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内,西苑精舍。
一缕青烟自鎏金狻猊香炉中袅袅升起,在精舍内盘旋缠绕。
嘉靖帝朱厚熜身着素白道袍,刚刚收势一套"五禽戏",额上渗出细密汗珠。他双目微阖,呼吸绵长,仿佛与这香烟融为一体。
"万岁爷这套身法愈发精进了。"黄锦捧着丝帕趋步上前,声音轻柔似拂过水面的柳枝,"奴婢瞧着,竟有几分仙家气象。"
嘉靖嘴角微扬,任由黄锦为自己拭汗。
他自然知道这是奉承话,可这奉承来得恰到好处——刚刚那套身法确实令他通体舒畅。
"你这老奴,眼睛倒是毒。"嘉靖半阖着眼,"朕今日气脉运行,确比往日顺畅三分。"
"岂止三分?"黄锦手上动作不停,眼角皱纹堆出恰到好处的笑意,"万岁爷方才收势时,奴婢分明看见一道紫气自百会穴升起。这分明是《黄庭经》上说的'紫气东来'之象啊!"
嘉靖轻笑出声,袍袖一拂,在蒲团上盘膝坐下。精舍内檀香氤氲,窗外竹影婆娑,与外头朝堂上的暗流涌动恍若两个世界。
黄锦见皇帝心情舒畅,眼角余光扫过案几上那摞通政司刚送来的奏折,心中已有计较。
他轻手轻脚地沏了盏参茶,茶汤澄澈,映出他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
"万岁爷,请用茶。"黄锦躬身递上,"这是云南新贡的野山参,奴婢特意吩咐御药房用无根水煎的。"
嘉靖接过茶盏,目光却落在那摞奏折上。"今日又有多少本子?"
"回万岁爷,共二十三本。"黄锦声音平稳,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弹劾靖海伯的。"
"哦?"嘉靖眉梢微挑,啜了口参茶,任由那微苦的滋味在舌尖蔓延。
他放下茶盏,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奏折,朱笔批阅的"知道了"三个字力透纸背。
一本接一本,嘉靖翻得极快。
"擅权跋扈...屈打成招...逼死命官..."嘉靖轻声念着奏折中的词句,声音越来越低,"好大的罪名。"
精舍内只听得见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和黄锦刻意放轻的呼吸声。
当翻到第七本时,嘉靖突然轻笑出声。
"这小子,查个银库怎么把天捅破了?"嘉靖将奏折往案上一丢,眼中闪烁着玩味的光芒。
黄锦适时上前:"奴婢愚钝,只知靖海伯是为陛下清除硕鼠,那些人拿着陛下的钱在外头放贷,鱼肉百姓,实在该杀。"
这番话滴水不漏,既不说破严党,也不妄议朝臣,只将陈恪的行为定性为"为陛下办事"。
嘉靖何等精明,立刻听出弦外之音。
他眯起眼睛,目光如刀,似要剖开这层层叠叠的官场迷雾。
"黄锦啊,"嘉靖忽然换了话题,"你说陈恪这人如何?"
黄锦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靖海伯对万岁爷忠心耿耿,办事也勤勉,就是性子直了些,难免得罪人。"
"得罪人?"嘉靖轻笑,手指轻叩案几,"朕看他是捅了马蜂窝。"说着,他忽然抓起几本奏折,哗啦啦抖开,"你瞧瞧,这些折子里都说陈恪专横跋扈,可有一本提到太仓银库的案子么?"
知乎收藏夹《明代奏折学》自动翻开:“当弹劾奏折只攻击人格不提事实时,通常意味着弹劾者理亏”。
黄锦故作恍然:"万岁爷明鉴,确实无人提及案情。"
嘉靖眼中精光一闪:"这说明什么?说明陈恪查的没错!"他站起身,道袍无风自动,"那些人急了,才要群起攻之。"说着,他忽然转向黄锦,声音陡然一沉:"除了银库那些个硕鼠,还扯到什么人了?"
