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万朝皇帝惊呆了:记下都给朕记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可以预见,这些朝代日后的科举考试,对考生的搜身,将会严格无比。

  另一边。

  在万朝中有一些学子则是满脸颓然地放下了手中的老鼠胡须。

  “完了。”

  这些学子在心中哀叹道。

  毫无疑问,这些考生就是那些超级小抄的一部分制作者。

  现在高空巨幕曝光了这些手段,他们已经可以想到,以后朝廷一定会针对这些手段严加搜查。

  他们的功夫白费了。

  天幕上还在继续:

  【不过。】

  【拥有高质量的小抄,只不过是作弊的第一步。】

  【第二步:如何把小抄带入考场?】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环。】

  ……

  历朝历代的许多古人微微颔首。

  没错,光有小抄还不够,得能顺利通过搜查将其成功带进考场才行。

  他们盯着天幕,迫不及待想知道夹带手段都有哪些?

  【主流的夹带私货手段有这些。】

  【夹在双层布料的衣服裤子里、袖子缝里、帽缨内、厚的鞋底里、砚台的内部和底部、笔杆里、烛台和饭盒的特殊夹层、馒头的内部、裤裆里,甚至还有菊花里……】

  【可谓是从头顶武装到了菊花。】

  ……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都看麻了。

  真是一个比一个能干啊。

  尤其是那个塞到菊花里的方法,简直是令古人们瞠目结舌。

  什么样的人会用这么离谱的作弊方法啊?

  大唐位面。

  李二凤与大唐群臣面面相觑。

  这些考生为了中举,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辅机,看来以后对考生的搜查,一点都不能大意。”

  李二凤开口对长孙无忌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臣也是没想到,这些考生的作弊手段,竟然如此之多。”

  长孙无忌回道。

  另一边。

  同样是大唐太宗位面,一些学子痛心疾首,他们怎么就早没想到这些手段啊!

  如今被巨幕曝光,日后想用都用不了。

  没办法,作弊手段也是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而不断升级的。

  这个时候的学子,对作弊手段的了解,相对匮乏。

  ……

  【同时在考场上,也涌现出了一批生化环材型的人才。】

  【比如有考生利用银盐在衣服上打小抄,写出来的小抄无色透明,几乎无法被人用肉眼察觉,等混进考场后,就会

  把衣服脱下来放在蜡烛上烘烤,随后银盐变黑,文字出现。】

  【有让文字出现的技术,也有让文字消失的技术。】

  【有些考生为了消灭证据,会用墨鱼汁打小抄。墨鱼汁本身性质不稳定,用墨鱼汁写出来的文字,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消失。】

  ……

  历朝历代的许多古人再度震惊。这真是让他们大开眼界啊。

  大汉武帝位面。

  刘彻眼露思索。

  这种方法用来作弊太大材小用了,完全可以用来传递各种情报。

  只要严格保密方法,就算情报不小心落在敌人手中,也不担心会泄露。

  ……

  【历代帝王显然不喜欢这些小机灵鬼,为了避免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继承和发扬,科举搜查制度也是越来越严格。】

  【到最后演变成了要像押犯人一样,要把考生剥个精光,严格搜身加扣菊花。】

  【到带青时,乾隆直接发布了史上最严格的科举搜查规则。】

  【无论考生穿帽、衫、袍、褂,还是绸、布、皮、毡,都只能穿单层,袜子要透,鞋子要薄。】

  【砚台不能太厚,笔管烛台必须中空,装水只能用陶瓷,烤火木炭只能长两寸,食物必须统统切开,考篮必须编成玲珑格眼……】

  ……

  “记下!记下!”

  历朝历代的许多帝王高声下令道。

  这样的严格搜查制度,完全可以照搬。

  【然而,可惜的是,这些反作弊手段,只能阻止那些高科技考生的入场。】

  【用来对付场外援助型,就力不从心了。】

  【在没有照片、指纹检测仪、人脸识别技术的古代,找“枪手”成了有钱学子们的另一种“入狱”选择。】

  【据《清稗类钞》这本书记载,曾经有一个富翁的儿子,找人代考,顺利通过了乡试、会试,考取了贡士。】

  【尤其在科举制度刚刚起步的唐代,曾经出现过“入试非正身,十有三四;赴官非正身,十有二三;此又弊之尤也。”的情况。】

  ……

  大唐位面。

  李二凤与长孙无忌等人又懵了。

  考场里面替考的十个中就有三四个人?

  甚至等到去当官的时候,竟然十个中也有二三个不是本人?

  简直是离了大谱!

  完全是视朝廷法度于无物!

  李二凤直接怒了,他沉声开口对长孙无忌说道:

  “辅机,此事必须严查!严惩!”

  【甚至在唐代,还诞生了一位枪王之王:温庭筠,他也被称为花间词鼻祖。】

  【在《新唐书·温廷筠传》里记载:“数举进士不中第。思神速,多为人作文。大中末,试有司,廉视尤谨,廷筠不乐,上书干馀言,然私占授者已八人,执政鄙其为,授方山尉。”】

  【这段话就是说他在考官的眼皮子底下,一个人做了九张卷子,一口气帮八个人完成考试,而且温庭筠替考的这几位都考中了,只能说枪手之王名不虚传。】

  【可惜的是,他能让别人考中,却没办法让自己考中。】

  弹幕:

  “他甚至提前交卷了。”

  “卧槽,无敌!当真是‘枪王之王’。”

  “堪称是无情的科考机器。”

  “他为啥自己考不中?”

  “得罪的人太多了。”

  ……

  【为了避免各种枪手进入考场,科举考试开始出现了严格的点名识认规则。】

  【就是考生入场前,考生必须证明自己是自己。】

  【官方也会对考生的身份、年龄、样貌一—核对。】

  【然而,为什么枪手一定要在考场里呢?】

  【许多考生会买通小兵,在场外安排枪手,等场外枪手把题目做好后,就会高挂灯笼或放鞭炮当作信号,通知考生到预定的地点拿答案。】

  【或者也会出现,枪手也是考生的情况。】

  【入场后,两人互换座位号,考试时写对方的名字。】

  【而胆子更大的,会贿赂考场工作人员,让工作人员把自己的试卷和考场里面真正优秀学子的试卷进行一个个卷互换。】

  历朝历代的众多古人再度震惊了。这样也行?

  花钱请人代考都已经够离谱了。

  居然偷偷更换别人的试卷,简直是无法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