宽容的态度?

  万朝中有对经济,技术有所研究的古人若有所思。

  他们一边思考,一边看着天幕等待天幕的解释。

  ……

  【那么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逐一分析这七颗龙珠代表的含义。】

  【首先是市场需求。】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英国是一个比寇国还小的岛国人口少,资源少是岛国天生的缺陷。】

  【但也正是因为资源少,很多人才坐着船往外走,想寻求一个更大的疆域,不光是英国其实包括西方世界的很多国家比如葡萄牙,西班牙,法国也都是因为地盘小而又沿海,而走上了出海的道路,这也就是大航海的时代。】

  【而英国抓住了大航海的红利,在工业革命前夕,就拥有了大量的殖民地。】

  【而这些殖民地就有着大量的需求。】

  【比如保暖的衣服,廉价的加工食品也就是预制菜。】

  【而这些需求也被称为市场需求。】

  【有需求就会刺激商人来贸易,可是贸易需要商品,而殖民地只有原材料,而就地建厂显然又不划算,毕竟工人需要操作机器需要有文化,可原住民在他们眼里只配干生产原料的活,于是商人们又带着需求回到国内开始投资建厂,大量生产商品然后倾销到殖民地。】

  【简单来说就是有需求就会有发展。】

  【这些需求让英国的商人利用差异性开始进行全球贸易进而催生了大规模的工业化。】

  【有了这些倒买倒卖赚取差价还不够,】

  【当时的英国,拥有着全球最大的舰队,掌握了全球的制海权。】

  【可以说是海上一大霸主。】

  【英国凭借着自己的舰队,给商船护卫,保驾护航。】

  天幕中。

  出现一个画面。

  碧波荡漾的海水上一艘艘的大船在航线上巡逻。

  时不时的还有商船经过。

  而周围出现的海盗船,看到英国舰队后又立马隐匿在茫茫海洋上。

  天幕下。

  万朝古人看到这一幕。

  眼馋的不行。

  “天呐,看看这装备,看看这舰船。”

  “喜欢呐。”

  ……

  大秦位面。

  “彩!!”一声断喝如惊雷炸响。

  始皇帝嬴政猛地从御座上站起,玄色冕旒剧烈晃动,他鹰隼般的目光死死锁住天幕上那游弋的钢铁巨兽。

  “铁甲覆船,巨炮昂首!此等神兵,方配得上朕的宇内之志!”

  此刻,他仿佛看到大秦的黑色玄鸟旗插遍四海,咸阳宫成为万国来朝的终极中心。

  “驰道通九州,铁舰驭四海!寡人要的,便是这日不落之威!!”

  ……

  大汉位面。

  汉武帝刘彻紧握着腰间宝剑的剑柄。

  锐利的目光扫过巨舰,再想想自己耗费无数钱粮打造、正与匈奴在草原缠斗的汉家铁骑。

  一股强烈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好一个制海权!好一个海上霸主!”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却带着灼热。

  张骞凿空西域,方得骏马宝器。

  然此等巨舰,竟能掌控万里波涛,令宵小遁形,商路畅通无阻!

  卫青、霍去病能逐匈奴于漠北。

  朕之大汉,岂能困于陆疆,坐视汪洋为他人所掌?

  这什么工业革命,一定要在大汉彻底落实!

  刘彻暗下决心。

  无论付出多少代价,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大明位面。

  永乐大帝朱棣看着那威武的舰队,胸中豪情激荡,却又带着一丝复杂难言的滋味。

  “宝船!朕的宝船队,亦有此等威风!”

  他想起郑和那支曾令万邦震恐的无敌舰队,何等煊赫!

  可天幕所示之舰,铁甲森然,炮口狰狞,显然更胜一筹。

  “彼时朕遣三宝下西洋,宣威德于四海。终究是厚往薄来,未得这商路命脉真谛!”

  “而这英夷,以舰护商,以商养国,以国扩舰,好一条生生不息之链!”

  “传旨!命工部、龙江船厂,必须好好给朕看这次的天幕,我大明必须要工业化,更要走上霸主的位置!”

  “朕要大明水师,掌控那真正的制海权!凡日月所照之海疆,皆为我大明通途!”

  而在其他朝代的沿海渔民与海商,看着那令海盗望风而逃的巨舰,眼中充满了最朴素的渴望与安全感。

  “乖乖!这大铁船!要是有它在,咱出海打渔、跑船运货,还用怕那些杀千刀的海盗?那不得横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