"回万岁爷,"黄锦低头,声音恰到好处地迟疑了一下,"隆昌盛票行范家。"
"商贾?"嘉靖皱眉,随即想起常乐那些会做生意的太监,面色稍霁,"一个商贾而已,何至于闹得这般动静?"
黄锦等的就是这一问,他微微抬头,眼神闪烁似有难言之隐:"这范家...似乎和严家有些许关系。"
精舍内霎时一静,嘉靖瞳孔微缩,旋即大笑出声,笑声在精舍内回荡,惊起窗外几只麻雀。
他突然轻笑一声,褶皱在笑声中舒展,严嵩这只老狐狸,竟为个商贾跳脚。
严府与商贾有染不稀奇,但能让半个朝堂为之摇旗呐喊的,绝不会是"些许关系"这么简单。
"好!好得很!"嘉靖抚掌,眼中闪烁着猎人发现猎物时的兴奋,"朕就说嘛,区区一个票号,哪值得这么多红袍大员联名上奏?"他踱到窗前,望着远处太和殿的金顶,声音忽然转冷:"黄锦,你说严嵩这些年,是不是过得太舒坦了?"
黄锦不敢接话,只深深躬下身去。
嘉靖也不等他回答,自顾自地说道:"商贾嘛,肯定有的是钱。"他转身,脸上已换上愉悦的神情,"黄锦,你去,叫严嵩来!"
"奴婢遵旨。"黄锦正要退下,却又被嘉靖叫住。
"等等,"嘉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把陈恪也叫来!让他们一起,明日来见朕。"
黄锦心头一喜,知道自己的谋划已成。
他倒退着退出精舍,在关上门的瞬间,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见的弧度。
暮色渐浓,精舍内的嘉靖望着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飞檐兽吻之后,忽然觉得这场风波来得正是时候。
陈恪这柄刀越锋利,握刀的手就越安全。
而陈恪这匹被群狼环伺的困兽,除了死死攀附他嘉靖的臂膀,还能往哪里逃呢?
一缕青烟自鎏金狻猊香炉中袅袅升起,在精舍内盘旋缠绕。
嘉靖帝朱厚熜身着素白道袍,刚刚收势一套"五禽戏",额上渗出细密汗珠。他双目微阖,呼吸绵长,仿佛与这香烟融为一体。
"万岁爷这套身法愈发精进了。"黄锦捧着丝帕趋步上前,声音轻柔似拂过水面的柳枝,"奴婢瞧着,竟有几分仙家气象。"
嘉靖嘴角微扬,任由黄锦为自己拭汗。
他自然知道这是奉承话,可这奉承来得恰到好处——刚刚那套身法确实令他通体舒畅。
"你这老奴,眼睛倒是毒。"嘉靖半阖着眼,"朕今日气脉运行,确比往日顺畅三分。"
"岂止三分?"黄锦手上动作不停,眼角皱纹堆出恰到好处的笑意,"万岁爷方才收势时,奴婢分明看见一道紫气自百会穴升起。这分明是《黄庭经》上说的'紫气东来'之象啊!"
嘉靖轻笑出声,袍袖一拂,在蒲团上盘膝坐下。精舍内檀香氤氲,窗外竹影婆娑,与外头朝堂上的暗流涌动恍若两个世界。
黄锦见皇帝心情舒畅,眼角余光扫过案几上那摞通政司刚送来的奏折,心中已有计较。
他轻手轻脚地沏了盏参茶,茶汤澄澈,映出他眼中一闪而过的精光。
"万岁爷,请用茶。"黄锦躬身递上,"这是云南新贡的野山参,奴婢特意吩咐御药房用无根水煎的。"
嘉靖接过茶盏,目光却落在那摞奏折上。"今日又有多少本子?"
