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三呼渡河-《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

  “朕艹?!”

  一直沉默吃瓜的。

  千古半帝李隆基忍不住吐槽。

  他看到文书,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而且逻辑清晰,把握关键。

  尤其说到金军根基不稳,勤王师已经就绪。

  李隆基不理解。

  这时候不去夺回失地。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奸臣!”

  “朝中有如此奸臣,大业如何能成?”

  “对吧,安禄山。”

  李隆基转头看向肥胖凶恶是安禄山。

  安禄山心中疑惑。

  这是在点我呢?

  不可能。

  自己那些事他可从来没过问。

  难道是趚琳收了劳资的钱还不办事?

  还是说杨国忠发现了什么!

  心中惊涛巨浪。

  表面上风平浪静。

  “陛下说的对!”

  ……

  大秦。

  始皇帝嬴政眉头紧皱。

  “这沙币,真该死!”

  始皇帝同样看到了岳飞递交的文书。

  他甚至按照书信中描述的情报。

  在心中策划一番。

  按照岳飞所述。

  这真采纳了。

  大几率能把中原收复。

  ……

  【即便被如此对待。】

  【岳飞报国的决心也未动摇。】

  【他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投奔了张所。】

  【在抗金中作战有勇有谋,再次被张所提拔为统领。】

  【此后先后跟随张所、宗泽多次击败金军。】

  【然而历史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

  【金军败退,赵构却主动向金国乞和,北伐变得寸步难行。】

  【宗泽接连上书24次,请求赵构支持自己北伐,却被无视。】

  【公元1128年,宗泽含恨而终,只留下三声渡河,成为历史遗憾。】

  ……

  宋高宗位面。

  金国。

  已经成为庶人的赵佶赵桓父子。

  畏缩在韩州。

  望着天幕。

  本来他们是不想看的,但被金人逼着必须看。

  二人没法只能畏缩蹲在地上看着天幕。

  看到此处,赵佶不经潸然泪下。

  去年让曹勋带着自己背心偷偷回国。

  让赵构速速来救自己。

  可是这都过去一年了还没有动静。

  他心中委屈的很。

  在金国受了这么多屈辱。

  自己儿子还不来救。

  也不知道还要受多少年的苦啊。

  (你该!被俘的女子哪个都比你遭罪!)

  与此同时。

  久卧病床的宗泽此时已经是吊着一口气了。

  回想为官37年来。

  一心为国为民。

  最后哪怕是到了现在重病缠身。

  依旧想听到皇帝同意北伐。

  他等啊等啊等……

  不见皇帝回书。

  却从天幕中看到了自己身死的消息。

  “终究、还是没能过河啊……”

  宗泽忍着背后的毒疮。

  坐在床上。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惨然一笑。

  继续看着天幕。

  他想看看。

  看看自己评为将才的岳飞。

  能完成自己北伐的心愿吗。

  “精忠报国……”

  宗泽嘴里喃喃自语。

  ……

  三国位面。

  曹操。

  “24次上书北伐,宗泽将军真是未遇明主啊。”

  我原本以为徽钦二帝已经是足够懦弱无能。

  没想到还有高手!

  曹操摇了摇头。

  但愿自己后世子孙没有怎么无能。

  “偏安一隅的小皇帝,这要是我在朝中,那些个臭鱼烂虾还敢乱来?”

  不得不说曹操是个枭雄。

  许劭曾评价过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若是曹操在南宋。

  那估计又是一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架势。

  ……

  大秦。

  宗泽老将军也是够倒霉的。

  遇见这么一群皇帝。

  一连曝三个垃圾。

  比大明可惨多了。

  嬴政摇了摇头不由感到惋惜。

  他甚至能想到宗泽病逝在床上的无奈和恨意。

  ……

  朱元璋位面。

  “艹!”

  “这小王八蛋,怎么敢的!”

  有岳飞有宗泽这样宗君爱国的臣子。

  竟然只想着乞求和平?

  我和你大爷的!

  朱元璋恨不得现在就进去扒了赵构的皮。

  放着良将不用,反而跑去求和。

  真不愧是赵佶的儿子。

  都没有脊柱!

  ……

  弹幕划过:

  【北宋末那真是奇葩辈出,好的坏的都有,可惜了宗泽老将军。】

  【宋末和明末都是治疗低血压的良药。】

  【三呼渡河,绷不住了,怎么遇到这样的奇葩皇帝。】

  【赵构配不上宗泽、岳飞,宋也配不上!】

  ……

  赵匡胤位面。

  “朕也不配吗?”

  赵匡胤看着天幕上后世人的评价。

  直接全盘否定了所有皇帝。

  赵匡胤心生不快。

  我大宋怎么在后世眼中如此不堪。

  其实大宋在历史上是所有朝代的经济巅峰。

  就是武力不行。

  主要在于文官当道,武将靠边站的情况。

  南宋末。

  辛弃疾看着先辈们的奋斗。

  更直观的感受到了无力感。

  但对他救宋的决心一点没变。

  他救的是天下。

  而非皇室。

  辛弃疾看着宗泽将军临死前那三声大呼。

  心中不是滋味。

  也跟着默念起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此刻太能理解这首诗了。

  那种壮志未酬的无力感。

  说完对着天幕一拜。

  “老将军走好。”

  ……

  大汉。

  刘邦直接像天幕扔去酒樽。

  “呸!”

  “有此救世良将,竟还不用?”

  “这宋国也配?”

  “怪不得没有成为大一统王朝,若是我的后代。”

  “劳资自己断子绝孙!”

  刘邦有些喝醉了。

  把他那套地痞气息暴露了出来。

  摇摇晃晃的指着天幕上有两个人影的“赵构”。

  “陛下,您喝醉了。”

  吕雉在一旁,扯了刘邦一把。

  这台下可还坐着几十名臣子,刘邦如此失态。

  皇家的颜面还要不要了。

  再说你刘邦要断子绝孙。

  她儿子的太子位咋办?!

  刚建立的大汉一世而亡?

  吕雉越想越气。

  向台下萧何使了一个眼色。

  萧何立马会意。

  “诸位臣工,陛下醉了,都是胡话都是胡话。”

  “时候也不早了,咱们还是先行告退吧。”

  台下列位臣子纷纷起身。

  像刘邦吕雉告退。

  吕雉挥了挥手让他们离开。

  自己则搀扶着刘邦准备回宫。

  “陛下,我看咱们盈儿就很不错,定然不会像后世宋国那般无能,您还是别废盈儿了。”

  吕雉趁着刘邦醉酒,故意套话。

  毕竟就像天幕之前说的一样。

  叫什么酒后吐真言?(韩婴说的,文帝时期的博士。)

  哪怕他明日酒醒问起来自己也可以搪塞过去。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她当然不会放过。

  可刘邦是什么人?

  他能不知道吕雉的想法?

  自己虽然酒醉。

  但意识还是清醒的。

  只是不回复她。

  当即装作烂醉如泥倒在地上呼呼大睡。

  吕雉表情难看。

  心中想起戚夫人更是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