"回万岁爷,共二十三本。"黄锦声音平稳,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弹劾靖海伯的。"
"哦?"嘉靖眉梢微挑,啜了口参茶,任由那微苦的滋味在舌尖蔓延。
他放下茶盏,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奏折,朱笔批阅的"知道了"三个字力透纸背。
一本接一本,嘉靖翻得极快。
"擅权跋扈...屈打成招...逼死命官..."嘉靖轻声念着奏折中的词句,声音越来越低,"好大的罪名。"
精舍内只听得见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和黄锦刻意放轻的呼吸声。
当翻到第七本时,嘉靖突然轻笑出声。
"这小子,查个银库怎么把天捅破了?"嘉靖将奏折往案上一丢,眼中闪烁着玩味的光芒。
黄锦适时上前:"奴婢愚钝,只知靖海伯是为陛下清除硕鼠,那些人拿着陛下的钱在外头放贷,鱼肉百姓,实在该杀。"
这番话滴水不漏,既不说破严党,也不妄议朝臣,只将陈恪的行为定性为"为陛下办事"。
嘉靖何等精明,立刻听出弦外之音。
他眯起眼睛,目光如刀,似要剖开这层层叠叠的官场迷雾。
"黄锦啊,"嘉靖忽然换了话题,"你说陈恪这人如何?"
黄锦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靖海伯对万岁爷忠心耿耿,办事也勤勉,就是性子直了些,难免得罪人。"
"得罪人?"嘉靖轻笑,手指轻叩案几,"朕看他是捅了马蜂窝。"说着,他忽然抓起几本奏折,哗啦啦抖开,"你瞧瞧,这些折子里都说陈恪专横跋扈,可有一本提到太仓银库的案子么?"
知乎收藏夹《明代奏折学》自动翻开:“当弹劾奏折只攻击人格不提事实时,通常意味着弹劾者理亏”。
黄锦故作恍然:"万岁爷明鉴,确实无人提及案情。"
嘉靖眼中精光一闪:"这说明什么?说明陈恪查的没错!"他站起身,道袍无风自动,"那些人急了,才要群起攻之。"说着,他忽然转向黄锦,声音陡然一沉:"除了银库那些个硕鼠,还扯到什么人了?"
"回万岁爷,"黄锦低头,声音恰到好处地迟疑了一下,"隆昌盛票行范家。"
"商贾?"嘉靖皱眉,随即想起常乐那些会做生意的太监,面色稍霁,"一个商贾而已,何至于闹得这般动静?"
黄锦等的就是这一问,他微微抬头,眼神闪烁似有难言之隐:"这范家...似乎和严家有些许关系。"
精舍内霎时一静,嘉靖瞳孔微缩,旋即大笑出声,笑声在精舍内回荡,惊起窗外几只麻雀。
他突然轻笑一声,褶皱在笑声中舒展,严嵩这只老狐狸,竟为个商贾跳脚。
严府与商贾有染不稀奇,但能让半个朝堂为之摇旗呐喊的,绝不会是"些许关系"这么简单。
"好!好得很!"嘉靖抚掌,眼中闪烁着猎人发现猎物时的兴奋,"朕就说嘛,区区一个票号,哪值得这么多红袍大员联名上奏?"他踱到窗前,望着远处太和殿的金顶,声音忽然转冷:"黄锦,你说严嵩这些年,是不是过得太舒坦了?"
黄锦不敢接话,只深深躬下身去。
嘉靖也不等他回答,自顾自地说道:"商贾嘛,肯定有的是钱。"他转身,脸上已换上愉悦的神情,"黄锦,你去,叫严嵩来!"
"奴婢遵旨。"黄锦正要退下,却又被嘉靖叫住。
"等等,"嘉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把陈恪也叫来!让他们一起,明日来见朕。"
黄锦心头一喜,知道自己的谋划已成。
他倒退着退出精舍,在关上门的瞬间,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见的弧度。
暮色渐浓,精舍内的嘉靖望着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飞檐兽吻之后,忽然觉得这场风波来得正是时候。
陈恪这柄刀越锋利,握刀的手就越安全。
而陈恪这匹被群狼环伺的困兽,除了死死攀附他嘉靖的臂膀,还能往哪里逃呢?